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世界梦长生》第十八章铁血军

武侠世界梦长生最新章节目录
   楚云的暴怒被身后的张彤打断,楚云知道要成一番大事,不能只靠自己,因此对待这个看起来很有计谋,又没有自己根底的张彤很尊重,他不得收敛了自己的怒气,然后转身询问张彤。
    “主公,可否让彤单独禀告?”张彤看着楚云说道,楚云略一思考就摆了摆手让方大山等人退了下去。
    “主公,我知道您是在生气付义副都督抗命的事情,都督和彤原来商定,软禁房卿,吞并房家势力。不过今天付副都督拒绝之后,彤才想明白,我的见识远远不如付副都督的。试想房家是严守了我们的盟约,他们并无一点过错,甚至我们还利用他们的身份轻易的拿下了张家。我们如果没有一点说辞就吞并房家,这件事绝对会成为我们发展的一个污点,俗话说得好,人无信而不立,何况是都督您这一方势力之首,我们想要壮大,实现心中的抱负,就不能为了贪图一点私利。再说了房卿是一个没有多少主见的人,我们利用手段慢慢炮制他,也不很难,何必为了省时间、省力气,做如此下作之事。因此我才会说付义副都督眼光之高还在我之上,主公有此人辅助,彤真是替主公高兴。彤目光短浅竟然给主公出了如此低级的计谋,请主公责罚。”张彤说完,楚云把他扶了起来,然后默然许久,还是同意了张彤的话,但是对于违背自己命令这件事,楚云不得不惩治。
    楚云经过半个月的时间终于把张家、沈家的地盘暂时消化了,他把自救军的总部搬到了沈家堡,改名为自救堡。这个时候自救军已经有民四千余人,这也是楚云为了稳定自己的势力,大肆屠杀剩下的人数,不管是张家还是沈家的主支都被楚云一扫而空,这件事不管是张彤还是付义等人都没有什么意见。
    楚云还是任都督,并且撤销了副都督的职位,任命付义为都尉,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对付义抗命的惩罚,因为副都督代表一人之下,但是都尉却有好几位,楚云命令方大山、郭栓子、二蛋周斌三个为都尉,并且跟都尉平级的还有两个人,分别是张彤和王廉,他们的职位是从事,张彤是别驾从事,王廉是治中从事,王廉名义上在张彤之上,管理着自救军的财政大权和一切后勤,而张彤的别驾从事管理着为楚云出谋划策以及奖惩,但是楚云还是对张彤更加倚重,张彤是个寒士,王廉不同,这家伙是有家族的。
    另外楚云把手下的二千余名壮年男子组建了一十七个队列,每个队列还是一百人,这可是真正的满员了。除了楚云直接掌控的护卫队是四百人,由郭勇代为掌控,其余的都是一百人的编制。
    每一个队的队长改名为校尉,一十六个校尉分别为四个都尉掌控,护卫队是单独的序列,都是楚云手下最精锐的人手,因为护卫队人数达到四百人,所以首领郭勇虽然名为校尉,但是真实权力比肩都尉。
    另外楚云并没有舍弃王家堡、张家堡等寨子,这些地方都有不小的耕地,楚云手下粮食虽然还不少,但是楚云不会嫌弃粮食多。楚云命令付义为屯田都尉,负责带着手下屯田,并且清理一些适合的土地作为耕田,另外他们负责南边的区域防御。
    郭栓子带着手下的四百人负责自救堡东边的防御,他们的主要工作一是防护,二是招纳流民,毕竟他们西边是太行山,东边是大片的平原,虽然被胡人屠杀了不少,但是怎么也会有人逃进山中,郭栓子就是负责这个工作。
    周斌虽然没有了前锋队的精锐手下,但是他手下的人数却暴涨了,他负责防御自救堡北边的防御,北边有一个胡人的寨子,据说驻扎着三四千人的匈奴人,这也是为什么沈家一直念念不忘统一这几个寨子的原因,匈奴人全民皆兵,他害怕匈奴人攻击自己,因此拼命扩充自己的实力,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便宜了楚云,但是楚云却要单面匈奴人的威胁了。
    现在匈奴人已经建立了政权,并且把晋朝的皇帝都宰了,正是如日中天,但是偏偏这个部落没有去跟随,楚云等人也不知道他们到底什么原因,但是也不敢贸然的攻击,否则匈奴人的势力不是吹的,楚云害怕给自己的小势力招惹一个自己对付不了的强敌。据说匈奴人现在几十万大军,把晋朝打的分崩离析,不说几十万,就是一千人正规军都够楚云喝一壶的。
    而最后剩下的方大山主要职责就是保护自救堡,但是他们却被楚云派了出去,名义上是拉练和打猎改善,实际上他们肩负着秘密的任务,就是寻找苏锦,随着时间的推移,楚云发觉苏锦生存的机会越小,因此他才会这么暴躁嗜杀。他永远不会忘记跟苏锦生活的那一段时间,楚云每天最期望的就是见到苏锦,吃那些难以下咽的野菜,哪怕楚云现在食物大大改善,他都会每顿饭必吃野菜,他的手下都以为楚云是在跟他们同甘共苦,其实楚云是在借此想念自己的救命恩人苏锦。
    郭勇带领的护卫队则是前锋队改编而来的,可以说是楚云手下的战斗力最强大的战队。别看前锋队也是四百人,但是一对一,其他的几个都尉手下没有一个是对手。郭勇虽然只是个校尉,但是明眼人就看得出来,楚云对他的重视,郭家俩兄弟一个都尉一个校尉,可以说成为了楚云势力的一个新贵。
    另外楚云还把冯成家这个精通易容的家伙找了出来,任命他为监察校尉,主要作用就是侦查,楚云让他找了一些能言善辩的男女组建了自救军的情报组织。不过王廉和张彤等人却从这个任命中看出了楚云的浓浓野心,要是没有志在天下的野心,他怎么可能区区几千人就要弄情报机构?
    接下来的日子平淡无奇,楚云的自救军慢慢的已经达到了五千余人,部队更是达到了二十队,几乎就是穷兵黩武了。这些都是招募流民的结果,而且楚云按照白子兵法,把手下训练了半年,虽然达不到如臂指使,但是起码能做到令行禁止,要不是楚云手下装备不够,那么楚云绝对会出兵抢掠胡人。随着流民越来越多,楚云也大略知道了外面的形势。
    去年也就是永嘉五年,匈奴人刘聪先后派兵攻破洛阳,俘虏了晋怀帝,但是晋怀帝倒是还没有死,而他的侄子怀帝侄司马业,在长安登基,是为晋愍帝,这个时候西晋并没有灭亡。匈奴人刘聪改自己父亲建立的大汉为大赵,并且一力对着西边的长安和北边的刘琨用兵,他手下的大将羯族人石勒凭借着百战百胜的威望成为半独立的势力,并且在寿春等地和晋朝琅琊王打了起来,现在正打的昏天黑地。
    现在虽然洛阳被破,但是晋朝并没有被灭,西晋还是正统,虽然很多世家都南渡长江,但是还有不少抵抗势力,比如说在西安的朝廷、在扬州的琅琊王、在晋阳的刘琨、在幽州的鲜卑人段匹磾和幽州刺史王浚、徐州刺史祖逖、在河北北部的乞活军这些都是效忠于朝廷的。这么看起来其实晋朝在长江以北还是占据着优势的,连鲜卑人都忠诚的没有背叛,而匈奴人和羯族只有区区几百万,现在北方虽然汉人被杀的剧烈,但是并没有达到几十年后屠杀殆尽的地步。
    楚云跟谋士计划许久都没有决定下一步的出路,王廉建议投靠幽州刺史王俊,这个人跟王廉一样都是琅琊王家的人,虽然东晋没有建立,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没有形成,但是琅琊王家也是天下一等一的望族,因此去投靠王浚的人很多。
    但是张彤却觉得楚云应该去投靠琅琊王,因为琅琊王得到了整个江南的拥护,最次也可以退守江南,应该说是最安全的。
    但是楚云却知道东晋小朝廷的所作所为,真的去了江南,自己一个区区四品的小家族家主,估计连个浪花都翻不起来,一代民族英雄祖逖都没有做出成绩,楚云不认为自己比祖逖还厉害。他的想法是去投靠刘琨,这个刘琨跟祖逖是好友,人品先不说,他的位置虽然四面皆敌,但是却是除了西安之外最靠近西凉的地方,楚云对这个地方垂涎三尺,据说现在的凉州刺史是张轨。凉州一直都是养马的地方,民风彪悍,一直都是割据势力猖狂的地方,只不过缺点就是人少地偏,但是偏偏楚云觉得这都不是问题了,地偏反而能够躲过繁乱的战乱安心发展,楚云可是看过天龙的人,楚云知道现在鲜卑族虽然安顺,但是他们却早晚饮马南下,而且就算一个石勒,楚云都没有看出来击败的希望。而且随着胡人的大屠杀,西凉不断地有汉人流入,因此也不再是跟三国时期一样地广人稀,楚云非常看好这个地盘。
    其他的几个方向楚云都不看好,南部不用想,早晚是东晋的天下,楚云自认为没有篡夺东晋朝廷的实力。西南四川不是什么好地方,虽然是天府之国,但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楚云可不想偏安,再说了那里的蜀人很排外,楚云并不觉得自己就能收服他们。东边的青州等地还是汉赵朝廷的地盘,有石勒和一个叫王弥的掌管,而北边都是鲜卑族的地盘,关中更是西晋和赵国争锋,楚云实在是觉得没有地方比西北的西凉更有前途了。
    但是手下的人却都认为西凉天高地远,不愿意前往,楚云也没有办法,毕竟自己手下有一部分人已经婚配,甚至有了孩子,而他们实在是没有多少马匹,几千人的迁移不是一时半刻能够有结果的,而且还要经过匈奴人的地盘。楚云手下现在只有驽马几十几匹,这还是沈家给他留下的,他们都藏身密林,没有多少用马匹的地方,所以沈家等家族把本来圈养的马匹都杀了吃肉,这几十几匹还是运气好才留下的。
    楚云也实在不想多余的事情,他把自己手下的两千人当成自己的另一条命细心的训练,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部队不见血是不行的,因此在训练了半年之后,楚云盯上了距离自己所在不远的一个小镇,叫做王虎镇,是隶属于翼州的一个小镇,但是这个小镇却有一只千余人的兵马驻扎,也不是驻扎,这些人应该是运输马匹经过了这里,但是却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停了下来。
    楚云亲自去探查过,这些人不是胡人,而是正儿八经的汉人,楚云猜测,他们应该是投降石勒的汉奸部队。据说石勒的羯族人虽然吃汉人,但是石勒得到了汉人张宾的辅佐之后,他就开始转变态度,不会那么明目张胆的屠杀汉人。羯族名声彻底败坏还要等到石勒的侄子石虎上台之后。
    楚云曾经稍微的跟手下提了一下想要攻击这支运输队,但是却遭到了王廉和张彤等人的竭力反对,楚云虽然不再说,但是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楚云也没想到现在士人对胡人的态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