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神州》第十八章血腥开始[2]

再造神州最新章节目录
   十分不够。
    梅看到我疑惑的目光,轻松的笑了一下:“这是属下参照沈括的《天下郡国图》和现在收集的地图互相比对而画的一张地图,有些地方还缺乏资料,所以就成了这样。”
    我被这幅地图所吸引,一边看一边点点头道:“画的不错,大致上周边国家的地形分布都画了出来。这个沈括我记得他还有一本自然科学的著作叫《梦溪笔谈》的,这本书不错你可以看看。”
    梅道:“此书属下已经让人翻印并做为学校的教材发了下去。今天请殿下看这个,主要是因为要借此分析一下形式,好让殿下最终下定决心。”
    我闻言抬起头:“最终下定决心?下什么决心?”
    梅眼中有种罕有的严肃表情流露,正声道:“殿下请看,现在利州两路虽然收复,但是西夏和金人却还占据着紧靠着的西边四路,不仅威胁仍然存在,利州两路也因为被金人掠夺多年,民生已经困乏自足尚且做不到更不用说支持殿下。京西南路和两淮路虽然解除了金人的威胁,但是这两地久经战乱,要想恢复也不是一年半载所能奏效。
    四川的安丙虽然已经有投降的意图,但是其还不相信殿下,余介入川的人被他限制到一千人,所以最富庶的四川三路也暂时不能为殿下所用。至于江南东路和已经快被占领的荆湖北路却是守旧势力盘踞之地,殿下的改革如果先对他们开刀,必然会激起这些人的反弹,到时动乱一起此地也就不能为殿下所用,会让如今的情况更是恶劣。
    因此,殿下如今虽然占据原大宋一半多之地,但是能够立即使用并从中受益的却不多,如果那些富庶地方上的守旧势力起来反抗殿下,殿下以为仅凭殿下所占的这些地方就能支持殿下的大军吗?按照我们现在的计算,归顺殿下的军队和那些降军加起来只怕仍然超过五十万,殿下拥有大宋一多半的军队,但是却只得大宋五分之一的供养,殿下难道不觉得危险吗?”
    我沉声道:“你的意思是说,本王现在看上去风光无限,但是却已经是盲人瞎马行走于万丈山涧吗?”
    梅摇摇头:“情况到没这么严重,只是现在需要殿下下定决心,要不要用最快的方法来达到殿下改革的目的,不管是谁挡在了前面,一律杀无赦!”
    我想都没想的说道:“那还用说吗?这是当然的。”
    梅了解的看了我一眼,语气清淡的说道:“殿下心里是这么想,但是却在行为上没有这么做。当初殿下不顾实际情况杀了赵善湘以至和朝廷那些支持殿下的官员发生重大分歧就可以看出殿下对于今后整个计划并没有多少的规划,特别是几次因为别人的劝阻而没有贯彻自己的意图更是显露出殿下还不能下定决心。
    需知改革就是一条不归路,如果不能取得成功你就会被世人所唾弃,要是在改革中还三心二意那成功的可能更是会减弱不少,殿下如今要做的就是要成为一个强力推行新政的君王,改变过去朝廷给人文弱无能的形象,并且以实际行动将对殿下改革有帮助的人都聚拢到身边,这样才能让新政有最大成功可能。”
    我沉吟了一会儿:“你的意思是要本王成为一个独裁的君王,将现在存在的这些阻扰的势力全都用血腥的手段解决掉,是吗?”
    梅很沉重的点点头:“属下知道殿下心中对于那种民主一直有种向往,虽然明白需要用强力手段推行改革可是却下不了这个决心,有意无意的让那种民主的思想引导着自己的思绪。殿下心中所向往的民主,虽然从历史发展上来说应该是先进的,可考虑到与时代的符合性?那这种思想就是现在最大的毒瘤,足以毁掉殿下。
    自从汉武帝统一思想以来,整个神州民族都在儒教思想下生活了上千年,殿下要他们马上相信殿下这套,殿下认为这有多大的可行性?难不成殿下要敲开他们的脑袋将那些书本塞进去吗?这是现在最大的难题,但是却也不是没办法改变,我们可以采取渐进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在属下说出自己的计划前,首先殿下必须下定决心成为一个将要背负千古骂名的独裁君王,而且还要保证最后自己一定不会失去理智。”
    我彻底明白梅的意图了,她是让我舍弃掉自己将希望放到后世,这和我以前想当中兴明主的念头绝对是背道而驰,也和我心中的一些固有观念不和让我有种本能的抵触。
    可是不这么做,难道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就算我推行了民主,但是别人会接受吗?想到这里,我脑海中突然闪过后世一个叫列宁的伟大人物,他曾经有一句名言,大致意思就是既然我们早知道会这样,为什么不先就这么做了?其结果就是国家经济极度衰败,政府倒台。
    国家不是一个人的国家,个人的理想意志不能代替实际情况,这是一个很基本的事实。
    算了,既然只能如此,那成功又何必在我了?
    想通了此点,我望着梅有些痛苦的说道:“说吧,本王既然有这样的权势就应当承担这些后果。”
    梅的脸上露出胜利的苦笑,无奈的说道:“殿下终于下定决心了。”接着停顿了一下,然后说道:“现今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可以绝对控制并不用太顾忌当地土豪大户反对的地方有利州两路和两淮路,京西南路我们可以控制三分之二,其余的地方如果不想激起叛乱就只能暂时妥协。
    为了取得最好的效果,属下建议殿下的计划可以分成几步,首先是进一步取得商业阶层的支持以获得改革必需的庞大财力物力;然后收缩防线改革军队,使得军队完全唯殿下的命令是从;其后就可以明言和赵远史弥远一方的朝廷决裂,在内部进行政治改革,提拔那些年轻有为的官员,将一些新法推行到可以完全控制的地方,但暂时不要对那些反对势力动手,并要对他们进行分化;
    接着就是全力发展被殿下绝对控制范围内的经济,并大力培养一批接受新法的官员,让自身的实力变的更坚强;做好这步之后,殿下就可以对那些反对的势力进行镇压,凡是反对者殿下皆要镇压,敢于起来对抗殿下的,殿下需要将他们满门杀绝以震慑旁人不得违背殿下的意志。以后统一大宋之后将新法推广到全国,这样既可以保证新法有合适的人去推行,又可以让阻扰新法的人变的力弱。
    等到百姓从中得到好处,自然他们就会拥护殿下,到了哪个时候殿下就可以放心的东征西讨,成立自身的功业并为后世留下希望的曙光。这个计划说来简单,可是做起来却要涉及到许多的方面,殿下如果认为属下方法可行的话,属下可以依照这个计划订立执行方案,但是殿下却不可再三心二意。”
    我站了起来,走了两步,觉得梅的这个初步计划和我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和,我当初也是想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推行新法增强实力之后再统一全国,梅的这个计划将我的想法实现出来并提出了更具可操作性的建议,在内政方面梅的才干胜我十倍,如今我要做的就是用武力给她强力的支持,这也是她和我说这么多的目的所在。
    停住脚步转过头,我望着梅说道:“这个计划本王同意,你叫我回来不是专门为了讨论这个事情吧!”
    梅将桌上地图收起来后,淡雅的说道:“属下最主要的目的是让殿下同意这个计划。既然殿下不反对,那么殿下也不该反对为达成第一步计划而再添一位王妃吧!”
    虽然我早有准备但是还是禁不住的一呆,难道这才是梅叫我回来的目的。
    看到我的样子之后,梅蓦然一笑:“其实殿下不用惊奇,这个事情卓王妃和属下在殿下北伐期间讨论了很久,觉得这是对殿下如今最为有利的方法。”
    我心中冒起一股被戏弄的感觉,目含怒气的道:“梅,你是在戏弄本王吗?”
    梅好整以暇的说道:“属下还没有无聊到这个地步。殿下也清楚,殿下这次北伐多亏了一些大粮商的支持,不然以建康的财政状况早就支持不住了。这其中以李记的功劳最大,殿下北伐的粮草有三分之二都是他们供给的而且还承担了一半的运输任务,除此外殿下的军费他们也支援三分之一,可说殿下这次北伐军饷物资可以这么充足,李记应当为首功。”
    我又坐回座位上直接说道:“原来不得插手李记的命令真的是你和姿儿下的,那些兵器也是你们送给他们的吧,说出你们这么做的理由,希望你能说动本王。”
    梅不紧不慢的开口道:“殿下也知道,当初北伐的时候我们根本就筹集不到那么多的粮草和军饷,所以为了不让殿下北伐大计中途夭折,王妃和孔有德就瞒着殿下去找了江南第一富豪李旺远希望他能支持殿下。此人到是很爽快的同意了,但是他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希望我们能说动殿下娶她的女儿,并明确的说他的嫁妆就是他们李记。
    王妃将此事和属下商量之后,属下就做主答应了此事并给了李记许多的好处,其中就有用一些兵器换取李记船队协助防护沿海海疆的协议。后来属下还亲自和李旺远的女儿李碧如见过一面,发现她确实是一个理财经商的高手,并且极有远见,属下将殿下所书的关于金融改革一书给她看后,她不仅能明白上面说的内容而且当即提出不少解决如今财政弊端的方法。属下觉得如果她能掌管国家财政,不出十年,则天下第一富国必为大宋,殿下也决不再会为金钱烦恼。因此,属下觉得娶她,对于殿下的大业帮助甚大,殿下如果真的要有一番作为,加上她的帮助绝对是事半功倍。”
    想想哪个李老大追着倭寇打的情况,武装了李记确实给沿海商船以更多的保证,但我心里还是觉得不痛快,冷笑着道:“你说的到很动听,难道她的才华比王妃还高吗?”
    梅的脸上并没有因为我的怒气而改变什么,仍然带着浅笑说道:“这不一样,王妃的才华主要是在商业方面,老实说在理财和整顿财政上王妃比李碧如要差些,殿下如果见到她一定会明白。另外,殿下只需要想到李记拥有遍布天下的银行,如果能够将它们收归国有,对现在一片混乱的大宋经济到底意味着什么。
    而且殿下现在也需要让天下的商人知道殿下是确实帮助他们的,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商人的全面支持以保证改革第一步能够成功。李记在商人中的威望绝非王妃可以比拟的,可说这件事情已经不是殿下一个人的事情了。希望殿下不要忘了自己刚才说的话。”
    我默然下来,梅说的没错,以李记的实力再加上我的权势首先就可以保证我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单凭功利上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