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督公》第七百七十六章后金,亡!

东厂督公最新章节目录
   城下,明军众人开始收拾残局。
    莽古尔泰位高权重,明军没有当场杀他,只是依旧将他架回了大营,准备回头押送京城,想必崇祯是很有兴趣见见活的这帮建奴大臣的。
    李定国被松了绑之后,看着秦书淮抱着苏达哈的背影,蓦地跪下深深一拜。
    他到现在还不明白,国公爷为何看自己如此之重。
    但他知道,国公爷为他拼了命。而差一点,他就成了大明的罪人。
    此生,能为这等人物效死,当是无上荣光。
    此番对战,明军两战全胜,士气达到了顶点。
    已经不需要等待了。
    ……
    二日后,明军抵前,准备攻城。
    此刻,后金军中顶尖高手,除了赫连巴泰及兀图泰,其余皆已阵亡。
    而论兵力,他们的精锐仅有一万五左右八旗步兵、城外三千骑兵,以及一万五左右的蒙古兵、西域兵。
    加上后金一败涂地,士气极低,明军攻下沈阳城,已无悬念。
    只是攻城代价的大小而已。
    而正当秦书淮即将下令攻城时,忽然李敬亭来报,有蒙古使者赶来求见。
    正应了那句话,墙倒众人推。
    蒙古使者此番前来,自然是要帮明军喊话,劝城内蒙古兵不要与明军为敌的。
    蒙古人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来表明向大明称臣的诚意——尽管现在城内蒙古兵投降不投降已经不重要了。
    秦书淮自然接纳,因为蒙古兵一降,不但会让明军少了一半敌人,而且还可以瓦解八旗兵的斗志,甚至一旦他们里应外合,拿下沈阳城几乎易如反掌。
    于是,蒙古使者拿着秦书淮“发明”的话筒去喊话了。
    使者有好几个,都是各部落排得上号的人物,很多蒙古兵一瞧就认得。
    喊话的内容,大致是蒙古各部已经联合派出使者向大明称臣了,让城内的蒙古兵不要做无谓的抵抗。否则,他们不但抵抗无功,反而有罪,即便侥幸活下来回到草原也是死罪。
    城内蒙古兵本来就战意不高,一听这话虽然碍于大批八旗兵就在身旁,没有当场投降,但心里早已想好,只要明军攻城,他们就立马放下武器。
    如今大局已定,连自家使者都过来了,他们还凭什么给外族人卖命?他们又不傻!
    负责城守的代善一看,紧急将所有蒙古兵全部撤下城墙,并告诉他们那是秦书淮的奸计云云。
    然而军心已散,即便这是秦书淮出的主意又如何?很多蒙古兵本来就不想再打了。
    城内,皇太极得知此事以后,久久不发一语。
    过了许久,他对代善说道,“朕想找秦书淮聊聊。”
    代善沉默。
    皇太极又道,“朕能为大金、为旗民做的,只有这些了。”
    代善呛然而哭,跪伏在地。
    皇太极扶起代善。
    “爱新觉罗家的男人,都是勇士。收起眼泪吧。”
    此刻他的感觉,应该和历史上崇祯上吊前相似。
    崇祯说,非朕之罪,乃是百官误国。
    而皇太极想说,非朕之罪,乃是对手近妖。
    大金从上到下每一个人,都已经尽力了。
    可大金,实在太小了。
    奈何!奈何!
    崇祯六年十二月初二,皇太极派使者来到秦书淮大营,说要与秦书淮见面议和,地点、时间可由秦书淮决定。
    也就是说,即便秦书淮约皇太极来明军大营,皇太极亦会前往。
    这意味着,虽然说这是“议和”,但实质上是“议降”。
    皇太极已经放弃任何抵抗了。
    明军众将无不欢欣鼓舞。
    然而,秦书淮只回了使者一句话。
    “无需面议,只需明日卯时前打开城门,明军保城内十余万旗民活路。”
    这是秦书淮给的唯一一个承诺。
    这也是他对苏达哈的承诺。
    但是他没有承诺爱新觉罗一族将如何处置,也不保证他所列的“战犯”有何下场。
    以及,大明接下来会如何安置旗民。
    使者大怒,愤然而去。
    孟威问,“国公爷,这等条件黄台吉会接受吗?”
    秦书淮答,“接受如何,不接受又如何?规则,不是应该由我们定吗?”
    孟威微微一笑,“国公爷说的是。”
    入夜。
    沈阳城皇宫内,皇太极一夜无眠。
    起身,来到窗边。
    看着窗外的月色,他想起了横岭的那夜。
    那一夜,雄心壮志的大军在横岭遭遇埋伏,死伤惨重。
    那一夜,第一次南征失败了。
    那一夜,之前战无不胜的大金,拉开了不断衰败的序幕。
    也是那一夜,自己第一次听到那三个字。
    秦书淮!
    他真的是妖么?
    否则怎么可能用短短几年时间,把一个腐朽的帝国化身一匹强大的雄狮?
    这一切,是天意吧?
    崇祯二年,据说紫禁城紫光乍现,从此世间出现了一个叫秦书淮的人,而明国也开始一转颓势……
    为何……这道紫光不是降临我大金呢?
    皇太极溘然长叹。
    蓦地转身,拿起挂在墙上的剑。
    “噌!”
    剑出,寒气起。
    锃亮的剑倒映出他的样子。
    耳边,几根白发是如此的显眼。
    他呛然一笑。
    老了,老了啊!
    可怜白发生。
    他缓缓地拿起剑,抵近自己的脖子。
    然而在用力的霎那,他犹豫了。
    朕,真想见见他啊!
    连苏达哈都甘愿死在他手上,他到底有何不同?
    ……
    大明历崇祯六年十二月初三卯时,后金大汗皇太极于沈阳,正式下诏宣布向明军投降。
    随着沈阳城大门的打开,一个时代宣布终结。
    而另一个时代,在冉冉升起。
    驻守在沈阳城内三万精锐及无数厮卒,全部放下武器,于城外列队,接受明军收编。
    而城内的后金王公贵族、内外大臣,包括代善在内,全部于城门跪迎明军进城。
    在如雷的欢呼声中,秦书淮带着众将,金戈铁马地进入城中。
    这一天,注定将为这个世界的历史所铭记。
    沈阳皇宫之内。
    皇太极仍坐于龙椅之上,目光淡然地看着秦书淮带着一众手下推门进来。
    忽有明人大喝,“大胆建奴,竟然还敢坐于龙榻之上,你可知这是僭越之罪?”
    皇太极哈哈大笑,“朕尚未纳降书,便仍是大金之主,何以不能坐?”
    他的话音未落,只见一强人纵身而起,一把将他从龙椅上抓起,然后掷于地上。
    皇太极坐在地上,依旧兀自大笑。
    秦书淮冲身后人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
    随后,不紧不慢地走向皇太极。
    皇太极道,“秦书淮,朕终于见到你了。”
    秦书淮坐到皇太极身旁,说道,“是的,我也想见见你。”
    皇太极问道,“若你是我女真人,会否帮朕平明国?”
    秦书淮摇头,“不会。”
    “为何?”
    “因为不需要我,你就可以平明国。”
    皇太极闻言,再次大笑。
    两滴浊泪在眼中翻滚,被他低头抹了一把,悄然掩饰过去了。
    又问,“你觉得朕这个大汗,如何?”
    “比你爹好一些,你爹杀人太多,不过是个运气好的莽夫而已。”
    “那朕呢?”
    “本来……是一代雄主。”
    “一代雄主?呵呵,哈哈哈!只可惜遇到了你?”
    “对。”
    “你打算如何处置朕?”
    “那由大明皇上决定。”
    皇太极看着秦书淮,“最后问一句,你真的不当皇帝么?”
    秦书淮蓦地笑了一下,拍了拍皇太极的肩。
    随后起身,跟赖三儿轻轻使了个眼神。
    赖三儿立即带着一众人,上来绑皇太极。
    却听皇太极忽然喊道,“秦书淮,能否容朕独处半刻?”
    秦书淮怔了怔,明白了皇太极的意思。
    于是,对赖三儿说道,“给他一条白绫!”
    皇太极惨然一笑,“多谢!”
    崇祯六年十二月初三卯时三刻,皇太极于沈阳城内,自缢而崩。
    正如,历史上崇祯做的那样。
    后金,亡。
    ……
    明军进驻沈阳,随即推行一系列善后政策。
    所有鞑子兵、蒙古兵、西域兵全部打散,编入明军各营,等回到中原后,再分编到全国各地,不得出现十人以上的聚集规模。
    同时,秦书淮下令,所有满人全部剃去脑后的老鼠辫,并且终身不得留辫,待新发长出后需仿照汉人发髻。
    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
    这并非简单的报复,而是为千百年长治久安计。未来,辽东地区将大量移民汉人,满汉要想融合,就需去掉某些过于明显的差异。
    此外,所有汉人包衣奴一律无条件自由,并按照服务年限,获取主家田地、牛羊作为工酬补偿。
    至于朝鲜族、蒙古族包衣奴,愿意回故乡的回故乡,不愿意回去的,可以申请在大明户籍官到来之后,申请入大明籍。
    除此之外,明军对城内八旗民众秋毫无犯,违令者斩!
    一道道命令下完之后,秦书淮亲自挑了一队明军,护送苏达哈的灵柩回宁古塔。
    并且,命李敬亭组织了一群文人攥写了纪念碑文,碑文分满汉两种文字,上面盖了国公爷的大章。
    入夜以后,忽然系统音响起。
    “恭喜宿主,完成关键主线任务——剿灭后金。奖励侠义点,红色转盘一次。温馨提示:宿主离终极主线任务:万邦来朝已经不远了。”
    秦书淮没有欣喜,只感觉一阵失落。
    苦笑道,“系统,你说现在侠义点还有用么?”
    系统沉默了一会,说道,“没什么大用了。”
    “我快要离开这里了吧?”
    “快了。要听听你回到原先的地球后的奖励么,嘿嘿,保管让你惊喜。”
    系统的语调忽然不是冰冷而机械了,而是变得有点像人了。
    甚至,他的语调比之前也高了,说到回到原先的世界时,充斥着兴奋。
    秦书淮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