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夫》252肥差

金夫最新章节目录
   “太太……大爷又升官儿了!”
    小茶欣喜地道:“方才刘全儿回来报的喜!让奴婢赶紧跟太太说一声儿!”
    秦嫫闻言也顾不得去责怪小茶失了规矩,一时也分外高兴,忙就问道:“升了个什么官儿?”
    冯霁雯也放下了手中针线。
    兴许心里早已得知和珅日后的前途是如何宽广,故而听到和珅升迁的消息,冯霁雯从不会感到任何意外。
    但隐约还是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出现在心底。
    一是为他觉得高兴。
    二来却是担忧。
    “奴婢听刘全儿说是个什么收税的官儿……”小茶着急地想了想,想了好大会儿方才恍然道:“崇文门,是管着崇文门收税的官儿!”
    “崇文门收税的官儿?”秦嫫脸上原本高兴的神情敛了敛。
    怎么听起来……一点也不高端大气上档次呢?
    还不比内务府的这个职呢。
    至少在内务府做事,说出去这名声还能响亮一些。
    收税不该是税丁们干的事儿吗?
    这真的是‘升’官吗?
    小仙与小醒也觉得不似各自料想般的擢升。
    唯独冯霁雯意外地动了动眉头。
    “崇文门税关监督?”她向小茶印证道。
    “对……就是这个官名儿!”小茶连连点头。
    “太太知道这个官职?”秦嫫看着冯霁雯的脸色,问道:“是个几品的官儿?”
    冯霁雯摇摇头。
    “税关监督没有品级。”
    也不直属六部之中的任何一部管辖,单**有税关衙门,税关监督往上也没有直属上司。
    但她之前听祖父提过,说是此职多是由尚书、侍郎或是内务府大臣兼充,此职已空缺三年之久,一应事务一直由奏派总办代为处理,金简有意把控此税关,不止一次地在朝上向皇上举荐过得力之人,可不知为何,皇上一直没松过口——
    当时祖父是以看金简笑话的心态说起此事,她同舒志都在场,故而很有几分印象。
    也是从那时她才知道这个崇文门关税为京城第一管关税衙门,虽税关监督没有明确品级,但除了大关之外,底下另还管着卢沟桥、东坝及海甸。京师内外十三门,也各有税局,但所收皆为零星小额,同崇文门远不能够相提并论。
    换而言之,这是个管钱的肥差。
    还是个大肥差——
    难道这便是和珅贪……不,发迹的真正开始?
    冯霁雯内心一阵波动。
    秦嫫却在听罢‘没有品级’四字之后,哑然失笑。
    连个品级都没有,怎么能说是升官儿呢?
    此番和珅得了这个职缺,确实称不上升官。
    顶多说是兼任。
    可这个‘兼任’,却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对此,大多数官员都是满头雾水。
    金大人盯着这块肥肉不是一日两日了,大家都看在眼里,可皇上一直没松口也罢了,怎么好不容易松了口,这好事忽然就落到这个什么和珅头上了?
    这人是怎么冒出来的?
    有记性好些的,还勉强记得数月前和珅办过的那桩案子,记性差些或是没上心的,对和珅就仅有一个印象了——英廉的孙婿。
    哦还有,据说人长得不错。
    莫不是得了冯英廉的举荐?
    知道崇文门税关监督向来不会任用汉人,自己没办法把手伸过去,就把这唯一的满人孙婿给扶上去了。
    可真是有心机啊。
    私下议论的画风多是如此。
    但崇文门税关到底同旁的官职不同,它不受任何机构管制,向来由皇上直接任命,同他们这些文武百官也没什么利益冲突来往,故而虽然觉得和珅能捞着这份差事令人意外,但也只是猜测上几句便就此揭过了。
    可金简就不一样了。
    他跟外面那些恪守本职,混吃等死的官员好不一样,他肩负着为十一阿哥拢权的重责,时刻都要将朝中的风吹草动掌握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崇文门税关监督一职,他一直想安插一位心腹亲信上去,可皇上对管钱这方面的要求一直挺高,他举荐上去的人,一个都没被看上眼。
    这便罢了,不管就不管吧,谁也别管。
    可如今不给他管,给别人管了,这就有点让人觉得堵得慌了。
    加上之前他命户部尚书李怀志向和珅示好,和珅半分回应也无,他更加不能放心。
    思前想后,金简抱着‘反正在朝中我最有发言权’的谜之自信感,当即联合了几名官员,事先组织好了说辞,欲前往御书房面圣对此任职提出委婉的异议。
    只是半路被景仁宫的人给截住了。
    听闻胞妹有急事要见自己,金简只得半路折去了景仁宫。
    “兄长今日入宫所为何事?”
    听得嘉贵妃问起,金简自是将想法打算完整道出。
    可令他意外的是,嘉贵妃听罢之后不仅不赞同他的行为,且还怪他行事过于冲动。
    金简不解地皱眉,道:“崇文门不比其它税关,每年税收都可达到数十万两白银,怎可落入外人之手?”
    “兄长糊涂。”嘉贵妃莫名笑了笑,问道:“兄长之前多番向皇上举荐之人,皇上可有一个满意的?现如今皇上刚任命了和珅,你后脚便带人前去提出质疑,皇上心中会如何作想?”
    金简听得后背一冷。
    “皇上精明着呢,凡事自有自己的衡量,这些年来兄长做了哪些事,皇上未必就不知情。”嘉贵妃看着金简,语含提醒之意:“但兄长可不要越了线才好。”
    至少眼前还不是时候。
    金简目露思索之色,点头道:“娘娘提醒的是,是臣大意了。”
    嘉贵妃又看着他说道:“之前我便与兄长示意过,这个和珅是个可造之材。如今其又隐约要得皇上重用之势,所以不管用什么方法,务必要拉拢过来为我们所用——”
    对上她的眼神,金简会意颔首。
    ……
    天色临黑之际,下午回来过一遭的刘全儿又往家跑了一趟。
    这回也是替自家爷回来传话的。
    “大爷让奴才回来跟太太说一声儿,拜都少爷拉着爷去状元楼吃酒庆贺去了,二爷也在。大爷交待了奴才道,太太不妨早些用了晚饭歇下,不必熬着时辰等爷回来了。”刘全笑嘻嘻地说道。
    和珅今日被新任为崇文门税关监督,确是喜事一桩,好友之间出去庆贺一番,无可厚非。
    可是——“拜都少爷的禁足令解了?”冯霁雯向刘全问道。
    怎么还能出去吃酒了?
    “这个奴才倒是不知道。”刘全讲道:“但奴才听说永贵大人今日提前去了团河行宫查看,今晚应是不回城内了。”
    冯霁雯这才恍然。
    原来是无人镇守了。
    “你提醒着大爷些,他明日一早还要随驾出城,莫要吃多了酒,以免到时误事,。”冯霁雯交待了一句。
    刘全笑着应下来,见冯霁雯没了别的吩咐,便退了下去。
    秦嫫便差小茶去厨房传话早些替太太准备晚饭。
    “太太打算明日几时回英廉府?”秦嫫道:“奴婢好吩咐丫头们提早准备。”
    “留在家中也无事,用罢早饭便回去罢。”
    “是。”
    “莫忘了让人明日去趟静云庵给太妃传句话儿,就说我这几日暂回英廉府住着,她若有事寻我,便让玉嬷嬷直接去英廉府,别再往这儿来扑了空。”冯霁雯细心地嘱咐道。
    虽然好端端的情形之下,太妃主动找她的机率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也并不妨碍冯霁雯将她视作家人长辈一般的存在,事事习惯向她报备。
    秦嫫又笑着应下来。
    “对了。”冯霁雯又忽地想到什么似得,向秦嫫问道:“今日爷去傅恒府道谢,带去的谢礼傅恒府可收下了吗?”
    和珅出门去罢傅恒府便直接往内务府去了,也没回家跟她说起此事详细。
    方才她也忘了跟刘全问一问。
    “这倒没听前院的下人说起。”秦嫫道:“可若是被送了回来,管家必然要向太太禀报的——想来傅恒府是收下了。”
    冯霁雯点了点头。
    她本还担心和珅去了会被福康安连人带礼物一并丢出来来着……
    以福康安的性格来说,他就是真这么干了,冯霁雯也半点不会觉得意外。
    可欠人情在先,此行又不得不去。
    眼下看来倒是她想的太多了。
    傅恒府至少还有个傅恒夫人在,夫人向来顾全大局,说什么也不会让福康安做出有失公府气度的荒唐事来。
    礼收了就好。
    好歹心安了些。
    ……
    而冯霁雯不知情的是,今日和珅之所以能被傅恒府里的仆人客气地送出府门,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福康安今日刚接听完长姐被赐为十一福晋的旨意之后,便跟随宣旨太监一同入宫去了——乃是得了乾隆召见。
    这会儿天色黑了才得以回府。
    刚一回府见着和珅送来的谢礼,二话不说便要让下人们丢出去。
    “三爷……这恐怕不妥吧?”福英犹豫道。
    福康安皱了皱浓密英气的眉头。
    确实有些不妥。
    他若就这么丢了出去,有谁会知道他拿去丢了?
    和珅能知道吗?
    冯霁雯能知道吗?
    他们还当他收下来了呢!
    这岂不等同是白丢了。
    不能丢——
    “送回去。”他满面不悦地改口道:“直接给他们送回去。”
    “可夫人说了,这些东西都是她代三爷您收下来的,退不得……”福英一脸夹在中间的为难相,强笑着道:“夫人还说了,和家送来的东西都是花了心思的,三爷必然喜欢,您不妨先瞧瞧再说?”
    福康安闻言冷笑了一声。
    花了心思的?
    “拆开。”他对福英吩咐道。
    他倒要瞧瞧,冯霁雯能在他身上花什么心思。
    福英依言照办。
    谢礼都是封了盒送来的。
    三只锦盒大小不一,最大的第一只长形盒子里装着的是一株百年人参——
    福康安拧了拧眉。
    他倒没想到和家出手会如此大方。
    虽然他傅恒府压根儿不稀罕这种东西,但和家景况如何,乃是有目共睹的——这些谢礼,冯霁雯该不是拿她的嫁妆本儿出来置办的吧?
    前些时日他便常有听闻她不知节俭,和珅也依着她来,家里的吃用包括冰炭等都是上好的,花钱如流水。
    和家一穷二白的,何来这么多银子供她挥霍?
    不必想也知道必然是动用了陪嫁。
    想到这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