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第八章始皇遗策

大汉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提出攻入漠北的构想,此人富有豪情,具有人所难及的雄心壮志,还对科技、文明有着独到的见解,这样的人,必然是名士,还是大名士。周阳很想知道他的大名,声调有些高。
    “名士到是名士,就是名声不太好!”景帝微微一笑,打量着周阳。故意放慢语,有意吊周阳的胃口。
    “不仅没有好名声,还给人骂为残暴不仁。”景帝很是享受的打量着周阳那副急切样儿。
    “呃!”周阳嘴里出一阵磨牙的声音。符合这一条件的,只有一个人,很是惊讶:“是,是他!”
    “没错!”景帝点头赞同:“就是他!始皇!”
    名满天下,而又没有好名声,给人骂为残暴的,只有秦始皇一人了。别无他人,这不难猜。可是。当景帝说出这话时,周阳还是很震惊。
    秦始皇攻下河套后,就想积蓄军力,准备攻入漠北,彻底解决匈奴问题,这事周阳从秦无悔那里知道,并不奇怪。让周阳震惊的是,秦始皇深谋远虑,处处为华夏着想。怎么就给后人骂为残暴不仁了呢?
    , 正
    来到汉朝这段时间,听到不少骂秦始皇的话。可是,比起后世那些骂秦始皇的人还是要好上许多,后世的读书人更是把秦始皇骂得一文不值,历史有多少是被强*奸了的呢?
    打量一眼周阳。把周阳的震惊样儿看在眼里,景帝很是享受,笑道:“你很吃惊,是吧?联读了始皇的遗书,同样吃惊。联也没有想到。一个给人骂得一无是处,残暴不仁的人,竟然处处为华夏着想,其想法宏阔深远,令人赞叹!”
    景帝竟然当着周阳的面赞扬秦始皇了。这可是前朝之君。那是犯忌的事儿,周阳要不是亲耳听到。还真不相信这话出自景帝之口。
    “你一定是在想,联怎么会赞扬前朝之君,是不是?”景帝打量着周阳。
    “皇上圣明!”周阳点头承认:“皇上是贤明之君,至诚君子。臣钦佩!”
    这是真心话,没有任何的虚伪之辞。
    景帝完全可以把佩服之情埋在心里。不说出来,甚至嘴上还可以把秦始皇骂得体无完肤,可是他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大赞特赞,这份心胸让人钦佩。
    “呵呵!”
    景帝很是享受的接受了周阳的赞扬。接着道:“在读始皇的遗书之前。联对他还真没有佩服之心。如今。联对始皇只有钦佩之情。他说如果华夏不把匈奴击破,不攻入漠北,北方永无宁日,这话何其之高明呀。
    想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也算一代明君,在河套打败匈奴。没有追击,给了匈奴喘息之机。李牧也是一代名将。屡败匈奴,也没有提出要攻入漠北。”
    声调转高,很是激切的道:“匈奴与华夏是世仇,历经数在年的厮杀。不乏明君良将,可是,他们都没有提出攻入漠北,彻底解决匈奴。春秋战国之际。中原战乱!列国力征,无力攻入漠北。可是,也不妨碍说说。却一个人也没有。只有始皇说出来了。那是何等的豪气!”
    景帝对秦始皇这个前朝之君。无数人骂为暴君的帝王,还真不惜溢美之词:“始皇并不是说说而已,把华夏与匈奴的口众、土地、军械、战法、骏马”逐一剖析,最后以为华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文明悠久,技艺达,远非匈奴所能及。只要华夏用好这两点,击破匈奴就不是问题!”
    这和周阳的看法不谋而合,怪不得景帝要把周阳派去建章军受。和秦始皇结论相同的人,景帝会放过吗?一定会试试。
    “贾谊虽有相似之论。却比不了始皇。始皇不仅说。还做了。派人图绘了匈奴的山川地理,命蒙恬拿下河套之地,准备在河套建城,从这里开始,进击漠北。”景帝很是肯定的点头道:“没有河套之地,何谈击破匈奴?始皇深谋呀!联这次令你罢兵,就是大汉还没有把河套建好的国力,这事得缓缓。”
    “皇上圣明!”
    既然要攻入漠北,那么就要做万全准备。不能急燥,暂缓收复河套。集中精力打造骑兵,改革军政,才是根本之道。
    “当日你在朝上。说出与始皇一般无二的话。还是将门虎子,精通韬略,联决心试你一试,这才把你放到建章营去。”景帝扳着手指头。计算周阳的优点:“不成想,联这一试就试出个长城大捷,匈奴五十万大军逃回去的不到十万,还有不计其数的牧民、牛羊全都损失了!哈哈!哈哈!”
    景帝欢喜之极,仰天大笑。
    瞧着景帝那欢喜样儿,周阳想起了摸彩票。本想去摸一辆电动车。却摸到了亿元大奖,那是何等的开心。此时此刻,景帝之欢喜心情与此差相仿佛。
    “皇上,臣可否一观始皇之书?”听了景帝的介绍,周阳对秦始皇的遗书兴趣倍增,想一睹为快。
    “这个”景帝脸露为难之色:“不是联不给你观瞧,是这书不在宫中。而是在一个隐秘之地。”
    皇家多秘闻,既然不在宫中,周阳聪明的选择了不问。
    “以后有机会再给你观瞧。”景帝脸一肃,脸上的笑意消失,要说“;,“联把你留下来,是要给你说两件仗很辛丫,珊一个一将军比他人更累更乏,你可以先歇息一段时间。歇息的时候,好好想想。如何练骑兵。要哪些人帮你,要什么武器,要什么盔甲,你有空就想悲 。
    “练骑兵?。周阳的嘴巴张大了。
    “是呀!”景帝的脸泛着红光:“你对付匈奴很有办法,你不利练骑兵,还能有谁来练?同样的骑兵,你给装备了手弩、长矛,再集中一用,就能打得匈奴大败。手弩、长矛,哪一样不是现成的?就你来练,别人不成!要你来练骑兵,而不是在河套与匈奴争夺,这也是要你罢兵的原委
    练骑兵这事,周阳自认为会落在自己头上,并不意外。可是,当这一刻到来时,仍是让人振奋!
    没错,是振奋!
    强汉大军纵横驰骋,创造了无数的传奇,破匈奴,收百越,平辽东。攻入西域,开拓青藏高原,打出了一句豪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正
    周阳长练骑兵。那就是说,强汉大军由周阳来打造。由他把握方向。以后。强汉大军将按照他的战术进行战斗。周阳就是强汉大军的灵魂,凡有强汉大军的地方,就有周阳的影子。
    这种影响力,不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失,会永远留存。
    可以说“肩负历史使命”可以说“身膺重任。”无论怎么赞誉都不为过。周阳的热血再一次沸腾了。激动的道:“诺!”
    虽只一个字,却是充满着漏*点。豪气万千。如此美事,比起十个、百个长城大捷更能振奋人心。
    打胜仗易。做军魂难!周阳练骑兵,就是强汉大军的军魂!
    “好好好!”景帝大是欣慰,周阳对付匈奴最有办法,他练的骑兵必然是能征善战。
    汉朝最缺的就是骑兵,一旦骑兵练成,强汉大军就可以纵横在大漠之上,河套之地、龙城、单于庭、狼居胥山。还跑得掉?
    击破匈奴。幕始皇想做,而没有做到。
    若是景帝做到了,那么,景帝就是比起秦始皇也不逊色的伟大帝王。会成为后人心目中的圣君。那是何等美妙的前景,景帝兴奋得站起身。踱起了步,越踱越快,仿佛在飘。
    直到过了许久。景帝这才停下来,摸摸脸蛋,烫手呢!
    “周阳,这第二件事,就是联给你出一道策试之题,你以为。大汉要如何做,才能最有利,最强大!”景帝饶有兴致的看着周阳。
    “这
    周阳的口才不是最好的,至少还不差,可是,一听景帝这话 却结巴了,嘴巴张了半天,只说出一个字。
    景帝这道策试,乍一看没什么。细细一想,却是比天大!
    换句话说。就是要给汉朝作一个规划,要把汉朝所有的力量整合在一起,汉朝才能最强大。如此之事,涉及到方方面面,军事、政治、经济、商业、科技、文化、道路交通”全要包括。
    不要说周阳,就是把张良、萧何、陈平、曹参这些汉朝开国功臣集中在一起。他们也不敢说一定能成,还要商议,商议很长时间,才有可能制订得出来。
    这问题的难度,比起练骑兵还要大,大得多。
    “呵呵!”
    景帝把周阳吃惊的样儿看在眼里。拈着胡须道:“这事,朝中大臣没少争论。却莫衷一是,没有定论!周阳,你善长化腐朽为神奇,手弩、长矛、强弩、戟到了你手里,就有意想不到的妙用,这事 你一定有妙论”。
    景帝信心十足,周阳却是暗暗叫苦。
    这不是写文章。是制订国家战略,必须要实用。写文章,只要辞采华丽,让人读着爽,就是好文章。至于适不适用。可以不管。 国家战略,必须适用,还要是最适用的,难度之高,还用想吗?
    “皇上,臣一定尽力!”周阳惊讶之余。更多的却是振奋。
    这是机会,难得的契机!
    若是周阳制订出一个适宜的战略。那么,汉朝就会按照他的构想去展。周阳这个现代人。比起汉人多的是两千年文明,有很多东西对汉朝有用,完全可以趁这机会嫁接到汉朝去。一旦汉朝接受,那么,汉朝一定会更加强大。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王朝。比起西方人引以自豪的罗马帝国还要强大得多。若是得到现代文明的滋润,其强大还用想吗?
    其影响比起周阳练骑兵更大。更加深远。若是周阳制订出了合适的战略,强汉就会打上周阳的烙印,篷勃展。
    这前耸太美妙了,光是想想就让人有一种晕眩之感。
    “好!”景帝轻轻击掌:“这事,你趁歇息的时候,多想想。好了。你去歇着吧!”
    “诺!”周阳退了出去。
    望着周阳的背影。景帝开心的笑了。练骑兵。不用说。周阳肯定能干好。这点。边关的大战已经证明了,周阳统帅下的汉朝骑兵,其战力暴涨。
    要是周阳再把第二个问题解决了,那就更加完美了。
    这问题,大臣们争论了多次,没有结论。而这一点,恰恰是汉朝最急迫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只有大政方针对头了,国
    周阳善长整合,让他来想,说不定真能想出好办法,给汉朝制订一个好的战略。
    炽炽默
    知,万
    出了养心殿,春陀笑呵呵的上前见礼。周阳心思不属,只是礼节性的回礼。快步而去。春陀有些纳闷了。今儿是欢喜的日子,周阳怎么心事重重。虽是纳闷。却不敢问。叫来太监为周阳领路。
    在太监的带领下,周阳朝宫门行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