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锦》第245章雷霆乍惊龙蛇动[2]

谋锦最新章节目录
   出问题,也是个重要问题,
    因为这个假子心眼灵活,郑贯忠只留下了他。
    郑贯忠“啪”的一声打在他的脑巴子上。
    “郑顺,不准再叫义父,叫师傅,记住了”。
    郑顺,有脸面的大太监都是喊声小顺子,小太监们得恭恭敬敬的喊声郑公公。
    他本不姓郑,原是内务府从临州府的例贡中买来的。
    分配到睿亲王府,开始时是最低级的杂役太监。
    大明各府都有承办内务府太监需求的官衙。
    有家贫或者遭灾无地人家的孩子,从小就被卖与这种府衙,俱为自愿。
    净身的刀子匠都是官府认可的世代家族代代传下来的。
    不允许民间自行净身,违者是要被判刑的。
    这郑顺原为青县的一户贫农,家里姓李。
    郑顺十岁那年,一日,在村口看到乡里员外的大马车,辚辚而来,他羡慕不已。
    大声问:“我何时才能有这样的大马车?”
    赶车的马夫骂道:“穷矬鬼,生就的贱命。
    再不让开,轧死你”。
    郑顺攥紧了没什么力气的拳头,却是离开。
    郑顺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哥嫂和娘爹都下地干活儿去了,他郁郁的蹲在茅草院门口。
    隔壁的张大叔从地里回来。
    “顺子,给你爷娘做好饭了”。
    他拉住张大叔:“叔,啥时我才能像镇上的李大员外那样有钱呢?”
    张大叔楞了一下,接着大笑道:“怪不得你爷娘总说你,整天干活不使力,成天的不着边儿。
    你要想发财,现在县里正在招收公公呢,说不定你以后就去伺候皇帝老爷了,
    听说那皇宫里就连养着的鸟儿,都是金色毛儿的,
    金山银山,金地砖,你随便捡一块儿,都能砸死李大员外了”。
    张大叔大笑着离开。
    郑顺一口气赶了一天山路,第二天晌午到县里。
    他没有家人作保证,又没人引荐,刀子匠根本不收。
    他垂头丧脑的回去了。
    家里的四方小屋里,哥嫂们正一筹莫展的看着爹娘。
    “爹,这是咱们家把十来亩田和值钱的物什,卖来得的全部银子了。
    顺子也是我兄弟,我也着急,
    可是爹,咱家还要接着过日子,你要找顺子,花这么多的银子,你可要想好了,
    现在的拐子,连官府都没有办法,村东头老三叔家的绣儿,被人拐了,也有七八年了吧,
    你看老三叔家为了找人,花出去的银子少说也有十几两了,现在家里就剩张破席子,
    我说句难听的,等老三叔入土那天,说不定连裹尸的破席子都没有。
    顺子也十来岁了,说不定是去玩儿了,您也别着急,
    再等几天,说不定就回来了。
    就算你把这银子找衙役打点,说不定人家也看不上这点儿,也是白打水漂,”
    郑顺蹲在家窗户底下,看着嫂子和大哥的手,在桌子底下一番“商量”。
    最后拿出两角银子放在桌子上。
    听到大哥的话,爹的烟袋枪一下拍在了桌子上。
    “顺子从小就没出过村子,他能去哪玩?
    前几天村里就贴了告示,让人看紧了家里的孩子,说是有拐子游窜到附近村。
    你弟弟从小长得就好,我真怕他以后被拐子卖到
    如果真那样,我怎么对得起祖宗?
    你倒好,一点都不关心你弟弟。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舍不得花银子。
    你是娶了媳妇就忘了娘,忘了你弟”。
    爹攥起桌子上的银子,就气着回屋子了。
    蹲在后屋的粪坑前,他听着娘劝爹听大哥的话。
    最后爹又开始吸起旱烟来。
    他知道爹虽然骂了大哥,最后还是会按照大哥的话来。
    郑顺一直都没有出来,在他看到大哥手底下藏着的银子和爹手里的时,
    他就有了一种想法。
    没有银子,连亲兄弟都可以不顾。
    没有银子,纵使有心,爹娘也有不得不舍的时候。
    郑顺躲在院子里的草垛子里,到半夜。
    家里的门都是破柴门。
    他了解爹和大哥的习惯,在陶罐子和尿壶里找到了那总共的十两碎银子。
    看着院子里那快要倒了的木门,
    他在夜色中咬紧了牙。
    爹,娘,大哥,有一天,我会让你们尝尝真正有银子的好处。
    在刀子匠门口,他浑身颤抖,手里攥了把从屠户那花五个大钱买来的杀猪刀。
    脱掉裤子,咬紧了牙关。
    痛晕之前,他听到有人大喊:“刀子刘,快救人啊”。
    他才放了心。
    醒来时,他在一间密不透风的房间里,躺在一块木板上,腥臭骚味熏人。
    “我刀子刘从爷爷那辈儿接过手艺来,行刀也有四十五年了,
    徒弟也带出来几十个,
    还是第一次见到你这么带种的”。
    听到动静,一名光膀子汉子进来,看了看他的伤口。
    郑顺蜡白着脸,抖着嘴唇,还能带着一丝笑音道:
    “现在不带种了”。
    刀子刘哈哈大笑:“成啊,就你这份儿闯劲儿,你以后没有出头日,
    我刀子刘免费退还你的宝物”。
    郑顺这才真正有了笑音:“你愿意把我送到内务府的上贡里了?”
    郑顺前几日到了县城里,并没有第一时间就找到刀子匠。
    而是和城门角里的乞丐聊天。
    这些乞丐在这里时间长了,就算每天听,也听出来点见识。
    重要的是和乞丐打听,不用付钱。
    这才知道,最好的,最有前途的那批是被送给内务府的。
    但是郑顺是私自自己动手除势,他还真有些担心,这刀子匠不会把自己送官衙吧。
    “你这样的好苗子,不送你,送谁,说不定将来你出头了,我刀子刘也能赚一笔”。
    “也是你小子命大,我刀子刘的手艺好,
    不然啊,你这条小命,可能等不到发达就丢咯”。
    他付了刀子刘四两银子的去势费,还是刀子刘看他有股拼劲儿,少付了二两。
    刀子刘是临州府的供应大户,对下来采买的内务府的宫人也算熟悉,就顺带着说了两句话。
    郑顺后来被分到睿亲王府,也有刀子刘的一分心。
    刚到王府时,他也是做最苦最累的杂役。
    和他睡一个通铺的十几个小太监嫌弃他身上有骚臭味,没事就欺负跺两脚。
    他全都一声没吭的忍了下来。
    后来,听闻郑爷爷的浣鼠丢了。
    他在村里的时候,没事的时候,对养那些蛐蛐和小动物都有心得。
    爹总骂他,心思不放在正地方。
    浣鼠这种头尖毛灰的小鼠他知道,他还观察过。
    知道这种老鼠别看毛色光滑,长得讨喜,其实有个很恶心的大怪癖。
    那就是喜欢闻臭味,尤其是大便粪臭味。
    王府里看得见的地方自然没有粪池这种东西,可是在西北角后倒座房,
    是他们太监住着的地方,在临近外墙,有间茅房,那里有个粪池。
    他猫在粪池里一天一夜。
    不动,不吃。
    当然也没什么胃口想吃了。
    浣鼠这种鼠,好吃,有人好好养着,它们一般都不会自己跑的。
    除非是有了鼠伴了,
    他原想着郑公公的浣鼠丢了,不可能是被偷了,
    谁敢啊。
    那可能就是王府这附近有浣鼠的窝。
    他就想,守在这附近白十里唯一的粪池里,定能逮到。
    到第二天夜里,他几乎都快要坚持不住了。
    而且他的顶头太监正在四处喝骂着找他。
    再不出去,等出去后,也得被人打死。
    当然郑顺在的地方,只要他不出去,也没有人能找到。
    不得不说,郑顺的运气还是很好的。
    当时郑贯忠的浣鼠丢了,正是那时,芊染使得小手段,郑贯忠睁只眼,闭只眼的配合。
    并不是真的丢了。
    正在郑顺要离开,主动去领板子,希望那个胖太监能原谅他。
    想起自己攒着的十两银子,
    又想到胖太监总是盯着他不怀好意的眼神时,
    郑顺就觉得他的命和这池粪一样臭。
    一黑一白的两只浣鼠停在了粪池边,在那左右嗅。
    白的像雪,黑的像碳,没有一丝杂毛。
    郑顺按耐住心里的激动,从粪池里缓缓靠近两只浣鼠。
    他身上的味儿和这粪池融为一体。
    这两只浣鼠没有一丝发觉。
    浣鼠虽然有这个大怪癖,知道的人几乎没有。
    浣鼠只有鼻烟壶大小,又小巧,寿命也长。
    因此也很受燕京城里的纨绔权贵们的追捧。
    特别难捉,也难碰到。
    这两只结伴出现,就知道是一公一母。
    后来,郑顺就这样慢慢受到了郑贯忠的重视。
    也跟着郑贯忠姓郑。
    郑顺在郑贯忠身边站稳脚后,当初欺负过他的太监全都被他报复回来。
    就连当初骂他的那个李大员外赶车的,也都在一次临州府的巡抚要来拜见睿亲王,
    被门口的侍卫拦下。
    他暗示了两句,那一名堂堂的巡抚,回去也找那个车夫的晦气去了。
    后来那名巡抚辗转着给他送信报功,他直接让人给扔粪池里去了。
    这样尽心,在地方上也是四品大官的所求的事,他办不到。
    而且,这名大官太蠢,被他两句暗示,就动手去害人,
    不适合做发展的人脉,免得以后连累到他。
    他的爹娘,大哥,如今也在燕京城的内城住着。
    他原来的嫂子,他说了话,他大哥就把人休了。
    重新娶的是青县县尊家的小姐。
    郑贯忠这一脑巴子打也不轻,郑顺却没有任何要去揉一揉的本能动作,
    仍然带着笑音道:“师傅,我脑瓜子不灵,您这一敲,以后保准记得牢牢的”。
    郑顺其实哪里不知道这个时候,宫人们一个个绷紧了皮。
    他这样叫,这样表现,其实是因为他们从王府里跟来的内侍总共也就十几个,其他的都随着内务府重新分配。
    这宫里的太监间的派系早已分明。
    人人认识郑爷爷。
    却不认识他郑顺。
    他只是想让这周围的太监和宫女们都知道,自己和郑贯忠的关系。
    “拦什么拦!
    我刚才说的不清楚啊,你们只管在外面听吩咐。
    小顺子,你给我绷着点儿,别有个什么事情就毛手毛脚。
    出了岔子,我第一个就揭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