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笙》第二百五十五章请与我保持十丈以上距离

重笙最新章节目录
   这么狠的招数,也不知是谁想出来?
    文笙瞥了一眼跟在十丈开外的王十三,打消了向他套话的念头。
    山路陡峭崎岖,加上这会儿正是秋末,山上的草树经过了一个夏秋地疯长,正是最为茂盛的时候,荒山野岭,很难发现旁人的行踪。
    不过文笙却并不着急,她时不时停下来,侧耳倾听动静。
    张寄北若只是想同人碰个头儿,说几句话,完全没有必要跑到这么荒无人烟的地方来。
    更不用说斥候已经探到这附近来了不少乐师,乐师们出没聚集,怎么会没有动静?
    果然过不多时,自远处山谷中传来一阵乐声。
    古琴、洞箫、笛子、胡琴,各色声音混杂在一起,随风飘过来,时而清楚时而模糊。
    王十三叫了声“在那里”,竟丢下文笙,一个人“嗖嗖”循声而去,眨眼的工夫就变成了远处一个小黑点。
    文笙皱了皱眉,她到不是因为王十三连招呼不打就擅自行动,而是以她的耳音,很容易就听出这乐声大约是由十余位乐师吹奏出来的。不但如此,听上去,还莫名有点熟悉的感觉。
    一个答案,在文笙的脑海中几乎呼之欲出。
    她怀抱“太平”,沿着山道慢慢走近。
    在必经要道上,狭窄的拐弯处,赫然有几个未明身份的人仆倒在地,有的手中还握着钢刀,有的利刃跌落在旁。
    文笙没有听到打斗声,她有些庆幸王十三跟了来。
    大约因为还不确定对方是敌是友,王十三没有下杀手。这几人只是暂时失去了知觉昏迷不醒。
    这时候,山谷中的乐声停下来。周围数里不见半只鸟雀飞过,甚至没有风声,透着死寂。
    文笙却知道,这只是因为她离得尚远,听不到对方说话,此时山谷中必定正上演着惊心动魄的一幕。
    大约一刻钟之后,文笙找到了一个颇佳的隐蔽窥探之处。
    自这个角度。正可以居高临下遥望出事的山谷。美中不足的是距离有些远,差不多相隔百丈,看人影影绰绰。不好分辨。
    这山谷东西狭长,一面是峭壁,一面是缓坡。
    文笙呆在缓坡上,虽然没看到王十三的人影。但估计着他应该就在附近。
    谷底紧靠峭壁是几块巨大的岩石,岩石边是一个水潭。
    距离太远。无法判断水潭有多深。
    只见岩石上站了两个人,看不清长相。
    两个都是男人,一个站得稍稍靠前,另一个背倚峭壁。站这么近,彼此间应该十分信任,当是朋友伙伴无疑。
    水谭边上是大片的沙石黄土。相比这面山坡上草木茂盛,谷底绿色少得可怜。只长了些荆棘状的灌木,也幸好如此,对峙的另一方才显出形来。
    足有四五十人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堵住了那两人的去路。
    由方才的乐声判断,这群人中至少有十余名乐师。
    而在队伍的最前面,为首之人头戴玉冠,身穿玄色衣裳,披了一件暗红色的大氅,大氅的边沿几乎要拖到地上,这个人,不用看脸,文笙也认了出来,钟天政!
    钟天政这边看上去人多势众,而另一方的两个人,会不会便是她正在找的张寄北和元恺?
    抱着这种念头,文笙再看钟天政身边的人,虽然看不大清楚,隐约也能认出来:灰衣披发的应该是卜云,卜云左右分别是娃娃脸和那个面色黝黑的高个子少年。
    这时候,就见卜云迈步上前,在水潭边站定,一手托着“铁煞铃”,另一只手对着数丈外的两人戳戳点点,似乎颇为激动。
    若对方是张寄北的话,就算听不清卜云此刻在说什么,文笙也猜得到,肯定是先翻旧账斥责怒骂一番,然后重提约斗。
    背靠峭壁那人作势要挺身而出,被另外一人举手拦住。
    由这一个动作,文笙便轻易判断出来,这个正举手阻拦的人当是张寄北无疑。
    文笙实在是好奇,钟天政到底以什么手段令张寄北甩开了那么多同行的高手,只带着元恺一人自投罗网?
    张寄北冲着钟天政、卜云等人打了几个手势,看样子还在试图交涉。
    过了片刻,他将洞箫对到了唇边,“呜”地一声,一道箫声直飞出来。
    “哈哈,哈哈!”卜云仰天狂笑,将右手举过头顶,手腕一摇,晃动了“铁煞铃”。
    若说十余年前的那场比斗,卜云因为无意间喝下“神仙散”吃了暗亏,那么今天,张寄北全无防备,所使的乐器不是自己擅长的八孔骨笛,怎么说这也不能算是一场公平的较量。
    被逼无奈,不得不战。
    难怪卜云的笑声中带着一报还一报的快意。
    箫声清亮,如苍鹰展翅,在山谷上空不住盘旋,发出一声声啼鸣,寻找猎物,寻找着可乘之机。有经验,亦有无穷的耐心,随着准备着疾扑而至,抓扯,撕裂!
    即使到了这般时候,张寄北的箫声依旧不似旁人那般如泣如诉,由中听不到丝毫穷途末路的哀伤与失落。
    若说张寄北的箫声似鹰,那么卜云的“铁煞铃”就像是肆虐而毫无规律的乱流。
    二者相持的时间不是很长,尖锐的铃声便打破了僵局。
    “嗤嗤”尖啸像是要凌迟它所接近的一切事物,迫使得包括钟天政在内,山谷中的其他人不得不向后退出稍许。
    乱流裹住了那只苍鹰,两下纠缠,慢慢形成一团刺眼的白光。
    这时候,有人匆匆进谷,赶到钟天政身后,以一个卑微虔诚的姿势跪倒,不知向他禀报了些什么。
    随即,钟天政抬起头,往这一大片山坡望来。
    虽然文笙笃定他不可能发现自己,但却仍然感觉到了那锐利的目光。
    钟天政吩咐两句,挥了下手,很快就有二三十人飞扑出谷。
    钟天政这是兴师动众,派人捉拿王十三来了。
    文笙不以为意,张寄北和卜云的这场拼斗正进行到关键时刻,相信很快就会分出胜负来,看戏看全套,既然凑巧遇到了,哪有这时候回避的道理?未完待续
    ps:推荐古言《金妃》,作者拈香一朵。重笙文下有直通车,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去看看是不是喜欢的类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