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夫》314谁是青争

金夫最新章节目录
   “不是叫青争吗?”冯霁雯忍不住疑惑地问道。
    她曾听祖父说过的,没有记错的道理。
    且这两个名字之间又无相似之处,更不可能是她记混。
    况太妃听她如此发问,眼底原本轻松适意的神情微微一变。
    虽十分细微,却恰巧落在了正思考着的冯霁雯眼中。
    而更加令冯霁雯觉得不对劲的还当是玉嬷嬷的反应——她在听到‘青争’二字之时,脸色明显变了一下。
    有些像是震惊,又有些像是慌乱……
    冯霁雯看得不由一怔。
    ……这是怎么回事?
    “你是从何处听来的?”况太妃看着冯霁雯问道,声音倒还是那般平静。
    神情有些愣然的冯霁雯私下斟酌了一下。
    “似是之前从祖母那里听来的。”她说道。
    若直言说是祖父告知她的,那祖父的脸只怕是没地儿搁……虽然起初只是随口一说,但也多多少少有损老人的形象。
    反正祖父也是从祖母口中得知的。
    听她如此回答,玉嬷嬷不知是松气还是其它,神情略有松缓地看向了况太妃。
    况太妃则道:“听你祖母所说?算上一算那已是许久之前的事情了,想必是你记错了。”
    冯霁雯的祖母去世已有些年头了。
    冯霁雯闻言想了想,觉得也不无可能。
    她是确定自己未曾听错的,但保不齐会是祖父记错了……
    可是……太妃与玉嬷嬷初听着‘青争’这个名字之时的反应,却又让她觉得多少有些问题。
    她忽而又想到了傅恒夫人那日曾对她说过的那位与太妃十分相似、却去世多年,名唤青争的女子。
    “那太妃认得名唤青争之人吗?”冯霁雯试探地问道。
    “从未听过。”况太妃答的没有犹疑。
    可她越是如此,便越令冯霁雯心下生疑。
    倘若当真对青争一名毫无所知,那方才何以会出现如此反应?
    太妃极少会泄露真实的情绪,故而露出哪怕一丝一毫的破绽来,于她而言只怕都非小事。
    倘若当真是祖父记错了名字的话,那么‘青争’……究竟是谁?
    ……
    冯霁雯直至回到驴肉胡同,内心的疑惑仍然未得消减半分,反而有越来越重的趋势。
    素日里,她并非是一个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往前太妃交待了让她不要过问之事,她从来也没有多问过哪怕一句——可这皆是在太妃无意否认的前提之下,只是不愿她掺和进来罢了。
    但今日一事却格外不同。
    因为向来不屑隐瞒什么的太妃,竟然撒谎了。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冯霁雯心下诸多头绪与疑问纷杂交,俨然有越理越乱之势。
    “太太,今日景仁宫里来人了。”
    冯霁雯刚回到椿院之中,便听得秦嫫如是说道。
    “景仁宫?”走了一路神儿的冯霁雯这才将思绪收回。
    “来的是一位大宫女,说是得了嘉贵妃的吩咐,来给太太传句话儿,让太太三日之后进宫一趟,陪嘉贵妃娘娘说说话儿。”秦嫫不知宫中情形,也对嘉贵妃所图一无所知,只觉得这位主子娘娘似是对太太十分友善和气,故而语气中便带上了笑意:“还说太太许久没进宫了,贵妃娘娘实在念您念的紧。”
    冯霁雯听罢却轻松不起来。
    和珅这边才刚升任刑部尚书没几日,嘉贵妃便请她入宫作陪,这其中的弯弯道道无需多言。
    “对了,那来传话儿的宫女还送了样儿东西过来,说是景仁宫的一点心意,意在祝贺大爷擢升之喜。”
    冯霁雯眉心一跳:“东西收下了?”
    “太太不在家中,那宫女又不愿久等,奴婢无法擅自做主,那宫女便道暂先将东西留下,待太太回来之后再决定收是不收亦可。”秦嫫讲道。
    冯霁雯听罢微微皱了皱眉,问道:“送来的是什么东西?”
    “奴婢尚未贸然察看。”秦嫫答罢便命小茶将东西取了过来。
    冯霁雯在椅上落座,将锦盒打开了来看。
    只见里头赫然躺着一对儿玉如意。
    如意是由羊脂玉所铸,成色通透无暇,泛着温润的光芒。
    纵然是外行之人,也能瞧得出来价格必定不菲。
    直觉告诉冯霁雯,这东西绝不能收。
    宫里出来的东西,不比寻常之物,尤其又是此般贵重。
    秦嫫也有几分惊异。
    她未曾料到这份“贺礼”竟贵重至如此地步。
    她看向眉头紧锁的冯霁雯。
    冯霁雯的表情完全显露出了此刻的心情。
    她有意吩咐下人将东西即刻送还,然转念一想,如此着急是否显得过于刻意了些?
    毕竟和珅同祖父不同,祖父态度坚定明确,众人皆知。而和珅虽也无心涉及党争,内心立场十分明朗,可时至今日,他之前的一言一行都决定了他无法与景仁宫正面对立,或是直接拒绝对方的拉拢之意。
    至少目前尚且不可行。
    但此物确又不可长留家中。
    “这贺礼太太可打算收下?”秦嫫在一旁面色不定地询问道。
    自她方才看到这对儿玉如意的一刻起,她便也意识到了景仁宫只怕动机不纯。
    这已经不单单是与太太有几分投缘便能够拿得出来的东西了。
    这份贺礼委实贵重的有些过头了。
    让人有心不去深猜都是难事。
    “待爷回来之后再做决定吧。”冯霁雯将面前锦盒合上,吩咐丫鬟暂时收了起来。
    晚间和珅回到家中用罢晚饭之后,冯霁雯便立即将此事与他说明了。
    “爷看这贺礼要如何处置才称得上妥当?”
    “自然收不得。”和珅答的毫不犹豫:“说得好听是一份贺礼,可若遭有心之人举发,便成了暗中收受。”
    冯霁雯也有此意,闻得此言更觉放心了几许,于是又问道:“那明日差人送回景仁宫去?”
    “倒也不必如此着急。”和珅看着她,道:“依我之见,此物该由夫人亲自送还方才最为妥当。”
    将贺礼送回,无疑是一件折人颜面之事,故而若不想因此真正翻脸的话,还是由主人亲自送还来得影响最小。
    冯霁雯听罢问道:“爷的意思是,让我三日之后去景仁宫之时,再将东西顺便捎带上?”
    “没错。”和珅微一颔首,低头单手去端茶碗,似笑非笑地道:“顺便捎带上——”这句话用得极好。
    这种事情,只能是‘顺便捎带上’。
    ……
    翌日,冯霁雯较平日里又早起身了半个时辰。
    和珅却仍不例外地在她前头起了身,冯霁雯睁眼之时,他已收拾妥当,身着仙鹤补子官服,手上拿着一品红珊瑚顶戴,正站在床前笑望着冯霁雯。
    刚睁开双眼的冯霁雯有着一瞬间的迷怔。
    “爷没去上早朝吗?”她望着立在她床前之人,拿朦朦胧胧却格外柔和的嗓音问道。
    “这便出门了。”和珅说话间,微微弯下了腰来,拿手掌在冯霁雯头顶轻轻揉了两下。
    冯霁雯睁着双仍有些惺忪之意的眼睛看着他。
    他揉她脑袋做什么?
    然而她尚且来不及反应过来去发问,他已然转身离开了内室。
    那背影怎么瞧怎么透着一股神清气爽之意。
    冯霁雯暗道了声:“莫名其妙……”
    然而更为‘莫名其妙’的还当是,她在吐出这句话之时,语气中竟是夹带着笑意的。
    听起来……傻乎乎的。
    这个意识刚在脑海中一经形成,冯霁雯自己又觉得有些好笑,竟又忍不住想要发笑。
    小仙走进来瞧见的便是冯霁雯躺在床上咧嘴傻笑的情形。
    “一大早地,太太怎就这么高兴?”小仙笑着问道。
    “……做了个好梦。”冯霁雯随口搪塞了一句,双手撑在左右坐直了起来,道:“今日还有许多事要忙活,伺候我更衣洗漱吧。”
    小仙便笑着应了声“是”。
    今日是和宅宴客的日子。
    相较于京城其他官员擢升一品大员的设宴场面来看,今日上门前来和宅做客之人显得格外的少,甚至少的有些‘不合规矩’。
    不知道的还当是这位新上任的刑部尚书人缘儿太差,以至于无人问津。
    “都有哪些客人到了?”内院偏堂中,冯霁雯跟刚从前院回来的小茶问道。
    她身旁坐着三位妇人——傅恒夫人,王杰夫人,还有袁枚夫人。
    “老太爷袁先生还有福三公子一早便到了。”小茶回道:“丁先生跟钱先生也来了,还有忠勇公府上的秦管家——眼下就差金二公子这么一位了。”
    丁子昱和钱应明是和珅后来加上的。
    而福康安肯来,冯霁雯起初是有些惊讶的。
    “那便再等一等,到底离开宴还有些时辰。”冯霁雯说道。
    几位夫人互看一眼,却都显得十分疑惑不解。
    是傅恒夫人开口问的冯霁雯:“今日大约置下了多少张席面?”
    她听着那小茶丫鬟的话,似乎有些不大对。
    “只有两张,男女席各一张。”冯霁雯玩笑着说道:“女宾只来了三位夫人,待会儿入了座儿,只怕还有些空荡。”
    几位夫人大感意外,身边站着一位男童的王杰夫人出声问道:“怎么只请了这些人?”
    这十来日里,光是上门儿道贺的人只怕也不下百位吧?
    “我家爷说了,家中简陋,院子又小,实在不堪接待这么多贵客。”冯霁雯仍笑着讲道:“说是待来日迁了新居,再像模像样地补请上一场。”
    这些话都是和珅亲自说的。
    且不是与她说的,而是跟那些上门儿道贺过的同僚们说的。
    她想,这些官员们的反应大概是颇为哭笑不得。
    几位夫人也纷纷失笑。
    家中简陋,院子又小,实在不堪接待……
    这叫什么话?
    活了这些年,都还没听说过有哪个一品大员竟拿如此理由拒客的……
    但几位夫人都不是头脑简单之人,稍稍细想一二,便都猜出了和家夫妻的大致心思。
    “那届时迁了新居,难不成只请这些人,不请我们了?”傅恒夫人神情半真半假地问道。
    “自然不能。”冯霁雯笑道:“到时怕是还得再给几位夫人下一回帖才行——”
    袁枚夫人闻言看向另外二位夫人道:“那咱们几个可是捡了便宜了,人家吃一顿,咱们吃两顿。”
    几人便都笑了起来。
    “母亲……”此时,王杰夫人身边的男童怯怯地扯了扯王杰夫人的衣角。
    这便是王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