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锦》第245章雷霆乍惊龙蛇动[3]

谋锦最新章节目录
   的皮”。
    宫里的太监们一下倒了一大部分,都是曾经的一方大总管。
    郑贯忠虽然表面还稳着,
    可是想起现在还在王府地牢里半死不活的芊染,就浑身起白毛汗。
    他真怕王爷再想起来,芊染和他的关系。
    “是”。
    郑顺低着头,认真的应道。
    郑贯忠带人离开。
    来到泰乾宫外,看到正殿里那些王公大臣们垂首肃目的样子,
    缩了下脖子。
    守在了殿外。
    雪越下越大,也越来越冷。
    夜深了,天却被映的更亮了。
    *
    泰乾宫里设有金漆宝座,宝座上悬挂着太祖御笔的“光明万世”的牌匾。
    这里是明氏历代皇帝的寝宫。
    当然不是所有明家皇帝都是英明无双的,也不是个个都会住在这里。
    比如说曾经差点因为一个女人,被金人活捉的万宗,就只喜欢住在御花园旁的降雪宫。
    或者差点被外戚夺走江山的历宗,也只喜欢方便和木匠沟通交流心得,靠近内务府的仁智堂。
    还有刚走的明武帝,也只喜欢住在请仙楼里。
    殿内外梁枋上饰有金龙玺彩画,每一寸天花板原光内都装饰着沥粉金贴坐龙图案。
    天花板的中心,宝座的上方是蟠龙藻井。
    藻井上中下三层,层层以斗拱递托,结构复杂华美,中层八角井满布云龙雕饰,
    八角井上的圆井中间,蟠卧着巨龙,俯首下视,口衔轩辕宝珠,庄严可畏,
    冷冷的俯视着殿中隐隐焦躁不安的大臣们。
    大殿内站着的五十名大臣全都是肱骨之臣,从未时就被传旨入宫,由金吾卫跟着传旨宫人亲自带着进宫。
    这两天京城的天风声鹤唳,龙城禁严,九门齐关,大臣们心中都有了猜测,却谁也不敢说。
    酉时,御膳房穿膳,大臣们一个个端着血燕粥,谁也没有兴胃口吃。
    直到戌时,天武门和其余八门处传来的沉木撞门攻城声,惊的这些个个是一品二品的大臣们,
    差点把手里一直端着的,都冷的冻手的汝窑青花白瓷小碗直接给扔宝座上去。
    自从进了这泰乾宫,殿门就紧闭了,殿内一个宫人都没有,原本他们还都是两三人一小团,低声的说话。
    直到这变故,众人再也忍不住了。
    纷纷都议论了开来,边擦着额头上的冷汗。
    谁敢撞龙禁城的城门?!
    这是要逼宫造反啊!
    只有禄亲王嫌血燕粥不够甜,对着殿外吆喝,有金吾卫进来,又替他去到御膳房交代。
    禄亲王吃了五碗粥,摸了摸肚子,有些不满意的道:
    “御膳房的碗太小,吃起来真是不方便”。
    众人绝倒,懒得理他。
    还有众大臣虽然在这殿中,也能听见这整个皇城的内部,不时传来的厮杀嚎叫声,显然在皇城内也有人在叛乱。
    在场的人只有兵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府的都督是武将出身,其余的六部六科的长官都是文臣,
    亲临这样惊心动魄的新旧交替夜,两股在官服里隐隐发颤。
    不过他们能到如今的位置,心里虽担忧惊恐,面上依然强自镇定。
    唯一有资格出现在这里的言官只有杨志恒。
    杨志恒也吃了一碗粥,心里想着的是睿亲王登基后,他如何把都察院中的异己告倒。
    在看到传圣旨的宫人,是睿亲王府的郑贯忠时,这些大臣又不傻,
    相反,能被请到这里来的大臣,都是臣子中做的最精明的一类人。
    “国公爷,您是今儿个才从松江府赶回来的吧,在家还没来得及匀口气吧?”
    户部尚书袁利伦靠近安国公小声的问道。
    户部作为全国的银袋子,自然是之前各位皇子拉拢的对象,
    袁利伦自然没有露出偏向哪一边,不过他的户部又是一个小国。
    手下的侍郎,员外郎是哪边的,他心里清楚的很。
    自古上位者做的成功的那类,都是成功了,有人给他送功劳,失败了有人给他背黑锅。
    从上至下,无一例外。
    个个阶层因着这个法则,自成一宇宙。
    袁利伦这么问,其实是想问,松江水师的现状,安国公作为明武帝钦点接收水师的人,
    又是五大国公府之一。
    如今五去三,只余安国公府和西宁侯府。
    今天护国公没有在场,实在是玄妙。
    大臣们心里有各种猜想,唯一笃定的是,不管明天是谁在今日风雪中脚踏日月定乾坤。
    他们站在皇城中,站在这泰乾宫中,都是新帝的重臣。
    他们是朝廷无法放弃的势力。
    这里是皇权正统所在之地,今夜他们虽然担惊受怕,却比之那些没有被请来的臣子们,心里的安稳,
    如这冬夜的一碗热粥。
    皇城外的大臣们也许有的就要归类到反贼之中了。
    护国公没来,东南水师的势力不容小觑。
    虽然护国公嫡女被陛下赐婚给了睿亲王,但是齐王那毕竟是亲外甥。
    也许这两天护国公府的张灯结彩,大肆采买是为了迷惑外人的。
    袁利伦这句话可以翻译为:安国公你到松江接收水师顺利吗?
    松江水师比之东南水师实力如何?
    你进京这么匆忙,想必都安排好了吧,陛下有没有秘密召见你,给你特别旨意啊?
    安国公眯眯眼笑:“谢袁大人挂心,老夫身体还利索,现在喘着的气可顺畅着呢”。
    袁利伦心里骂了声:尖酸不倒翁,给句话你能死啊。
    也笑着道:“那就好。
    睿亲王殿下文武双全,所建的水师定是不错的”。
    所以说,你究竟有没有掌握住松江水师啊?
    你可是陛下亲自派的钦差。
    安国公仍然笑:“自然是的”。
    心里却是郁闷不已,他是武将出身,出身安国公府,身份尊贵,却是年轻时刀刀在对倭的海战中也立下了功劳的。
    他虽然清楚这些天大臣们间的站队派系之间的斗争。
    也从来没有想过把安国公府拉入泥潭,那倾倒的几家国公府就是榜样。
    可是到了松江府后,让他那软绵绵使不出来力的感觉太憋屈了。
    他也没想着得了松江水师就和护国公一怎么样。
    只是单纯的想展一展心里的海战操练。
    睿亲王毕竟厉害,留下的人,让他想向明武帝告状都找不到理由。
    就这样白白的在松江府待了小半年,啥也没做成。
    不郁闷才怪。
    几百年来的传承,让仅余下的两府,只会在未来的皇帝眼中越来越重视。
    安国公看了眼从进殿就一直肃着脸的西宁侯爷,
    心里微微一哂,西宁侯府是小心谨慎的过分了。
    身在朝局之中,纵然是当年太祖留下的守护家族,也怎么能免得了和朝臣们的应付呢。
    这下栽了吧,之前西宁侯府和护国公府的那点小款曲,也许能瞒得过其他世家,
    却瞒不过安国公府,就只看睿亲王知不知道了
    反正五大国公府,少一家是一家。
    只留下他们安国公府一家,也守的住明氏皇族。
    在世家权贵多如牛毛的燕京城里,安国公要是成了那唯一的一家,
    以后家族子弟尽数是皇帝近臣,
    他们虽然不打算做什么,可也是极大的尊荣啊。
    袁利伦知道从安国公这也得不到什么话音信儿了,有些恨恨的。
    面上却是比安国公笑的还要可亲。
    只觉得他两个是多年兄弟似的。
    他们这些一品大臣在这几位有限的超品权贵中,是一点便宜都占不到。
    就说那位超品老王爷吧,看着就是个不长心眼的,
    长心眼会在这个时候,还有心思嫌弃燕窝不够甜,这样的问题吗。
    可是刚才没聊两句,袁利伦就被禄亲王给气的,想给个笑脸,敷衍过场面去,也笑不出来。
    “老王爷,您觉得今儿是不是有点奇怪?”
    “你才看出来奇怪,我早就觉得奇怪了。
    这一金一两的血燕窝你们都没有心思吃,可不就是奇怪的紧”。
    得,跟这个老吃货是没法沟通。
    还有被禄亲王那看着跟看不会算账不识字白丁的眼神,让袁利伦火大不已。
    老子可是丁丑科状元,读书识字算账样样强。
    你那一副我就是看你读书少,看不起你的样子是在给谁看。
    袁利伦在这刚跟安国公说完东南,为没有得到点关于水师的消息郁闷的时候,
    一声“砰”的一声从东南方向传来的隐隐火炮声,让袁利伦和在场的其他大臣吓了一跳。
    都围到大殿高高的门槛上的窗户往外看,
    门外有金吾卫守着,不允许出大殿。
    只见济泗江上夜空隐隐冒红光。
    燕京是全国地势最高的地方,因此燕京周郊的各个县城的肥田都是最贵的,
    不会有水灾,没了颗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而皇城又是燕京城里的最高的地方。
    奉天殿,泰乾宫,这些宫殿都是位于十丈高的玉石须弥座台上,
    在泰乾宫与泰乾门和奉天殿之间高大的宫殿间有专供皇帝御撵行走的“阁道”。
    大臣们到泰乾宫,只能由昭德门左,右门进入,然后下到台下,再由阁道下行至泰乾宫丹陛,
    尔后登阶入殿。
    而其他的太监,侍卫等其他宫人,则要穿越庭院,从阁道北端,丹陛阶梯下的“老虎洞”穿过。
    因此在这样的高势下,众臣都看到了东南向的火光。
    由东南的闵福海进入济泗江,如燕江,进入燕京。
    松江府是绕不过的沟壑。
    这是说:
    东南水师已经和松江府水师开火了!!
    众臣终于变了脸色。
    就连刚吃下一碗粥的杨志恒都觉得一口燕窝堵在嗓子里。
    心里有些担忧。
    毕竟护国公的变数太大。
    如果东南水师尽反的话,这一仗就有些时日打。
    最重要的是金人和鞑子都在旁边虎视眈眈。
    国无君,如何抵抗外族入侵。
    此时在天武门外,正在守卫们环环保卫下的齐王,正在看着甲兵撞击天武门。
    时时注意着东南向天空的动静。
    看到那隐隐的红光,手心掌拳一击。
    问向身边的副官:“舅舅终于是站在我们这边的。
    传信兵回来了没有?”
    齐王急于想知道这次入京调动的兵卒有多少人。
    他没有想到这些守九门的官兵,在他派人大喊通知睿亲王遇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