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武帝》正文卷第166章:逆天满分!破历史!

太监武帝最新章节目录
   果然,杜变交卷后不到十分钟,天上的乌云压到了极致。
    “轰……”一道炸雷,一道闪电仿佛撕裂了天空,暴雨倾盆而下。
    此时,众多考生反而发出了一些雀跃的声音。
    因为天气实在有些热,就算在考舍里面太阳晒不着,但依旧闷热地仿佛要熟了一般。
    此时下了阵雨,天气一下子就凉爽下来。
    顿时,所有考生对杜变再一次幸灾乐祸。这场大雨对于他们来说是及时雨,是天气变凉爽的福利,然而对于杜变来说,却是巨大的灾难,逼迫他提前放弃了今天考试,不到一个时辰就交卷。
    反而唐严,之前还在稿纸上写着,此时大雨下来之后,他反而停下了笔,盘坐闭目,仿佛等待大雨结束。
    这雨果然下不了多久,仅仅一刻钟后就小了,又下了一刻钟直接就停了。
    不过在那之后,太阳就没有出来了,始终维持着阴天和多云。
    这下天气更加舒服了,对所有考生来说简直是莫大的眷顾。
    雨停之后,唐严下笔如有神,文思如同泉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仅仅一个时辰,一篇千多字的策论完成了。
    问帝王之心与帝王之政!
    绝对是振聋发聩,绝对是掷地有声。
    唐严非常之满意,写完之后,甚至整个人都沉浸在莫名的兴奋中。
    每一次都是这样的,当他写出了极度出色的文章的时候,都有一种兴奋和幸福感,就仿佛是喝了美酒,没有喝醉却微醺一般。
    很得意,很骄傲,
    不是因为他要战胜别人了,事实上这场考试他没有把任何人当成对手,他唯一的对手之后自己。
    在广东乡试高手如云,他都能夺走头名解元。而广西阉党学院的毕业考试,那简直是高考状元参加中考一样简单。
    这一场考试,他注定似乎独孤求败的。
    趁着这股劲,唐严继续考试,看第二道题目。
    他和杜变一样的,做完一道后再看一道,这样才足够专注。
    看到第二道题目,他先是一愕,然后一阵惊喜。
    因为这个题目他做过!
    不是作弊,也不是提前知道题目啊。
    这是在参加广东乡试之前的事情了,座师告诉他,对于天才来说,不怕那些非常偏僻的题目,反而怕那种非常大众,考了无数次的烂大街题目。
    因为太难出彩了。
    于是,唐严拼命做这方面的功课,给自己列了几十个烂大街的题目,并且绞尽脑做出时文。
    其中就有这道题目,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他用了十天的时间,翻了无数的书,终于做出了一篇绝顶精彩的时文。
    他还记得这篇时文交给老师看的时候,他完全拍案叫绝,并说如此乡试考这道题目,那唐严必中头名解元。
    当然,那一场乡试没有考这道题目,但唐严依旧夺得了头名解元。但是他觉得,自己在乡试上的那一篇时文是不如他早就精心准备的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这篇文章他实在是得意之极,简直是花团锦簇,绝顶妙文啊。
    没有想到,乡试没有用上的时文,此时竟然用上了,让他怎么不想兴奋。
    当然,还有些许的惋惜,那么精彩的时文用在阉党学院的毕业考试上,绝对杀鸡用牛刀,甚至是明珠暗投了。
    这篇时文一出,大概把其他学员的文章衬托得暗淡无光,彻底秒杀成为渣渣吧。
    根据脑中的记忆,唐严半个时辰就把整篇文章写了出来。
    接着继续第三题,看到题目是《公无渡河》,他不由得一愕。
    这个题目不错,但也足够难的了。如果让写一篇策论不难,但写诗就很难了。
    唐严闭上眼睛,足足冥思苦想超过两个小时。
    忽然,脑子一阵闪亮,灵感迸发。
    借着这道灵感,唐严飞快下笔,写下了一篇极好的诗篇。
    此时,唐严已经完成了整个国学的考试,距离考试时间结束还有三个时辰左右。
    他仔细地检查了半个时辰,确定没有任何违禁,没有任何瑕疵了,然后潇洒地交卷。
    顿时,所有考生望向他的目光充满了仰慕。
    杜变不到一个时辰就交卷,那纯粹是破罐子破摔,胡乱写几笔就自我放弃。而唐严三个时辰完成了考试,那绝对是顶级水平,根本没有再继续浪费时间了。
    而此时,闫世已经构思完了第二道题的八股时文,感觉也非常不错。
    当然,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和唐严一较高下,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唐严实在太优秀了,甚至让人妒忌都妒忌不起来,只有无限的仰慕。他闫世的目标就是争取前三名。
    至于杜变?一个时辰不到就交卷的?
    抱歉,闫世也根本不想提到他了,和他一较高下完全是一种耻辱了。
    那盆洗脚水他还是会泼的,但是赢了杜变真的带不来任何成就感了。
    ……
    太阳落下,广西阉党学院毕业大考的第一天国学考试正式结束。
    所有试卷全部封起来,并且糊住姓名,统一收集再完全打乱,然后再交给五个主考太监进行审阅。
    当然,国学大考的成绩,主要还是有三个司礼监文职太监做主。
    五个老祖宗取出一份份国学试卷,进行审阅。
    尽管他们很认真,但一边看一边摇头,尤其是三个学问堪比进士文官的司礼监文职太监。
    尽管对广西阉党学院这些学员的国学水准不敢抱太大的希望,但真正审阅试卷的时候,还是大失所望。
    这些人国学水准,基本上连秀才都考不过。
    谈不上不堪入目,但绝对是平庸。甚至绝大部分的文章仿佛一个模子印出来的一般,清一色第套话,就只会照搬书本上的句子。
    所以一开始几位文职太监还认真地审阅,到后面阅卷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最后完全是一目十行,因为这就完全够了。
    毕竟这只是阉党学院的毕业大考,而不是科举考试,不能要求那么高,打分也不能太苛刻,稍稍过得去的都要给及格分数,有一两句亮眼的就可以给良了。
    就这么昏昏欲睡第阅卷,忽然一个考官眼睛一亮。
    首先,这字迹就让人赏心悦目,再看这文章,简直让人惊艳啊。
    这种感觉就仿佛作为一个选美评委,一直出现在眼前的都是比如花凤姐稍稍好一些的人物,忽然之间来了一个九十分的女神。
    那种惊艳,那种爽感,完全无以复加啊。
    第一遍用很短的时间看了一遍,第二遍看得很仔细,第三遍看得更加仔细。
    “真真没有想到了,在这种级别的考试中竟然能够看到这样水准的文章,简直如同三伏天吃冰一样舒爽啊,诸位也过来瞧瞧。这样的文章,别说阉党学院的毕业大考,就算参加乡试也哪有资格夺魁了。”
    然后,他给这份试卷打分。
    第一篇策论67分,第二篇时文48分,第三篇诗赋25分,最后总分140分。
    这个分数可谓非常非常非常惊人了!
    国学基本上是不可能有满分的,文章的句子多了,怎么都会有破绽的,怎么都有不出彩的地方的。
    接下来,其他考官开始传阅这份答卷。
    无一例外,每一个人都拍案叫绝。尤其三个司礼监的文职太监,直接宣称这份国学考卷就算去参加科举乡试都完全足够了,在科举不兴盛的省份可以直接问鼎解元。就算去江浙这样的科举死亡之省,也能够中举。
    “这应该就是那位天之骄子唐严的试卷吧。”一个考官一句道破。
    广西阉党新山长汪宏拿过一看,只看上面的字迹他一眼就看出来了,这就是唐严的试卷。
    果然,这个天之骄子任何时候都不会让人失望,任何时候都如此优秀,都如此鹤立鸡群。
    接下来,剩下的考官都开始打分。
    最终分数出来了,140分!
    逆天的分数啊,已经打破广西阉党学院国学考试成绩记录了,甚至超过了很多。
    甚至,这是一个让大多数考生绝望的分数。
    因为刚才审阅了一百多份考卷中,大部分都是七十分以下,少部分有八十分。
    除了唐严之外的第二名,也就是110分。其实那份试卷的文章做得不出色,但非常四平八稳,几乎没有破绽啊,想要扣分也找不到理由。
    郎廷作为副山长,也有资格阅卷,但是没有资格打分,他拿过这份110分的考卷,也一下子认出了字迹。
    这是他的义子闫世的,这个分数虽然和唐严相差得很大,但已经足够让他骄傲了。
    至于杜变,一个精神颓废之极,一个时辰就草草交卷之人,大概唯一的悬念就是他的文章到底会差到什么地步。
    “唉,大餐吃完了,接下来都是味同嚼蜡了。”一名司礼监文职太监叹息道。
    所有人纷纷点头,唐严的试卷已经读过了,接下来基本上都不堪入目,还要咬着牙给及格分数了。
    就这样,几位主考官太监一目十行地审阅着接下来的考卷。
    脸色越来越差,火气越来越大,神情越来越麻木。
    果然是味同嚼蜡,但还要用宽容的胸怀打分,这毕竟不是科举考试。
    就在此时……
    忽然,一名主考太监发出一声怪叫,如同见了鬼了一般。
    本来昏昏欲睡的他,仿佛被注入了一千毫升的兴奋剂一般,几乎瞬间跳了起来。
    他手中拿着一份试卷,从未有过的字迹,但书法造诣极度之高,完全超过了赏心悦目的级别,甚至让人膜拜了。
    毫无疑问,这是杜变的考卷,他用的是宋徽宗的瘦金字体,这种字体的第一眼观感那就别提了,巨牛逼。
    光书法好这就算了,关键是这试卷上的文章。
    怎么说呢?
    刚才批阅唐严考卷的时候,读着他的文章,大家是用惊艳的目光,审阅的目光,略带着高高在上的目光。
    然而看这份考卷上的文章,越看越汗颜,越看越心虚,越看越震撼。
    心中只有一个感觉。
    我何德何能啊?我哪有资格给这样的文章打分啊?
    我现在就想跪着看完这篇策论啊!
    至于找破绽,找不出彩的地方?
    抱歉,这篇文章的水平太高,你还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