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第224章小买卖

甲申天变最新章节目录
   管怎么说,大明朝的旧有版图算是实现了形式和名义,并且有所扩张。尤其是蒙古各部的归附,无论从政治还是从实际意义上来说,都具有很深远和现实的影响。
    深远的影响就不必说了,这里头的好处就是不识字的白丁也能说出一大串来。可眼下就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才是实实在在的。
    科尔沁、喀尔喀、奈曼、察哈尔各部以及其他一些小部落的归附,带动了漠北和漠西蒙古各部的归附。从实际意义上看,是版图的扩张和战争的消,北方的和平和巨大的商业利益足以带动更大的利益出现。至于军事层面上,最起码不必如以前的大明朝那样保留太多的边防军,这可是吞金吃银的无底洞。只要做好安抚和商业流通,草原就是一个巨大的助力,在李四的长远计划中,草原也是一个桥头堡,是对继续向北方扩张的一个基础。
    开边贸、开互市,让草原和中原做更加紧密的结合。随着北方的互市逐渐深入,各地的商业力量蜂拥而入。茶马帮这样类型的小打小闹已经从半地下转为正大光明,南北物资互通已经可以看到了。
    有鉴于蒙古各部的功勋,李四的封赏也很慷慨。草原上的大小部落都能捞到一个不错的名号,就是那种只有一千多户的小部落首领,也能得到一个汗王的封号。忠诚伯带这些部落首领奏请圣上的请功折子,一奏一个准儿,各种大帽子高爵位朝廷根本就不假思索,成批的赏赐了下来。如今的草原上大汗大王之类的名号满天飞,都快烂大街了。奈曼十三部,就弄出了三个汗十三个王,至于涉及到地盘的划分草场的占有这些实质性问题的时候,基本还是靠他们自己想法子。蒙古人自己的事情嘛们自己“商量”着办理吧,外人过多的插手,似乎有点儿不妥吧。
    蒙古各部也看来了,赴死军这边不大会干涉草原上事情的不说。诸如只有一千多户的这种小部落,也能有汗王这样的称号,要是放在以前不笑掉了大牙?可越是那些小部落的首领,对这种事情也越是趋之若骛……
    真正让蒙古各部感觉到伯确实有诚意的对方就在于互市,再就是赴死军并没有派遣什么大军进入草原,也没有保留多少军队威慑。基本都是派遣几个文官意思一下,那些个文官也没有多大的职权,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沟通联络而已,在更多的时候,这些个文官就是负责帮助各部调节的和事佬儿。虽然草原各部多已在赴死军的旗号之下实际上草原还是蒙古人的草原,蒙古还是蒙古人的蒙古。
    草原上的勇们很快就发现了这些好处,汉人并没有欺压他们,也没有如满洲人那样强征大量骑兵,更不可能派遣大军来减丁杀人。虽然拿走了很多皮毛马匹,可他们是用盐茶布匹来换的。要是放在从前,这些东西都得需要集结大军入关去抢的,可是现在呢些个商人们会成群结队的送过来。随着过多的商业力量涌入,这些东西的价格反而是一路走低……
    奶的姑娘都能做一件子丝绸的衣裳了,都能用得起香喷喷的胭脂了,确实让男人们欢喜的很。尤其是晋商模式的推广,让那些牧马放羊的人家又有了新的生财之路。把皮革毡毛这些草原上永远也不会缺少的东西卖给那些个商人然后再到他们的作坊里去,把这些东西加工一下有一份工钱拿呢……
    喀的楚虎和步代活上真是野心勃勃,居然要购买赴死军的火炮和火铙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种不能轻易出手的东西居然被忠诚伯满口答应真就要卖给喀尔喀了。
    喀尔喀买这些东西做什么?答案早就之欲出。还不是要抢夺大家地草场和牛羊?这事情立刻遭到了其他各部地集体反对。迫于大伙儿地压力。忠诚伯“不得不”终止了这样地交易。同时提出。除非是整个蒙古集体同意。以后将不做这种破坏草原势力平衡地事情。
    喀尔喀人野太大。这已经草原各部地共识。临近地部落都在暗中提防着野心勃勃地楚虎和阴险狡诈地步代活上。
    虽然还有许多诸如此类地明争暗斗。可总体上来说。草原已经进入了和平时期。
    有感于忠诚伯地好意和恩惠。又刚好赶上忠诚伯大婚这样地机会。很多部落都送来了贺礼。
    对于这些贺礼。老实说李四并不怎么喜欢。绝大部分都是些千里马或者某个英雄使用过地战刀。对于这些东西。实在没有多大地价值。尤其是那些千里马。每个部落就送过来一匹。要说是拿下去给军队使用地话。这种外交礼宾地事情还真不好看。可要是全都自己养着。实在没有什么大用。先放着吧。
    李四本人“最亲密”地“伙伴”吴三桂。连个像样地人物都没有委派。早早送过来一张白色地虎皮作为贺礼。而同样和忠诚伯“私交极密”地潞王则是遣使送来了一副玉石球和一本养生经。据说这一对玉石圆球可以拿在手里把玩。很有舒筋活血之功效。至于那本已经古旧不堪地养生经。则是某个得道高人地手书。按照书中所载地法门修炼。可以益寿延年。
    对于把养生看的重入如泰山的潞王而言,这两样东西确实不错,可对于李四来说,则是不能吃不能用,拿出去卖了吧面子上也不好看,完全就是废物嘛。
    作为张大贼亲使的李定国,应该算是有点儿分量的人物了,他过来是借着送贺礼的幌子商议四川方面的其他细节。赴死军的文官已经开始进入四川了,很多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情还要仔细敲定,当然这些扯皮吧啦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做。
    张大贼的贺礼确实很有意思,是一副吴圣的法源佛图,是不是真迹李四也看不出来,可张大贼这样的人物居然信佛,不知道是不是一种讽刺。
    除了李延和郝摇旗等正在和赴死军融合的李闯残部是给的真金白银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贺礼。当然李四心中的像样是另外一个状况好是粮食物资真金白银之类。最让李四气闷的还是南都,小皇帝确实是穷,他不送礼还情有可原,那些个大权在握的老学官们则一个比一个抠门有的送来书本,有的送来笔墨,根本就不值几个小钱儿。至于刘理顺这样的老熟人干脆就是书信一封,口头上表示一下祝贺而已。
    “大帅,再加税的话……恐怕百姓们会有什么想法。”周文远连个正式的官职也没有,朝廷委派下来的职务也是府级而已,基本就是个虚衔,和赴死军中所有人员一样,没有人拿朝廷给的官职当一回子事情
    是赏个大天下来这边也不管用。虽然职衔低可已经是整个北方的大总管,大半个山西,整个北直隶和山东大部的民、政事宜都能一把抓,比国朝的封疆大吏更有实际权限,当着大帅的半个家呢。
    这才是读书人的抱负所在。
    “淮西、河南、山陕各地,还有山东等地,税赋已是极重加税的话,肯定还要触动士绅的利益。现在的士绅……”作为读书人,周文远很清楚士绅的地位。虽然赴死军一贯打压这个阶层。可现在不是以前的那个时候了,士绅阶层已经融合了进来,再行强力手段恐怕就有点儿不妥了。
    要说税赋之重忠诚伯这边绝对是天下第一,三倍于江南的税赋怎么说也不好再加了。就算加税,基本也了落在这些士绅身上。尤其是现在多士绅都和赴死军有这样那样的牵连,或者干脆就是赴死军里的人加税就是触动自己的利益了。
    “你有多少田产?”李四笑呵呵的问周文远:“有多少身价?老老实实的说于我知道。”
    周文远笑道:“这没有什么好瞒大帅的,我那些田产都是大帅亲赏下来的,约莫有七百多亩,再加上同僚之间的互赠和仪赠,折算成银子的话,也有七八千吧。再算上杂七杂八的尽项,应该还会多一些。”
    “哈哈,好你个周文远,比我富裕呢。”李四只是笑。
    现在的情况以前不一样了,战争红利和军功所得,让赴死军本身成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已经隐隐形成一个新的士绅阶层。这个崭新的士绅阶层已经不能简简单单的说成亲近赴死军了,而就是赴死军本身。
    帅不可能把这么沉重的税赋完全落在老百姓身上,最终的承受者还得是士绅阶层。
    “这多的财富,你也用不完,我知道你没有敛财的心思,哈哈,”李四哈哈大笑:“作为新兴的士绅,总会廉洁清明几年的,以后就不敢说了。再过三五年,最多十年,咱们赴死军的官员里头也会出现大贪官,不要和我说什么军法纪律,这是人的本性,谁也免不了,也杜绝不了。财富不能过分集中,尤其是在咱们内部。这次加税,就先从你我身上开始吧,你的那些田产都算上,再加三成的赋税,所有地方官都照此办理。”
    是三成,可这是在本就沉重无比的赋上来说的,要是放在。轻徭薄役的江南,几乎等于翻了一番。
    远这的人物,看似是个文弱书生,可绝对没有人敢把他当成是面薄心热的读书人。这个阴毒狠辣的家伙厉害着呢,虽然他从不参与决策,可执行能力绝对值得信赖,不管做什么事情,下手狠着呢。
    “我是这么想的,高级军官和县以上的地方官,不包括县级,都要加税。”李四说道:“加税的范围不包括民间的富贵之家,单纯从职务和官职上来说,这样的话,加税的范围很小,也就是做个样子给老百姓看看,咱们自己都先加税了,也是为以后加税做好铺垫。”
    “大帅真的还要大规模增加税赋?”
    李四道:“暂时没有大举加税的打算,目前咱们不缺钱。只是先把架子支起来。税赋这东西,减税好说,加税的话可就难了。我先把这个调子定下来,以后真要加的话也就好办了。还有……”
    周文远很目标李四做事情的套路,这么大张旗鼓的拿自己人动手触动了自己人的利益,也就只有李四这样的威望可以轻易做到。尤其是那些高级军官,都是大帅一手栽培起来的,再怎么加税也不会有什么反弹码目前不会有。赴死军是大帅的根本所在,动自己人的利益,后面肯定会有所补偿。
    “我会有所补偿的个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会对下边的人说,你要办理好的是……”李四敲着桌子:“伤亡抚恤还要提高,烈士的子女家属还有再做一些优待。尤其是这个,一定要落到实处。伤残军人,烈士家属,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都要照顾好,州级地方官再开一个衙门专门办理这个事情,人选么,优先从伤残军人和烈士家属中抽选。所需钱财就从加税的钱里出。有人在这里头弄出什么猫腻的话,就要重重的办,狠狠的办。”
    赴死军的刑法极重,大帅再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