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行》三百一十章解决问题的方法

宋行最新章节目录
   到深得杨华信任的谋士赵行德出言反对杀曲端,席贡了。他提高了声音,大声道:“杨大人,曲端此人骁勇善战,有信布之勇,手下吴、吴兄弟并为爪牙。在泾原时就曾擅自向地方摊派钱物、劳役,且不遵经略司号令,桀骜难驯,若放任不管,日后必成祸患。”
    听席贡反复说曲端跋扈桀骜,杨华倒心中起。这事也是席贡一面之词,未免有席大人寻机报复之嫌。
    赵行德大概也意识到刚才自己说话的语气急促了些,有点失礼,他小声用商量的语气对杨华说:“大人,曲端这次来灵州,已经表明归顺我天承朝之意。而陛下也曾颁布圣旨招关中诸军人夏参战,曲端此刻来灵州,不但无过,反而与功。如今王篡位,人心正乱,朝廷根基未稳。杀曲端不过是举手之劳,但若无故杀之,只会使关中诸军离心离德,到时候,吴相还如何稳定关中局势?请大人三思。”
    杨华苦笑,若说分析问题最后做出决断,他好象不怎么擅长。让自己拿个主意,还真让人头疼的。曲端威望很高,杀与不杀都牵动着整个陕西的局势,断断草率不得。
    沉吟片刻,他转身对角落喊了一声:“关群,你怎么看。”
    听到杨华说话,席贡这才发现在阴暗的角落静静地坐着一个人。此人生得很是猥琐,嘴唇上两撇鼠须让人大起恶感。可自己进屋已经有这么长时间了,却丝毫没有察觉到书堆中坐在这么一个人,这人的定力还真是惊人啊!
    这个时候,席贡这才想起来灵州地时候听到过的一个传言:杨华身边的首席谋士并不是前西夏高官赵行德,而是一个叫关群地辽国进士。河东军的重大决策皆处于此人之手,是一个狠辣而果决之人。以前他还任过河东判官,新朝既立,杨华本有意让他做中枢大员。可后来不知怎么的犯了杨华的忌讳,被贬为马奴。
    席贡对此人闻名已久,一直有心结识,却不想在这里见到,便凝神看过去。
    关群慢慢地站起身来,突然说:“禀主公,关群不认识曲端,没办法下判断,也不敢乱说。”
    杨华说话也直接:“那你就乱说吧。”
    关群微一踌躇,冷笑道:“杀不得。不管曲端为人如何,明公欲廓清海内,自然要收人望,得民心。杀一曲端事小,失天下之望事大。属下就不明白了,区区一个曲端有什么好麻烦的。他要归顺天承朝廷,逢我朝为正统,大用就是。若叛变,剿灭之。河东军,兵甲精绝天下;西军,日落西山。主公费哪心思做什么。”
    杨华不以置否,他以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无故杀大将,确实不那么地道。”
    赵行德微笑道:“以曲端的人品来看,杀之无妨,但从天下大局而言,不杀为好。
    关群冷笑:“不管杀不杀,我都有制那曲端地办法。”
    “制?”杨华眼睛一亮:“说下去。”
    关群:“皇帝不是下过圣旨要招关中诸军入夏参战吗,兵我们就不要了,单招吴氏兄弟进河东军,授予官职。如此,一来可断曲端两条臂膀,二则又可收吴家兄弟为明公所用。没有吴家兄弟,我看那曲端还能反了天。不但如此,主公可任命刘为泾原经略副使兼知谓州,分其军权。如此一来,刘将军便与那曲端从上下级关系变为平级,刘将军感念将军恩义,自然归心。如此,曲端所辖泾原军即便想乱,也乱不起来。”
    此言一出,不但赵行德,连席贡也击节叫好,他大笑着说:“泾原军领军大将都归河东军,手下军力又分一大半给刘,我看他还怎么跋扈?”他心中本恨曲端,心下踌躇,一旦曲端失势,定要让他好看。
    席贡心中的那点小九九杨华自然不知道,他现在只是感叹: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还真是好使啊。一道圣旨下去,要什么样地人才就有什么样的人才。
    一想到南宋名将吴氏兄弟就要归于自己囊中,杨华心情一阵激动。
    吴家兄弟要征召入河东军没任何问题,杨华当即去见曲端,温言抚慰,并以后生晚辈的姿态表示立即派出大量的辎重队,将泾原军所需的一切物资立即启运去西安州。
    杨华说:“道路泥泞,曲将军就算要来夏地,部队无钱无粮也没办法行军。
    不如这样,我立即划拨五万石粮食和两万贯铜钱,着两万民夫立即送过去。”
    曲端本就是一个心思单纯的人,虽然跋扈,但脑筋有时却不太灵光。他这次说要带兵来夏地以军就食,其目的也不过是钱粮二字。现在既然杨华答应亲自送上门来,也就打消了带兵来灵州的念头。
    安抚好曲端,杨华又亲自去驿馆见刘,宣布了任命他为泾原经略副使的任命。
    刘还是那副淡淡地神情,只说了声多谢朝廷信重,末
    躬尽瘁,死而后已云云。即看不出喜,也看不出怒,这家伙有些高深莫测。
    与刘分手,走在街上,杨华有些闷闷不乐,这次亲身来访,并没能从刘口中掏到一句塌实话,无论怎么看都算是一种失败。
    “恭喜主公,刘已为你所用了。”听完扬花的叙述,关群微一思索,突然着拱手说了这么一句话。
    杨华有些惊讶:“此话怎讲?”
    关群笑道:“刘将军为人沉稳,属于那种口风甚紧的人,有些像赵行德,可你也不能说赵行德就不忠诚吧。万言千当,不如一默。”
    杨华一想:“恩,这两个人有的地方还真有些相似。”
    关群有接着说:“刘肯定知道他这个经略副使是用来分曲端兵权地,他本是泾原军老人,是曲端的下属。现在突然同曲端平级,换成其他人只怕要推辞再三。可刘将军却没多说一句话就点头,这说明他已经明白主公想要他干什么。同聪明人说话,其实不一定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点透。将军你再想想,那日比箭,刘若想赢折彦文还不是一件简单地事。可他偏偏装着被曲端惊得走神,一箭射偏。既不得罪曲端,又顺便卖主公一个人情,真是好心计啊!”
    杨华叹息:“我倒没想到这层,此人才堪大用。”心中暗暗佩服,刘后来能够做到一代名将,不管是智商还是情商,在这个时代都是第一流的。
    “主公与其为曲端一事分心,还不如多为即将开始的兴庆府之战多操心一点。”关群仰头望着外面地无边的雨丝:“这场雨应该快停下来了,再过几天,一晴,我军就可过河。得此喘息之机,党项人应该已经调贺兰山守军入卫京畿,五人多人啊!”
    杨华点点头:“我也听军统司地人说贺兰山五万大军已经调动了,领军地是李良辅,夏国第一猛将。这仗不是那么好打。”
    “我倒认为这一仗很好打。”关群说:“党项人地精锐大半已经丢在灵州,贺兰山军团什么名气很大,其实却没什么战斗力,边军嘛!夏国惨败,军心沮丧,加上精锐骑兵军团已经被我消灭。单靠步兵,遇到游奕骑还不是一边倒地大屠杀。”关群眼睛雪亮地看着杨华:“主公也太轻看自己地,你现在可有五千精锐骑兵,有这么一支强大的骑兵军团在手,毁人城灭人国,举手之劳尔。”
    听他这么一说,杨华高兴起来:是啊,我现在可有五千骑兵。这样强大的力量,即便是对上女真也有叫板的力量,还用惧怕党项人吗?
    杨华:“关群,走,我们去军营转转,看看骑兵训练得如何了。”
    “是。”
    杨华拖着酸痛的脚和老风湿病人关群一瘸一拐地出去了。
    骑兵的情况比杨华想象得要好上许多,西夏人本就是好骑手。这次招募进游奕骑中的骑兵大多来自于西夏的铁鹞子和山讹俘虏,这些人骑术高明且不说,战术素养也是极佳。
    本来,杨华还担心民族问题。可进军营一问才知道因为李鹞子本身就是党项人,见党项人都能做到高官,俘虏们自然不担心受到民族歧视。
    而且,骑兵们成分复杂,有党项人、契丹人、汉人、蒙古人、室韦人、.海人,甚至还有一个深目高鼻地色目人,堪称民族大熔炉。
    河东军并不看人种说事,只要作战勇敢,立了功劳就能分得田地。杨华承诺,一旦拿下兴庆府,就将党项上层的财产没收,分给有功将士。并派出地方管制使,宣讲党项贫民在以李乾顺为代表的党项贵族、头领的统治下,生活如何如何困苦。河东军这次来夏地,就是要剥夺党项贵族的特权,将土地和牛羊平均分配给每一个有功的士兵。
    这个承诺让投降的河东军的党项俘虏异常兴奋。这个世界上,穷人还是占绝大多数的,是个人都想改变自己的人生。
    杨华现在是用阶级斗争来掩盖民族矛盾,这一手很顺利地化解了军中的不安情绪。
    不两天,绵延地秋雨终于停下,在烈日的暴晒下,地也干了,黄河水也退了。期待已久地兴庆府战役开始了。
    杨华命人在黄河上搭建了十座浮桥,花了五天时间将两万多主力战兵和八万青壮民夫送了过去。
    *********************************************
    PS:推荐好友山凤的新书《医师传》。
    起点连接:1
    另:特意说明一下,新书《医师传》,不是我用马甲写地。请大家多多捧场,谢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