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督公》第六百八十一章东厂督公任务完成(二章合一)

东厂督公最新章节目录
   说起来,李忠明也挺倒霉的。
    如果他能早点知道曹国彰已经被抓的消息,恐怕早和章立真一样,带着兵去投降了。
    剑门关虽险,但关隘中又不产粮,朝廷大军只要围而不攻,不出几个月就能把他困死,他又岂能不知?
    可惜绵竹关那边,章立真在收到消息后,就直接封关,任何人都不得通过绵竹关,这么一来曹国彰、周延儒被抓的消息就被封锁了。
    章立真为什么这么做?
    答案是:故意的。
    他和李忠明的矛盾极深,深到章立真恨不得弄死李忠明。
    章立真身为朝廷委派的总兵,照道理说关内诸军的将领都是他的麾下,至少名义上得是吧?可是李忠明倒好,仗着是曹国彰的第一亲信,向来不把章立真放在眼里,甚至有一次,还鞭打章立真手下的一个参将。
    这口气,曹国彰在任巡抚的时候,章立真只能隐忍不发。但是现在曹国彰下台了,章立真岂能轻易放过李忠明?
    于是他摆了李忠明一道。
    李忠明直到秦书淮的大军抵达剑门关外二十里,才接到岗哨通知,说国公爷的大军来了。
    于是他纠结了一下,心想秦书淮的大军是哪来的?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股大军肯定不是从外边入川的,因为朝廷大军想要入川,势必通过他的剑门关。即便他们走西道水路,那也要很久,自己早收到通知了。
    想来想去,他觉得一定是章立真的。
    章立真背叛了周相和巡抚大人!
    于是他立即召集手下将领,一起商讨该怎么办。
    倒是有将领提出,秦书淮既然已经收服了章立真,并且直扑剑门关而来,很可能成都已经被他控制了。
    但是李忠明觉得,成都城没那么容易失守。
    他知道,吴玉田的兵能打着呢!
    况且,据探子来报,章立真的大军整容齐整,根据不像打过仗的样子。
    所以他严重地怀疑,秦书淮是不是想来吓唬自己,让自己投降?
    东林待他恩重如山,李忠明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但凡周延儒或者曹国彰还在,他就绝对不会投降。
    况且,他还占着剑门关险地,关内军粮充足,守个几个月都不成问题,根本不怕官军!
    当然,如果能确定曹国彰或者周延儒已经被杀或者被擒,那他再抵抗也没意义了,也会选择投降。
    于是他犹豫了一下,让探子再去探探,看看对方大军中有没有吴玉田的队伍。要是有,那就说明成都城已破,他也可以投降了。
    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犹豫,就要了他的命。
    首先,他派出的探子出去后,为了看清有没有吴玉田的人,不得不抵近侦察,结果一个不巧就被章立真的人马发现了。
    这些探子要是掉头就跑,没准能跑走。
    不过他们也懒得跑了。
    跑回去干啥?啥都没打探到,回去还不是挨军棍?挨了军棍,等国公爷的大军一到,咱们多半还是个死。
    图啥啊?投降多好,再怎么说咱们也是弃暗投明不是?国公爷的大军那也是朝廷的大军,还能杀了咱们?
    于是这些人就大大方方地迎了上去,冲对面来的章立真部下大喊,“弟兄们,自己人!咱们来投奔国公爷来了!”
    结果这几个探子就成了弃暗投明的“义士”,他们先是大骂了一同李忠明,然后把剑门关内的布防情况说了一遍,为此还一人得了五两赏银。
    真是皆大欢喜。
    不过他们欢喜,李忠明就郁闷了。
    探子没等来,国公爷的大军就先到了。
    章立真憋足了劲要坑李忠明,大军抵达之后,他自告奋勇亲抵关下去叫阵。
    “李忠明,你这直娘贼认贼作父,为虎作伥,还不速速下来受死?”
    “你要是现在出来投降,你章爷爷还能给你留个全尸!要不然,老子把你千刀万剐!”
    他叫骂了半天,就是不提吴玉田已降,曹国彰、周延儒已被抓的事情。
    他要是直接推出曹国彰和周延儒,可瞬间瓦解李忠明部的军心,到时他不降也得降。
    章立真明知道这一点,可就是不这么做。
    很简单,他就是要坑死李忠明。
    在这个时候,李忠明已经很被动了。
    就算他现在打开关门,那也只能算“投降”,而非主动归顺。
    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
    比如章立真,在接到消息以后立即带兵去见秦书淮,那是归顺。但即便这样,他还是有明知东林谋逆而不加制止之嫌,回头顶多功过相抵,或者降级使用也大有可能。
    但李忠明可是为东林坚守到了最后,他现在就算投降,那也得被绑起来送往京城待审,顶多算他个及时悔悟,能稍稍减轻处罚,但抄家是必然的,他能不死算不错了。
    所以李忠明自然不会轻易开关迎接秦书淮。
    一来他要确定吴玉田有没有降,如果吴玉田没降,他也绝对不降。
    二来即便要降,他也想和秦书淮谈个条件,比如确保他能活着,而且家产不被抄没,他才投降。
    他觉得自己有五万兵,有天险,就有资格和秦书淮谈条件。
    那些流寇投降前不都跟朝廷谈条件的么?而且次次都满足了。
    他们谈得,我李忠明就谈不得?
    好好的琢磨了一番,他决定先来个缓兵之计。
    派人去关楼上喊话,说他不相信章立真,若是国公爷真的来了,那么请国公爷出来,他和国公爷亲自谈。
    他心想,如此一来就可以探探秦书淮口风,到时降和不降,自己心里也好有个底。
    却不想,秦书淮听到这个提议后,只是不屑一笑。
    “区区叛将,何敢与本公直面?回去告诉他,要降便降,不降就等死。”
    如果换在入川之时,秦书淮倒很有兴趣跟他谈条件。
    但是现在,秦书淮还有必要和他谈条件么?
    吴玉田、章立真都已经降了,到时只要把曹国彰和周延儒推出去,剑门关内还有哪个兵会为李忠明拼死抵抗?
    这也要谈条件,那谈条件的也太多了吧?
    李忠明在听到秦书淮不愿和他谈的消息后,也开始怕了。
    他觉得秦书淮这么硬气,一定有底牌。
    很可能吴玉田真的已经降了。
    但显然,他现在悔悟已经来不及了。
    章立真的计划完美达成。
    在请示了秦书淮后,他得到了立即进攻的许可。
    于是,章立真马上派人把装在囚车内的周延儒和曹国彰推了出来。
    喊关楼上的人喊道,“上头的,去把你家主子叫出来,好好来认认这两人是谁!”
    关楼上一守将细细辨认了一番,觉得这两人中其中一个,有点像曹国彰。周延儒他没见过,但曹国彰他却是见过的。
    登时脸色一白。
    忙派人去通知李忠明。
    李忠明一听当即快步跑到关楼之上。
    等他到时,关楼上已经乱成一片了。
    “李将军,周相和曹巡抚都已被擒了。还有,吴玉田也早已降了!”
    李忠明只觉一阵天旋地转,胸中郁气难出。
    指着下头的章立真大骂,“章立真,你害老子!”
    到现在他还能不明白吗?
    章立真要是不想害他,就不会刻意封锁绵竹关。他不封锁绵竹关,成都城破,曹、周二人被抓的消息他岂能不知?
    而且,就算他之前不知,章立若是一到城下就搬出这两人,他也早就降了。这么一来,起码他还能落个主动投降。
    而现在呢?他想和秦书淮谈条件,这就是他拥兵自重,拒不投降的最好证据。
    他必死无疑了。
    章立真却哈哈大笑,“李忠明,你自己投靠东林逆党,助纣为虐,怎生现在怪起我来了?”
    李忠明怒不可遏,对手下喊道,“射箭!射死他!告示全军,秦逆乃国贼,将士们务必奋勇抗之,有敢畏战者,斩!”
    他要和秦书淮拼个鱼死网破。
    却只听“擦浪”一声,他手下一名参将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李忠明诧异地看着他。
    “对不住了李将军,弟兄们不是怕死,但是就这么死,可就有点冤了。”
    这名参将一动手,其他几名将领和士兵也立即欢快地跑了过来,将他死死地按在了地上。
    李忠明在地上不断地挣扎,口里大喊,“章立真,你这卑鄙小人,老子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章立真狂笑不止。
    不久,关门缓缓打开。
    关内所有将士皆放下兵器,跪在两旁,高呼,“恭迎王师!恭迎国公爷!”
    剑门关定,则蜀中平定。
    “叮咚。”
    久违的系统音响起。
    “恭喜宿主,完成主线任务之一:成为东厂督公。您将获得一万侠义点,以及红色转盘一次。接下来,您将完成最后一个任务,那就是让大明中兴,万邦来朝。”
    秦书淮心神一振。
    原来一定要等东林除净,系统才会认为自己这个“东厂督公”已经获得全国范围的认可了,才算是完成任务了。
    好极!
    有了这一万点,就又可以学一门神功了。
    到时候面对燕无月,多少也增加了一份底气!
    大军入关修整。
    到了晚上,汪大童笑呵呵地跑来说道,“秦老弟,你猜谁来了?”
    秦书淮道,“莫不是唐三娘带着援兵来了?”
    果然,话音刚落,外头就笑声一片。
    “小娃子,知道咱们是谁不?还不让咱们进去?”
    一听就是孟虎的声音。
    那看门的小兵却说道,“国公爷无令,任何人不得擅入,违令者斩!”
    “嘿,你这小鬼,拿根鸡毛还当令箭啦?你哥我当初给国公爷值门的时候,也没你这么横的!”孟虎打趣道。
    “不能进就是不能进。”
    这个小兵自从成为秦书淮的临时亲卫后,也是傲气地很。
    这是自然的,能为国公爷守门的人,全天下能有几个?
    秦书淮笑道,“放他们进来吧。”
    小兵这才让开了。
    孟威、孟虎、常吾机、李敬亭、李大梁五人走了进来。
    “拜见国公爷。”
    “拜见盟主。”
    “拜见督公。”
    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