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灵行传》第一部分:世界观

光灵行传最新章节目录
   ------------------[part 1: 世界观]------------------
    ====================
     多重平行宇宙 ( )
     多重平行宇宙的构成(1):时空轴引力 axis
    "世界的自我修正行为"的一种表现,也称为"历史推动力"。
    在无数的平行时空里存在主轴的时空,即是"世界的主流"。其存在的结果就是,将平行时空的其它分枝向主流掀扯过来,并最终与主流同化。
    因此,虽然平行宇宙 里存在无数时空的分枝,但是大部分的分枝最终也会向主流无限接近,并且和主流交汇的情况。原理就象是江河的水最终要汇入大海里一样。
    过分背离时空主轴的那些时空,只有两种结果:要不就是因为某些应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没有发生,造成时空失衡,最终导致这个时空崩溃;要不就是发生了完全不同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从时空主轴中完全出来,最终形成新的,以这个时空为新主轴的平行宇宙。
    在无限延续的历史里,无数个时空主轴所划分出来的一个个平行宇宙,它们的总和,称为"多重平行宇宙"。
     多重平行宇宙的构成(2):永劫回归法则 of
    多重平行宇宙的时间并不是无限的,它的始点和终点都是固定并且首尾相接的。
    如果把"宇宙大爆炸"认为是时间的始点,那么完全静寂的热熵平衡宇宙, "寂灭"( ama),就是终点。所有的时间从始点开始膨胀延伸,并最终在终点压缩为无限小,然后开始新一轮的循环。
    所谓的历史实际上是在过去的循环里无限次地重复的历史。但是历史不是唯一的。因为平行时空的存在导致了历史的多样xing,实际上在无限次的循环里,历史的主流都是不确定的,而这些不确定因素甚至能够导致多重平行宇宙的大循环周期产生轻微的偏差,导致"寂灭"提前发生,又或者推迟发生。
     多重平行宇宙的构成(3):卡玛之轮回 of
    “” 卡玛,为古代人创造出来,用来表述量子跃迁规律的一个词汇。卡玛可以同时记作 “源”,“缘”以及“圆”,分别表述物事的起始状态,中间过程,以及完结状态。因此卡玛的表述方法其实是非常笼统的,同时也代表古代人把物事看成是一连续变化的存在,而不仅仅是片面地观察某一个状态。
    古代人擅于利用卡玛来预测物事的状态和变法方式,虽然从现代人的观点看来会认为这是占卜迷信一类的东西,但是古代人确实又以自身的高超智慧推算出很多未来的大事,这是现代人仍然无法解释的。
    一个物事经历“源”,“缘”然后最终到达“圆”的过程,称为一个“轮回”, 结合古代人的永劫回归法则,卡玛的轮回就可以首尾相接,永远地循环下去。
    现在的量子物理学认为一切事件都是量子的随机变迁的结果的连续。但是古代人所推崇的光子物理学(卡玛学/星灵学),则刚好相反,认为一切事件都是光子的必然变迁的结果的连续。
    简单的说,就是------[光子的流动会改变世界,光子会推动历史变化。这种变化是必然的,遵循着某种伟大意志而产生的]。
    由此推下去,古代人认为光子的流动在宇宙中会形成光子网络,这个网络的最深部,则是某种类似于[终端]的东西,在控制着世界的变迁。他们把这种光子网络的终端成为[大星灵] 。
    ====================
     光子()
     光子(1)------光子概述
    普遍存在于多重平行宇宙里,能够表述量子跃迁的中xing粒子。具有极强的粒子xing。
    光子能够诱发各种的物理现象,光子能够转换成纯能量,光子存在于物质的粒子之中,是构成物质的一部分。光子几乎没有质量。
    在宇宙里,光子,能量,物质以及时空保持一个恒定的总量,彼此可以相互转化,但是转换前后四者的总量保持不变。
    光子按xing质分类还能分为 [光子] 和 [固有光子]。
    [光子]指普遍存在于世上,能够进出生物体内,无法在生物体内长期保留的光子,它们的结构一般比较简单。
    [固有光子]则一般在史诗级生物体内生成,一般由[光子]聚合而成,能够长期在生物体内滞留的光子。能不能自主制造[固有光子]就是一个生物是否史诗级光子生物的判定标准。固有光子裂解成光子的过程能够产生大量的能量,这也是史诗级生物如此强大的原因之一。
     光子(2)--光子的应用
    在潘托拉肯-奥里姆时空中,光子一般有两种利用方法:光子反shè镜和光子导流术。
     光子的应用 a:光子反shè镜
    该技术来自于一种叫做[光石]的矿石。光石具有将自然界中的光子反shè出去的特xing。
    将光石jing制,平铺在一个平面上,并且通上电,光石的矩阵可以稳定持续地产生反shè效应,将矩阵面板的光子不断往外反shè,而且从其他位面不断补充光子,最终形成持续不断的,和矩阵面板垂直的光子流。
    只需要耗电就可以保持光子流,而光子流动时能够产生反方向的推进力,因而初期的光子反shè镜多数被应用在飞船的推进系统上。反重力飞行引擎在潘托拉肯-奥里姆时空非常早期的历史里就已经出现了,可是当时的供电技术仍然落后,反重力引擎的发展受到阻碍。
     a1 光子反shè镜的应用1:光子枪
    光子反shè镜应用在武器系统上,是在中世纪时期。最初的光子武器是通过大量的反shè镜将光子流发shè出去,制造出光束炮一样的效果。可是当时光子压缩技术,光子导流术和结界成形术都未发展成熟,光束炮的威力并不理想,顶多就是把食物烤熟的程度。
    随着近代技术的发展,光子流能够被压缩到一个非常致命的程度,发shè出去的高压光子流能够在一定距离内与大气摩擦,产生高热的电离态物质,使光枪成为非常致命的武器。但是超出shè程的话光子流会快速衰变,威力会大幅下降。
    然而,光子弹药存在一个技术瓶颈:由于大气中存在的光子会和发shè出去的光子流发生[光子摩擦现象]( ),发shè出去的光子流的shè速永远被限定在光速的六十分之一,无论压缩律多高,能量多大的光子流,都不可能超越这个shè速的,因为压缩律越高,初速度越高,光子流所受到的摩擦现象就越明显。曾经有人设想过使用结界成形术在光子流的轨道上先行做出光子真空区域,以提高光子武器的shè速,这就是所谓的[轨道炮]的概念。但是结界成形术在长距离的应用上一直没有太大的突破,轨道炮一直无法得到实际的运用。
     a2 光子反shè镜的应用2:光子护罩与光子护甲
    在光弹成为致命的远程攻击手段后,结界成形术又为防御光弹提供了可能xing:通过将光子流环绕在一个罩形结界内,可以简单地防御大部分的光弹。
    由于两股高密度的光子流会产生互斥作用,光子护罩对光弹起一种缓冲效果,使shè向使用者的光弹弹开,或者快速衰变,变得没有那么致命。
    于是近代的战斗很快就变成光子枪和光子护罩在技术上的互角。事实上在战斗中双方想要透过远程武器一下子对敌人造成大伤害是不可能的,通常都需要先削光对手的光子护罩,才能对对手作出致命的一击。
    光子护甲,则在护甲的合金中混入光石作为原料。战斗时不断充能的护甲可以为使用者提供可靠的防护,但是护甲会变随着光子的充入而变"重",这不是一种质量上的重,而是在因为光子摩擦效果而让使用者在移动中受到速度减慢的惩罚。光子护甲充入的光子越多,防护xing能越好,减速就越明显。如果一味只是增加防御,装备者可能会进入完全不能动弹,任人宰割的窘境。
     a3 光子反shè镜的应用3:光刃
    针对光子枪械在战斗中的低效率,有人提出了结合近代发展出的高jing度结界成形术,制作出光子近战兵器的设想:通过将光子流限制在一个固定的能量场(结界)内,可以将光子压缩到一个非常恐怖的地步,被高能量环绕的结界内不断发出过剩光的光子刀刃,可以轻易切断任何物质,就算高能光子护罩也将变得不堪一击。
    在光子护盾和光子枪械在技术上互角的时代里,光子近战兵器反而成为了主流。当然,这种强力攻击手段的代价就是需要接近对手才能有效施展。
    通过非常严酷的训练,以及高等级的光子护甲,潘德拉肯的骑士们早已习惯了这种高速接近,一击必杀的战法。他们甚至将jing神反应训练到了极致,对迎面而来的光弹可以轻易的闪避,又或者使用光刃将光弹弹回去。在枪林弹雨中横冲直撞的潘德拉肯骑士,曾经让整片欧洲大陆闻风丧胆,虽然那已经是五个世纪以前的事了。
     a4 光子的应用4:光子缓冲效应( )
    其实是光子摩擦作用的延伸。该效应的核心就是,当一团高度浓缩的光子(后记作光子流 a)在常规空间内移动,必然会和空间内的光子起摩擦,于是a的移动速度必然会变慢。
    的浓度越高,摩擦作用越大,衰变速度越快。
    所以,就算可以做出杀伤了强大的超高浓缩光子流,如果发shè不出去,或者shè程极短,弹速极慢,那也是没有实战意义的。
    光刃类的近战武器也一样:就算可以聚集超高浓度的光子产生惊人的杀伤力,但是因为缓冲作用而让任何人都无法挥动,这就不能成为武器了。
    同样地,光子护盾和光子护甲,在充入光子的过程中也会造成光子缓冲作用的增大。一味贪图加强护甲的防护xing能,最后只会让使用者变得无法移动。
    关于光子缓冲,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假定有两束高浓度,并且被限制在两个结界中的光子流a和b: 当a,b以一定速度相交时,因为相互的缓冲作用,以及大气中的光子摩擦作用,最终会导致这a, b 相互反弹。
    简单地说,光刃与光刃相交不会互相通过对方,而是相互弹开(此过程和实体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