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夫》229这碗软饭我吃了

金夫最新章节目录
   而且还是花露水儿?
    可好端端地,他送她花露水儿做什么?
    见和珅在樟树下止了脚步,冯霁雯便也跟着顿足。
    果就见他自宽大的文衫袖中取出了一只不足两指长的细长儿正紫色印暗纹锦盒来。
    和珅笑着单手将锦盒递到冯霁雯面前。
    冯霁雯没急着接过来,而是看着他问道:“爷怎么忽然想起要送我东西来了?”
    可别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到底这人做事都是有自己的‘章法’在的,她可不能一不留神再掉坑里了。
    和珅望着她的表情,嘴角微微动了动。
    他能说他很想笑吗?
    他真正有心对她使那些‘小算计’时,她半点觉察不到。可他一片真诚之意摆到她面前时,她偏又跟只小猫儿似得东嗅一鼻子,西嗅一鼻子地试探着真假。
    “只是觉着夫人操劳着家中大小事宜,着实辛苦,而我自问又从未送过夫人什么正经像样儿的东西。”他笑着说道:“又觉着这花露水香气不甜不腻,倒与向来喜欢熏寒兰香的夫人十分相衬——”
    冯霁雯听得心情有些复杂。
    这要搁现代,倘若有人对姑娘家说香水中你最适合用花露水儿,她想姑娘们的脸色大抵会十分精彩。
    但眼下,她关注的重点却是——
    “爷有心了。”冯霁雯看着面前的锦盒,有些不解地询问道:“可我听闻这花露水自西洋货商手里运到京城来,价格实在不菲,区区一瓶儿足以卖上一百两银子的高价——不知爷一下子是哪儿来的这么多银子?”
    她发誓她不是在质问,而是单纯地表达疑惑而已。
    家里每月维持中馈已是十分吃力之事,她几番欲拿嫁妆出去贴补家用,都被和珅阻止了,说是不能让她动用嫁妆。
    但管家的到底是她自个儿,她有事儿没事儿自掏腰包地给家里添置些什么,为了瞒住他,一来二去地,倒自学了一手做假|账的好本领。
    可和珅没钱这一点,她是万分确信的。
    翻箱倒柜能抠出十两银子来她都要觉得吃惊了。
    更遑论是整整一百两——
    她如今管着和家的中馈,且这花露水又是送给自个儿的,故而他纵然会觉得自己管的宽,这笔账她也得问上一问。
    虽然这看起来一点也不解风情。
    “夫人是怀疑我暗中藏了私房钱不成?”和珅一本正经地道:“这等大罪,我可不敢冒认。”
    “我可没这么说……”冯霁雯讪讪。
    她哪儿有可能怀疑他藏私房钱?
    换句话说,家里穷成这样,他倒是有私房钱可藏?
    和珅见她神情,也不再同她胡闹,声音分外清朗地低低笑了两声。
    “夫人大可放心,这花露水的来路绝对地清白。一非偷二非抢。”他实言道:“不知夫人还记得不记得,书房中原有一幅前朝沈周的画?今日我拿去典当了。”
    冯霁雯微微瞠目。
    “爷卖了沈周的画儿去给我买花露水?”她的语气颇有些不可思议。
    这人怎么想的?
    堂堂一个读书人,竟然沦落到卖名家字画儿来买、买花露水儿的地步了?
    她莫名觉得十分痛心疾首。
    他这么干,跟那些偷拿家里的东西出去换钱挥霍的纨绔子弟有什么区分?
    这不是败家么……
    虽然也真没什么家可败了。
    可此人头脑一贯清醒,好好的价值观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
    难道是把家中之事撒手丢给她之后,心态已然演变至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地步了?
    她简直觉得这不是她所认识的那个和珅。
    和珅这边儿却是越细打量她的表情,便越是止不住眼底的笑意。
    明明是花重金买礼物讨她开心来了,她却半点欣喜的意思都没有。
    且还隐隐有要忍不住指责他的意思。
    确实有,只不过在忍着没直说罢了。
    女子收到礼物之后能有这种反应他实在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可莫名地,就觉得心里暖滋滋的。
    他花这一百两银子时本就没觉得亏了,如今得见她此般反应,更觉得这东西买的值。
    正所谓千金难买媳妇儿关心。
    “爷赶紧把画儿给赎回来吧。”冯霁雯脸上一个大写‘你别闹’。
    “死当,赎不回来了。”和珅答得十分轻松。
    死当?
    “那我让丫鬟回去取银子,再买回来。”冯霁雯皱眉道。
    了不得多花几个钱就是了。
    见她真的要喊丫鬟过来,和珅连忙笑着阻止道:“夫人别忙活了。那幅画儿刚被我当掉,后脚便有人买走了。”
    冯霁雯闻言眉头皱得更深了。
    这家败的,还真是一点儿退路都不给自个儿留啊。
    “夫人有所不知,那幅画儿前几日曾被净雪不慎抓破了一角,虽着墨之处未有影响,但到底有了些许残缺,若不然,也不会只当得一百两银子的价钱了。”话罢又补了一句:“加之我向来不喜收藏残缺之物,这幅画儿本也没打算留的。”
    他这个独特的‘收藏癖’冯霁雯是早就知晓的,可却不知这幅画儿竟被净雪给挠破了。
    “什么时候的事情?爷竟也没说一声儿。”冯霁雯叹了口气。
    “无甚要紧。”和珅淡淡地笑道:“画既已经当出去了,东西也买回来了,这些细碎之事不提也罢。”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冯霁雯也再无其他话好讲。
    只隐约觉得他若办事,总能办得不给别人留哪怕一丝一毫拒绝的余地。
    钱应明那等大事也好,买瓶花露水儿送她此类小事也罢。
    皆是如此。
    “我这胳膊都杵好半天了,夫人再不接,我可要拿不住了。”某人一本正经地说道。
    冯霁雯翻个了白眼。
    伸手接过。
    “爷下回可莫再如此了,这等可有可无的东西,不卖也罢。”
    向来沉稳理智如他,竟也有被人跟教育不懂事的孩子一般嘱咐的时候。
    望着她接过,和珅笑着露出一排整齐好看的白牙,倒真笑出了几分纯粹的孩子气来。
    轻柔的晚风拂过二人面颊,香樟树后,黄昏正好。
    ……
    初夏光景不长留,晃眼间,便进了七月里。
    大伏的天儿,京城内外都跟架起了火炉子似得,里里外外地烤着,一连好几日的骄阳高挂,连出门都成了一件十分考验勇气的事情。
    勇气可嘉的冯霁雯一早顶着闷热乘马车出了门儿。
    有了昨日回英廉府时,在马车里热得头晕险些中暑的经验,今日她很有先见地吩咐了丫鬟在马车里放了盆冰块儿降温。
    又一并交待了刘全在和珅的官轿里也每日必须放上一盆,清早出门直接去地窖里取冰。
    她不是个不能吃苦的人,可因前世早亡的缘故也不是个肯委屈自个儿的人,将心比心,反正她手里头不缺这点儿银子,自也不愿看和珅遭这个罪。
    可这样的用法儿根本不是和家这种情况能够用得起的,家中本也没有存冰,都是花高价钱从外头买回来的,而要从中馈中支取冰钱,每月就是全家人不吃不喝也不够拿来买冰的。
    这笔账即便是想瞒也瞒不住。
    冯霁雯只能跟和珅摊开了谈。
    和珅自是不肯答应。
    可是……自己无所谓热是不热,却是半点不愿意让媳妇儿跟着受苦。
    于是,很擅于变通的和大人最终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来——让冯霁雯单独另立一册账本儿出来,将每月从嫁妆中支取出来的明细一笔笔地记下来,想怎么用便怎么用,想买什么买什么,但所花银两,日后他必双倍填回去。
    也不管外面的人会不会戳着脊梁骨骂他吃软饭,反正他向来不介意旁人的目光,总之能不叫媳妇儿委屈便好。
    冯霁雯听罢立即点了头。
    如此一来倒省得她费心做假账了。
    再者她这点儿小钱就是翻上十倍百倍,对日后的和珅而言也就是仨瓜俩枣的事儿,她半点也不担心他会有压力。
    况且账本儿是由她来写,她届时能少报则少报一点儿,力求不占他便宜便是了。
    而对于在现代吹多了风扇空调的冯霁雯而言,此时这放了冰盆的马车中也算不得多凉快。
    马车帘随风鼓动,便有热烘烘的气流源源不断地钻进来。
    冯霁雯拿帕子抹了把额角的细汗珠儿,道:“改明儿将这两边儿的帘子先给加厚钉牢了再说,热风进不来,多少能好些。”
    小茶闻言积极地应道:“这事儿就交给奴婢来办!”
    小仙却不赞同地说道:“太太您身子寒,伏天儿里正是治寒病的好时候,秦嫫也交待了好几回,不能热着了您,可也决不许您过分贪凉——这帘子不如还是留着通风吧?身子要紧,您且忍一忍。”
    冯霁雯闻言一面挥着帕子扇风,一面皱眉点了头:“那就留着吧。”
    小仙的话提醒了她,她这幅身子确实不宜过分贪凉。
    了不得在出伏之前,尽量地少出门便是了。
    小仙见她听劝,便露了笑意,拿起了扇子替冯霁雯扇凉。
    “爷明日休沐,想是要去永贵府上看望拜都少爷,下午咱们从静云庵回来,记得提醒我去一趟半壁街,好备些补品明日让爷带去。”冯霁雯说道。
    “是,奴婢记下了。”
    这两个多月的功夫里,京城里没发生什么大事,不大不小的事儿却有几桩。
    伊江阿被阿玛永贵险些打断了一条腿,便是其中一件。
    算一算也就是四五日之前的事情。
    起因似乎是永贵眼红跟伊江阿差不多大小的官宦子弟们成亲的成亲,生娃的生娃,就连昔日京城第一纨绔子弟于齐贤都娶了袁家的二小姐。
    甚至伊江阿的铁杆儿、那个咸安宫官学里收过最穷的学生和珅也有了家室,他家儿子还是光棍儿一条,这说得过去吗?
    永贵这做老子的实在着急得不行了,成夜成夜地睡不着觉,跟伊江阿他额娘俩人合计着旗下还有哪些没出嫁的姑娘门第低,又性情好的。
    是的,专找门第低的。
    不是不想找个门当户对的,而是门当户对的闺秀谁能看得上他家儿子?
    尤其是近几年来,这小子名声都臭到京城百里之外了。
    嘴贱不说,还爱撩个小姑娘啥的,真能撩个回家永贵夫妻俩也就不说啥了,可他娘的专撩得人小姑娘哭哭啼啼的,誓要与其结仇一辈子的这种撩法儿未免就太过智障了吧!
    虽然说这大半年来忽然莫名收敛了许多,可干过的那些糟心事儿摆在那里,旁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