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夫》番外:福康安

金夫最新章节目录
   浩初三岁的时候,福康安从台湾回来,深深觉得京城的风气已经大变了。
    他指得是纳妾这一条。
    变得好。
    他阿玛傅恒生前便不愿纳妾,一辈子眼中只有额娘一个人。
    其实不纳妾,后宅相对太平,好处是极大的。
    在台湾这三年,他总是自认为想透了很多事情,但又仍有许多事情,午夜梦回间,越想越糊涂。
    他得再想想……
    回京后,府里的门槛儿几乎快被媒婆踏破。
    傅恒夫人也早早替他物色了几家样貌脾气上乘的好姑娘,可他一概不愿见。
    “瑶林,你今年可都二十了……这几年你不在京城且不提了,如今回来了,岂还有继续耽搁的道理?”傅恒夫人语重心长。
    “额娘,您孙子孙女儿都有了,就甭在我身上着这个急了。”福康安坐着吃茶,显得风轻云淡。
    数年磨砺,让他逐渐变得沉敛起来。眉眼还是极英气的眉眼,只是其间的少年气已然褪去了大半。
    傅恒夫人顿了一顿,打量着儿子的神情。
    “你如实跟额娘说,是不是心里有人了?”
    福康安握茶盏的手指微微一颤,心内仿佛有不知名的情愫被击中。
    他摇头否认。
    “岂会!这几年,见得不是士兵便是暴民……”
    傅恒夫人紧张起来:“额娘说得可不就是……”
    可不就是怕他天长日久地跟那些个士兵待在一起,性取向什么的再被掰弯了吗!
    领会到她的意思,福康安的手抖得更厉害了。
    他再三否认,傅恒夫人才略微放心下来。
    “儿子只是觉得如今皇上正看重于我,小金川那边又起战事,只怕我此番在京中也待不了太久。”福康安又说:“我也不想将人娶进门,终日不得相见,如此未免对她不公。”
    傅恒夫人还想再劝,但触及到儿子坚毅的神色,千言万语只得转换成了一声叹息。
    儿大不由娘,说得就是她此时的心情了。
    而事实正如福康安所言,他未能在京城久留。
    不过一月,他再次带兵出征。
    在京中的这一个月中,除了进宫面圣,他去的最多的就是和第。
    但不知为何,分明他表现得还算温和,可那个叫丰绅殷德的小娃娃就是不大喜欢他。
    连抱也不肯让他抱,还推说自己不喜欢被人抱——可分明那彦成一去,他就闹着要抱抱!
    枉费他在台湾这几年还常常来信问过他这个小东西呢,小东西真是不识好歹。
    该不会是和珅教唆的吧?
    福康安想了想,又觉得不像。
    那就是对不上眼缘?
    可他自认长得也还算俊朗吧,如若不然当年也不会将那小东西的娘亲都迷得神魂颠倒了……
    想着想着,很快就近了小金川。
    有仗打的日子过得飞快,一晃眼又是两年的光景过去。
    这一日,艳阳高照,受命前来顶替海兰察的人来了。
    海兰察近年来身体每况愈下,不堪战场艰苦,病痛缠身,福康安特地请旨让这个跟他阿玛一样将大半辈子都献给了大清的老将军回京休养。
    他虽年轻,但已磨砺出了资历经验来,没了海兰察在,倒也不觉得吃力。
    但朝廷仍派了人前来协战。
    这个人倒不是别人,正是曾有护驾之功的和琳。
    和珅如今的地位摆在那里,即便没有当年的护驾之功,本身资质不差的和琳受到重用也是迟早之事。
    成亲后的和琳,显然稳重了不少,为国效力的上进之心亦溢于言表。
    福康安这些年一直在战场和路上奔忙,说没有思乡之情是假的,原本和琳前来,他还算欣慰。是觉得有个年纪相仿的故人在左右,一来可以微解乡愁,二来闲时作伴,下下棋比比剑什么的,也可互相排解沙场寂寞。
    可他想错了!
    和琳并非独自前来,他还带了家眷!
    而这家眷不是旁人,就是他的妻子——洛氏传人半夏。
    因半夏通晓医术,军医都要靠边儿站好,师出有名,所以这夫唱妇随也比一般人来的理由充分,让人无法反驳。
    所以,所谓“沙场寂寞”,仍只是他福康安一人的寂寞罢了……
    真是简单的寂寞倒也习以为常了,可偏偏寂寞之余,还要看他人恩爱——
    操练完,回到军营,和琳有人上前拿热帕子擦脸,还早备好了温度适宜的茶水……
    从战场上回来,分明赢得并不惊险,还有人一头撞进和琳的怀里,诉说担忧,分享欢喜。
    不慎受了点儿皮外伤,就有人掉眼泪。
    日久天长之下,福康安从起初的‘看不惯’,竟慢慢地萌发出了可怕想法,一颗顽固的老心,竟想要铁树开花了。
    他也想有人嘘寒问暖了。
    但他藏在心里,没跟任何人说。
    说了怕丢人。
    直到有一日,秋雨连绵之中,他亲自带着士兵在军营附近巡逻之时,意外救下了一名昏迷的女子。
    女子饥寒交迫,身上有伤。
    福康安命人将其带回军营,丢给了半夏医治。
    他们曾救下过不少流民,这并没什么稀奇的。
    可这女子醒后,却道自己孤苦无依,不愿离去,半夏心软,求着让她留在伙房帮忙。
    “来路不明,万一是奸细怎么办?”福康安直言拒绝。
    并残忍地道:“将她扔出去。”
    万年单身狗,自然没有分毫怜香惜玉的心思。
    可那被扔出去的女子,两日后,再次被他发现昏倒在后山处。
    又饿晕了?
    福康安无奈,丢了一个馕饼,一壶水,并一锭银子给她。
    可见鬼的是,他每每带兵巡逻,总能遇到再次昏迷的她!
    问她银子呢,她答被土匪抢走了,若非她机警,只怕小命不保。
    福康安再次丢去一锭银子。
    并且刻意加密了巡逻的次数——他偏不信每次都能遇上她!
    他非要打破这个邪门的规律不可!
    可事实却是无一例外。
    事已至此,他哪里还能弄不明白这女子所图——
    每一次都被他偶遇,岂会是巧合那么简单?
    接连整整十锭银子都打水漂了,且每次都说被土匪所劫,连说法都懒得换一下……是拿他当白痴吗?
    其实他早就看出来了,这女子分明是个惯骗,企图装可怜来骗取他的银子而已!
    眼见一次得手,便次次效仿。
    呵,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恩将仇报……说得正是这个情况了。
    自认为看破了女子伎俩的福康安这一次重重地斥责了女子,并威胁她:“再叫我看见一回,必不轻饶!”
    女子低着头没说话。
    自此后,接连半月,福康安果然都未再见过她的踪迹。
    一开始他只觉得甩掉了一桩麻烦,十分轻松,可一连十多日下来,他却总忍不住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来——
    这附近偶有野兽出没……她该不会被野兽吃掉了吧?
    近来天气越发寒冷,连他都着了风寒,女儿家体弱,她此时会不会正蜷缩在哪个角落里,濒临要被冻死的绝望?
    战乱之时,多出恶民,她孤身一人,何以自保?
    ……
    如此种种,他越想越觉得于心不忍,甚至有些期盼能在巡逻之时再见到她——这些时日来看,她并非什么奸细,顶多是个贪财的小骗子罢了,带回军营里进伙房帮忙,让人看着,也兴不起什么风浪来……
    这种想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肯定。
    甚至还涌现了一丝愧疚来。
    就在种种情绪达到顶峰之时,那‘女骗子’竟然又出现了!
    这一次,她伤得真的很重,胳膊都断了一只。
    “你这些日子去哪儿了?”福康安沉声质问。
    怎将自己弄成这副模样?
    女子泣不成声地说自己被人贩子抓了去,整整关了一月之久,她不肯屈服,常常挨打,受尽了折磨。
    福康安听得揪心,语气稍缓地问:“那你是如何逃出来的?”
    女子便说偶被一江湖侠客解救,只是这侠客也解救得并不容易,侠客本人也受了重伤,她跟着侠客一路逃亡至此,求福将军出手搭救。
    福康安命人在周围搜寻,果真寻到了那名身负重伤的侠客。
    于是,将二人都带回了军营医治。
    这一回,福康安没赶人走,女子留在了伙房做事,那名侠客也说自己有着报效之心,求福康安将自己收编麾下。
    他本身倒真有些三脚猫功夫,又念他侠义心肠,福康安便也答应了。
    自此后,他的生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女子一改之前的柔弱,说话做事日愈不惧怕别人的眼光,终日跟在他身后一口一个“将军”地喊。
    军营条件并不优渥,但她总有法子做出极好吃的饭菜、极精致的点心送到他帐中。
    日久天长,积年累月,福康安从一开始的排斥,变成了口是心非的推拒。
    她还曾让他帮着取名。
    多番拒绝不得,他就勉强取了一个。
    阿寄——
    她问何意,他便道:“有所寄托之意。”
    “寄托什么呀?”
    “寄乡情,寄国义……想寄什么就寄什么。”福康安有些不耐烦地解释。
    “嗯……将军说得在理,但我可不这样想。”
    “你如何想?”
    她托腮道:“寄有‘依附’之意,阿寄想一辈子都依附着将军!”
    福康安觉得心口处恍若被什么东西烫了一下,直让他脸色通红地弹坐起身,转身仓皇离去。
    又是两年过去。
    仗打赢了,也打完了。
    凯旋的消息传回京城,皇上龙颜大悦,命大军拔营回京领赏的旨意很快送到了福康安的手里。
    将士们欢呼着,又流着泪。
    终于能回家了。
    也有人永远回不去了,但英灵也终得归乡安息。
    福康安不小心听到和琳和半夏偷偷地商量,这次回京,便试着能不能要个孩子,还说什么洛家研制出了一准能怀上男胎的药——
    福康安不知半夏是按时服着洛河配的避子药,才一直未能有身孕,听罢只觉得成家立业这件事情,他当真被同龄人抛得太远了。
    掐指算一算,他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