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星河》第二卷五十五节敢散其国

曲尽星河最新章节目录
   土扈特人内部的矛盾很快就被暗魂传回东夏军营。听完旁人的复述,狄阿鸟陷入沉默。在哈剌温山布置一个巨大的陷阱,这在战争中是最有利的预想,但他从来也没想到,土扈特人和克罗子部,包括那些大小部族,竟这么顺利被驱赶进来。之前他一直在寻思,之前土扈特人看起来是有战略布局的,高显,克罗子部,乃至靖康,为什么随着战争展开,竟然能够这么顺利。
    部下大将有各种分析,但都流于表面,都是从战场反应和局势演变得出来的。
    唯有郭嘉却是说他们里头没有具备大格局、大战略的人物,这些游牧首领,三万、五万的战事,可能打得很顺利,从哪逃遁,避实击虚,也一定问题不大,但一旦战场扩大到数百上千里,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他们算不准,推演不了。这是狄阿鸟想认可的,不但是格局、战略上,也包括大片地域的地貌,国家间的纵横开阖,游牧人中的巴特尔通常到不了这种高度,但他只是想这样认可,却没有,他怕自己骄傲,怕军队骄傲,所以没有第一时间下令锁死土扈特和克罗子部西逃的通道,也没有进行决战,一旦困兽犹斗……这样打,会给东夏带来太大的伤亡。
    土扈特人在等大雪,克罗子部人也在等大雪,其实狄阿鸟一样在等大雪。
    一旦大雪降下,对于东夏是艰难,但对于这些部族来说,则更为艰难。东夏作为一个国家,几年前就考虑过北征,可以张罗足够的御寒之物,可以准备出橇车,可以靠补给和木炭设法给将士们吃上热饭,到时候温度急降,东夏将士能保留七八分力气,他土扈特人和克罗子部就只剩三四分力气。
    他们所擅长的,其实东夏都能做得更好。
    这几天,狄阿鸟却在召集将士医官参士,对种种御寒作更多的准备……
    从敌营里带出来的消息,让他感到安心,起码对方的国师所主张的一切都被撇弃了,被撇弃意味着什么?
    本来不意味着什么。
    战争,没有约定定下计划,就不会更改。
    但现在,却限制死了,乞颜文依的头被赌上了,铁跋真还会更改吗?
    那么东夏要做的事,就是作防寒准备,等大雪,在西边略作防堵,准备骑兵,在围三缺一之后,大举追敌。
    狄阿鸟对乞颜文依没有任何好感,单凭身为雍人,助纣为虐,他就嗤之以鼻。
    这一回带来的消息,反倒让他同情乞颜文依,同情的原因不是因为对方的主张……因为有他狄阿鸟率领着东夏文武与之斗智斗勇,他乞颜文依的决定未必就能取胜,比如说策反猛人,攻打通京……勾连高显,什么进攻湟西,换一个庸主和一个腐败的朝廷,也许就这样被他弄垮了。
    但东夏会吗?
    狄阿鸟觉得不会。
    但是他却从乞颜文依的这些主张中得出结论,这个乞颜文依所想要的,不是区区利益,而是相与东夏争夺霸权,包括他的向东脱逃。单凭这些可以叫做雄才大略,志存高远,但很可惜,他的主人铁跋真却没有明确的意识,草原人的心态,打不赢就走,打赢就抢。没有跟上好主人的狗,君臣之间,臣欲霸而君欲贼,能有什么好结果?
    他们的决裂让狄阿鸟安心了。
    不会再生出几多幺蛾子。
    因为安心,狄阿鸟决定赶紧送郭嘉回去养病,郭嘉给病倒了,这是他最重要的谋臣呀,在军略大局方面,君臣挈阔,是他狄阿鸟的子房呀,若有个三长两短,这就是东夏所填补不了的空白。
    正想着……郭嘉爬进来了。
    郭嘉摔了一跟头,爬进来了?
    狄阿鸟顿时失色,他带着恐惧咆哮一声,想知道谁能这样虐待他的子房。郭嘉坐在那里大哭道:“大王。北平原丢了!”狄阿鸟似乎没有听清,上去把他掺起来,给他拍打身上,他就靠在狄阿鸟身上大哭:“北平原没了。”狄阿鸟坚持把他扶到木羊上,本来想顺势夺了他手里的军情来看,却生生忍住了。
    这则军情也让他浑身发冷。
    但是……他却纹丝不乱,他只轻声说:“不要慌。”
    片刻之后,赵过也猛地闯进来。
    狄阿鸟向他一伸手,要求说:“孤已经知道了。要有静气,别个个都方寸大乱。”
    随后,他脸色铁青着召集众将商议,众将要回师者众多,他还在考虑要不要从定夏二州调兵,接着噩耗又来,这回是暗魂越级上报来的,狄阿孝执意威胁刘裕一起去打高奴……这已经是很多天前的事情了。狄阿鸟“啊呀”一声,脸色苍白地坐回他的中军大椅上,抬头看着帐篷,半天没吭声。
    下头也个个大气不敢喘一口。
    回师?
    不回师,东夏去了一半。
    这靖康选的时机太好了,这靖康……他起身宣布说:“诸将准备撤围吧,把土扈特人吓走,或者与他们议和,准备回师。休议。孤也要静一静。”
    他又说:“诸将也无须惊慌失措,这些年来我们东夏一帆风顺,却是不要忘了,咱们起兵的时候,可是什么都没有,就算北平原和定夏二州全失去,我们还有几十万大军,比当年好到哪去呢。”
    遣散众将。
    他自己也陷入思索,回师?是否可以顺利夺回北平原,一旦和靖康全面开展,北平原的意义还有多大?
    一直到掌灯,他都坐着一动不动。
    然而,事到临头,不知如何解,不打?不打行吗?
    马上半个东夏没了,渔阳是否安全也还不一定,这边,土扈特人和克罗子部两边加起来,二十万人只往上,不会往下。
    他捧上了额头,轻轻念叨:“铁头呀。铁头。孤不杀你,难消心头之很,怎么就给了靖康可乘之机?”
    但是杀张铁头还有什么用?
    再则就是狄阿孝。
    他就是魔障,一有机会就想打高奴,也许丢失高奴是他心头的一块病,但是你怎么能不告而战呢?
    这比张铁头的粗心大意轻敌严重多了。
    一个是这样,两个还是这样,狄阿鸟不得不从自身找问题,问自己:“是不是孤用人上出了问题呢?”
    军报来一封,其它的就都来了。
    渔阳方面连怎么丢的北平原都作了简述,听到杨涟亭有勾结靖康,引兵祸乱的嫌疑,他整个人都呆了。
    他陷入迷乱,肯定地说:“孤用人有问题。”
    其实他早就想把杨涟亭换下来,在政务处理上,杨涟亭除了表现得任劳任怨之外,才能上毫无突出之处,甚至张铁头,他也想动一动,他在一张宣纸上写道:“狄阿鸟。怎么看你,都是用人唯亲呀。”
    但这也是无奈之举。
    东夏建国时间短,人才虽然培养不少,但真正独当一面的,却还要给人时间。
    他又把反省的宣纸撕开了。
    其实这里头又不见得有必然联系,甚至靖康会下手,会对北平原下手,这不算是意外,只是来得快,来得及时,奸细多……他渐渐更改自己的看法,在宣纸上写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布局十几年了。”接着又写道:“严惩狄阿孝,杀之不惜。不惜代价保住铁头兄弟。北平原已失,定夏二州尚未可知。”
    写完这些,他哗哗划拉纸张,烦躁地涂了大团的墨。
    这时,身边的侍卫进来,告诉说:“郭祭酒让大王去一趟。”
    狄阿鸟把笔一扔,箭一样甩在帐篷上,掉头跟着他走,然而走到半路,却是不停平复自己说:“奉孝有病。不可表现激动,孤要安他的心。再说了,远水解不了近渴,越是烦躁,就越会心乱。”
    到了郭嘉的帐篷,他挤出丝微笑,猛地掀开帘子,迈步进去。
    郭嘉在躺着,一见他就想起来,却是半起未起着剧烈地咳嗽。狄阿鸟连忙上去抓住他的手,给他垫上枕头。郭嘉轻声说:“大王。我冷静下来,想了很多,怕大王做错决定,让人叫了您过来。”
    狄阿鸟说:“有孤王在,天塌不了,你只管把你的病养好,别的无须操心。”
    郭嘉央求说:“我这年龄?偶染风寒而已,你别当我真七老八十。自小身体不好,但也没有大毛病……军中不缺医官,还会一病不起?大王还是耐心听我说完,再作决定不迟。”
    狄阿鸟点了点头。
    郭嘉便开始讲道:“大王宜速回。大王不在渔阳,定然人心惶惶,国内宿将尽皆在此,军事上令人堪忧。”
    狄阿鸟同意说:“没错。”
    郭嘉又说:“不能等吓走土扈特人,也不该这么做。”
    狄阿鸟又表示同意:“孤带一支骑兵,先走一步。”
    郭嘉则又说:“不是先走。而是大王只带一支骑兵走。土扈特人?还能放他们跑吗?大王北征的本意是什么?失去北平原,岂不是上天对大王的考验?考验大王一统大漠的决心,压服草原群雄的意志?”
    狄阿鸟肃然,要求说:“继续讲。”
    郭嘉说:“我们现在不能与靖康彻底开展,大王回去以议和为主。朝廷西征之后,别无敌国,我听说他们的军队已经过了二百万……再断绝与我们的边贸,我们拿什么征战草原?北平原的价值,到时候还有那么大吗?”
    北平原的价值?
    这和狄阿鸟想到一起了。
    狄阿鸟缓缓地点头,凶残地说:“北平原放在那里,它不会跑,土扈特人却到处跑,夺回北平原容易,歼灭土扈特人却难。”
    郭嘉则又说:“大王所言极是。但是这一次,我们不再全部聚歼,最好残存一些。”
    狄阿鸟问:“为什么?”
    郭嘉说:“土扈特人若全歼,国内会逼大王与靖康开战,现在正是靖康这几十年间最强盛的时候,天子未有失德,即便是人家抢走北平原,名义上那是借给咱的地方,还不是开战的时机。”
    狄阿鸟沉吟不语,他也咽不下这口气。
    郭嘉又说:“一旦土扈特人有残余,岂不是说明我们北方之患未尽,一旦与靖康议和,靖康朝廷上不会这么快把我们当成假想敌,容易与我们和。国内也不会向大王施加压力,他们会明白大王是在一心剿灭残敌。我们又可以借助于追击残敌一统大漠。等草原大漠稳固下来,那才是咱们君臣南下问鼎的时机呀。”
    狄阿鸟一言不发。
    郭嘉急切地说:“大王。你万不可以牙还牙。我们东夏没有险关大山,对一敌,便要先灭一敌,不能分心呀。”
    狄阿鸟牙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