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神州》第十三章动能料敌(上)

再造神州最新章节目录
   自从金人北伐以来,原本趋于平静的河北战场再度掀起波澜,被彩云重创的蒙军似乎无力阻止金人,被金人打的节节败退,收缩于中都,坐看金人收复一个又一个的失地。最近,继收复太原之后,金人北伐军统帅移刺蒲阿又收复了被蒙人主动放弃的西京大同,金人各路大军以蔚州为中心开始集结。
    相比较于金人的咄咄逼人,蒙人却开始集中收缩兵力,各路驻防大军大半都调回中都,根据最新的情报,托雷似乎有放弃中都的打算,不少蒙人兵马已经提前撤出中都。
    在前方一连串的捷报中,金都汴京张灯结彩,上上下充满了欢庆的氛围,大大小小的官员都露出欢愉的表情,原本压抑而沉闷的民众也自发的喧闹起来,甚至还有一些人组织了欢庆节目,犹如过年一样。
    太久了,无论是对宋还是对蒙古,金国都是失败者,现在他们太需要一场胜利,一场真正的胜利,眼前的胜利捷报就是让汴京的官民梦想成真,给予了他们一直最渴望的东西,所以他们的表现可以用兴奋若狂来形容。如果能够再收复中都,那就再美好不过,金国就真的可以重新振作。
    金人的正大皇帝完颜守绪在金国的庆祝酒会上,声泪俱下的回顾前期的屈辱,极力颂扬此次北伐的胜利,号召臣民再接再励。一举收复中都。驱逐蒙古。
    身为北伐军总统帅的移刺蒲阿也被金国给予了巨大地褒奖,封官加爵,恩赐豪宅,各种荣耀光辉夺目,有人甚至将他比做中兴唐室地郭子仪一般伟大的将领,大部分的金人都认为蒙古已经没有还手之力,只要他们再加一把劲。就一定可以赶走蒙古。
    这个时候,没有人再敢质疑联合宋人的协议,只要有脑袋的人都知道。若不是宋人在西北挡住了蒙古和西夏的主力。金国根本无法取得如此胜利,在事实面前,他们只能闭嘴。
    就是在这种上下欢腾的气氛中。完颜云花地奏折送到了汴京。完颜守绪看后,似乎对完颜云花认为应该小心蒙古的诱敌之计很不以为然,但对那批粮草却十分在意。
    立即招来现在备受他重视的大臣吕子羽,让他亲自去和彩云公主谈判,并叮嘱他。无论如何都要对方答应将粮草交出来,必要时。委曲求全也可以。见吕子羽似乎有些不太明白,他干脆就将移刺蒲阿地催粮奏折拿出来,让他意识到问题地紧迫。
    与此同时,他还热情的恳请正准备回国的宋朝使臣文贵转道去一趟山东,协助金宋两国处理好这次地纷争。
    就在这种情况下,文贵和吕子羽两人起程前往山东,也许是为了免得耽搁时间,在路上他们又碰到了忠孝军的统领完颜成和尚以及花帽军的统帅完颜仲元,他们是移刺蒲阿派来接应粮草的。
    于是四人一起前往山东博州,准备和彩云公主及建康特使见面。
    而此时的博州却只有一个“乱”字可以形容,金蒙再度开战,大批地百姓离家弃田成为难民。在河北遍地烽火的情况下,战事未起,生活安定地山东就成了难民的首选,短短一月之内,超过百万的难民从四面八方涌入山东,而且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彩云虽然对此有所准备,可是为了尽快的安定山东,用民政换取了张林的军权,组建了一支超过十万的部队,救治灾民一事也顺理成章的归张林负责。张林虽非平庸之辈,但他却对难民的人数估计失误,以为和以前一样,最多也就二三十万人跑过来,所以准备工作不够,而彩云也因为忙于整编军队,无暇顾及此事。
    等张林发现情况不对的时候,难民的数量已经无法控制,最糟糕的是,一些金军在难民中大肆抢劫,造成了非常大的混乱,等彩云得信击退金人的时候,金宋的边界上已经都布满难民,张林是被弄的焦头烂额。
    博州因为靠近河北人烟相对多一些的大名府,又是运河运输的一个重要中转站,所以这里的难民数量最多,已经超过六十万之数,已经超过博州本地人的总数五倍多。这么多的难民呆在这里,情况之混乱可想而知。
    接到赵昀来信而赶过来的副总理大臣梅刚到博州,入目的就是这样一副乱糟糟的情况,进了博州城情况似乎更严重,街道上都已经挤满了人,打架,吵闹,哭喊什么声音都有,让人不知这是人间何地。
    负责接待梅的张林似乎也对眼前的情况感到尴尬,一边下令赶开拦路的难民,一边对梅解释似的说道:“山东久战之地,而且民风彪悍,不喜生产,所以一遇兵乱就是如此,让大人见笑了。”
    梅不置可否的笑笑,淡然问道:“还有多久可以见到彩云公主?”
    张林有些心情不宁,不知这位朝廷亲贵是如何看待自己的,自己现在可是把身家性命都压在宋国上,如果不能结交好这些人,后果堪虑。
    “快了,公主就在府衙内!”
    梅轻轻颔首,不再说话,放下车帘,微闭双目,似若养神。
    张林见此,也不敢打扰,默默的策马跟在一边。
    没多久,眼前突然
    一直充斥空间的难民再无所见,只有一列列威武的军旁,各处制高点上隐见弓弩,防守严密而不张扬,让人难测深浅。
    彩云的护卫首领金凤柔接上梅的车驾,语气歉然的说道:“大人见谅,公主正在思考军机,所以不能前来!”
    梅毫无不悦,淡然说道:“不妨。我可以进去吗?”
    金凤柔微微迟疑了一下。有些不安的低声说道:“可否请大人不要喧哗?”
    梅点点头,金凤柔转身引路,张林迟疑了一下,没有跟进去,转身又向来路走了去。
    一身火红戎装的彩云就在大堂上,但却是背对着厅门,注视着面前地沙盘。对身边一切都如不见。一名长像秀气,略微带些阴柔气息地年轻少年站于一边,看到梅进来。眼神中闪过警惕。仔细的留意着她的举动。
    梅有些奇怪的看了看这名少年,询问似的看了一眼金凤柔,但对方没有解释。只是轻轻摇头,做出抱歉的手势请梅坐到一边,然后轻手轻脚的给她上了清茶和点心,退到一边静静等待。
    大厅安静地落针可闻,就算是呼吸声也极为低微。梅轻尝了几口茶水。颇有兴趣的打量起那个少年来。
    此人虽然秀气阴柔,但却眉目清晰。骨骼清朗,特别是双眼神光充足,忠直清澈,面对梅的注视昂然无畏,既不傲慢,也不躲闪,毫无不安之态,让人啧啧赞叹。
    好一个少年俊杰!自己手下年轻英豪虽多,但是拥有如此风标气度地也不过三两人而已。
    梅一时心生爱才之念,寻思起如何开口才能从彩云手中要过此人,一时间,大厅中地人各想各的,安静肃穆。
    “看来是这样了!”彩云突然自语出声,拿过身边的旗帜,一把重重地插到一地,然后长长的出了口气,似乎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世杰,你过去问一下,建康的梅大人到了没有,如果到了,就请她过来!”彩云一边吩咐着,一边看着沙盘,连头都未动一下。
    那名少年看了看金凤柔,后者走到彩云身边低声说了几句,彩云猛然惊觉,一转身就看到梅正从椅子上站起来。
    “彩云,别来无恙啊!”
    彩云脸上露出惊喜无比的笑容,亲切的走了过去,一把拉住她,热情地说道:“姐姐已经到了,怎么也不说一声,彩云怠慢了!”
    梅有些亲昵的抓住她地手,很自然的说道:“我那敢打扰妹子的思考,就算是皇上,见到妹子还不是诚惶诚恐的!”
    彩云脸上的笑容未变,回抓住梅,高兴的说道:“姐姐是不是对彩云有意见啊?不过先要声明,我的确没想到表哥会派姐姐过来。”
    梅亲昵的用手捏捏彩云的手,有些没好气的说道:“得了,谁还不知道你啊,说吧,皇上已经发过话,只要不是太离谱,姐姐都可以做主。”
    “这就好,坐下说!”彩云露出高兴的笑容,将梅又按回椅子上,然后对着身后喊道:“世杰,见过梅大人!”
    那名年轻人走到梅身前,长鞠道:“张世杰见过大人!”
    梅对这个张世杰本有好感,见他如此,心头越发欣赏,温和的说道:“不用多礼,你在此位居何职?”
    张世杰看了看彩云,平静的说道:“承蒙大将军抬爱,在下现在沗居将军府文案!”
    这样一个人仅仅是个文案,梅有些吃惊的看了看彩云,目有询问之意。
    彩云示意张世杰先出去,然后才对梅问道:“姐姐认为此人如何?”
    梅颇为欣赏的说道:“这个年轻人不错,怎么了?”
    彩云神秘的笑笑,突然说道:“表哥让我负责组建一支舰队,但如今却缺乏一位统帅之人,我想让他担负起这个重任,只是战船一事还要请姐姐多多帮忙。”
    梅知道此事,闻言考虑了片刻,低声问道:“他的来历你知道吗?”
    “他是张柔的从子,是在前次战斗中投效过来的!本来叫若水,后来我建议他改了名字。”
    “蒙古河北招讨使张柔?”
    见彩云点头,梅的脸色微微变了,片刻之后才提醒的说道:“彩云你没事吧?舰队统帅何等重要,怎么能让这样一个人接任,如果被建康的那些官员知道,只怕会坐实你割据一方,妄收奸邪的罪名。就算皇上宠爱,你也不能完全不顾及皇上的颜面,虽然你是皇亲,但皇上毕竟是皇上,他是要面对天下臣民的。你想过吗?”
    彩云似若未闻。笑容如故:“姐姐刚才还不是挺欣赏他的吗?怎么这会儿就变了?只要姐姐有心。其他地都不是问题,难道姐姐还想和彩云打官腔吗?”
    梅收回握住彩云地手,端起茶杯喝了两口,稳定了一下思绪:“你真的想好了?如果有事,那可非……”
    彩云打断了梅,很肯定的说道:“我相信他!”
    梅愣怔的望了她片刻,垂下目光。淡然说道:“我虽然被皇上任命为监国秉政之一,但这样的大事还是需要告诉皇上才能决定,不过就我而言。这样的人是不能信任的。若他在临战之时,亲情多过忠义,你如何自处?彩云。你真要三思!”
    彩云没有回头,不过
    态一变为坚毅,显然决心已下,不可能再有所改变。
    梅沉默了一会儿,展颜一笑。轻松地说道:“这是怎么了,既然你已经下了决心。我也不好多说什么,不过此事还是需要上报皇上。西北的战事似乎颇为不顺,你怎么看?”
    彩云知道梅是不赞同她这么做的,她已经是如此,可见这样地任命通过建康是不可能,若没有建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