《阴阳秘史》第372章章山之战(一)

阴阳秘史最新章节目录
   乌木必须埋在定的地质之下,历经万亿年才能形成,以这里的湿度跟空气情况,要是活树搭桥,早就烂没了,也就是说至少建造这儿的时候,这颗大乌木早就成型。 首发哦亲
    这么算,这黑漆麻呼的大玩意,都不知道得有多少年了,搞不好比恐龙还早几遭呢!
    叹息了阵,我们就沿着这条乌木桥,往对面走去。
    乌木这东西可比石头还耐用,真正的永久性工程。历经万亿年,越坚实,踩在上面,都能感受到脚下传来的硬实,简直就是天才设计!
    桥上的主干被磨得十分光滑,带着些弧度,两旁的裂谷底部直往上冒着寒气,四周黑得有些异常,似乎充斥着什么东西,几把强光电筒照着也看不远。
    脚下的乌木桥似乎也跟周围的暗黑融为体,人在上面,似乎步步踏入虚空之中。
    我们稍微拉开点距离,缓缓而行,走得十分小心,特别是小张,几乎就是挨着武国华亦步亦趋。
    就这么走了会,总算是平安渡过,到了尽头。
    树根虬髯,龙须般纵横,坚硬如铁,闪烁的黑色寒光后面,片暗红!
    出乎意料,桥后面的居然是堵红墙?
    也不知道这墙面有多高多大,站在乌木桥头仰望就感到股子威压感。
    我们依次从树头交错的根须间隙中钻出来,桥头其实还有片比对面还大些的石台子,站到这边更能感觉到红墙的伟岸,仰头几乎就看不到顶。
    奇怪的是墙上还有好几排暗色的窟窿,里面垂下粗大的青铜链子,峰子说这不是给人爬墙用的么?
    孔四摇头说,这不是墙,而是门!
    门?
    这也大的没边了吧?
    我们撒开了走了圈,落脚的这个半椭圆小石台,像阳台般凭空凸出到裂谷上,头连接着我们来时的乌木桥,另头则挨着红门。
    红门上方隐在黑暗之中,完全就看不到顶,能看到的部分,粗粗估计得有十来米!
    也不知道是什么漆了涂料,比酒红色略微暗些,妖娆诡异得很。
    身临其下,除了震撼,心里总有种不祥的感觉。
    就算是城门,也并非越大越好,用不上不说,费工费料,开关更是麻烦事,就眼前这个巨门,别说人力了,般的机关都难挪动门板。
    大牙看了会,问孔四说能找出机关来不?
    孔四摇了摇头,拽着根青铜链子,说门缝多少年没动过了,倒是这铜链的锈迹上有磨痕,估计也是爬着上去的。
    我们听都有些呆了,还真是给人爬的,那这门又有何意义?
    孔四已经拽着青铜链条爬了上去,我们站在下面仰望着他身形变得越来越小,终于停在黑暗的边缘处,看架势是在冲我们招手。
    小张抬头看了看直直的门板就有些犯杵,说这可比垂直攀岩还要难!
    但也没有别的招,那就爬吧!
    武国华他们都把包里能卸的东西都卸了,憋憋的几乎就剩下个空包,把大牙给气得直骂败家。
    攀岩过的人都知道,有没有点坡度,那难度可不是多丁半点,锤子往下的重心会要把给拽的往后倒,所以特别耗费精力。
    我们撒开了,抓着青铜链子,缓缓的往上,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是到了上面,仔细看,这哪儿能叫门,厚厚的宽度足有米多,叫城墙还差不多。
    不过就算这么厚的门板,也仅能站人,又没有任何可凭靠的,十几米高的距离晃得人直犯晕,我手脚软,干脆整个趴着喘气。
    站得高看得远,几把电筒把后面扫的览无遗,从上往下看,门后面是个椭圆的围口,往那边去又是个门洞,峰子说这是摸到人家院子来了吧。
    我说这叫瓮城!
    现在的城市多了,又都是开放式的设计,城市边缘就是城乡结合部,很多人都没有了“城”的概念,搁在古代,几乎每个城市的中心都是座**的“城”,厚厚的城墙围住,既可抵挡外敌、又便于管理。
    为了增强防御,在城门之后往往还会再设置个内门,中间的这段空间就叫做瓮城,作为战略纵深,这样就算万被敌人攻破了城门,也能将涌进来的敌人堵在瓮城之中,居高临下,瓮中捉鳖,予以歼灭。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瓮城也是临战的死地!
    只是出现在这儿,着实有些诡异,难道地下真有座城?
    孔四跟包子往两侧巡了会,回来说没路,这就是座孤崖,大门连接的城墙外面就是裂谷,估计造这儿的人直接把这儿给改造为城堡了。
    爬高难、下去就容易多了,拽着青铜链子,没蹦跶几下就到了地面。
    刚才从上往下看,倒也没觉得大,这下到地面,顿时像是进了瓮中,四周黑压压的石壁让人觉得渺小而心慌。
    大牙下来就到处找东西,还真有现,不过不是冥器,而是铭文,刻在暗红色的巨门之后,分为两版,全是鸟篆,这货也看不懂,举着手电筒给我打亮。
    我其实也是半桶水,匆匆目十行,自动忽略掉些看不懂的,边看边翻说给他们听,很快就扫完了上面的内容。
    停下来就见到他们几个都瞪着我,跟看神经病似的。
    我自己咂摸了下,也觉得不可思议。
    这上面说的,并非墓志,而是段当年商汤与夏桀战于章山的往事,行文之中,立场显明,完全能够看到是站在夏朝这边的,直斥商汤为东夷野人。
    双方大战,相持了很多年也未能分出胜负来,后来夷人不知道从哪儿冒出了许多能人异士,呼风唤雨、招雷引电,又能招来阴兵巨汉,夏朝各部落联军顿时就有些抵挡不住了,直退到黄河西岸。
    为了挽回颓势,大将耕找到了夏王桀,说他能仿效上古战神刑天“操干戚”以破敌,但需要四十九天,请求大王这段时间里能够拼死距敌于河岸对面,为他赢得时间。
    本章完83中文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