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天下》第四十九章相持不下[2]

安乐天下最新章节目录
   北蛮兵,是被杨阁老重金收买的。
    杨阁老不仅是谢氏反贼在朝廷中的钉子,为了安插反贼势力。特意制造了当年的科场舞弊案,还与北蛮暗中勾结。
    杨阁老可以勾结一小股北蛮兵力,在京畿附近劫杀七杀,也就可能勾结北蛮大股兵力,剑锋直指京城。到那个时候,杨阁老与北蛮里应外合,隆庆帝君臣,以及京城的百姓,只怕还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而大秦江山,一夕之间就可能陷落与反贼与北蛮之手。
    事关江山社稷。祁佑年也肯请隆庆帝,应该立刻将杨阁老捉拿归案。
    隆庆帝听了祁佑年的奏报,又看手中的奏折,一时间脸色惨白。正犹豫着要不要下旨,站班中就又有人出来说有本要奏。
    这次站出来的人,赫然正是靖肃亲王秦霖。
    秦霖提出了与秦震和祁佑年截然相反的意见,他赞同隆庆帝的说话,杨阁老是朝廷重臣,多年以来一直效忠与朝廷和帝后。没有确凿无疑的证据,是不能就贸然地关押杨阁老,更不能去查抄阁老府。
    秦霖站出来说话,不仅隆庆帝,就是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都暗暗吃惊。这么多年来,这位靖肃亲王来上朝的次数并不多,也就是近来,韩太后和隆庆帝都召了他进宫说话,他才按时来上朝。
    即便是这样,秦霖几乎从来不再朝堂上发表什么意见。
    当下,就有有心人暗地里揣测,韩太后和隆庆帝重用秦霖,果然是有明确的目的的,这个目的,自然就是为了制衡靖安亲王秦震。
    而现在,靖肃亲王的这种制衡作用,就明显地表露了出来。
    两位亲王态度相左,而隆庆帝犹豫不决,当下众朝臣就都没有人再向前说话。
    “肃王说的不错,没有更为确凿的证据,朕不能如此对待杨阁老。”犹豫了片刻,隆庆帝就说道。
    “陛下,祁将军查获的那封信,方才已经有几位大人确认,确是杨阁老亲笔所书。这难道还不是确凿的证据吗?”秦震向上行礼,随即转向秦霖,“就是三皇兄,也不能否认,那封信就是杨阁老写的吧?”
    刚才祁佑年在上奏杨阁老勾结北面蛮人的时候,还向上递交了一封他在查这件事时得到的一封书信。那封书信,正是杨阁老写给北面蛮人的某个首领,收买对方派兵劫杀七杀。
    这封信,不仅隆庆帝看了,还交给朝堂上的一些重臣传看了一遍,秦霖也是看过这封信的。
    “……笔迹确实与杨阁老的笔迹极为相似,然而杨阁老的字本就为天下人所争相模仿,若无进一步的证据,并不足以定杨阁老的罪。”秦霖说的也是实话,就有人将杨阁老的字模样的惟妙惟肖,让人难辨真假的。
    “而且,这或许是北面蛮人的反间计,为的就是除掉杨阁老这位朝廷肱骨,让我大秦朝野震动,削弱我大秦的实力。”秦霖略顿了顿,就又说道。
    一时之间,事情又陷入了僵局。
    隆庆帝在龙椅上左右为难,往下面瞧了瞧,目光就落在另外两位阁老的身上。
    “韩卿家和谢卿家,这件事,你们怎么看?”
    被问到了头上,韩颐和谢亭章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忙都出班来行礼。
    韩阁老和谢阁老倒是意见一致,都觉得以目前秦震和祁佑年所查到的证据,直接定杨阁老的罪似乎略显仓促,然而就这样放着不管更不是办法。
    折中的法子。也就是将杨阁老叫到御前来,听听杨阁老自己是怎么说的。
    这样一位朝廷重臣,总得给他一个体面的辩解的机会。
    两位阁老这样的处置,很得隆庆帝的心。当即就点了头,打发人往杨阁老府去召杨阁老。
    这个时候,就有中官从大殿后面走到隆庆帝的身侧,附在隆庆帝的耳边不知说了什么。隆庆帝立刻就宣布散朝,并让传旨的中官宣杨阁老到御书房说话。
    这样说完。隆庆帝就起身在中官的簇拥下往殿后去了。
    文武百官也只能从大殿中退了出来。
    秦震从大殿中退出来后并没有回府,而是守在了宫门外。
    很快,就看见中官领了杨阁老匆匆而来。
    杨阁老请假卧病,但隆庆帝下旨召见他,就算是他病倒在床上起不得身,让人用床抬着,他也得来。
    这就是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了。
    纪晓棠在景华堂的书房,和纪二老爷一起等待消息。这一天,秦震不断地打发人将消息传递了出来。
    杨阁老进宫。大约一个时辰后,韩太后和隆庆帝又下旨,将靖安亲王秦震、靖肃亲王秦霖和小威武候祁佑年都召进了宫中,这个人在宫中直停留到天色将晚,才相继出来。
    其中,杨阁老是被人搀扶着出来的。
    帝后暂停了杨阁老的职,并安排大理寺清查秦震和祁佑年所上交的诸多证据。而在此期间,杨阁老被要求待在家中,闭门思过。
    秦震和祁佑年从宫中出来,并没有回自己的府邸。而是直接奔了馨华堂来。
    等在景华堂的书房中坐稳了,秦震才缓缓地长出了一口气。
    看来,方才在宫中,秦震是并不怎么气顺了。
    比起秦震。祁佑年的面色可以说是平和的。
    “王爷别生气,现在这种情况,不是大家早就料到的吗?”纪晓棠亲自捧上茶来,一面就劝慰秦震。
    “虽然如此,然而事到临头,依旧让人气恼的很。”秦震就道。
    能将秦震气成这样。方才在宫中一定还发生了其他的事。纪晓棠没有直接询问秦震,而是将目光转向了祁佑年。
    “方才四哥在宫中,跟肃王爷争吵了起来。”祁佑年就告诉纪晓棠。
    “不提也罢。他为了与本王争竞,竟连祖宗的江山社稷的安危也不顾及了。”秦震就摆手道。
    秦震与秦霖在宫中,是当着韩太后和隆庆帝的面,争吵到最后,几乎是为了争吵而争吵了。
    纪晓棠几乎无法想象,秦震还会有这样的时候,为了争吵而争吵,而且还真的气的不轻。
    这对于秦震来说,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秦震是真的将秦霖当做了对手。
    反之,秦霖对于秦震,应该也是如此吧。
    “王爷,最后放了杨阁老走的,不是肃王爷,而是太后和陛下。王爷不生太后和陛下的气,只生肃王爷的气。在王爷的心目中,似乎对肃王爷期待颇高呢。”纪晓棠一语点破了秦震的心思。
    而这个心思,只怕秦震自己也还没有意识到,或者他是故意没有去关注这一点。
    秦震默然无语,半晌,才笑了。
    “晓棠,你说的不错。当今天下,知我者,非晓棠莫属。”
    秦震对于韩太后和隆庆帝都没有什么期待,反而对秦霖有颇高的期待,这件事情本身,也是很耐人寻味的。
    当下,纪晓棠见秦震不再烦躁郁闷,这才说起正题。
    “肃王爷站在杨阁老一边,这一点,王爷和阿佑也该早就料到。”关于张丽蓉的事情,纪晓棠早就对两人说过了。
    秦震也早就派人暗中看着张丽蓉,知道她在变成张丽蓉之前,是被杨阁老的人从霍家庄给接走的。在那之后,张丽蓉是如何从杨阁老的手上到了秦霖的手上,秦震的人却无从得知。
    虽是如此,也已经可以肯定,秦霖和杨阁老是早就有了亲密的来往。
    杨阁老不仅背靠着韩太后和隆庆帝,还为自己找了个强大的盟友。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