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明》第一百五十九章正心殿议[2]

回明最新章节目录
   卿家退下吧,叔王久病初愈,联要留叔王在宫中一叙亲情。”
    看着众人退下,又命太监前书燕王府接燕王妃、诸子进宫,思虑了一下,又吩咐去召请晋王一家前来,同时诏谕皇后,在御花园设下家宴,款待晋王、燕王,同时庆贺燕王病愈,为之压惊。
    且不说皇宫之内的马皇后遵旨来到御花园。亲自率着宫中的女官,指挥着太监宫女们已把太液池边布置就绪,也不说晋王朱恫和燕王朱橡之家眷相见时的一番寒暄问好。
    当方孝孺、黄子澄和尹昌隆等人出得正心殿,怏怏不乐的走至太常寺,在黄子澄的邀请下。诸人一起进衙门中稍息,由于刚才满腹经纶用不到地方,却被一个,素来以粗豪著名、他们读书人一般看不起的武夫所质问的哑口无言。
    心里不由就有些嗟叹,半晌,尹昌隆轻轻叩了一下桌子。小心翼翼的低语道:“难道皇上有意不让宗亲会议总裁?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呢?”
    黄子澄、方孝孺心中一动,知道这尹昌隆的学术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毕竟是监察御史出身,平时最拿手的就是找寻他人的错失,说不定会有什么新的见解也不一定,忙定下心神,专心听其道来。
    尹昌隆见到两位学术大家专心听自己讲话,心里也是颇为得意,也不遮遮掩掩的,只是往门口张望了一下,遂道:“皇亲惟谋逆不赦。余罪,宗亲会议取上裁。法司只许举奏,母得擅逮。勒诸典章,永为遵守
    “这么简单的事情,以皇上之英明,决计不会忘却,二位大人试想,当初试定侯郭英、驸马欧阳伦的案件,皆有在潜邸时的皇上议处主持颁布,对于此事。皇上应该驾轻就熟,就算是咱们做臣下的想不到,皇上也不会忘记宗亲会议总裁这个杀手铜的
    尹昌隆说道此处。黄子澄不由眼光一闪,马上接口说道:“不错,更何况皇上早乙经将亲藩宗亲全部调出京师,作为宣谕使往皿面八方,不说长短,以咱们计算,一年之内,绝对完不成使命。皇上就算是诏命晋王主持宗亲会议。在此等形势之下,也无第二种裁决结果,为何皇上却没有让宗亲会议总裁呢?。
    两个人同时把疑惑的眼光转向在一旁不语的方孝孺。方孝孺轻轻捻着自己的长须,沉吟不语,已经说过方孝孺此人虽然迂腐,但绝对不笨,再则心境毕竟清明,所以考虑事情容易透彻的多。
    抬头看两人注视着自己,轻轻把眼光扫向尹昌隆,坦率地说,方孝孺有些不屑监察御史尹昌隆的为人,因为此人并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式的人物,而是有一点什么小事就会上纲上线的政治“过敏症”患者。碰到这样的人不要说是同朝任事 就是在一起聊一会儿天。都会觉得闹心。但是陛下用人之长,就是用其喜欢钻牛角尖的功夫,用于削藩之,则是一把利刃。也就是这么一个吹毛求疵的人,才会立刻现陛下留下的破绽。
    再看向另外一边。黄子澄原名黄猩,字子澄。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三、探花及第的优秀人物,可是最近几年,被功名所累,才显得急功近利,皇上的用心其实黄子澄也能猜出来,但是他留在太常寺卿的位置上太久,而执着于削藩之事太甚,以至于被功名蒙蔽了眼
    。
    想到此处,方孝孺摇摇头,道:“圣上的心思,岂是我们做臣子的能揣测明白,不管怎么样,大家尽量为朝廷维事,达到无愧于心就罢了,何必执着于一定要明白呢?
    午时的钟声响起。悠扬的飘荡在紫禁城的上空,打断了方孝孺的话,也打断了尹昌隆和黄子澄的追问之心。
    接着此际,方孝孺侧身望着窗外澄净的蓝天,没有一丝云彩,想到谁能算出,什么时间会阴云密布,什么时间又是晴空万里呢?
    防:五千字之外的话。月底了,大神的比已经分出了胜负,如果可以,还有八票,虫子就到三十票了,能顶上去吗?
    另外,虫子说过,回明是准备合理的提出一个政治体系可能,而不是以靖难为主题。不会着墨内战太多,本幕想写一下朝鲜和日本的战争作为衬托,可是明显大家不是太关注,所以靖难最多还有二十万字就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宫廷生活和征战天下,虫子会掺杂着写,以免大家闷,如果有什么意见,提出来就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