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督公》第七百二十七章郑府走一趟(两章合一)

东厂督公最新章节目录
   五天后。
    泉州安海镇,郑府。
    今日是郑芝龙胞弟郑芝豹的弱冠之礼,郑府上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又宾客云集,上至福建巡抚熊文灿,下至泉州当地的知府、县令及各乡绅权贵无不齐聚,声势之大堪称近年来当地绝无仅有。
    时值中午时分,秦书淮带花沉、李敬亭及随从若干,来到郑府大门。
    大门口,排队来贺喜的宾客依然络绎不绝,分外热闹。一箱箱的贺礼往里头挑,几个唱礼的小厮都唱得口干舌燥,却丝毫不敢停。
    门口,负责欢迎宾客的郑府管家见秦书淮贵气逼人,气度不凡,便笑呵呵地迎了上去,说道,“恭迎贵客。贵客,还请出示请帖,小的好通报则个。”
    秦书淮微微一笑,道,“请帖倒是没有,在下属于不请自来,烦请管家通报。”
    管家听罢依旧笑脸盈盈,只是语气就平淡了许多,“这位公子,既然没有请帖,那就恕小的没法招待了。不过,您移步往南,那有个功德亭,可领手办一份,也不枉您大老远来一趟。呵呵,得罪了您,请海涵。”
    管家办事是极有分寸的。自家老爷郑芝龙在福建那是一等一的贵人,有多少人想巴结他?今日他胞弟行弱冠礼,整个福建来贺的达官贵人可谓人山人海,要是什么人都可以进,那郑家再大也容不下不是?但是看这公子哥衣冠楚楚,想来家世不错,所以尽管没有请帖,还是得给他几分面子,说两句场面话,起码别让人说咱郑府欺客不是?
    说完,他就转身去招呼其他客人了。
    秦书淮有所预料,双手前垂站在原地,淡淡地一笑。
    不等他开口,李敬亭马上冲上去把管家拉了回来。
    笑呵呵地提醒道,“管家,咱家这位公子可是千里迢迢特意赶来的,你真不问问他是谁,就要拒之门外么?”
    管家皱眉,有点不耐烦了。
    “几位,没请帖就赶紧回去吧,求我也没用。你们想结交咱们家将军,这个心情我可以理解。可是你总得看个时间吧?今儿咱家五爷弱冠大典,全福建有多少达官贵人在场,那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吗?换句话说,就是我放你们进去了,你们也见不到郑将军。哎,走吧走吧,赶紧,我这正忙着呢。”
    秦书淮、李敬亭、花沉三人不禁都相视一笑。
    这郑府的架子还真是大啊,干管家都能干出牛气来。
    管家见三人仍是不走,就真的不耐烦了,说道,“几位还愣着干嘛?还要我叫人请你们出去?”
    想拍自家老爷马屁的人他见多了,就是没见过脸皮这么厚的。
    李敬亭身为锦衣卫的人,别看他在秦书淮面前忠厚老实,可在别人面前又什么时候老实过?当场怒从心起,噌地一个健步上去,抓起那管家的衣领就要一巴掌扇过去。
    却听秦书淮喊道,“敬亭,不得无礼。”
    郑府门口几个家丁一看这阵势,纷纷围了上来,一个个如狼似虎。
    “嘿,胆够大啊!”那管家从李敬亭手里挣脱出来后,大声道,“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容你们撒野吗?”
    秦书淮不紧不慢地从袖中掏出一方私印,递给花沉。
    花沉心领神会,拿起私印递给管家,说道,“请帖没有,不知道凭这个能不能进呢?”
    管家不屑地瞥了一眼,说道,“哼,一方私印就想进去?那我倒要瞧瞧你多大来头……”
    话还没说完,他脸色就刷的一下白了。
    “安、安国公!”
    嘴巴打结,眼神呆滞地又看了秦书淮一眼。
    忽然,他像屁股上被人扎了一针似的弹了起来,往里头狂奔进去。
    “老爷,老爷……”
    可刚跑了几步,又觉得哪里不对。
    安国公!那是安国公啊!能把人晾在大门口吗?
    于是又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扑通一声跪下,说道,“国公爷,小的有眼无珠,有眼不识泰山,国公爷大人有大量,请恕小的不敬之罪!小的知错,小的知错!”
    一边说一边嘭嘭地磕起了头。
    门口一众家丁,连同来贺的贵宾无不惊得目瞪口呆,热热闹闹的现场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国公爷,那就是传说中的国公爷?!
    乖乖,果然是一等一的英雄,瞧那气度!
    不得了,国公爷都来了,郑府这下得多大面子?
    李敬亭哼了一声,问道,“那现在可以进了吗?”
    管家忙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当然当然!国公爷大驾光临,鄙府没能远迎已是罪不容赦,罪不容赦啊!万望国公爷海涵。”
    秦书淮微笑道,“不知者不怪,烦请管家带路。”
    管家忙站了起来,大声道,“谢国公爷宽宏大量!国公爷,快快请进!”
    秦书淮跟管家进了郑府,却见里头端的是一个奢华,丘壑、亭台、精舍、池沼、小桥、曲径、佳木、奇花异草应有尽有,各色建筑无不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论奢侈程度比之福王府竟还要胜上三分,不禁心道,这郑芝龙不愧是大明第一富豪啊,说他富可敌国,一点都不夸张。
    郑府敦仁阁内,郑芝龙、郑芝虎、郑芝豹三兄弟正陪着福建巡抚等一众朝廷要员,以及手下郑彩、杨耿、陈晖等重要将领喝茶寒暄。
    忽听外头有人唱到:“武英殿大学士、龙虎大将军、东厂督公、一等安国公秦大人前来道贺!”
    唰地一声,里头的人全部都站了起来!
    都无比震惊地望向外头!
    郑芝龙第一个反应过来,连忙起身往屋外跑去。
    虽然他可算闽南一带的霸主,但是他更清楚,安国公秦书淮是事实上整个大明的霸主。
    如果说他郑芝龙从一介渔夫到如今一统闽南洋面,可算一个传奇,那么秦书淮从一介帮派小厮到如今权倾天下,那就可算神迹了。
    在龙虎大将军秦书淮面前,他这个龙虎游击将军,没有丝毫托大的资本。
    他今后是要在富饶繁华的大明享受荣华富贵,还是继续在海上或是某处偏僻的小港口当他的海大王,很大程度上要看秦书淮的脸色。
    正如当初他拥有十余万将士,数千条战船,却依旧抛不下故乡,抛不下大陆的繁华,要投降满清一样,他现在也想攀上秦书淮这棵高枝。
    而堂堂国公爷竟然亲自上门来贺,这等殊荣让他感觉浑身振奋,热血沸腾。
    这是郑家从未有过之荣光!
    虽然没人敢说,但大多数心里都知道,那安国公,很可能就是今后的皇帝!
    郑芝龙也算一代豪杰,怎会看不穿这点?
    他心里想的是,国公爷要拉拢自己了!
    好事,这是好事!
    靠上国公爷这条大船,郑家还可以更进一步!什么游击将军,我郑芝龙的未来岂止一个小小的游击将军?
    他这一出去,在场的其他人,包括福建巡抚在内,也立刻明白发生了什么,跟着跑了出去。
    安国公秦书淮来了,谁还敢在里头坐着等?
    众人急急忙忙出得门去,刚走几步,却只见一锦衣少年手持一把精致异常的长剑,在几个随从的簇拥下款款而来。
    不用猜,这定然是当今天下无人不识的安国公秦书淮了。
    众人立刻行了大礼。
    “下官福建巡抚熊文灿拜见国公爷!”
    “末将郑芝龙恭迎国公爷,国公爷莅临寒舍未能远迎实在是死罪,死罪!”
    “末将郑芝虎拜见国公爷!”
    ……
    一时间各种恭迎之声齐齐喊了起来。
    秦书淮没理福建巡抚,却是径直走到郑芝龙跟前,扶住他的双臂笑道,“郑将军快快请起。呵呵,本公素闻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虎虎生威,英雄非凡哪!”
    郑芝龙忙道,“末将一介武夫,无非是脚底板大在船上站得稳一些而已,幸得皇上隆恩,得以为朝廷效力一二,岂敢居英雄二字?若说英雄,当今天底下一顶一的大英雄,唯国公爷而已!”
    郑芝虎、郑芝豹等立即连声附和。
    秦书淮呵呵一笑,“郑将军过谦了。郑将军在闽南为大明守国门,使得什么西洋人、东洋人、南洋人都不敢窥我大明商船,更不敢窥我国土半寸,如此大功朝廷是不会忘记的。”
    说着,拿出圣旨说道,“郑芝龙接旨。”
    郑芝龙忙跪下叩头道,“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福建龙虎游击将军郑芝龙,自归降朝廷以来,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以一腔赤诚之心、一身忠魂之胆为天子守国门,其心可表,其行可嘉。封,郑芝龙为南安伯,赏蟒袍。另赐进士出身,以待后用!钦此!”
    郑芝龙大喜,忙不迭地叩头道,“臣叩谢皇上隆恩!皇恩浩荡,皇恩浩荡啊!”
    他的几个弟兄亦是欢喜至极,跟着连声谢恩。
    这张圣旨自然是秦书淮让崇祯写的,而且是秦书淮依照郑芝龙的喜好写的。
    郑芝龙这家伙,说他有政治野心吧,也算有的。当初帮南明抗清,他先被封南安伯,后来又封为南安侯,总镇福建,一时间掌控了南明的军政大权,高兴地嗨起。
    不过说他没政治野心,也说的通。当初南明的隆武帝想北伐复国,但是郑芝龙不同意,跟手下说的理由,竟然是管他明还是清,反正不过换一个主子罢了,言下之意是他在这小地方当他的权倾朝野的相国也是极好的。
    所以后来清廷来招降他,洪承畴就投其所好,虚拟了个闽粤总督的职位给他。这小子思来想去,觉得也不错,总比天天跟满清打安稳,就这么投降了。可惜的是,他一投降清廷就变了卦,马上把他弄到了京师,而且最后还弄死了他一家老小,好在他儿子郑成功一腔热血宁死不降,带着部分战船去了台湾,不但活了下来,还成了民族英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所有这些,无不说明一件事,那就是郑芝龙的野心,仅仅是想当官,当大官。
    于是秦书淮投其所好,你要当官,那就先封你南安伯,然后再赐你进士出身——看架势分分钟就让你飞起,你开心不?
    郑芝龙当然开心,他现在哪里知道秦书淮憋着一肚子坏水地在打他主意?说到底,他也认为自己的实力,也配得上朝廷如此的恩宠,或者说,这是来自于国公爷对自己的拉拢。
    他都接受!
    从秦书淮手里恭恭敬敬地接过圣旨后,郑芝龙说道,“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