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入汉》第三百一十九章渔翁得利(下)

惊雷入汉最新章节目录
   更新时间:2013-02-18
    晋国使臣风尘仆仆赶到辽东,先行拜见燕王传达晋帝司马攸之意思。不想进入辽东地界,但看伤病无数在县城之中医治休整,使者不由得大吃了一惊!急忙派人打听才知道原来前日与汉军一战,晋人损兵折将取得惨胜。
    眼下整个辽东都在热议那王戎渔翁得利,竟然利用晋与汉的厮杀从中获取了汉军在辽东占领的所有地盘!
    晋国大臣裴秀刚刚抵达邺都,稍作商议之后晋帝便派出了使者。这一路上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的赶路,没有浪费一丝的时间。不过这么两天的功夫辽东晋军竟然与汉军动起手来,反倒是被王戎给算计了,这消息若是传到邺都恐怕会引起更大的轰动啊。
    朝中文武以及陛下做什么反应,与使者的关系并不大。事情乃是辽东燕王搞出来的,过程是晋军在该地所有将领参与的,使者不过是个传递消息的,虽然心情不好,但是毫无干系。
    听闻朝廷使者来了,燕王司马机与积弩将军孟观等人率领辽东文武前来迎接。堂堂燕王不过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率众亲自迎接让使臣受宠若惊,唯唯诺诺,表现的甚是恭谨。
    一番客套过后,使者宣读圣旨,燕王司马机与积弩将军孟观协助裴秀拉拢异族有功,各有封赏。辽东军政仍有二人负责,并且要积极的联合王戎谋取辽东汉军云云。
    纸面上是这般的叮嘱,私下里却又有不同。晋帝司马攸暗中嘱托燕王等二人凡事不可急迫,万事以稳重为先。即便短时间内不能夺回辽东之地也是无妨。因为辽东之地被汉人占据之后,以后的归属乃是王戎。
    想要利用王戎,便要先行消耗其锐气,磨掉他的耐心。等到王戎急切想得到土地,又深刻认识到单凭自己绝对没有办法干掉汉军的时候。那个时候晋军的立场才便的有利,王戎这把异族大刀用起来才会顺手。
    在此之前,养精蓄锐便可以了。
    得到晋帝这般的指点,燕王司马机与积弩将军孟观不由得心服口服,同时也是叫苦不迭。晋帝远在邺城便看穿了双方合作的利益关键所在,而自己等在辽东许久却是急功近利,导致如此收场。
    这该如何是好?
    怪之怪自己未曾洞悉合作之本质,怪那王戎过于阴险卑鄙,谁曾想到王戎对于联手之战竟然是完全自顾自的立场,没有任何合作的意愿,完全把晋军当做工具一样的利用?
    谢恩之后三人分宾主落座,燕王司马机一脸阴霾,积弩将军孟观也是长吁短叹。使者见状自然清楚二人此时的心态,在陛下圣旨未到之前便贸然行事导致如此惨败,事态一下子升级不好控制起来。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使者同情燕王等人的遭遇,可自己接下来是要出使异族的。异族之地位与资本,实力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原先拟定的策略似乎未必适用。一旦有什么意外,岂不是辱了国体,丢了脑袋?
    三个人坐在大厅之中耷拉脑袋,唉声叹气,面色阴沉,谁也不肯发话,却都了解彼此的难处。
    请罪是必须的了,但国家之事重于个人的罪责。晋国与王戎这一族人发生了摩擦,对方又在晋军面前强取数城言之凿凿,让晋人好没面子。接下来使者到了那边,是要照本宣科,还是要有所表示?
    这些事情能够拿捏的只有晋帝司马攸,三人思索的乃是是否要押后前往异族的时间。
    “想不到事情竟然是这样,燕王既已派人禀报圣上,本使者便在此处静候陛下之意吧。本使前来之消息,还望燕王切勿外传,使得王戎之辈有所疑虑。”使者见燕王等人久久没有动静,心知不可孟浪而行,于是缓缓说道。
    燕王司马机颔首道:“使臣大人言之有理,辽东形势发生变化,我等不可使局势恶化,一切但凭陛下做主。实在想不到王濬冲竟然如此龌龊,让本王很是不爽啊!”
    堂堂晋国燕王,竟然被异族摆了一道,而且还是活生生的损兵折将。这事情本来就不光彩,放在燕王头上坊间的流言也就更多了。司马氏家族本来就没什么出类拔萃的人物了,偏偏燕王又遭此败绩,恐怕河北士人因此对司马氏的评价又要大打折扣,这是燕王司马机所不喜的,更是晋帝司马攸不愿意听到的。
    使臣闻言苦笑道:“下官这次前来,裴大人曾经叮嘱下官,那王戎虽是中原士人,可在塞外数年,蔽塞礼义之门,不可以汉人度之,须打起十二分小心方可。想不到一语成谶,竟然真被裴大人说中了。”
    积弩将军孟观也跟着无奈道:“所谓驱虎吞狼坐收渔利,依照陛下意思我等当时那旁观之人。一时不察反成虎狼之辈,是在是羞愧难当。若非辽东形势诡谲,孟某必定入京亲自请罪。”
    燕王司马机摇了摇头道:“还是裴大人言之有理,王濬冲深知礼义廉耻,却置身事外,行事作风诡异无比,日后打交道定要多加小心。”
    使者叹息道:“燕王与孟将军所言甚是,眼下之处理非常关键,切不可送走了汉人,又来了王戎,那时恐怕陛下定然龙颜大怒了。”
    汉军自此从晋国后方没了踪迹,可取而代之的乃是王戎。观王戎行事,唯利是图,非利不为,又兼具不小的野心。想要算计王戎必然要从长计议,想要安抚王戎却也要防备其狮子开口。
    王戎坐镇辽东可以成为晋国的一道屏障,更有可能成为晋国的心腹之患。诚然王戎重视家小,可刚刚送走家小便玩弄这般手段。由此可见王戎绝对不是个省油的灯,在规则内玩弄心机手段获取利益,这一点上让人恼怒,却又无法撕破脸皮。
    燕王司马机也知道眼下唯有听命行事顾全大局,无论怎说是赶跑了汉军,暂时稳定了辽东局势,虽然晋国隐隐有些隐忧,不过这样的局势已经足以让晋国在汉朝面前有了足够的资本谈判。如此说来,却也算是达成了当初的战略。
    “嗯……听闻汉帝刘禅转往川中,废黜其子太子之位,不知中原形势如何?”燕王司马机心思一转,关心起中原局势来。
    使者闻言道:“近来各路消息频传,朝中诸位大人也是议论纷纷。汉军退守各地,分兵中原各处,想来中原形势并不稳定。是战,是和,眼下也无定论。”
    积弩将军孟观半晌没有言语,此时说道:“前方战报我与燕王皆有了解,汉人动用之军虽是偏师,兵力仍是不少。此时汉帝不在许昌,派遣使者入川似乎也并不妥当。”
    从邺城前往成都,路途何止千里?晋国真的在这个时候派出使者,长路漫漫恐怕要花费好多时日。而天下局势正处于变数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这个时候派出使者,无疑是难以成事的。
    使者携带的使命不符合随时变化的形势,不仅仅是难以达成使命,更难的是让晋国的决策受到牵制与影响,处于被动的位置。眼下晋国展现了强势的一面,但时间上并非是派出使者的最佳适宜。
    而且汉人在晋国首次派出使者之前便决意一战,此时虽然受挫但汉人究竟作何打算还在未定之天!
    一战是否足以让两国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使者微微摇头道:“陛下之决断并非下官可以猜测,朝中尚无定论之音,目前看来仍是言之过早。不过燕王与孟大人若有和看法不妨直言,下官回朝之时定然转述与陛下。”
    燕王司马机与积弩将军孟观对视一眼,都是明白此话的意思。朝中群臣必然是争执不下,晋帝司马攸若是能够决断,何须这般遥远的询问燕王与孟观之看法?说起来轻描淡写,实际上朝中那错综复杂的派系一旦争执起来让人头疼不已。
    晋帝司马攸之决断力比起司马炎要高上不少,但对于局势之判断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尤其朝中群臣在做出决定之前,都要结合自身之利益考虑,出发点不同,看法不同,甚至判断上也有区别,哪怕是朝中的正直之臣从国家的利益出发也是有着各自的角度与看法。
    晋帝司马攸拿捏不定,看来事情并不好办。
    燕王司马机沉吟片刻道:“中原动荡实乃难得之机,然已汉主之能恐怕不会持续太久。是战是和当早做决议,却须依据中原形势相时而动。”
    以朝中群臣的才干远远超过了燕王司马机,这些名儒高士都争执不下燕王也是不敢妄下定论。可晋帝司马攸有意询问,燕王又不能不说,是战是和自己也是拿捏不定。
    此乃国家大事,更会成为晋国命运的转折点,谁敢妄下结论?要知道司马氏刚刚成立晋国不过两个来月,要做出这般重大的决定,怎会不谨慎?
    积弩将军孟观见状道:“汉人遭此动乱,确是难得机会,想要彻底平复骚乱恐怕也是需要一些时日。若是能够与汉人达成互不侵犯之盟,我大晋便可在此期间全力恢复国力!”
    晋帝司马攸征询的乃是燕王之看法,积弩将军孟观虽然才干不差,但在朝中论资排辈仍是末尾之辈。所谓询问之言也不过是出于礼貌而已,因此孟观自知人微言轻也就敢于放胆直言。
    ……
    占据了汉人留下的城池,异族不仅仅有了落脚之处,更是占据了百里之地,可谓是有了发展的根基。
    当年的异族之乱,辽东所遭受的战火还算少些,可百姓对待塞外异族仍是仇视的态度。仇视是不假,可手无寸铁的百姓面对凶神恶煞的异族又如何?早就被人杀得怕了,恨不过是在心中,表面上连表露都是不敢。
    进驻城池的不仅仅是异族的战力,还有无数异族老幼家人。这个时候王戎也无须顾及晋国的目光了,原本藏身在后方的兵力与妇孺老弱成群结队的开入城池之中。
    这个时候晋国也是束手无策,若是翻脸,这王戎比起辽东的汉军实力何止强上一倍两倍?
    坐在府邸之内,王戎微微感叹,多少来年风沙中讨生活,想不到有生之年能够回到往日的生活之中。不过人已经改变,置身同样的环境下,却是没了当初的心境与感觉。
    “情况如何?”脚步声响起,王戎也不抬头的问道,对于来人是谁早已知晓。
    步入房中的异族大汉约有四十余岁,古铜色的皮肤一脸坚毅神情,双眼好似鹰隼一般炯炯放光,举手投足之间颇有一股智者风范。
    “大王所料不差,各城库府被搬运一空,城中百姓也是少了许多。我已差人打探,数日之前汉人便开始搬运钱粮人力,不知去往何处。”这汉子负手站在一旁,对于眼前之困扰也有一丝不解,但神态之间仍是信心十足。
    王戎微微点头道:“古察那你做得很好,连你也查不出汉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