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夫》227又有人失常了

金夫最新章节目录
   小亭向来怕她,当即眼睛就红了,却又不敢解释。
    李家的两名丫鬟面面相觑,也不敢贸然开口。
    曾氏在心底皱了皱眉,面色如常地出言道:“方才说话的是我那丫鬟,若是惊扰到了和太太,还请勿怪。”
    见她神色里透着一股似有若无的倨傲,冯霁雯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这位夫人当真有趣,上门求见的又不是她冯霁雯,亦不是在外头撞见,而是她自个儿专程前来,怎地在她家里还摆起官太太的架子来了?
    还任由下人如此目中无人,喧宾夺主。
    当他们偌大……呃,虽然不咋大的和家没人呢?
    “原来如此。”冯霁雯看向那两名丫鬟说道:“我还当是我那丫鬟不懂事当着李夫人的面儿瞎嚷嚷呢,没得在客人跟前丢人现眼,又想是不是李夫人碍于情面,不忍出言训饬。我这才忍不住教训了一句——却不曾想是贵府上的丫头,如此倒是我多嘴了,还请夫人见谅。”
    那两名丫鬟闻言不由脸色一红。
    曾氏不冷不热地笑了一声。
    这哪里是在教训什么丫鬟。
    分明是在教训她这个客人吧。
    “丫鬟不规矩,自然该训斥。此处又是贵府,和太太出言教训一句,是理所应当之事。”
    话虽还算体面,然而语气却是说不出的冷硬。
    冯霁雯看了她一眼,道:“今日虽是与李夫人头次见面,然夫人此般明白事理,实在令妾身自愧不如。”
    曾氏眼角一阵抽动。
    听着冯霁雯话说得这么‘好听’,她却浑然只有一个想法——这是哪里来的奇葩?
    一句话足足能够将人给活活气死。
    曾氏胸口憋了一口闷气。
    她眼睁睁地看着跟个没事儿人似的冯霁雯来至了跟前,仪态从容地与她行礼。
    “方才只顾着说话儿了,竟险些失了规矩,还请李夫人勿怪。”
    “和太太言重了。”曾氏在心底冷笑了一声。
    亏她方才还觉得这个冯霁雯神似况太妃。
    这嘴上不饶人,又一幅厚脸皮做派,哪来能跟况太妃作比较?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论起损人与毒舌来,冯霁雯在况太妃跟前,实在是班门弄斧,不值一提……
    曾氏只知道她十分地不喜欢面前的年轻女子。
    她从不曾被人如此不尊重过。
    尤其又是头一次见面。
    还当自个儿是英廉府上的大小姐呢?
    曾氏在心底冷笑连连,半刻也不愿在此处多呆。
    冯霁雯刚在主座上落坐下来,还未来得及开口询问,便听曾氏径直道明了自己的来意。
    她脸上连个笑都吝于给冯霁雯,只道:“我家大人听闻贵府今日有升迁之喜,特地嘱咐了我前来道贺,我这个后宅妇人懂得不多,便备了些许薄礼,还请和太太收下。”
    若不是冯霁雯十分确定自己没有听错的话,她实在无法说服自己这位高贵冷艳到甚至有些无礼的李夫人竟然是来道贺的。
    送礼都能送的如此生硬,她还当是上门寻仇的呢。
    可和珅升迁的消息传得当真是快。
    送礼的都等不及明日一早了。
    且还差的女眷前来。
    望着李家两个丫鬟捧上前来的两只锦盒,冯霁雯心下略有思量。
    官宦人家,又是互不相识,不带脑子也能想得到这贺礼绝没有这位李夫人口中所说的道贺这么简单。
    她有心暗示小醒去问一问和珅的意思。
    可当那两名丫鬟在她面前将锦盒打开之后,待她看清了里头的物件儿,顿时就改了主意——
    她想,不用问和珅了。
    “现如今正是春茶下来的时候儿,这半斤散茶刚好拿来尝尝新。”曾氏看着冯霁雯说道:“至于这两对儿珠钗,也都不是什么贵重的玩意儿,就图个精致好看,和太太正当韶龄,与这鲜亮的色儿再相宜不过了。”
    她话里话外都藏着一股说不出的倨傲,甚至有几分目中无人的意味。
    冯霁雯微微攥了攥袖中双手。
    曾氏的话她全当没有听到,但这锦盒里真正装的是什么,她却瞧得比谁都清楚。
    装有珠钗的锦盒中,铺着的平绒布被有意无意地卷皱了一角,里头隐隐露出的是赤金的颜色。
    不知是金饰还是金锭。
    所谓春茶,实则也是如出一辙。
    送茶送珠钗都是幌子。
    李家要送的居然是重金。
    道贺而已,有必要吗?
    对上曾氏那双隐含着不屑的眼睛,冯霁雯压下心中的惊诧,面色如常地笑了笑。
    曾氏鼻间发出一声似有若无的笑音,浑然一副‘一切都在预料之中’的姿态。
    和家破落成如此模样,想必纵有英廉府的接济,日后定然也是紧巴巴的。
    人都是怕穷怕苦的。
    尤其是这种从高门大户里下嫁过来,压根儿不懂得节俭为何物的富家千金。
    “这贺礼过于贵重,还请李夫人收回罢。”
    “不过是些粗茶和寻常珠钗罢了,何来贵重一说。”曾氏面无太多表情地说道:“和太太不必推辞了。”
    她认为冯霁雯是出于面子假意推辞。
    “李夫人还是收回罢。正所谓无功不受禄,我家爷同李尚书也素无来往,这份礼于情于理妾身都不能收。”
    曾氏皱了皱眉。
    矫情个没完了?
    她耐着性子说道:“之前和大人奉旨查办科举纠纷一事,那个疯举人四处诬告,我家大人能安然而退,这其中多亏了和大人的帮衬。素无来往是真,可无功不受禄就未免太过于谦逊了吧。”
    “李夫人这话说得妾身可万万不敢应承。”冯霁雯听罢周身一凛,拒绝之意更甚,“李夫人也说了,此案我家大爷乃是奉旨查办,从取证到结案皆是按着章程来。而至于李夫人口中所言李尚书能够安然而退,只能说明李尚书清白公正,而不是我家大爷从中帮衬。”
    宁可不要这记送上门儿来的所谓报恩,她也不能让和珅就这么平白卷入这张官官相护的黑网里去。
    尤其礼部尚书李怀志同金简无二,皆是十一阿哥党,和珅早有言在先,绝不涉党争。
    她话罢一笑,玩笑般反问曾氏:“李夫人若真觉得是我家大爷从中帮衬,李尚书才得以安然而退的话,岂不是明摆着说李尚书本不清白吗?”
    或许李尚书确实不清白。
    或许和珅当真有回护的嫌疑,但他回护的绝不是李怀志,而是朝廷与皇上的颜面。
    曾氏的脸色一时青白交加。
    冯霁雯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显然并不是在假意推却了。
    她是真的不收。
    而且还半点不想与他们李家攀上关系似得。
    嗬。
    不识好歹的蠢玩意儿。
    “既然和太太当真不想收这份贺礼,我也断没有强送的道理。”曾氏脸色不善地捏着手中帕子站起了身。
    “如此便告辞了。”
    李家的两名丫鬟见状立即也换了一副冷脸,各自将锦盒合上,当着冯霁雯的面儿就转了身。
    冯霁雯见了有些想笑。
    李家的下人随主子可真是随了个十分像。
    出于礼节,她还是起了身。
    “小醒,送李夫人。”
    已然带着丫鬟即将要踏出厅门的曾氏头也不回头地冷声说道:“不劳烦了。”
    “客来必送,这乃是我们和家的规矩。”冯霁雯一派和气地说道。
    客人可以不懂礼节,他们却不能失了礼。
    “……”
    还有硬送的!
    曾氏气的心口儿都是疼的。
    小醒快步追上后,未去看其脸色,只行在前头为其带路。
    ……
    另一边,丁子昱与钱应明刚从外书房内推门而出。
    和珅也跟着行了出来。
    钱应明紧紧咬着后齿,眉头皱成了川字。
    显然是对结果并不满意。
    但却一反常态地既没有出言讨伐,亦没有激烈的反应。
    只是一副有苦有气只能往肚子里咽的模样。
    丁子昱复杂地看了他一眼,转身向和珅施了一礼,与之道别。
    和珅命刘全相送。
    将丁钱二人送走之后,刘全很快折了回来。
    却见自家爷并未折身回书房内,仍负手站在书房外廊下,不知在想些什么,俊逸的眉眼间盛满了笑意。
    爷笑不奇怪,不笑的时候那才奇怪。
    可关键是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打眼一瞅周围也没人跟他说话……这多多少少就有些奇怪了。
    刘全笑着走近,躬身抬脸问道:“爷这么高兴,可是那姓钱的事儿顺利解决了?”
    和珅不置可否地笑了一声。
    刘全睁着双豆大点儿的眼睛等着听他开口。
    等了好一会儿,却听得自家爷忽而拿来低低带笑的好听嗓音说道——
    “把你听来太太夸赞我的那番话,再说一遍与我听。”
    刘全瞪了瞪眼睛,又吞了口唾沫。
    还带这样儿的……
    他觉得,是不是可以适当地掩饰一下被人夸了之后的欣喜感,这样才比较符合常人的习惯?
    迟迟没听他开口,和珅侧过了脸看向他。
    那神情叫做一个理所当然,毫无羞耻之态。
    刘全脸上现出哭笑不得的神情来。
    “太太夸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读过的书比小舅爷走过的路都多,还说您强记博闻,过目不忘,总而言之哪儿哪儿都好……”
    ……
    申时末。
    在屋子里呆了足足一个时辰有余的冯霁雯觉着心口有些发闷,遂抱着净雪出了正堂,步下石阶,欲在院中转上一转。
    金乌西沉,昏黄温暖的霞光洒满不大的庭院。
    冯霁雯在反省今日自己所为。
    她拒了李夫人贺礼一事,为秦嫫所知之后,秦嫫表示了不赞同。
    秦嫫并非是不理解她的做法,而是认为礼部尚书到底不是个普通人物,而尚书府送来的东西暂且不问缘由为何,是何目的,冯霁雯都不该擅自做决定拒绝,而是应当在第一时间过问一番和珅的意思。
    到底这礼虽说是由李夫人送来的,可任谁都看得出,是冲着和珅而来。
    他才是和家真正的一家之主。
    如此之大的事情,实在不该在他不知情的情形之下,由冯霁雯独自一人决定。
    这跟最终收没收并无干系,而是事情本身。
    秦嫫以为,冯霁雯肯开始主动替和珅管家固然是好现象,但此事并不是寻常的家事。
    “太太怎么了这是?”
    堂屋前廊下,小茶低声地问道。
    一旁的小仙望着抱着净雪在院中缓缓散步的冯霁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