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尽星河》八十一节大战序幕

曲尽星河最新章节目录
   巴伊乌孙的人马全在拓跋久兴这儿。他与拓跋久兴已经是一荣即荣,一损即损,历尽艰辛,最后连滚带爬回来,身体极度透支,人半昏迷半醒,鲜血从口鼻之中往外沁。在段含章和拓跋久兴的叫喊声中,他把眼睛睁开一条缝隙,用尽全身气力喊道:“小王爷。包兰的后面全是兵,好几十里的地方驻扎满了,他们停在那里不上来,那是在骗我们,那是在骗我们。我们快撤吧。”
    拓跋久兴的脸上露出几分惊容。
    撤?
    高奴附近已经有陈国的十余万大军了,身后还有十好几万,巴依乌孙形容不出东夏人马的数量,却说了一个简简单单的“撤”?
    撤退岂不是意味着败了。
    囤积大量军资的高奴被东夏占据,数万东线大军面临缺衣少食,一旦撤走,不就意味着已经默认这个事实。
    拓跋久兴忍不住朝段含章看去。
    段含章已经花容尽失,手指在颤抖着,却还在质疑:“为什么没有消息?这么多人驻扎到包兰后面,怎么没有风声传出来?这是什么时候开始的?狄阿鸟不是逞英雄,进瀚海了吗?”
    巴依乌孙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拓跋久兴吩咐巴牙说:“赶快带巴依乌孙千户去休息。”
    等巴牙搀扶着巴依乌孙下去,拓跋久兴就急躁地走来走去,他面朝段含章冷笑说:“东夏这是垂死挣扎。他以为他能拿出多少人?他把东夏国都压在上头,他就一定能打赢?不。这是假的,这一定是假的。他以为我们拓跋氏子孙都是被吓退的吗?他还能有超出三十万的军队吗?”
    东夏国有多少人?拓跋久兴不知道,段含章也不知道。
    段含章提醒说:“你快去告诉拓跋枭宠,光我们在这里衡量没有一点儿意义。”拓跋久兴还想说什么,她已经自一旁推上。拓跋久兴就大步往外走去。段含章一直把他送出帐篷,走了百步……两只眼睛一转,却又说:“这个消息还只有我们知道。你要留个心眼,最好让拓跋枭宠自己连夜回去,我们要作好应变。”
    拓跋久兴想问她怎么应变,话到嘴边,却又咽了下去,不是他不想问,而是走出来了,两旁都有将士,不能轻易传出风声。
    走到半路,却把拓跋枭宠碰到了。
    拓跋枭宠是来找他的,一脸兴奋地说:“天已经晴了,地面下午就已经可以行军,我阿爸派人来,说咱们的军队全部上来了,击败东夏军队就在今夜,要我们配合出击。”
    他和拓跋久兴是族兄弟,相互之间很随意,意外地发现拓跋久兴在犹豫,就用胳膊捣了他一记,问他:“你怎么了?”
    拓跋久兴能怎么了?
    拓跋枭宠所说的全部上来,就是指东凉城的十几万大军,这样一来,整整三十余万大军与东夏会战在即,东夏在包兰藏兵十万、二十万,需要大惊小怪吗?他慢吞吞地说:“我派去包兰的人冒着大雨摸回来,说包兰城的后面全是东夏军队。我害怕黑云阿叔不知道,本来还想专门去告诉你。”
    拓跋枭宠毕竟在拓跋黑云身边呆着,看的是全局,立刻吃了一惊:“你说什么?”他一把拽上了拓跋久兴,反问:“冒雨走回来?这起码是好几天前的事情了,几天前,包兰就有东夏的大军?这怎么可能?这不应该呀。按他军队的人数,几乎定夏二州已经抽调一空,怎么?狄阿孝和苍鹰博大鹿还能指挥东部的军队呢?”
    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扭头就往身后跑。他跑,拓跋久兴就跟着他疾行。
    拓跋枭宠找到一匹战马,一跃上去,拓跋久兴怎好放他这么就走,天已经黑了,这一路上和东夏军队犬牙交错,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将来怎么给统帅拓跋黑云交代,立刻上去挽住他的缰绳说:“枭宠。天已经黑了。我派别人去。让军队护送着,你留下,和我一起向相反的方向发动进攻,吸引东夏的注意力。”
    为了强行留住拓跋枭宠,他大喝道:“英拉。你带上人,去与中军汇合,告诉拓跋黑云王爷,包兰城早有军队隐藏,让他小心。”
    待一行百余骑飞驰而走,拓跋久兴派出传令兵集结军队,拓跋枭宠才消停。他对拓跋久兴这才派传令兵不满,以他的军事素养,却是觉得作为一名将领,要随时关注草地干湿,一旦可以行军,就要提前集结军队准备好。他是猜不透拓跋久兴的,拓跋久兴之所以按兵不动,用意就是多磨蹭,只是巴依乌孙回来得意外,让他有点儿手忙脚乱。
    他为什么脱口而出就是往相反的方向进军,他自己也没有闹明白,拓跋枭宠安静了,他的心却沉了下来。
    如果东夏和陈国胜负在五五之数,会势均力敌,大战多ri,他这个孤军深入,还要往相反的方向去,那还不是找死的命。
    话已经说出口,怎么办?
    军队打着火把聚集,火光已经把镇里镇外照得一片通明,拓跋久兴不管自己与拓跋枭宠说的什么吸引东夏注意力,只图给中军汇合,却是领兵直奔拓跋黑云大军的方向,希望和数十万中军碰头。
    拓跋枭宠也不会因为他扔出来一句话,就质疑他的言行,对他接应中军也没有干涉。两人率领军队一路推进,却发现很少遇到东夏军队,遇到也只是小股,见面还一味逃窜,几里外又是一个镇,东夏也没有重兵驻扎,拓跋久兴杀进去就有点头晕,他肯定这是陷阱,东夏还不至于孱弱到一仗不打就放弃镇子。
    他去找拓跋枭宠,拓跋枭宠也多出几丝不解,两个人一商量,决定让士卒们休息,先派游骑四面打探一番再说。
    到了下半夜,一支二三千人的军队明火执仗开来,到了跟前一看,却是自己人,为首的将领见过拓跋久兴和拓跋枭宠,就回答了他们的疑问:“我们的军队已经插了进来,直逼高奴,他们的军队都集中守城辅了……”他又介绍形势说:“我们的军队数量占据绝对的优势,黑云元帅率领十数万为一路,围攻东夏王的阿弟狄阿孝了。他是东夏国的半个柱石,只要将他毁灭,东夏非败即和。”
    来将手里还持了手书,是让他汇合拓跋久兴和拓跋枭宠,一起转去抄狄阿孝的后路,众人都感到振奋,立刻重新集合兵马,趁着夜sè往东北方向行军,一路狂奔了二三十里,遭遇了一支东夏军队。
    虽然都打着火把,却是拓跋久兴的军队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敌人,而对面的东夏却不知道,还派人前来询问是哪一支部队。
    这种情况下,拓跋久兴占据了绝对的先机,尤其是他的人马比对方多。
    他一声令下,军队就分成几支,朝这支东夏军队扑去。这支东夏军队猝不提防,吃了大亏,但却与今晚遇到的其它东夏小股军队不同,却顽强地和他们鏖战,不断以一声一声的牛角联络自家人马。
    拓跋久兴很放心。
    若是黑云王爷正在围攻狄阿孝,谁能来支援他们?
    他大声鼓舞身边的人说:“黑云元帅已经围困住了东夏狄阿孝,众儿郎随我一同歼灭这支顽敌。”
    面朝东夏军队,他也是这样招降:“我们的黑云元帅已经率领五十万大军围住了东夏狄阿孝,你们再不投降,就随他玉石俱焚。”
    东夏的军队确实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反扑之势更加猛烈。他们似乎更喜欢打野战,本来点着的火把随着双方的鏖战全不见了,火光集中在拓跋久兴一方,对方就趁机shè箭,给拓跋久兴造成了相当大的伤亡……拓跋久兴也连忙学对方,让自己的队伍灭掉火把,但除了保护辎重和老弱的军队之外,大多数军队一股脑地拉出来圈住对方,将领和士兵都很分散,传令不到位,他们也都不会自发地熄灭火把,片刻功夫,对方就扳回了局面,几个勇悍的东夏骑兵竟然挟万钧之势,直逼他而来。
    火花闪了几闪,他就知道身边几个忠心耿耿的勇猛巴牙的身体沉沦坠马了。
    他心头一片火起,但是恐惧占了上风,他掉头就走。
    黑夜中一个人长啸,远远就见他挥舞双枪,在冲自己大喝道:“河东樊全在此,敌将可敢与我一战?”
    拓跋久兴当然不会掉头与他一战,然而驰骋出来,让勇士们补充自己杀进去,一抬头就听到后军在鸣角。
    随后他就知道了,一支人数不多的东夏军队包抄了上去,进攻他的老弱和辎重。他大吃一惊,连忙带人上去,上去杀退敌人,再一回头,战场上形势不妙,东夏一方已经彻底扳回局面。
    他手里的军队他爱惜,他是不肯拼干老本的,怕死伤过多,一边鸣角召唤军队后撤,一边领兵杀进去截断东夏的纠缠,然后就往后撤。
    对方也没有追击。
    撤了好几里地,找了个林子钻了进去,拓跋枭宠赶上来,不敢相信地问:“久兴阿哥,你怎么说撤就撤呢?”
    拓跋久兴却故作高深说:“我们只是撤出来,却不走,就留在这里,派些游骑过去,对敌情再熟悉一些,我们就再杀回去。”
    如果真是这样,倒也是老jiān巨猾。
    拓跋枭宠也觉得好,称赞他两句,两人就号令大军歇息片刻,派遣游骑兵去探查。
    天sè转亮的时候,只有一名游骑兵摸了回来,肩膀上还受了一箭,他一回来就扎下马来,惶恐道:“两位小王。草原上全是牛皮革袋。我们袭击的那些兵,是看牛皮革袋的……”拓跋久兴神sè一变,反问:“牛皮革袋?”
    他扭头问拓跋枭宠:“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牛皮革袋?”
    拓跋枭宠的脸sè却一下苍白,他含糊地说:“兵扎捆。东夏的兵扎捆。”他一把提起游骑,喝道:“你看清楚了没有?能有多少?”
    游骑极力申辩说:“天还没亮,我看不到有多少呀。反正都挨着排的,整整齐齐……”
    四面牛角声声。
    拓跋久兴心头恐惧,害怕陷入包围,急切想撤,他还没来得及说,拓跋枭宠就说:“阿哥。我们带人杀过去,这些兵扎捆也是东夏的军资,不管是不是他的骑兵卸下来的,我们杀过去,让他后方不能平靖,损失巨大。”
    拓跋久兴为了哄他,给他摆了一下手说:“你忘了阿哥身上带着一件宝贝,这会儿天亮了,你呆在这儿,我上去望望。”
    他说走就走,从马兜裢中摸出一个扁平的金属匣子,取出一物,便开始观察,这是他怕还没到跟前,就碰到东夏兵,瞅了一会儿,绕过几波东夏兵,他来到一个合适的观测地点,一条小河尾部的巨大土坡。
    选择在这里,向东北望,就是今天的战场,也是游骑所说的兵扎捆说在,向西望,那儿就是夹着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