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第二十三章毒计

大汉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人对匈奴的两次惨败,都是知晓两败。令匈数伤。值得庆幸的是,匈奴恢复过来了。
    而眼下的情形,匈奴陷入了空前的危机。比起历史上的两次惨败还要严重。严重得多。一众大臣尽是惊惧之色,谁也不能有好主意。
    “大单于,汉人要是敢来,就与汉人大战一场。大匈奴的勇士,即使是死,也不能死得窝囊!”
    “大单于,实在不行,我们可以撤,撤到漠北去
    “对!大匈奴又不是没败过,只要到了漠北,就有机会。”
    一众大臣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起来,说的大多是气话,没有多少实用性。打是打不过汉军的,撤到漠北倒是个不错的法子,那也要在能保得龙城安全的情形下。丢了龙城,对匈奴的影响太大了。
    “实在不行,我们就在大漠上与汉军缠斗!”伊稚斜清冷的声音响起:“在大漠上作战,大匈奴的勇士闭着眼睛也会。汉军若是来了,我们就骚扰汉军的补给线,他们扎营,我们就去滋扰,一定要让汉军不得歇息。时间一长,汉军不得不退。”
    伊稚斜精通兵道,此法不错。真要这样做的话,汉军一定会陷于疲于应付的境地,虽然汉军战力惊人,可是,匈奴不与汉军打,谁胜谁负还很难说。
    “对!拖死汉狗!”
    “耍让汉狗有来无回!,小
    一众大臣齐声附和,就是军臣单于也是不住点头。
    匈奴善长的就是轻装简从,纵横来去,快捷如风,今日在东,明日在西,与汉军缠斗,还真会把汉军给拖垮。
    中行说却是眉头一皱,没有说话。军臣单于打量着中行说,问道:“中行说,你以为左贤王此计可行?”
    “大单于,并非奴才对左贤王不敬,而是不得不说。”中行说尖细的声音有些高亢:“若是在一般情形下。大匈奴与汉军缠斗,也许可以。”
    “为何不可?”伊稚斜大声问道。
    “左贤王,你要知道,若是汉军不管不顾,直奔龙城,那会是什么后果?。中行说的声音更高:“龙城是大匈奴的圣地,是历代单于的埋骨之所,大匈奴最伟大的冒顿单于就长眠于此。若是汉军到来,把龙城给毁了不说,还把历代单于的坟墓给掘了。那是什样的后果?”
    “周狙会掘吗?。军臣单于吃了一惊。有些吃不准。
    “一定会”。中行说非常肯定:“别的不说,看看闽王城,不是给周阳一把火给烧了吗?”
    “汉人以仁义自诩,却是如此的残暴”。伊稚斜嘴角掠过一抹们芜
    “不!左贤王有所不知,那是妙计”。中行说却是大加赞赏:“烧了闽王城,就是绝了闽越人的念想,让他们连个念头都没有。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不是把六国的宫室全给烧毁了吗?就是不留下可以让他们怀念的东西。汉军到了龙城,一定会掘了历代单于的坟墓。大匈奴对祖先的坟墓极为重视,若是被掘。对大匈奴的打击将是灾难性的,大匈奴从此士气大挫。甚至可能四分五裂!”
    这后果,军臣单于已经想到了,听中行说说出来,仍是一阵心悸。实在是后果太可怕了。
    “这个”一众大臣惊讶不置。
    “都是你这汉狗出的主意!”
    “你出的馊主意”。
    “都是你害的!”
    一众大臣把一腔怒火,一如既往的发泄在中行说身上。“好了!”军臣单于冷哼一声道:“中行说的谋划是对的,只是没想到,汉军的战力如此强悍。不是他的错”。
    “谢大单于”。中行说躬身致谢。
    “中行说,你说得有理,把你的谋刮说出来。”伊稚斜对中行说很是赞赏。
    “奴才以为。若是周阳直奔龙城,大匈奴可以应战,也可以不应战。”中行说的话让人不明白。
    “这话什么意思,说明白点。”军臣单于越听越糊涂了。
    “应战的话,大匈奴打不过汉军,这无异于送死,不智!可是。若是不应战,龙城必失。真是让人难以抉择。”中行说话锋一转:“可是。并非没有办法。只是,奴才不敢说。”
    “说!”军臣单于只一个字。
    “大单于,若是奴才说出来,他们还不把奴才撕着吃工。中行说打量一眼群臣。闭口不言。
    “中行说,你要是有好主意。尽管说。不管有何不敬。本单于都赦你无罪军臣单于对中行说很是欣赏。
    “大单于,奴才的计谋便是,任由周阳摧毁龙城。”中行说的话太惊人。可谓语不惊人死不休。
    “什么?”军臣单于猛的站起来,虎目精光闪烁,死盯着中行说。
    伊稚斜的目光如利剑一般,在中行说身上扫来扫去,右手紧握着:“中行说,这话你也说得出来!”
    “这汉狗是汉人的奸细”。
    “把他千刀万剐!”
    “朵了喂烈犬!”
    “好了!”军臣单于一挥断众臣的叫嚷,问道:“为何如此做?说出你的理由。若是不能让本单于信服。本单于要杀了你”。
    “大单于请想,与汉军作战,大匈奴没有必胜的成算。”中行说很是平静,好象一众大臣的指责不存在似的:“左谷蠢王是大匈奴
    将,精消兵道,给周阳十万大军杀得大败,可以孵凡没。由此可见,汉军的战力极是强悍,汉军投入十万,大匈奴即使投入三十万,甚至更多,也不见得能取胜。再说了,汉朝这几年倾尽国力,打造精锐之师,才只有十万之数吗?。
    “汉朝肯定有这样的精锐几十万”小军臣单于点头道:“具体的数目,本单于不知道,不过,本单于可以估算。不下于二十万,甚至更多。”
    “大单于所言极是。”中行说点头赞同:“若是汉军来二十万大匈奴出动四十万,会给汉军轻易打败。大匈奴投入六十万,七十万,或许还要更多,方有胜算,大单于能有如此多的军队吗?”
    “没有!”军臣单于一握手,恨恨不已的道:“这都是周阳害的!昔年一败,至今未能复原。本单于最多能投入五十万军队“五十万,打不败汉军。”中行说尖细的声音陡转高亢:“是以。大匈奴最重要的事情,便是保存实力,尽可能多的保存军队,不与汉军硬碰硬。周阳直奔龙城的话。大单于若是率军与之大战,正中周阳下怀。只有放弃龙城,保存军队,寻找机会。给汉军一个狠的,大匈奴方有转危为安的可能。”
    “放弃龙城?。军臣单于目光似剑,脸色数度变幻。
    中行说剖析得很清楚,放弃龙城虽然代价很沉重,总比全军覆没的要好。
    “大单于,你别听这汉狗胡说!”
    “不能放弃龙城!”
    一众大臣又叫嚷开了。
    “大单于请想,若是大单于为了保护龙城,而与汉军大战的话,结果必然是大败中行说剖析道:“吃了败仗,龙城还得丢。与其如此,不如放弃龙城,保存军队。只要军队在,即使有人有异动。还可以弹压。若是既丢了龙城,又败军覆师,大单于,你说,大匈奴还有希望吗?。
    以汉军暴露出来的实力。与汉军硬撼。匈奴没有一点取胜的希望。要保住龙城,那是不可能的。
    放弃龙城,还有军队在。不放弃龙城。什么也没有。两害相权,只能取其轻了。
    “哎!”军臣单于长叹一声,脸色很是难看:“本单于愧对列祖列寄呀”。
    中说行的谋划代价很沉重。却是最好的选择,还为匈奴保留了希望。
    “龙城给汉军摧毁了,大匈奴没有了累赘,就能进退自如。”中行说接着剖析:“汉军来了,我们避其锋芒。撤退。汉军一撤,我们跟着追击,去汉境滋扰,掳掠。弄得汉朝鸡犬不宁。就这样和汉军耗,总有把汉人拖垮的时候,到那时,就有机会了
    不得不说,中行说这谋划的确很毒。汉军具有追入大漠的实力。可是,不能持久,打了就得撤。若是匈奴与汉军耗下去,每一次汉军深入大漠,必然是耗费巨大,钱粮是一个天文数字。长时间的消耗。即使强盛的汉朝也是承受不起。
    历史上,以汉武帝的雄材大略,再有文景两朝的灿烂文治,汉朝积累了雄厚的国力,汉朝虽然取得了击破匈奴的巨大胜利,却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天下户口减半,百姓不堪其苦。汉武帝到了晚年,不得不下《弃轮台诏》,与民休息。再次恢复国力。
    到了汉朝实力减弱的时候,匈奴的机会就来了,这真的是一个转弱为强的好谋刮。
    “好!”军臣单于脸上泛着喜色:“小此计甚妙!就这么办!从今天起,不去龙城,把军队驻扎在北方,本单于耍让汉军想打没机会打。”
    一众大臣虽是不愿,却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如此了。
    “中行说,你出了一个好主意,来,这碗酒赏你了。”军臣单于亲自斟了一碗酒,递给中行说。
    “谢大单于”。中行说欢天喜地的接过酒碗,一口喝干,美滋滋的亮了亮碗底。
    “汉狗!”如此殊荣,让一众大臣很是忌妒,又不能说,只能在心里骂骂。
    “大单于,奴才这只是一计,奴才还有一计。
    ”中行说抹抹酒清。
    “哦!”军臣单于大感兴趣,催促:“快说。”
    “大单于,大匈奴不与汉军硬碰硬,固然是不错的谋刮。可是,光凭这一点还不够,大单于完全可以借刀杀人。”中行说的声音很高。
    “借刀杀人?”军臣单于眉头一挑,细品起来。
    “大单于,与汉人有仇的,除了大匈奴以外,不是还有西羌吗?”中行说笑着道:“西羌与中原人也是数百年的世仇,只是他们的势力太弱,只能在陇西一带滋扰,不能给中原人太大的打击
    “西羌?。军臣单于嘴角一裂,很是不屑的道:“只知道龟缩在高山里,根本就不敢对汉朝大举用兵,就算西羌把陇西之地给拿下了。对汉朝也不疼不痒
    “大单于,你有所不知。”中行说笑着剖析道:“西羌之所以实力不强,主要是因为西羌那里苦寒,比起大匈奴还要苦。大匈奴虽是苦寒,却有的是草原。西羌和大匈奴一样,靠放牧牛羊为生,却是没有多少草原,山地倒是不少。若是大单于送些牛羊骏马给西羌,西羌一定会成为大单于的朋友
    当时的西羌主要盘踞在现在的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先。青藏高原有多穷,不需要说的事
    环是在现代,在汉朝。西弟辽贫穷可想而知牛
    商末周初之际,西羌就在与中原人厮杀,是上千年的仇敌,积怨很深。若是匈奴支持西羌与汉朝为敌的话,西羌一定会与汉朝打得如火如荼。
    “陇西是苦寒之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