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缘志》第一卷初入仙界二百七十一章伏击

仙缘志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日一早,齐北城。
    ‘禀报将军,城下突然快马加鞭来了加急圣旨,让将军出城迎接。’
    兄弟四人还在屋内交谈着如何对应下一步时,突然来报之事让几人面面相视。
    ‘大哥,你说这小皇帝突然派人加急来旨,是何用意?’康烈听后皱着眉头,问道。
    ‘我也不知,这小皇帝思念缜密,诡计多端且城府颇深,不是我能猜透与匹敌的,如今一早又差人送来旨意,我等只能见招拆招了。’康全听后想了想,还是无法猜透,然后看向三人,说道。
    ‘那我们就走吧!’康杰说完,起身就要走。
    ‘慢着,我与五弟出城接旨,三弟与四弟在城头之上静观其变。’康全拦住起身要走的康杰,说道。
    康烈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大哥所言极是,我等不知这小皇帝葫芦里埋的什么药,不可轻易而出,但又不能明言拒绝,若是如此,那便坐实了我康家要反的罪名,于情于理我们都吃亏的很,若是让大哥与五弟出城,正好给小皇帝一个暗示,大哥已到齐北城,只要一声,陇南军就会大军北上,他要做什么事,都需要三思而行!’、
    ‘对,四哥说得对,我与大哥出城相迎,既表明了康家无反抗之心,又震慑了小皇帝之心。’康于听后也赞同道。
    ‘好,就如大哥所言,我们走!’康杰点头同意道。
    随后,齐北城大门大开,并排两列跑出大量的驻军,没一会,便将齐北城外团团围拢,但是所有将士都整齐划一的站好队列,没有一人交头接耳四处乱看,个个眼露杀机,不怒自威,让人一看便知这是一支久经沙场饱受死与血洗礼的军队!
    而站在城外举着圣旨的几人看着这样的队伍站在城下,心中不由得发憷起来!
    没一会,有两名年轻人并排同行而出,远远的便拱手相迎。
    那举着圣旨的二人见后也不敢托大,纷纷拱手回礼。
    ‘二位上差来访,我等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康全与康于二人来到皇城所派之人身边,跪地,说道。
    ‘你二人是?’举着圣旨的太监看了一眼康于,又看了一眼康全,不解的问道。
    康全听后立身拱手一拜,说道‘上差有所不知,我是康洪长子,康全,这位是齐北城驻军将领,康于。’
    ‘原来是二位世子,失敬失敬。’举着圣旨的太监听后不由得多看了两眼康全,点了点头,说道‘我等也是奉皇上圣旨所托,二位不要见怪。’
    ‘不敢,不敢!’康全听后立马与康于叩首,说道。
    ‘好,康全听旨!’那名太监正了正嗓子,说道。
    ‘臣,康全,接旨!’康全叩首说道。
    ‘今,朕,受难于危机之时,康王带兵救驾及时,救朕于危机时刻,然,功成之时康王仍然不忘受命,带领陇南救国军横扫中州皇城内叛军之乱,着实感动于朕,朕即留爱卿康洪于皇城之内叙谈数日,而康王时刻思念陇南之民,不忘陇南暴民之乱,一意想要驻守陇南,为朕分忧,拒绝了朕赐予其留守中州享福之赐,朕深得感激,故,特封,陇南王康洪为护国公,康全接掌陇南王印,主掌陇南王之位,世代享世袭王爵之位,钦此!’太监说完之后将圣旨收起。
    康全与康于听后连叩三头,同时说道‘皇恩浩荡,永世报效!’
    太监听后点了点头,将圣旨交予双手举过头顶的康全,说道‘世子,哎呦,你瞧我这张嘴,该打。’说完,太监举起一只手,轻轻的拍打了一下嘴角的嘴巴,说道‘现在世子可是陇南王了,康王已经是护国公了,位列三公之首,奴才在此先对康王道喜了。’
    康全听后接过圣旨,与康于站起身来,拱手一拜,说道‘皇恩浩荡,我康家世代愿为赤水国赴汤蹈火!’
    ‘康王太过客气啦,赤水国谁人不知陇南康王,北巅烈蒙,世代忠诚。’太监高兴的捂着嘴,似笑非笑的看向康全。
    康全一见瞬间会意,扭头看了一眼身后,然后只见几人走出,一人手中端着一物盘,物盘被红布遮挡住,看不见盘中何物。
    ‘哎呦,康王,您太客气啦。’太监一见几人端着物盘遮盖着红布来到自己身前,太监脑袋向后微微一仰,嘴角向下一抹,两眼向下使劲的探去,然后一只手伸出,拈花指一捏,轻轻掀起红布一角,看了看盘中之物,然后笑逐颜开的结果物盘,嘿嘿一笑。
    ‘陇南之地,穷民恶人之多,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只有如此小小的薄礼,还望上差谅解。’康全笑嘻嘻的看向太监,说道。
    ‘哎,康王,你太客气了,如今小的也是冲一个吉利,沾沾康王平步青云的光,如果换做他人,我们是不能拿的,但是奴才也不会白让康王破费的。’太监说完,对康王使了一个眼色。
    随后二人离开众人,来到一旁。
    ‘大人,有何要事吩咐,尽管说来。’康全与太监紧挨在一起,小声说道。
    ‘洒家就喜欢与康王这样聪明的人来往,无忧,安全。’太监听后咯咯一笑,然后转身看了看身后确认周围没有人后,贼眉鼠眼的与康全说道‘我知道康王与护国公一样相互思念,护国公以获得皇上批准,现在恐怕已经启程,午时差不多就能回来了。’
    康全一听顿时心中一喜,看向那名太监拱手说道‘上差,您这是雪中送炭,如此恩情下官是不能忘记的!’
    ‘哎,康王,你说的是什么话,我们都是为皇上办事,都尽忠职守就是最好的报答拉。’太监听后拱手对着天,说道。
    ‘对,大人说的极是。’康全弓着身子,然后转身看向身后,挥了挥手。
    太监不明其意,但是也没有追问,而是二人相随又走回到人群中。
    ‘好了,康王,奴才已经将旨意传到了,即刻就要赶回皇城了,若康王回皇城时,奴才定会招待康王。’太监拱手笑眯眯的说道。
    康全听后躬身上前,附在太监耳旁低声说着什么,而就在此时,从齐北城内跑出一辆马车,独自向焚宣城方向跑去。
    而这一辆马车的经过却让这名太监看直了眼睛
    待太监带着几人骑着马匆匆离去之后,早已经防备的康烈与康杰跑出城外,来到康全与康于身边。
    ‘大哥,这小皇帝想干什么?’康杰看向康全,问道。
    ‘我现在是真不知了,我以为我与小皇帝能有一丝较量之力,如今看来,我根本没有一丝回手之力。’康全看着齐北城通向焚宣城的官道,说道。
    ‘大哥,此话怎讲?’康杰听后一脸不解的问道。
    ‘父王,午时就能赶回齐北城。’康全说完,扭头看向众兄弟,说道‘小皇帝突然将父王封为护国公,位列三公之首,小皇帝非但没有已父王为介,反而放虎归山?这是何为?’
    众人听后纷纷低下了脑袋,顿时觉得康全所言极是,小皇帝想要将所有集权派打压,但是唯独对康家事加大权能,又将拘禁为手段的康洪又放了回来,这一瞬间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了。
    康于最先抬起脑袋,看了看自己的三个哥哥,说道‘此事我们也不必多想了,陇南是我康家地界,就是他冯家亲自前来,也不见得能将我康家如何,父王归来,是好事,对方既然选择放回,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好的结果,不是吗?’
    ‘对,五弟说得对,不管怎样,我们在齐北城等候父王归来,父王一旦回到齐北城内,任谁都不可能在威胁到我康家了!’康杰听后点了点头,同意康于的说法。
    ‘是,五弟所言极是,但是我怕其中有诈,我们需要谨慎行事。’康全听后点了点头,说道。
    ‘大哥,你说吧,我们一切听从你部署。’康杰听后看向康全,说道。
    ‘好,五弟坐镇齐北城,我带队前去三十里外迎接,防备小皇帝中途有变,也好接应父王,四弟带一军藏于四十里外北侧探查是否有隐军跟随,若有,你就极力阻拦,二弟带兵伏击于三十里地外南端,随时准备围拢增援,我等一定要将父王接回!’康全眼神镇定的看向远方官道上。
    几人对老大康全的部署心服口服,纷纷带兵出城,等待午时康王而归。
    太阳很快便挂在了当空正中。
    一队几十人的行军从焚宣城南齐北城走来,行至离齐北城只有三十里地时,突然带军之人伸手停了下来,说道‘在此地休息片刻,随后再出发。’
    说完之后,众人纷纷席地而坐,而这一列队伍正是护送康洪回归陇南的队伍。
    康洪此时身边围着四人,他双目无神的看着前方,犹如一具尸体一般,毫无自主意识,那四人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就在这时,突然从两旁树林间涌出大量的军队,瞬间列阵站在这一列军队前方。
    带队之人惊慌的将所有唤起,将康洪围拢在中间,看向说来之人,喊道‘大胆贼人,护国公在此,你敢放肆!’
    ‘护国公?是父王!’就在这是,从军中走出一人,此人双目看向这一列军队围拢中心处之人,心中一喜,拱手说道‘在下陇南康王长子康全,特奉命在此等候父王而回,大人切莫害怕。’
    此话一出,为首之人看向康全,再三确认后却没有接话,而是带着康洪慢慢向后退去。
    康全一见,没有差人追上前去,而是说道‘小心,周围有埋伏!’
    也许是为了印证康全的话语,康全刚一说完,瞬间从北树林处攻出一大堆人,瞬间将康全带领的陇南军包围。
    ‘放信号。’康全在众将士中心处,平稳的说道。
    将士听完之后顿时举起一枚手持圆筒之物,对着天空便是一放。
    而就在这时,围拢他们之人也纷纷举起刀剑向他们袭来。
    ‘康全,你若不想你父王死,束手就擒。’就在这时,康王身边突然走出一名女子,她手持一把长剑,将剑比在了康洪脖子处,对着康全,说道。
    康全听后顿时愣住了神,挥手示意所有人停止攻击,然后看向那名女子,说道‘长公主,皇上对你如何,你自己是清楚的,你带着这些叛国军伏击于此,是何用意?你被那小皇帝利用的还不够吗?你为他铲除了所有畔脚石,到头来呢?带着这帮人流离失所?都已经到了这步田地了,还要想着杀了我父王从而得到小皇帝的赦免吗?’
    来人自然是早已在昨夜便悄然伏击于此的冯玉纤等人。
    当冯玉纤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