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天变》第213章没有君子[2]

甲申天变最新章节目录
   ……
    “算了,算了没有你吴长伯这样的涵养工夫,这心里头记挂着事情呢么样的大戏也看不下去,干脆你也别看了们说正事儿,你也忙我也不闲,赶紧说正经的事情……”
    吴三桂一挥手,锣鼓顿停,那些个那足了架势的戏子也就退下了。吴三桂一言不发,看着唐王等他开口。
    “你也别这么看着我,我为什么过来想必你也心中有数,没有闭门不见就算你吴三桂给了我的面子不小……”
    吴三桂哈哈一笑,很是得体的说道:“唐王是当今万岁的皇叔,代天的身份,此来秦地肯定是有朝廷的旨意要颁,若是说之给李四传话稍信儿的,我还真是不敢信呢。”
    无论是哪朝哪代,中枢衰微的时候,地方上的藩镇也不把朝廷当一回事。吴三桂什么时候变的这么精忠,居然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你也别拿这话挤兑我,我过来是和你说事情的,你要是不把我当大四幺三的,我拍拍**就走人,我这脾气你也知道。”
    吴三桂笑道:“唐王是误会了,我虽是在这三秦之地,也晓得知道伯和唐王是共患难的交情。今天能亲自过来为我们两家说事情,也是给足了我的面子,这要是放在平日里,想见唐王您的大驾都见不到呢……”
    一边儿打着哈哈儿,吴三桂收起不芶言笑的面容:“既然唐王都这么说了,我就好好听听,看忠诚伯那边是怎么是说法儿。”
    “这还象句人话,”唐王拎起片子嫩黄瓜,嚼的咯吱有声:“我不给你兜兜转转的绕圈子,有一句也就说一句了。李四怎么说我就怎么学,怎么听是你的事情。”
    “愿闻其详。”
    “你也是个聪明人,眼前的形势也看的出来,这可是李四的原话呐。”唐王看也不看吴三桂,一边儿和黄瓜较劲一边儿自说自话:“大势已经不在了,再想着割据一方的称王称霸已经行不通,希望平西王以国家为重以民族为重。如今大敌方去,正是修养之时,大丈夫建功当一心对外。若是战起,少不了又是生灵涂炭万骨枯的惨状,赴死军不愿和平西王见以兵戎,若是平西王执迷不悟,则只有阵中分个强弱高低……”
    这种“晓之以理”的说辞就是开场白,本就是吴三桂的意料之中,“向往和平”这种套话谁都会说,关键还是实力的比拼。他李四要是真的不想打仗,囤积大量物资在山西,并
    都在动员兵力,这不是打仗是干什么?
    “唐王说点要紧的吧。”
    打仗还是不打仗,根本还是利益,要不是为了利益谁弄这些幺蛾子?
    “李四说的是,”唐王道:“你吴三桂是什么人他李四清楚的很,只要你愿意合作,关宁军还是你的,没有人会打关宁军的主意。可是陕西你必须退出,你的兵他会给你养起来管怎么说~地称雄的勾当就是李四的底线,碰不得,一碰就要打。”
    “就这些?”吴三桂笑道:“忠诚伯这是要把我逼上死路呢,就算我舍得放下眼前的这一切,只怕我手下的弟兄们也不会舍得。既然话已至此,我也就实话实说了。我的手中也有几万弟兄,战斗力未必就比他赴死军差了。不管是朝廷封赏也好,是我们自己打拼也罢,终究是要是一方养兵之地,陕西我是占定了。唐王也带我的话给他李四他李四不想生民涂炭,我也可以答应他,我替他把赴死军养起来,只要他退出他的地盘儿么都好说……”
    这已经是等于战了。
    没有地盘儿,你手里就是再精锐的武力也是白搭。尤其是关宁军和赴死军这样的队伍是硬生生拿银子砸起来的,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很快就会沦落为闯军那样的乌合,然后被人消灭。
    地盘儿的重,吴三桂是深有体会。放满清入关也是一个无奈的选择,当时要是有一块稳固的地盘儿,可以把军队养活起来全可以继续反抗李闯或者是抵抗满清,最起码也是割地自保的局面。
    手中有兵而养不起来也是当年先投李闯再投满清的根本原因之一,如今在陕西苦心经营于有了一点儿根基,不可能让出去。
    一了李四的条件吴三桂立刻翻脸,唐王反而是哈哈大笑:“我说你这个平西王,还真是让李四给说准了,一提地盘你肯定就恼。哈哈,李四这个家伙,真是有两下子。
    既然是铁了信的想要一块地盘儿,李四也不能断了你的活路,所以准备和你换,换地盘?”
    “换?”
    “只要你平西王愿意和他李四合,李四保你有更大的地盘儿。”
    “李四愿意把河南和直隶给我?那还好商量……”吴三桂话带讥讽的说道。
    “河南和直隶是朝廷的,你们谁也别想。”唐王笑到:“李四的意思是把亦里把里,阿里麻里、甚至是不花喇等地作为你平西王的养兵之地……”
    这些都是极西之地,根本就不在大明朝的版图,用当时的眼光来看,就是蛮荒之地。听起来是广阔的很,已经和当年蒙古人的钦察汗国接壤了。可这不是瞎胡闹嘛,还不如直接说用月亮上的地盘儿换陕西呢,吴三桂当然不干。
    “不管你听还是不听,我的话是带到了。对了,还有最后一句:李四说他绝对不是拿你寻开心,若是你平西王有这个心思,极西之地赴死军可以包打,打下来算你的。而且不久之后,这些地方将成大明朝的腹心之,赴死军还会打到更远的地方,开疆拓土永无极限……”
    吴三桂算是听明白了,李四是想把关宁军捆绑在一起,共行对外扩张的事情。吴三桂不得不承认,极西的那些弹丸小邦根本就受不起赴死军一次像样的打击,赴死军要是扩张的话,轻易就可以拿下这些貌似辽阔的地区。
    可吴三桂也不是三岁的娃娃,拿关中三秦之地去换那些地区绝对不行。
    “唐王奔波辗转,都是为了我和李四,先谢过唐王的好意。他李四这是欺我,我当宁死不退。他若战便来打好了。”
    “平西王三思。”
    “不必再思。”
    “那好,李四也说你这边肯定是要打的,让我告诉你,姜那边的事情已经定下来了,你就不必再费心费劲的拉拢大同方面了。”
    赴死军和吴三桂之间的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当然都要想法子拉拢大同的姜,以吴三桂的弱势地位而言,就算不能把姜拉拢过来,起码也要让他保持一个中立的架势。
    不过这种情况不大可能出现,姜更有可能倒向实力强大的赴死军,成为吴三桂的敌人。
    “呵呵,姜就是个蠢货,也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我这边支撑不住了,他也没有活路。”唐王笑道:“这个道道儿我都看出来了,姜会看不出?不过姜实在不是李四的对手,若不如此,只怕会第一个倒在赴死军马足之下。”
    “下月初一,赴死军将攻打延安府路在虎口关入路在孟家山入,然后齐攻延安府城。”唐王很自然的说出赴死军的进军路线,这样的重大机密,就好像刚才说“黄瓜不错”一样,根本就没有当成什么大事情。
    “哈哈,多谢唐王告知,看来朝廷是准备隔岸观火了。”
    两个大的地方实力派死掐,对于江南朝廷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真要李四和吴三桂打到了口吐白沫无力再战的程度,朝廷那边肯定是鼓掌叫好。
    “你们打起来对我那大侄子皇帝没有坏处好是你李四的心肝肚肠都打出来,然后李四把你的脑浆子撞出来,哈哈。”唐王半真半假的说道:“不过这些情报不是我给你的,是李四托我告诉你的。他说不管胜负如何们双方都不希望把陕西打烂,所以最好还是一阵见输赢。到时候西王若能认清楚形势,也不算晚……”
    这样的话语若是差个人说出来,不是细作也是双面的细作,肯定早被吴三桂严刑拷打了。可唐王这么一说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哈哈,”吴三桂仰天大笑:“好狂妄的李四,既然他都如此了我也不能小家子气了。不管是虎口关还是孟家山,我都给他让开。他也别偷摸摸的象个摸鸡贼一样了大方方的过来吧,我在延安府等他就是。若是十日之内打不下延安府也会知难而退了吧?”
    “三日,李四说若是平西王真在延安府等日即可。三日之内若是拿不下延安,他就永不踏足陕西半步。”
    “哈哈,看来还真是个君子协定。好得很呐,若是他真有这个本事,我就搬家。”
    总体来说,吴三桂居于劣势,不管是兵力还是整体实力,都无法和赴死军比肩。尤其是在很大一部分兵力牵制在四川之后,若是赴死军真的趁虚而入,麻烦相当之大。喀尔喀等蒙古各部完全可以回头袭扰,姜也可以趁虚而入,虽然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伤了吴三桂的筋骨,可牵制一部分兵力完全可以做到。到时候赴死军全力一击,关宁军胜利的可能不足两成。
    因为不想陕西打烂,所以李四不愿意做逐
    争夺。只要吴三桂肯认输,方法无所谓。
    某日某日攻打延安府,连行军路线都给对方了,怎么看都是君子协定,可真要是执行起来,无论是李四还是吴三桂,都不可能就真的是什么“君子”了。
    战场上的东西,虚虚实实尔虞我诈,从来就不讲究什么君子。李四要攻打延安府的事情,不能不信可也不能信的实了。就好像吴三桂让开道路放赴死军进来作战一样,都是基于自己的考虑,可不是什么堂堂正正的君子气概。
    吴三桂的兵力本就不占据优势,又被牵制了一部分。若是把兵力分散的布置在边境线上,就是自取其辱了。赴死军一旦突破,纵深如何面对?与其在边境上提防着李四,还不如把兵力收缩回来形成战略支撑,内线作战的便宜好处就不必说了,当年在关外就是这个样子。鞑子虽然咄咄逼人气势汹汹,可只有几个有限的支撑点卡着,鞑子也是干瞪眼没有法子。
    其实吴三桂还有个盘算,前面是在和张献忠打仗,也估计到了张献忠会和李四勾结,所以在打的同时也在暗中和谈。双方都在喘息,只要这边顶住了李四,后方就容易多了,甚至把张献忠收了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虽然这种可能很小,可张献忠的牵制作用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好了,你们愿意么打就怎么打吧,最好是两败俱伤,”唐王不无讽刺的说道:“我回去准备看热闹。”
    “唐王走的也忒急了吧?”
    唐王脸色一变,沉声道:“怎你吴三桂还想把我扣住不成?”
    “哪里哪里,真会了,我是想让唐王看完这出《珠帘寨》再走也不迟嘛。”
    “贼人已经打走了,沙陀的救兵不搬也罢,忒没有看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