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铠》一百九十三决断

斗铠最新章节目录
   犬昌十年六月十十日凌晨四时。东陵卫的讲攻兵马彻底坟丫五东平都督府。
    最后一批负隅顽抗的都督府卫兵和官员躲进了都督府内坚固的堡垒里,王北星气急败坏地想组织敢死队,还是孟聚提醒了他:“急什么,用火攻,烧死这帮兔崽子!”
    王北星于是下令部下们准备放火。搞笑的一幕出现了,当看到东陵卫把柴堆得高高的,又在柴堆上面浇油,堡垒里起了一阵骚动,官员们纷纷叫喊出声:“不要放火,我们投降!”
    “想活命的,滚出来!”
    过了一阵,堡垒的门打开了。最新出来投降的是士兵,他们没拿兵器。空着手出来了。老兵油子们小心翼翼地望着周围杀气腾腾的东陵卫士兵。心中恐惧面子上却要装着漫不在乎的样子,嘴上还端着架子:“东陵卫的大爷们,别动手!咱们出来了。咱们认栽!大家都是吃朝廷饭的,有啥不好说?上官们神仙打架。咱丘八们犯不着为他们送命不是?嘿嘿,咱说唉,兄弟,不用拨了吧,咱真的没兵器!我说,兄弟。不用绑绳子了吧?怪丢人的,多不好意思啊!大爷们别动粗啊,我让你绑还不成吗?”
    看着这些兵油子们的嘴皮利索,即使是满怀悲愤的孟聚也不禁展颜一笑,但旋即,他的脸色严峻起来了:继士兵们之后,困守在堡垒里的官员们也出来了。
    与丢下兵器的士兵相反,文官们出来时个个都是携带兵器的,他们很不协调的手持祖传的长剑,眼中流露出了坚贞不屈的眼神,仿佛个个都是威武不屈的朝廷赤子。
    看着文官们,东陵卫的军官都露出了鄙夷的目光一看文官们拿剑的姿势。他们连鸡都杀不死。
    军官们倒不鄙夷对方投降,打不过就认输,这没啥丢人的。大家都是官场中人。在同一个城市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就算没交情也个个混得面熟。这个是滥赌的吴长史,那个是爱逛青楼的曹参军,还有赖账不还的胡司马、贪污公款的刘司马、勒索受贿的许典史、胆小如鼠的张同知,大家谁还不知道谁啊!
    又不是魔族打来了,你们这帮家伙装出这副摸样哄谁呢不过话说回来了,倘若魔族真打来了,这帮家伙估计就直接跪下了,倒也用不着装了。
    孟聚望他们几眼,在官员们中间,他没找到长孙寿。
    “堡垒里面还有没有人?”
    “启禀镇督大人,卑职查过了,里面没人了。”
    孟聚一惊,这次攻打都督府,闹了这么大声势,倘若还是抓不到长孙寿。那自己怎么下得了台!他让部下把被俘的几个都督府官员叫过来,问他们长孙都督去了哪。
    官员们被抓过来时,都很愤怒一或者说。他们竭力显得很愤怒的样子。
    作为在场地位最高的都督府官员,吴长史生气地朝孟聚吼道:“孟镇督。你这是什么意思?你半夜里带兵擅自攻打都督府,大魏朝没王法了吗!难道,你打算造反不成?”
    孟聚说:“对,我就是反了。吴长史。你要怎样?”
    “你你你,你当真大逆不道!”
    吴长史其实到不是真以为孟聚造反了,他只是拿大帽子来压压孟聚,顺便在同僚们前显示一下自己的忠义之心罢了,但被孟聚这样一句话堵了回来,他对着孟聚“你你你”个半天却不敢说什么,脸上隐隐现出了惧色。
    官员们面面相觑,本来有人也想跟着顺带着表演一番忠义秀的,但看着孟聚脸寒似水杀气腾腾的样子,大家都是心中打颤,不敢做声。
    陵卫与边军的矛盾由来已久,冲突历来有之。东陵卫攻打都督府,说大了是谋逆,说小了也就是一场规模大点的群殴罢了,这种事又不是没有过先例,当年申屠绝的部下也攻打过靖安陵署的。这种事最后怎么收场。孟聚这出头鸟是死是活,那是边军和东陵卫的大佬定的,跟自己这些小虾米们无关。但现在要是把这位孟镇督惹火了,真的逼反了他,那眼下自己几个。就是祭旗的最好人选,那岂不是冤枉!
    有人怯生生地说:“孟大人,冤有头债有主,您跟长孙都督有过节,这可不关我们的事
    众人纷纷附和:“是啊,孟镇督,您可不要搞错了对头啊,咱们可没的罪过您老人家啊!”
    孟聚冷冷说:“我找长孙寿,确实与诸位无关。但谁要是隐瞒包庇他,那我也不在乎杀多几个。说吧,长孙寿去了哪?说出来的,可以活命
    孟聚杀气腾腾,场面安静得象坟墓一般,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在响着,官员们脸色苍白,但谁都没说话。
    “吴长史,你来说吧:长孙都督跑去哪了?”
    第一个被孟聚点到了名,吴长史的脸色顿时煞白。他都后悔死,了,刚才那么多嘴跳出来扮忠义干什么呢?现在可是被孟聚惦记上了。
    。还是不说呢?
    在这么多同僚众目睽睽之下,自己若走出卖了长孙都督,那日后只怕是永无宁日,这官也没法当下去了。
    自己咬死不说的话孟聚这厮也未必真那么大胆,敢对自己如何吧?倘若能熬过这关的话,那自己还能博个坚贞不屈的美名,今后传出一段“书生吴文辉忠义折服野蛮镇督”的佳话来,让六镇边军的大佬们听到了。自己飞黄腾达那是不在话下了。
    主意拿定,吴长史顿时壮了胆子。他大声嚷道:“孟镇督,你休要小觑了人!我吴文辉堂堂二榜进士,朝廷命官!我对朝廷尽忠,对朋友尽义。绝非卖友之人!有种的,你杀了我罢”。
    官员们顿时纷纷赞叹,都说吴长史当真好义气,没丢了大魏朝官员的脸面,实乃文人风骨吾辈楷模。
    孟聚笑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他说:“吴长史当真好义气。来人,送这位好义气的吴长史上路吧。让他为朝廷尽忠吧。”※“石陵卫兵顿时扑卫他们加狼似原地将莫长交就地按到煦用他跪了下来,一个拿着鬼头刀的黑衣陵卫军官快步走过来,脸寒似水,浑身煞气。
    看着这架势,吴文辉顿觉不妙:怎么回事,这事好像跟书上写得不一样?姓孟的不但没被“折服”看着还好像要动真格了!
    没等行刑的军官走近来,他顿时杀猪般嚎时起来:“我说,孟镇督饶命!孟镇督饶命啊!长孙寿跑了,长孙寿从围墙那狗洞里跑出去了!”
    吴文辉惨叫连连。东陵卫军官们嘿嘿嬉笑着,被俘的都督府官员们沮丧得如丧考她。头低得都抬不起来。大家也不知道是该鄙夷吴长史还是那个钻狗洞逃跑的长孙寿。吴文辉每喊一声求饶,就等于往他们脸上打了一记耳光,都督府的脸面前挨这两个家伙丢尽了!
    孟聚眉头一蹙。与旁人不同,他对长孙寿的忌惮更深了。这家伙还真是个人物啊,的势时嚣张,眼看形势不妙,堂堂一省都督,逃命时连钻狗洞都不怕这样能屈能伸的人物,那是做枭雄的大好料子。
    孟聚还怕吴文辉所说不实,他把官员们分开问了一通,回答都是差不多。凌晨三时许。接到东陵卫军队出动的消息,长孙寿召集了都督府的文物官员,下令组织防卫。那时大家都很惊惶。混乱中,也不知道长孙寿什么时候跑了。
    东陵卫过来时。后续的部队已封锁了靠近都督府的几条街。孟聚知道长孙寿走不远的就算他能混出去也没用,各处城门都被守备旅守得死死的,他出不了城。
    “长孙寿应该还藏在都督府里!给我搜,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找出
    搜查令一下,各路参战兵马顿时欢呼雷动。攻入了都督府之后,看着里面华贵珍惜的园林和各处建筑,陵卫兵们早就谗得垂涎三尺了,只是限于军令不敢乱来。孟镇督搜查令一下,各路兵马顿时放开了手脚,士兵们欢呼一声。潮水般涌入了都督府各处豪华的府邸里,到处都传来了士兵们的欢呼、女子的惊呼和男人的哀求声。
    官员们顿时脸色大变。他们很多人都把家安在都督府里,孟聚纵兵大掠,他们都担心起家眷来。但吴文辉的前车之鉴在那里,孟聚阴沉着脸站在那,凶悍的活像一敦煞神,谁敢惹祸上身向他出声求情?
    倒是东陵卫里有人看不过去出来说话了。吕六楼站出一步,低声说:“镇督,兵需束不可纵。兵一旦放野了性子,以后就不好带了。”
    “知道了,六楼。你带人去守住都督府的藩库,莫要让人抢了那里。”
    深沉的夜色中。无数的火把在烈烈地飞舞着,东陵卫士兵黑色的身影覆盖了都督府的每一个角落,在典雅华贵的都督府建筑间,到处都是踢门的破碎声和凶恶的喝叱声。不时有男男女女被从躲藏的房间里被赶了出来,哀求声和哭喊声响彻一片,劈里啪啦的家具破碎声不断响起。
    听着远处传来的这一片喧嚣,官员们脸色惨白,身子颤抖得跟风中的叶子一般。他们并不单是在为自己的家人和财产担忧。他们更为自己的性命忧虑。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把哀求的目光投向了孟聚身上。
    孟聚伫立在原地,对远处传来的那一片喧嚣恍若不闻。
    其实,孟聚也不想带一支土匪军没吃过猪肉起码也看过猪跑路,后世那些秋毫无犯的王师他也在史书上见过,但这种事,说来容易做来难啊!
    倘若自己是一员普通的朝廷武将,那他可以用朝廷的大义和纪律来约束部下们;
    倘若孟聚已经决定扯旗反朝廷了,那他也可以用打天下后导富贵或者驱逐教虏恢复华族的伟大理想来忽悠部下们卖命;
    但现在,孟聚的地位十分尴尬,自己还是朝廷的官员,不敢名正言顺地扯旗造反,却要领着部下们去干一些出格事,没办法,现在的他只能挥舞起金钱的大棒。以利动之了。不然的话,攻打都督府这么大的事都不给部下们一些好处,下次谁还肯为自己卖命?
    凌晨五时,众人期盼已久的捷报终于传来了。只听远处传来轰然的欢呼声。无数条嗓子齐齐在嚷:“抓住长孙寿了!抓住长孙寿了!”
    听到那呼声,孟聚霍然转身,翘望去。
    一群士兵举着火把兴高采烈地押着一个人过来,孟聚远远望去。那人正是长孙寿。
    这时的长孙都督,可没有了那天跟孟聚谈判时镇定自若的气度了。他穿着一身破旧又污秽的布衣,头上歪带着一顶肮脏的牧人皮帽,脚上的皮靴掉了一只,光着一只脚过来的。几个士兵凶狠地扭住了他的胳膊,从背后反拧住他。长孙寿走得一瘸一拐的,像是腿上受了伤。
    领队的军官跑到孟聚跟前,兴高采烈地报告:“镇督大人,我们抓到长孙寿了!这家伙当真狡猾,他换了一身衣裳,扮杂役躲在食堂里,说自己是食堂的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