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唤诸天的皇帝》正文卷第四十六章王安石

召唤诸天的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当偏将报出在马家所获财物时,高顺和宇文成都皆倒吸一口凉气,
    到是对那二十万余套武器铠甲没什么惊讶的,毕竟凉州以铁矿闻名,要是没有这么多的武器铠甲到成问题了。
    可是他们也不想想,马家有如此雄厚的财力,是几代人付出的“努力”。
    被他们一次性缴获了而已。
    “马上封锁三个粮仓与仓库,一个铜子儿也不去动,派遣重兵分十队看守,互相监督,你亲自坐镇,等待朝廷的事情解决由陛下派人来接管。”
    宇文成都严肃的道,他也知道财帛动人心,所以将士兵分为十队,互相监督,以免发现监守自盗之事,那时他就不能不下狠手了。
    俗话说,若是不想让人犯法,那么最好的办法便是不给他机会。
    ******
    乾都,太尉府。
    “伯父,父亲派人拉拢高顺,但到现在大军距离乾都已经只有一日路程了,最迟后日便会到达乾都,可到现在我们连高顺的影子都没见到,这高顺也太不将我们文家放在眼里了。”
    太尉府的客厅之中,独臂的文聪走来走去对着太尉文征道。
    此时的文聪已经没有了半年前的意气风发,满脸的阴狠之色,想想作为文家嫡长子的他,突然遭逢变故,失去一臂,实力不在,也没有了继承家主之位的可能,每天忍受闲言碎语,就连当时的好友也有大半不在与他往来,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
    “你别走来走去的,走的我眼晕。”文征以手扶额说道。
    “高顺向来不投靠世家,同在禁军与老夫只不过是些香火缘罢了。”
    “放心,以高顺的性子有半数的可能会两不相帮,等到马林与其余三家谈妥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嘿嘿,真希望马林尚书能快一点啊。”文聪似乎想到了什么,阴恻的道。
    同时在左相赵旭府址内,也发生着类似的一幕。
    “相爷,根据情报,高顺大军最迟会在后日一早进入乾都,但高顺这几日一直没有露面,属下怀疑其根本不在大军之中。”一位身穿劲装的中年站在赵旭身前禀报道。
    “哦,高顺不在大军之中,何以见得。”赵旭道
    “这几日文家的使者几次接近大军,都被赶了出来,不让靠近。而且高顺也是从来没有出现在军队之外。”
    “我们在高顺军内部的探子也没有发现吗?”
    “相爷,高顺治军极严,我们的探子早在高顺进入凉州时便被拔除了,而新派去之人也是死于两军厮杀之中。收买将领之事也进行过,但也是一样的结果,所以对于高顺军的内部我们是毫无消息。”
    “嗯,整个大乾也就是我掌握着一些情报探子,其他几家根本就不发展情报,看来他们也是比我们还迷糊啊。”
    “最近马林常驻文家,似乎在商量着什么事情,但是我们收买之人职位太低,不知道他们具体说的什么。”
    “这局势就是老夫也是看不明白了,世家的祖训第一条便是不得造反,毕竟没有万年的王朝,却有万年的世家,可马家与文家最近的动作真是令人想不通啊。钱家和孔家没事吧。”
    “没有,两家最近很安分,钱家依旧在各处经商,孔家也是在教授他们的学生。”
    “要说,整个大乾最难缠的便是孔家,门生遍布徐州,就是我们其他几州也有他们的学堂。这家的实力不在武力,而在舆论啊。”
    “再次等才是我赵家与钱家,一个掌握大乾战马命脉,一个掌握大乾经济命脉,至于文家与马家就差了些许,只要攻占其地,那么就可以完全接受其实力。大乾要起风了,可惜那帮草原蛮子不安分不然我赵家也可以分一杯羹。至于做鱼翁,还是留给其他人吧。”
    “给你个任务,叮住马林,我感觉这风必起于马林的身上。”
    “是,”
    “嗯,下去吧。”
    “属下告退。”
    待中年劲装男子退下之后,赵旭端起茶杯茗了一口,喃喃自语道
    “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从我与马林逼禁军出城平叛之时便感觉不对,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皇宫之中,李峰与一位中年官员相对而坐,此人一身员外郎官府,但却遮挡不住其满身正气与威严,
    王安石
    出自:北宋世界
    实力:炼皮七重
    功法:无
    特长:改革
    李峰看着眼前之人的属性,默默感叹,此人便是李峰来到此方世界所召唤到的第一个文臣。
    “今百姓困苦,民生维坚,世家大族大有取朝廷而代之之念,不知员外郎何以教我。”
    李峰问道。
    “陛下如今最重要之事便是掌握军权,这样才有自保之力,再废除太祖与世家共天下之法,再此微臣献上需要变革之法以供陛下施政。”
    说着王安石从袖口之中,拿出几张纸呈给李峰,看的出来这些都是写了很久的,墨都有些淡了。
    “爱卿先给朕说说。”
    李峰拿起王安石手中的纸张说道。
    “是陛下,”
    “第一,必须废除太祖所定,与世家共天下的国策,第二强兵,大乾内忧外患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守护。”
    “对于强兵之法,下官撰写了保甲法,裁兵法,保马法,军器监法。”
    “第三富国之法,有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
    “第四取士之法,改察举制为科考举士,为才是用,”
    “爱卿所言不无道理,但爱卿想过没有,一旦颁布这些变法会有什么后果,单说一条,取消与世家共天下之法,那么天下世家将群起而攻,所以爱卿之法虽好,朕却需要多考虑一下,不然将引发的后果太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