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天下》第七十章噩耗

安乐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月底,求月票
    ****
    北边出了事!怪不得秦震去了这半晌,单是一个右长史办差回来交代,又怎么会用这么长时间呢。纪晓棠暗暗心惊,能够让秦震露出如此表情,北边必定是出了了不得的大事。
    “难道是……北蛮突破了威武候的防线?”纪晓棠心中微跳,一面看着秦震问道。
    秦震的面色越发的阴沉。
    “差不多。”
    那就是还没有,不过,这也是非常可怕的答案,即便是对于经历过清远的劫难,如今几乎可以坦然面对任何人和任何事的纪晓棠。
    “王爷,到底有多严重?”纪晓棠问,声音也低沉了下来。
    秦震告诉纪晓棠,刚刚得到北边前线千里加急送回来的战报,北面蛮族几个部落合兵一处,突袭镇山关,守边的官军在威武候的带领下浴血奋战,终于保住了镇山关没有失守。
    然而镇山关虽然被保住了,大秦的军队却损失惨重,眼看着根本就经受不住蛮人的第二次冲击。
    好在,蛮人在这次大战中也损兵折将,想要重整旗鼓,也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才为大秦的边军争取了一些时间。
    然而,紧靠现在镇山关的官兵,也抵挡不住蛮人了。
    所以,威武侯向朝廷请求增援,增兵、增将、增粮。
    没错,北方前线不仅缺少兵将,还缺少粮草。
    能够将镇山关守到现在,这天下,除了威武侯,就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了。不仅是他领兵作战的才能,还多亏了他的威名和威信,才能将镇山关保到现在,没有让蛮人的铁骑冲破关口,长驱直下,直指京师。
    而这次的战报中。还有更让人惊心的事。
    在这次战役中,大秦军队死伤惨重……,威武候重伤,威武候长子。也就是祁佑年的庶兄则在这次大战中以身殉国。
    至此,纪晓棠算是明白了秦震为什么会这么沉重的全部原因。
    “威武候的伤势怎样?”即便是心中微跳,纪晓棠还是镇定地问道。
    “伤的非常重,如果继续留在北边,将会性命不保。就算是回到京师来。延请名医仔细调养,也只有五成的机会能够活下来。”
    显然,威武候已经不能继续留在北边镇守镇山关了。
    “那么,威武侯府的人……她们知道这件事了吗?”纪晓棠垂下眼帘,随即又抬起眼来,向秦震问道。
    方才秦氏离开的时候,还是满怀欣慰的。那个时候,秦氏一定还不知道,前线出了这样的事。
    “我是第一批得到消息的人。”秦震缓缓地说道。
    宫中是刚刚得到的战报,还没有来得及传讯给朝中的重臣们。而秦震这边。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就得到了战报上的全部内容。
    纪晓棠点了点头,威武侯府的妇孺们,应该还没有得到消息,但这并不能改变什么。而祁佑年……
    祁佑年与秦霖走的那样近,秦震本事这个时候知道战报的内容,秦霖应该也不差。
    “阿佑……”纪晓棠轻轻叹息,祁佑年现在应该非常伤痛吧,然而说出来的话却是:“阿佑恐怕要去北边了。”
    “是的。”秦震点头。
    不论是从公还是私的角度考虑,要守住北边。都非祁佑年莫属。
    父亲重伤,兄弟丧命,于私来说,祁佑年要为家人报仇。而北边的情况严峻。如今这天下之间,能够继威武候守住北边的,非祁佑年莫属。
    祁佑年挂帅出征,已经成了必然的事情。
    夫妻两人正在说话,汪如海就匆匆赶来禀报,说是宫里来人了。
    宫中来的。是韩太后身边心腹的张总管。
    张总管曾经几次往馨华堂传旨,与纪晓棠是熟悉的。在纪晓棠的印象中,这位张总管大腹便便,平时也总是一副从容的,甚至有些慢吞吞的样子,像是从来不知道着急似的。
    只不过,今天的张总管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仅走路急匆匆,额角还见了汗。
    他向秦震传达韩太后和隆庆帝的口谕,说是北边送来战报,边关形势危急,韩太后和隆庆帝急召秦震入宫。
    秦震不敢耽搁,纪晓棠亲自带着服侍的丫头们,给秦震换朝服。
    “王爷,如今情况紧急,陛下急得又犯了咳嗽,太后和陛下不会在意这些小节,王爷不必换衣服了。”即便是这样,张总管还是在一边催促道。
    “礼不可废,况且,这也不耽误工夫。”秦震却说道,一面就问张总管,除了他,韩太后和隆庆帝还召了谁进宫。
    张总管也不隐瞒,这种事情,隐瞒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除了秦震,被急召入宫议事的,还有肃王秦霖,威武候世子祁佑年,两位阁老,以及兵部和户部的两位尚书等。
    朝中的重臣,几乎都被召入宫中了。
    秦震点头,这个时候也已经换好了衣服,就跟纪晓棠道别,带着人跟随张管事径自往宫里去了。
    等秦震走了,纪晓棠怔怔地站了一会,才在贵妃榻上坐了下来。
    程嬷嬷立刻就端了一盅安神茶过来给纪晓棠。
    “王妃,喝了这茶水,缓一缓神吧。”程嬷嬷轻声说道。
    程嬷嬷是看出来,方才的消息,对纪晓棠的震动非常大。
    那样的消息,谁能不震动呢,屋子里都是纪晓棠的心腹,听了这个消息也都变了颜色,心里头砰砰乱跳。虽然她们身在闺中,似乎离北边的前线十分遥远,但是她们也有常识。
    镇山关一破,京城就将直接暴露在蛮人的铁蹄之下。
    威武候是大秦的长城,威武候伤重倒下了,大秦的长城就坍塌了。
    关于蛮人是如何残忍好杀,她们听到的传闻可并不少。
    “世子爷一定能够守住镇山关,将蛮人打回去。”锦儿突然说道,她一开始说这句话,似乎是为了给自己安心、打气,说到最后,却是腰板挺直。已经完全相信了她的话必定会成真了。
    “没错,阿佑会守住镇山关的。”纪晓棠轻轻点头。
    祁佑年会守住镇山关,虽然,他必定要经历几场血战。
    纪晓棠抿了一口程嬷嬷递上来的安神茶。一边坐在半晌不再说话。
    在别人看来,纪晓棠很像是在出神,其实纪晓棠的脑子是在飞快地转动着。
    她在仔细回想前世的事情。
    前世这个时候,她正在逃亡中,每天最为关注的是下一餐在哪里。晚上是不是有可以有片瓦遮身,以及明天,她是否还活着。
    对于别的事情,她都没有关注,只是听到了什么,偶然会被潜意识记下来,留在心里。
    那个时候,她应该没少听到关于北边的战况。
    大秦的北边局势这两年都非常紧张,与北面的冲突不断升级,也经历过几次大战。后来在纪晓棠的弥留之际,还曾听到旁边有人说,镇山关被蛮人攻破了,她也不知道真假。
    至于那个时候,北边的守将都是谁,她更是全不知情。
    祁佑年一定会去北边,纪晓棠在仔细地搜寻自己的记忆,她想尽力帮祁佑年。同时也是帮助大秦军队守住北边的防线。
    这么想着,纪晓棠难免就想到如今皇宫中,韩太后、隆庆帝以及一应朝廷重臣们是怎样商议的。如果。她也能够进宫去,跟着大家伙一起商量就好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即便心里再着急。也得等着秦震回来她才能知道事情的进展。
    秦震这一进宫,直到掌灯时分,还没有回来。
    纪晓棠想,事情这样棘手,看来宫中的那些大人物也很难拿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母妃……”秦荧坐在榻下的椅子上,见纪晓棠低头沉思。她也感觉到了气氛的压抑,就试探着唤了一声。
    纪晓棠立刻就回了神。
    “荧儿,是不是饿了?”纪晓棠问秦荧,已经到了平常用晚膳的时候了,这些日子,秦荧一直都跟她和秦震在一起用膳。
    小孩子经不住饿。
    纪晓棠就吩咐下去,要立刻开饭。
    “你父王只怕赶不及回来用晚膳,我猜,宫中留他们到现在,总该有个准备。咱们就不等你父王了,先用了膳,早些歇息吧。”纪晓棠虽然心绪有些烦乱,但是表面上却和往常一样镇定平和。
    “母妃,外祖父他……”秦荧又试探着问纪晓棠。
    “威武候他……”纪晓棠的语气略顿,显然,秦荧必定是从哪里知道了些消息。关于威武侯府的事情,纪晓棠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完全瞒着秦荧,但是也没必要告诉他全部的实情。“北蛮重兵突袭,侯爷他受了伤,不过却守住了镇山关。”
    秦荧重重地点头,自小她周围的人就告诉她,她的外祖父是位大英雄。纪晓棠的说法,淡化了威武候的伤情,却突出了他的英雄,很大程度上安抚了秦荧。
    “还有大舅舅……”
    纪晓棠往左右看了一眼,左右的人都低下头来。
    现在却不是深究这些的时候,因此纪晓棠只在心中暗暗记下,当场并没有发作。对于秦荧的问话,她也点了点头。
    “你大舅舅很英勇,他是寡不敌众……,镇山关能守住,你大舅舅功不可没。”
    秦荧又重重地点头,虽然眼睛里已经是泪光盈盈。
    纪晓棠心中一软,就招手将秦荧叫到自己的身边,将小姑娘揽进了自己的怀里。
    也许是纪晓棠温暖的怀抱,让秦荧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
    “母妃,我知道,小时候,我……我娘就曾经跟我说过,还有外祖父、外祖母,舅舅……”
    听着秦荧低声的讲述,纪晓棠暗暗心惊,也渐渐地明白了,威武侯府中对子女是怎样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甚至延伸到了秦荧的身上,让她小小的年纪,就可以比较从容地面对生死。
    是从容面对战场上的生死。
    祁佑年应该是在同一类,却更加严酷的教育下长大了。
    金戈铁马,马革裹尸还。
    郑梓和宋新月带着众丫头一起,一会的工夫。就将晚膳摆了上来。两人显然也知道了战报的事情,在纪晓棠面前更加敛声屏气,不敢说话。
    郑梓因为以前就与纪晓棠相识的缘故,表现的就比宋新月跟纪晓棠更加熟稔。
    “郡主别哭了。威武侯爷一定会平安,等世子爷去北边,将蛮人打回老家去,给咱们的人报仇。”郑梓微笑着,走到纪晓棠和秦荧跟前。放柔了语气哄秦荧。“郡主这样哭,王妃可更加要担心了。”
    秦荧就听见了郑梓的话,听说她这样会让纪晓棠担心,立刻就揉了揉眼睛,强行止住了哭声。
    这会工夫,秦荧叙说往事,已经开始啜泣起来了。
    纪晓棠反而按住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