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第十三章英雄末路[2]

大汉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孟传君传》写好,放到门口。竟然有奇效
    这篇文章之所以有如此奇效,就在于,骂的是孟尝君。
    孟尝君是战国四大公子之首。与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信、春申君黄歇,合称“战国四公子”。
    在这四公子里面,最有才干的是信陵君,他曾经窃符夺兵权。打败了秦军,解了赵国之围。可以这样说。若是没有信陵君魏无忌,赵国早在秦昭王时就给秦国灭了,不需要等到秦始皇来做。
    这四人养士数千,门下食客众多。以此而博虚名。论实际才干。除了信陵君,其余三人不过是浪得虚名罢了。平原君赵信是赵国承相。秦昭王大举进攻,他除了吓得快尿了,还能做什么呢?
    黄歇除了玩弄权术,把好好一个楚国玩得快亡国了。孟尝君相齐多年,齐国越来越弱,他的封地却是越来越广,势力越来越雄厚,说到底,一窃国贼而已。
    他们之所以有如此美名。就在于他们养客数千,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四处为他们奔走,为他们邀誉。
    这些食客不过是墙头草,谁给他们好处,就为谁卖命。孟尝君得势的日子,人来人往,个个表忠心。当孟尝君被罢相后,一哄而散。只有少数几个门客至死不散。在冯缓的运筹下,孟尝君复相位。弃他而去的食客又厚着脸皮上门,讨吃讨喝。
    孟尝君气恼不过,不收留他们。还是冯缓劝他,不要计较,一仍
    。
    因此事,孟尝君博得了美名。无数后人对他敬若神明,成为好客养士的楷模。
    细细一想,他的养士不过是一场笑洲罢了。
    可是,数百年来,人们把他当作神明,高高供着。其中,不乏才智之士。象寰婴这样的明辨之士。也仿效他,养门客数千。
    直到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才有人大声指责他,把他贬得一文不值。
    这篇文章尖锐异常,要不是周阳给那些所谓的士逼得火了,也不会用这篇文章。
    王安石用词辛辣,一针见血。切中要害,把孟尝君骂得体无完肤。葛峰他们虽是不甘,却是找不到说辞,无法反驳,能不羞愧而去吗?
    鸡鸣狗盗之事,那是一个笑柄,虽有人赞扬孟尝君,连葛峰他们这些士,自己也认为鸡鸣狗盗之事太过低贱,不堪入耳。周阳祭起这篇文章。他们能不灰溜溜的滚蛋么?
    此文一出,周阳府中一下子清静下来了。再也没有一个人敢以士自居。敢去投入周阳门下,周阳乐得清闲。
    当然,这篇文章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长安。有人赞颂,有人咬牙切齿,骂周阳辱士如此。骂归骂,可是,他们找不到反驳之词,徒劳
    。
    主父偃读到此文,如饮醇酒。乐不可支,品了又品,不知道品过多少回。却是越品越有味,越品越来劲。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主父偃一听就知道是店家来了,高声叫道:“店家,上酒”。
    “上酒!”一个没好气的声音从屋外传来,紧接着,房门给重重推开。一个中年男子一脸的不爽,站在门口:“你欠的房饭钱还没有还清,还想喝酒?”
    “店家,如此好文章,岂能无酒?上来!”主父偃摇头晃脑 还沉浸在好文章如醇酒的美妙境界中。根本没有看见店家不爽的脸色。
    “钱!拿钱来!”店家朝主父偃一伸手:“你已经欠了三个月的房饭钱,还不还?”
    “店家”。主父偃清醒过来,很是尴尬的道:“店家,请宽限些时日,在下就快有钱了,就快有钱了。
    , 可
    “这话你都说了几个月了。”店家很没好气:“若不是看在你是读书人的份上,早就把你轰出去了。三个月不付房饭钱,我又不是你父你娘,不能白养活你。”
    摆出一副硬讨的架势。
    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主父偃数月不付房饭钱,自己也觉理亏。可是,他囊中羞涩,想付又没钱,有些结巴的道:“店家。不是我懒帐,是囊中无钱。要不这样,我给你写点文章,包你买卖红火。”
    “你还写?”他不提还好,他一提,店家的脸色更加难看了 泛青了:“你写的那些狗屁破烂。有谁看?你一口一个包我买卖红火。除了你。有几个客人上门?不付钱,就滚!”
    “我那是好文章,不是狗屁!”主父偃抗辩:“我的文章,只要一人识,便包你一本万利,享用不尽
    “一人识?三个,月了,一个人也没有识。”店家铁青着脸。
    “我结发游学数十载,也没有人识。”主父偃有感而发,一语出口。方才醒悟不妙。
    果然,店家发狂了,抓起主父偃的行囊,也就是几卷竹简,砸在院中。三两把把主父偃推了出去,咣咖一声,把门关上了。
    主父偃慌忙上前二把他那几卷竹简捡了起来,不住擦拭,仿佛那书简是万两黄金似的,珍惜异常。
    “快走!”店家拖一根粗大的棍子。气势汹汹的过来。
    主父偃有心不走,可是,一见店家手里的棍子,心下发虚,只得拎着竹简快步而去。
    出了店门,主父偃仰首长叹一口气:“想我主父偃结发游学数十载。深谙天下大势,却是落得如此下场,身无分文,有上顿没下顿!”
    bxwx 小说网
    请牢记: 支持作者,支持小说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