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铠》三百二十六整军(下)

斗铠最新章节目录
   听孟聚说完,易先生默然,然后他叹道:“这样的话,你只能起草一份奏章,让我带回去转呈朝廷了不过孟侍郎啊,趁着这番空闲,你确实也得把内部好好整肃一番了欲谋大事者,根基不稳乃是大忌啊”
    孟聚大点其头,深以为然
    其实,不需易先生提醒,早在南下之前,孟聚就一直有整顿麾下兵马的想法了,那时,他想整编的对象是易小刀、关山河、白御边等几个边军将领,但还没来得及实行呢,南下战役就迫在眉睫了,他不得不中断了此事,带着部下们匆匆南下
    现在,东平军各路兵马云集济州,南唐跟慕容家又是打得不亦乐乎,没人来招惹他,这是整编兵马的最好时机了,孟聚当然不会客气,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
    现在,东平军最大的问题就是客强主弱,作为孟聚嫡系的东平老兵只有一万出头,即使王北星和易小刀赶来了,也不到两万之数,仅仅五个旅而加入的边军人马就过了三万人之多,过九旅之众所以,孟聚整编的最大目的,就是要把那批来投边军将领手上的兵权给削弱,减少他们的统带兵马
    当然,这种用心,孟聚肯定是不能宣诸于口的对着众人,孟聚找了一堆的借口,说是为了提高战斗力啊、兵马正规化便于调遣和管理啊、有利后勤补给啊之类
    他惴惴不安,担心这么烂的借口边军将领们会不会接受,他们会不会群起造反呢,结果被文先生嗤之以鼻:“主公过虑了此次整编定能顺利进行的”
    “啊?何以见得呢?”
    “主公所担心,无非是近来投的边军将军统掌兵员过多,导致主轻客重但主公需知几位将军能在平叛战事中保全兵马幸存,又能及时弃暗投明来投奔主公,他们不但善战,其心思机敏和灵活机变也是远常人的
    主公您能看到的事,他们肯定也能看到的为消主公之疑,也为了能君臣相安长久相处,只要他们够聪明的话,他们肯定会主动配合的”
    文先生的预言非常准确孟聚整编兵马的风声刚刚放出去,雷霆旅旅帅史文庭就主动上门叩见了,他递上呈文,自称麾下兵马太多,委实出了他的统御能力因自己才具不足,现在,史文庭愿向本部交出两营八百战兵和铠斗士四十名请大帅另委能干将领统带
    孟聚客气了一番,但史文庭态度甚是坚决,最后,孟聚只能“无奈”地收下了这批兵马
    史文庭主动减兵的消息放出去后,边军将领们纷迭而至黄旻、赵狂、洛小成、熊罡等边军将领纷纷跑来孟聚这边递上呈文都说自己才具不足无力统带麾下兵马,自请裁减麾下兵员,减员兵马从数百到一千不等——孟聚也不知他们是否事先商量过的,减员之后,每个人剩下的统兵额都只剩两千左右了
    既然边军旅帅们知情识趣,孟聚也不客气了,统统收下几天功夫下来,旅帅们总共交出了八千战兵和四百斗铠
    接着,孟聚又用这八千边军士兵组建了三个旅,任命了三名旅帅,分别是曹林、胡双印、陆旗
    三名任命旅帅中,曹林本是王虎旅的旅司马,而胡双印则是齐鹏旅的营官,还有一个叫陆旗的军官则是孟聚麾下的侍卫队长这三人当年都曾跟随孟聚南下为慕容家助战,历次战斗中奋勇争先,表现卓越,令孟聚印象深刻,趁着这次的机会就把他们给提了上来
    眼看着孟太保组建了三个编旅,部下们兴致很高,纷纷跑来出主意帮起名——这也是从边军时代起就有的老传统了,每个旅成立时候,都要根据旅帅的名字取上一个勇号,比如易小刀的“横刀”旅啊、史文庭的“雷霆”旅啊、赵狂的“狂狮”旅啊,勇号越威武越吓人就越好
    但这次,孟聚又一次让大家出乎意料了他当场就给这三旅兵马定了号:曹林统带东平七十一旅、胡双印统率东平七十二旅、陆旗统率东平七十三旅
    看到孟太保随便拿了几个数字来当“勇号”,众将无不膛目结舌上任的三个旅帅满脸通红,尴尬万分,但他们资历太浅,也不敢出声抗议
    王北星跟孟聚还熟一些,出声劝解道:“太保,拿这个来当勇号了,这样好像儿戏了点?我们取上个威武的名字,让敌人一听便闻风丧胆,振奋人心,我军将士杀敌时也能添上几分勇力,又不耗费什么,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北星,兵马的威名是将士们奋战打出来的,我还没听过哪路兵马是靠勇号就能打胜仗了要打胜仗,靠的是将帅指挥若定、军士悍勇无惧,不是靠一个好名字?”
    孟聚环视众将:“不单是这三个编旅,我军所有的兵马都要重定番号,番号统统定为数字,你们各旅想要什么样的数字的赶紧自己到文先生那边报名去两天之内不报的,我就随便给你安一个数字当番号了”
    众将顿时轰然,王虎叫道:“主公,这是为什么啊?”
    “这是为了你们大家好”
    对着众将,孟聚耐心地教导道:“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大家都该听过的诸位,我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你们用兵时都有一些固有的习惯
    比如当两军对垒时,王虎喜欢主动进攻,尤其喜欢全面强攻,直冲猛打,先声夺人;易帅则擅长守备,以静待动,后发制人;齐帅则喜欢正面佯攻,以偏师攻打敌人侧翼;北星则是喜欢以精锐兵马猛攻敌人一点迫其全线崩溃
    这些都是你们各自习惯的用兵手法,由诸位将军性情决定的,风格鲜明与敌对阵时如果敌人看到我军的战旗和勇号,那他们就知晓了我军的统兵将军身份,接着很容易就能猜出我军的策略和动向可以想好对策设下圈套
    所以,我军以数字代替勇号,以后与敌对阵时,敌人再也搞不清我军将领的身份,也没办法揣测我军接下来的行动和步调,使得我军胜算大增另外,我军以数字代替勇号,也有利于隐藏我军的总体兵力使得敌人对我军高深莫测,不敢妄动”
    孟聚一番话听起来似是而非,好像有些道理,将领们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把勇号改成数字,虽然叫起来没有以前那么响亮罢了,但这对将军们的实际利益并没什么实际损害,既然大都督有着这样的考虑大家也犯不着为这点小事硬顶得罪大都督不是?
    当下,还是边军投来的史文庭旅帅第一个躬身道:“大都督深谋远虑,思虑周全,末将敬服雷霆旅愿听从大都督指示,把勇号改为番号”
    当下诸将都是纷纷表态,既然大都督是为了有利作战,那大家都愿意从命改番号王虎是当场就嚷出来了:“主公,我虎旅愿意去掉勇号,我旅愿意改名为东平第一旅,请主公赐此番号给我旅”
    没等孟聚答话,齐鹏已经嚷起来:“虎子,你可真够好意思的啊第一旅的番号,那该是我们旅才对我们旅可是主公亲手组建的旅”
    “瞎扯,我虎旅才是主公最早亲带的兵马,当年我们就是东陵卫的镇标旅”
    王虎和齐鹏都是孟聚身边的亲信将领,两位旅帅自恃得宠也不顾忌什么,当着众将的脸就吵起来了最后,还是王北星看不下去了,喝止了他们:“你们两个,在这吵嚷什么呢?第一旅的番号给谁,主公自有定夺要按我说,第一旅的番号,那是你们两个配用的吗?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那该是主公亲卫兵马的番号来着”
    王北星是镇帅,无论资历、级别都要高于两名旅帅,被他喝叱,王虎和齐鹏都不敢回嘴,讪讪地退下了王虎嘀咕着:“就算第一旅的番号是主公自用了,那第二旅的番号总该轮到咱了?老齐,这个你可不许跟我抢了,不然我真跟你翻脸了啊,顶多第三旅的番号留给你就是了”
    至此,事情也就告一段落,旅帅们纷纷告辞,回去跟部属们商议去了孟聚也回自己住处,他唤来文先生:“先生,这两天有个事情要麻烦你的”
    事情并不复杂,孟聚两句话就讲清楚了:“这两天,旅帅们来你那边申请番号的,麻烦先生登记下来,完结后制成册子呈给我,今后,我军各部一律以数字序列来称呼,原先的勇号统统作废”
    文先生点头道:“学生遵命主公,如果有两个旅帅都取了同一个数字当番号呢?”
    “这个,就要看他们谁先登记的,先申请的先得后申请的那个,你就让他另选一个序列数——哦,差点忘了,东平第一旅的序列番号,你就不要许出去了,这个我自己有用
    今后,我军各部的兵马,就要以序列来命名了,职方、后勤、军饷、给养各部的造册,也要按的序列来造册,这个工作不少,要辛苦先生了,你抓紧办理”
    “学生明白”文先生笑道:“学生定会尽快办好,绝不会耽误主公的大事”
    “大事?”
    “主公,您想要收权,从这里下手,确实是一步好棋”
    孟聚笑着摇头:“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先生你啊”
    文先生能猜出自己举动的用意,孟聚并不感到意外
    一直以来,按照北疆边军的传统,各旅都是以将领的名字来命名代号的,这隐隐给人感觉,好像这旅兵马就是旅帅的私兵一样,造成了边军中经常会出现将领桀骜、不听调遣、以下犯上等诸多毛病
    就像以前孟聚的对头长孙寿任东平都督时,麾下有五旅兵马,但眼看他被东陵卫围攻致死,竟无一旅兵马前来救援,事后也无人为他复仇,由此可见,旅帅这一级将领拥有的自主权实在太大了,连一省都督竟然都拿不出什么办法来制衡他们
    现在,东平军初建,正是朝气蓬勃之时,因为孟聚本身武力强悍,威望崇高,边军中的那些不听调度、桀骜犯上的陋习现在还没在东平军中出现,但孟聚还是提前防微杜渐,先从制度上约束他们,以防这帮丘八将来故态复萌又犯了老毛病
    将各旅的番号从将领绰号改成数字序列,这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其中用意却甚为深远这消除了各旅兵马身上明显的将领私人烙印,而是强调了“东平军”的整体概念
    改番号以后,各部士兵和军官都会潜移默化地得出一个印象:自己服役的这旅兵马不是某个将领的私兵,而是东平军的一部分,大家效忠的对象该是东平军的首脑孟大帅,而不是某个旅帅——这就是孟聚举动的用意所在了这是种很微妙的心理暗示手法,对旅帅们的利益也触动不大,果然没受到多少抵触就顺利推行了
    “其实诸位将军都是聪明人,未必就没有人猜得出主公意图了,只是他们不好说破而已主公,换兵马番号以后,您的下一步打算如何行事呢?”
    “下一步,我打算把各旅的队官、营官打乱,重调换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