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笙》第四百二十五章必经之路(二合一)

重笙最新章节目录
   嘉通城里遍地都是官兵,没人带路,几乎是寸步难行。
    江审言不方便出面,他找来帮忙的是龙武军果毅都尉戴春长,从五品,品阶在陈校尉和张副尉之上。
    戴春长四十出头,肤色黝黑,国字脸,厚嘴唇,看上去真是一脸忠厚,但不管文笙和王十三都清楚,真正忠厚老实的官儿可不敢因为江审言一句话,问都不问就带着两人暗度陈仓。
    这才是真正的人不可貌相。
    他们两人以最快的速度换了禁军装束,收拾了包裹,这一去不知什么时候再回来,可不管文笙还是王十三心头都没有太多离别的惆怅,大家想的都是必须赶紧追上去,把燕白从钟天政手里救出来。
    一旦叫钟天政回到大梁,与他手下的段正卿、林庭轩等人会合,再想于万军之中救人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虽然江审言这边还有个偌大的烂摊子等着收拾,他还是派了一个名叫向容的亲信带几十人跟去帮忙。
    钟天政虽是过江之龙,刚才看他身边还是带了不少人的,只文笙和王十三追去,江审言怎么都不放心。
    戴春长领着众人急急忙忙出了顺福里,前行不远便遇到了带队盘查的同僚。
    戴春长打了个招呼,对方比他官职稍低,注意到他身后的人脸生,笑问了一句:“戴老哥这是忙什么呢?”
    戴春长大大方方笑答:“大家辛苦,我帮江大人办点私事。”
    那人“啧”了一声,羡慕道:“下次有这样的好事想着兄弟啊。”
    文笙一行顺利出了三泰街,打听到张副尉带着人早由此经过,按时间推算,这会儿说不定已经离开了嘉通城。
    戴春长只负责送一下众人,不知事态严重,见文笙和王十三隐隐露出焦急之色,出言宽慰:“别急,咱们虽然晚了小半个时辰。对方也不见得就不受阻碍。这关节,城门口盘查还是很严的。”
    文笙却暗觉不妙,街上的官兵这么气定神闲,明显是没有听到什么动静。
    钟天政做事情向来准备周详。若是张副尉的官阶不足以带他出城,那他事先必定留着后手。
    而南崇繁华地,出了城道路四通八达,还真不好尾随追击。
    麻烦呀。
    她与王十三互望一眼,王十三猛地站定。同戴春长道:“咱们先去一趟陈康宁陈大人府上。”
    戴春长没有异议,带着众人调头。
    向容很急,不知道王十三突然之间又抽得什么风,王十三没空与他解释,他与文笙想到了一起,若是沿途都追不上钟天政,那么最大的机会就是在过江的时候。
    如果有必要,他们需得借助“玉盘云水”,而这条路,他不用和文笙商量就知道。她不愿意现在就透露给自己的舅舅。
    可若是甩下向容等人,就靠他和文笙两个显然是有些势单力孤,不说别的,来日江上划个船都没有人手。
    他立时就想起了宣同方四人,他们熟悉那条路,且本来就是水匪出身,实在是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了。
    戴春长领着他们来到陈府附近,离远站定。
    上元节吴家因为满街的状纸,大大丢了个丑,现在吴皇后和陈贵妃据说是已经势同水火。戴春长跟着江审言好好的,不想叫人说是陈家一系,低声示意王十三:“你们去吧,我在这里等着。”
    王十三点了点头:“我自己去就行。你们在这里稍等片刻,我很快出来。”
    他将宣同方等人交给陈家,说好了不准他们与任何人接触,等同于软禁,但即使如此,想来陈大公子这几天也是坐卧不安。自己一要人,肯定乐得将这烫手山芋交出来。
    说话间王十三与文笙比划了个手势,抬腿要走,又顿了一顿,回头在向容手下点了四个人:“你们四个跟我来。”
    他带四人上去叫门,吩咐道:“进去了别瞎打听,衣服脱下来就没你们的事了,自己想办法回江大人那里。”
    王十三这身打扮上门,将大公子陈子实吓了一跳:“陆老弟,出什么事了,你不是今天成亲么,怎么跑来了,你……是又有什么打算?”
    不问不行,这家伙太能闯祸了。
    王十三随口胡扯:“这不事闹大了吗,江大人请了禁军的人送我出城避避风头,我寻思着索性把那四人都带走,省得给你添麻烦,等风声过了,再回来帮你。”
    “不麻烦,不麻烦。”陈子实听说他来要人,二话不说,命谭芝赶紧去将宣同方四个放出来。
    他看宣同方等人换了禁军的装扮,知道王十三没有骗他,大大松了口气。
    这陆不逊真是口好刀啊,只是刀刃太锋利了,叫他们有些措手不及,这么走了也好。
    王十三笑笑:“大公子,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说罢带着宣同方等人扬长而去,留陈家的人望着他的背影,又爱又恨,心生慨叹。
    “走走走!”王十三与戴春长会合,将手一摆,催着出发。
    向容看到宣同方几个两眼瞪得溜圆,欲言又止:这是怎么一回事,腊月里去捉拿这四个贼人,还是他带的队呢。
    王十三只当没看见,大事当前,再多疑问也得给老子憋着。
    众人出的是嘉通城的西门。
    负责盘查的军官一边登记一边对戴春长道:“戴头儿,一个时辰前刚出城了一队,这天都快黑了您还赶着出去,是出了什么大事么?”
    戴春长皱了皱眉,没有回答他,问道:“是张玉副尉带的队?一共多少人,可有检查过?”
    文笙在队伍里留了意,盯着那军官看他怎么说,她也想知道燕白是不是在队伍里,若真是刚才同钟天政等人一道出的城,他年纪那么大了,也不会配合,盘查的人怎么会没有注意到。
    那军官怔了怔。笑道:“张副尉也要出城?卑职到没见着,是林将军的人,骑马的坐车的,足足有十来个。带队的是少将军的亲随。说是前方有军情,急着赶回江北,卑职不好细查。”
    戴春长点了点头。
    少将军,指的是林世南的长子林长英。
    文笙暗想林家果然与钟天政牵扯极深,这俨然是结成了联盟。有林氏父子相助,想来钟天政过飞云江也不是什么难事。
    向容等人大约也想到了这一点,脸色都不好看。
    待出了城,众人谢过戴春长,向容就提议别管天黑不黑,大伙连夜追赶。不过相差了一个时辰,大家辛苦一些,争取今天晚上就追上对方。
    大伙没有异议,向容和宣同方几个也顾不得前嫌,全力追击。
    可一直到入夜。连对方的影子都没见着。
    他们在几处交通要道向客栈饭庄的人花钱打点,竟无一人看到有那样一支队伍经过。
    向容咬牙道:“他们若不是走了小路,便是乔装改扮了。看来咱们只得尽快赶到飞云江南岸,他们总是要上船过江的。”
    离了嘉通,文笙不用再顾忌被人看到,怀抱“太平”,道:“向先生可知他们会在哪个港口登船?”
    飞云江南岸因为一直掌握在南崇手里,大大小小港口足有十余处,更不用说钟天政很可能在林家人的帮助下,根本不由港口登船。
    向容犹豫了一下:“时间不多了。咱们的人只有先到江边,而后散开来,沿江边打探。”
    若没有“玉盘云水”,只能出此下策。
    王十三道:“那不如现在就兵分两路。我们六个一起,叫老宣他们也找找以前的朋友,看能不能帮得上忙。你们再追追看,不行就先回嘉通去。”
    他不能透露“玉盘云水”,如此一说,向容只当宣同方要去联络旁的水匪。道:“燕老在他们手上,不救出人来,我们回去也没法向大人交差。分开也好,不知有消息之后怎么联络?”
    文笙和王十三根本就不打算再同他联络,但此时没办法明讲,道:“你说个地方吧。”
    向容定好了联络的地点,两队人马分开之际,文笙为叫他以及他后头的江审言放心,毅然道:“向先生,劳您跟江大人说一声,若在飞云江上未能得手,哪怕追到大梁,追到雄淮关前,我们也一定会将燕老救出来。”
    话是这样说,两下分道扬镳之后,文笙却郑重与王十三道:“钟天政那人我了解,真回到大梁,成算太低了。他绝想不到咱们可以通过‘玉盘云水’直接在飞云江上拦阻他,所以这就是最好的机会。”
    比起江湖经验,王十三比文笙要丰富得多,文笙说这话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对策。
    当务之急,他要彻底收服宣同方四个,经过上元节那天的威逼利诱,这四人看着老实了不少,当时出了不少力,也没出什么差错。
    但钟天政是极擅于利用人心贪念的人,此去救人,只有他们几个,更是半点闪失都不能有。
    绕路“玉盘云水”比走飞云江坐船要慢,六人星夜兼程,开始一段路还好,可以骑着马赶路,等进入山区,王十三索性将文笙背负到背上。
    此时王十三身上的气势与他单独与文笙相处时大不相同,好像神兵出鞘,凶刃开锋。
    被《伐木》一直压制的《明日真经》在他身上再度运转。
    文笙还好,宣同方几个心中却是忐忑不已。
    大敌当前,王十三已经顾不得这门功法是不是有害,沉声道:“我们此去是要做一件大事,不怕明告诉诸位,上元节那天我把你们四个救出来,本是打着过河拆桥的主意。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带我来南崇,是拿我做诱饵,给我《明日真经》也没安着好心。《明日真经》是一门邪功,拜你们所赐,我练上了,变得越来越暴躁嗜杀,你们说说,我怎么可能放过你们几个?”
    宣同方几人飞奔的脚步一顿,他们现在根本提不起勇气来与王十三交手,彼此交换眼色,跟着就要四散而逃。
    王十三冷笑:“想逃?猜猜看,我能不能留得下你们?”
    宣同方涩声道:“陆少爷饶命,我们虽然居心不良,可没能坑害到您,您也学了这绝世神功,还请念在我们几个鞍前马后服侍过两位陆爷,也给您出了不少力,放了我们四个吧。”
    “老子既然挑明了,就是要给你们一条生路。”
    受《明日真经》影响,那几人提不起半点反抗的念头,若非王十三催他们继续前行,几乎就要跪倒磕头:“陆爷您说,我们一定照办。”
    王十三淡淡地道:“跟我去救燕白,杀鬼公子。只要你们这一遭乖乖听我命令,完事之后,不管成不成,我都放过你们。而且我还帮你们想好了退路,南崇有江审言在,你们是呆不下去了,想改邪归正,可以跟着我,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