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圈枭雄》第544章为三重门作序

文艺圈枭雄最新章节目录
   ps:求订阅,求推荐,求月票,最后的一天了,请大家多支持老花。
    获得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少年天才型作家吗?
    这个噱头的确挺扎眼的。
    国人对神童对天才的推崇自古就有一种病态的执着和疯狂,每一个天才少年的出现都会引发公众舆论的一次狂欢式的宣泄。
    韩涵现在年仅十六。
    十六岁的孩子写了一部厚重的现实主义小说,而且其写作笔法十分的成熟,这是相当了得的。
    他自然是当得少年天才型作家这一称号的。
    肖飞忽然想到,如果自己这个重生者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没有对历史有太大的改变,今年的国内还将再出现一个更惊世骇俗的天才文学少年。
    不,严格意义上说,她该被称作天才文学儿童!
    她就是蒋方舟。
    蒋方舟7岁开始写文,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11岁完成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正在发育》,12岁被《南方都市报》聘为专栏作家……
    看看这一串惊人的事迹,那才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面有没有来者就不知道了。
    自己这样的19岁在《收获》发表长篇小说的,在神童界根本就排不上号的……
    肖飞知道,韩涵的三重门前世是在2000年的时候被作家社推出的,出版当年就火了,首印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而作家社的主打宣传,其实就是刘泽来所说的“获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天才文学少年作家”这一噱头。
    除此之外,作家社的宣传,其实还是以作笔下文学络小说作家,手速快的,一天能写上十万多字。
    肖飞对此只能说一句:这些人真的是非人的存在啊!
    当晚,他回到在校外的出租屋,给自己泡上一壶绿茶,坐在了电脑前,他要为《三重门》写一篇序。
    其实,前世这书出版的时候,曹文轩写的那序就相当棒。
    直接拿来抄一下就好,根本不用浪费自己的脑细胞。
    曹文轩是北大中文系的教授,他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中国作家,写了很多优秀的作品。新千年之后,接连上过两次作家富豪榜的。
    这就足以说明曹老师的实力了。
    曹文轩也是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委,他是以支持青少年写作而著称的,对韩涵也很是欣赏。
    前世的时候,韩涵出版《三重门》的时候,出版方找到了曹老师,想让其为韩涵写一篇序。
    曹文轩欣然答应下来,一挥而就,写下一篇对韩涵赞誉极高的序言。
    在序言中,曹老师夸赞了韩涵的早慧、早熟。
    他说,此前也不是没见过十多岁的孩子写长篇,但那些孩子写的长篇小说,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能归之于儿童文学作品,作品中充斥着童言童语和天真的想象。
    但韩涵的这部《三重门》显然是不一样的。
    单只是让你看这部小说,你会直觉上认为,这小说是出自于成年人之手笔。
    语言、思想、行文的风格、叙述的老到成熟,如此种种都让人震惊,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如何能写出这样思想锐利的作品?
    这就只能归之于天才绝艳这唯一的理由了。
    曹文轩说,在成年人眼里,孩子看世界的目光是清澈的,不会有太复杂的思维。
    但韩涵审视这个世界的目光却显然已经脱离了孩子的范畴,他是带着深沉的思考在审视这个世界。
    而且,这些思考很是发人深省。
    “总之,对于一个才年仅十五六岁的孩子,能写出《三重门》这样的小说,已经算得是极大的成功;这部小说也不止是写给孩子看的,小说里饱含的思想光辉以及对当下教育制度的探讨,也很值得父母及师长去读一读,读了之后没准儿就能对孩子们的心路历程有一个更全面的把握。”
    “韩涵以后能否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作家,这谁也不能打包票,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只从这本《三重门》里,我们就可看出,韩涵的未来蕴含着令人惊喜的无限可能!”
    肖飞敲完最后一个字,又从头看了一遍。
    自己对曹文轩老师的序的改写还是可以的,并无什么疏漏之处。
    他这才放了心。
    次日,肖飞带着这篇序的打印稿去刘泽来跟刘蓓下榻的饭店,到了之后,他发现,房间里坐着华夏青年报记者孟曦东。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