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武帝》正文卷第262章:称王!杜变之城!杜变之军

太监武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宁帝国天允二十三年三月初九!
    满洲女真帝国,十五万大军正式入侵朝鲜王国。
    大宁帝国震动,帝国整个北方色变,朝鲜王国千万子民惶惶不可终日。
    几十年前,东瀛帝国入侵朝鲜王国,大宁帝国先后出兵三十万,消耗军费九百万两,终于击退东瀛帝国,保住了朝鲜王国。
    而这一次,满洲女真帝国入侵朝鲜王国,大宁帝国真的派不出一兵一卒了。
    朝鲜王国的命运,只能听天由命。
    听到这个消息的天允皇帝非常安静,没有吐血,没有震撼。
    然而,他的脑子里面已经一片空白。
    而朝鲜王国君臣得知满洲女真帝国南下之后,顿时嚎啕大哭,朝着大宁帝国京都的方向叩拜。
    信使登船,朝着大宁帝国而来,请求大宁帝国的支援。
    然而,朝鲜王国君臣心中也清楚地知道,大宁帝国真的派不出半支军队了。山西一线的军队,抵御北边黄金帝国的余孽。辽东的军队,抵御满洲女真帝国的主力,西南的主力军队已经被镇南公带到安南王国平叛。
    而就在同一日!
    厉如海宣告天下,西南土司联盟正式统一。
    以沙隆土司沙隆硕为首的几十名土司,纷纷叩首,请进厉如海称王。
    厉如海一再拒绝。
    众多土司纷纷磕头出血你,断指割脉。
    所有土司用用鲜血书写奏折,宣称厉如海镇守帝国西南劳苦功高,请皇帝陛下册封为炎王。因为如今的厉氏和西南土司联盟崇拜圣火,所以称之为炎。
    请求册封厉如海为炎王的奏折,就放在天允皇帝的桌子上,他依旧非常平静,也没有看。
    其实,这是内阁在恶心他。
    之前内阁虽然架空他的权力,但好歹很多表面工作还是要做的,一幅君慈臣恭的样子。
    但是自从皇帝拒绝处死李文虺,皇帝上次重病没有死成被杜变所救,并且力排众议册封杜变为帝国男爵的时候,内阁和皇帝就彻底撕破了脸皮。
    皇帝不上朝,内阁不汇报。
    只有恶心皇帝的奏折,才会送到他的面前,比如西南土司请求册封厉如海为王。
    又比如说逼迫皇帝同意袁天兆担任广西提督,又比如说逼迫皇帝同意原梧州知府升任广西按察司,现在内阁又有一个奏折放在最前面,等待皇帝用印。
    擢升广西布政使杜江为广西巡抚。
    因为,原来的巡抚张阳明已经死了。
    很多人讥讽大宁帝国,明明知道厉如海要造反,竟然还主动去管安南王国的事情?还让镇南公率领十万大军南下为安南王平叛?
    大宁帝国或许走了许多臭棋,但唯独这一步棋不算差。
    在所有战略推演和判断中,厉氏一定会等到镇南公大败才会真正造反。因为,他需要盟友,他拥有蜡布,盐,铁,秘金等战略物资,唯独缺少粮食。
    而一旦让叛王阮氏消灭了黎氏,那就和厉如海的地盘连成了一片,到时候两个势力互通有无,在整个西南将大宁帝国包围,那就是灭顶之灾。
    所以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挽救即将到来的毁灭灾难,大宁帝国才出兵安南王国。
    在所有人的判断中,只要镇南公不败,安南国王不败,厉如海就不敢造反。
    而一旦镇南公和安南国王的联军获得大胜,甚至彻底击败了叛王阮氏,重新统一了安南王国。
    那整盘棋就彻底活了,安南王国甚至能够实现王国的中兴。和天允帝不一样,黎昌国王是大权在握,是无数军民的领袖。
    到那个时候,厉氏即将面对的,就是镇南公和安南王国的几十万联军了,那个时候不要说谋反,连自身都难保。
    所以,镇南公出兵安南王国的战略决策,是皇帝慎之又慎而做出的决定。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直来和厉氏交恶的方系海外王国,会在这个时候露出獠牙恶爪,成为了厉氏的盟友,促成了西南土司联盟的提前统一。
    对于方系在海外的王国,皇帝知道,东厂知道。
    但不管是皇帝还是东厂,都觉得方系会用另外一种方系谋取帝国的权力。比如说联姻,架空,最后取而代之。
    没有想到,方系的幕后主人会如此狠辣果决。
    直接率军登陆广东,然后将广西血洗一遍,把镇南公爵,桂王,阉党在广西的所有力量斩尽杀绝,然后和厉氏结盟将广西行省一分为二,将两广形成了割据的事实。
    如此一来,不但厉氏要谋反,而且还要断了镇南公十万大军的后路。
    这已经是亡国的局面了,几乎神仙都救不了的亡国局面。
    皇帝望着前面的一堆奏折发呆,忽然问道:“去给杜变传旨的钦使到了吗?”
    旁边的大太监云柱道:“陛下,几天之前臣的义子就已经带着您的圣旨南下,应该快到了。”
    “他是朕的救命恩人啊。”皇帝叹息道:“大宁帝国要亡,朕或许拦不住,但是个别人朕或许还是能保护下来的。”
    “呵呵……”皇帝拿起了内阁请求擢升杜江为广西巡抚的奏折,用朱红色的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勾。
    准了!
    用广西巡抚的位置换杜变一条命值不值?
    皇帝不知道,但是他现在已经没有力量了,如果唯一的那一点点力量能够挽救一个亲近之人的话,那就去做吧。
    但是,西南土司请奏厉如海为炎王之事,他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想要称王?可以啊,造反吧,自己去拿。
    有能力,把朕的皇位夺走都可以。
    “传旨,让镇南公宋缺不要理会帝国西南之事,专注安南王国战事,早日剿灭盼望叛王阮氏。”
    “传旨,免去李文虺广西镇守太监之位,免去李文虺广西新军监军职位。”
    “传旨,建立大宁帝国驻安南王国总督府,镇南公宋缺任总督,册封李文虺为总督府大总管太监。”
    皇帝非常清醒,没有贸然让镇南公宋缺率军回广西,那样的话才是天崩地裂之祸。
    只有在安南王国打赢了,彻底击败了阮氏,让黎昌统一安南王国,局面还有些许挽救的余地。
    如果让镇南公十万大军北上返回广西,那面对的是厉氏王国的几十万大军,还有方系的几万大军夹击,届时宋缺的十万大军将面临灭顶之灾。
    当然,广西的割据直接导致了镇南公十万大军断绝了后路,以后很难从大宁帝国获得任何补给了,所有的兵器钱粮,都要依靠安南王国的半壁江山了。
    此时,外面的小太监道:“启禀陛下,老太师颜同求见。”
    皇帝一愕,道:“请见老师搀扶进来。”
    老太师颜同,三朝元老,在大臣中算是比较中立的,不但是天允皇帝的老师,也是他父亲的老师,今年已经八十多岁了,是皇帝非常敬重信赖的一个老前辈。
    片刻后,一个颤颤巍巍的老臣进来,跪下叩首道:“老臣,叩见陛下……”
    皇帝上前,亲自将老太师颜同搀扶起来,和声道:“老师怎么来了?身体可还好?”
    老太师颜同道:“听说陛下已经几个月不上朝了?”
    皇帝道:“局面崩坏,朕无能,让老师担心了。”
    老太师颜同在皇帝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坐了下来,沉吟良久后道:“陛下和群臣的分歧已经如此之大,无可挽回了吗?”
    皇帝摇头道:“无可挽回。”
    老太师颜同道:“陛下今年五十一了吧。”
    皇帝道:“劳烦老师还记得朕的年岁。”
    老太师道:“陛下做了二十几年的皇帝,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也对得住列祖列宗了。而且身体也不太好,不若退下来荣养,老臣也可以时常见到陛下,还能经常陪陛下您下几盘棋。”
    听到这话,皇帝脸色瞬间一变,不敢置信地望着眼前这个他敬重信赖的老人,颤声道:“老师,您这是代表群臣来逼朕退位吗?”
    老太师颜同道:“陛下退位,缓和与群臣的矛盾,或许西南危机可缓解一二,或许是唯一解决眼前困局之法。”
    真的是图穷匕见了,连一点点委婉的语气都没有了,直截了当说出了退位二字。
    顿时间,大太监云柱眼泪汹涌而出,内心涌起了无限的悲愤。
    他好恨,恨自己的弱小,恨自己不能为皇帝铲除这些奸佞。他目光望向烛台,几乎忍不住要抄起烛台,将眼前这个老奸臣颜同活活砸死。
    陛下是何等的信赖你啊?何等敬重你?
    每一年的节日,都派人送上礼物问候,甚至连老太师庶出的曾孙出世,也不忘记写一幅字。
    如此恩义,结果你这个老家伙去第一个出来逼皇上退位?奸臣,奸臣,活该千刀万剐。
    “退位?退位?”皇帝陛下望着龙椅发呆。
    ……
    杜变带着十几个人,冲向敌人的两千兵马,真的是内心充满了无限的愤慨,无限的悲壮。不是哈姆雷特冲向风车,不愚昧,却激昂。
    然后,疯狂地厮杀在一起。
    杜变的六脉神剑,非常可怕,非常惊人。
    季飘飘姐姐的武功更加适合于战场。
    所以两个人,疯狂地杀戮着。
    但是十几个人想要打赢两千个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两人玄气耗尽之时,就是惨烈结局。
    就在此时,桂王醒了过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桂王妃道:“殿下,您就不要管了。”
    桂王嘶吼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桂王妃道:“杜变来看您,梧州知府,梧州厉镜司,梧州东厂派出两千兵马包围了我桂王府,逼迫交出杜变。杜变直接冲杀了出去,带着十几个人和他们杀在一起了。”
    桂王泪水滑落道:“梧州知府,梧州厉镜司,梧州东厂都能派人围攻藩王府邸了?大宁帝国果然要亡了吗?”
    深吸一口气,桂王道:“我桂王府还有多少武士?”
    “六百。”桂王妃道。
    桂王道:“世子,我把桂王府最后的六百武士集结起来,交给李陵统领。去救杜变,并且护送杜变返回百色府,之后这六百武士也不用回来了,就跟着杜变吧。”
    这话一出,桂王世子宁充曜道:“这六百武士全部送出去,以后谁来保护我桂王府的安危,如何维持我桂王府的体面?”
    桂王目光顿时无比失望,道:“别人都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