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第一0一章喜悦满堂[2]

大汉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匈奴犯边,掳掠屠戮,你们一个个的,脸就白了。张口闭口,说什么匈奴来去如风,今日在东,明日在西。”
    文臣们不由自主的低下了头,而武将们却是高昂着头颅。
    “你们中还有人说,与匈奴作战。就是与影子作战。即使大汉壮如牛,能打得着影子吗?”景帝的目光似有意似无意,在许昌身上一扫而过:“今日。你们还有谁这么认为的?说呀!”
    文臣们的目光汇聚在许昌身上,而武将们却是笑道:“匈奴不是影子嘛!”
    幸灾乐祸之意非常浓烈了,许昌恨不得出现一条地缝,立时钻了进去。以前。听别人引用自己这话来论战,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可是。如今听来,却是让人刺耳,让人羞愧。让人无地自容”
    景帝略一停顿,接着道:“你们乐也乐了,欢喜也欢喜了。你们也该做点事了。你们所知道的胜利,不过是奏章上的,不过是鸿翎急报上的,与实战相差太远。今日。我们君臣不说他事,专言此战之悲壮。窦婴!”
    “臣在!”箕婴应道。
    “你把你在边关看到的。听到的,都说给他们知道。”景帝大手一挥,坐了下来。
    “诺!”窦婴应一声,轻咳一声,略一整理思路,开始讲说在边关的所见所闻。
    他才思敏捷,口齿便给,一一道来,动听之极,让人如处战场,仿佛参与当日之战似的。
    景帝已经听过一次了,再次听到,依然动容,情绪随着窦婴的讲解而变化。或喜或悲,变化不定。
    群臣的反应就各不相同了,武将听得热血如沸,紧紧的握着拳头,眼里含着泪花,胸膛急剧起伏,恨不得立时杀上战场。
    而文臣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有人摇头叹息,有人不住喃喃低语,有人摆出一副惨不忍睹之样,有人以手捂面,表情之丰富,堪称表情大汇聚了。
    ,正泣比北
    窦婴见到的当日情景浮现在眼前。越说越激动,等到说完,已是泪流满面,泣下沾襟。
    他说完,宣室殿里沉默了,没有人说话。
    “许昌。簧婴所言是否属实?”久久之后,还是景帝率先打破沉默。
    许昌心头一跳,景帝如此问。那是要拿他出丑,忙道:“卓皇上。魏其侯所言属实,大战之后。边关惨象,让人不忍卒睹。”
    不是不忍卒睹,是他胆儿吓得躲到一旁,不敢象窦婴那般四下里察看。可是,他好意思说出来吗?
    “你们或摇首叹息,或喃喃低语。或掩面而泣,或愤愤然,联就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
    ”景帝的目光落在一众文臣身上:“你们一定是在想,打仗这么惨。杀这么多人,真是残暴不仁。联有没有说错?”
    汉朝破击匈奴,是天经地义的一场战争。可是,在当时,就有不少读书人摇唇鼓舌,说那是残暴不仁,对匈奴应当施以王道教化。汉武帝曾把一个顽固的读书人派去守边,要他去教化匈奴。这个读书人信心满满。满以为可以大施王道教化。结果却是没多久就给匈奴砍了脑袋。成为千古笑柄。
    朝中大臣就有不少人如此想。一闻是言,惊疑不定,不知景帝如此说话有何用意。
    “你们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当匈奴砍百姓人头的时候,你们怎么不说残暴不仁期”景帝的声调有些高,眉梢儿一扬:“谁要是还以为这是残暴不仁,那好啊。匈奴还多的是,还龟缩在漠北呢。联就派他去大施王道教化,教化匈奴。你们谁愿去?”
    王道教化不过是好听的屁话。对匈奴,刀剑才是最管用的,文臣哪里敢应承,个个乖觉的闭嘴,低眉顺眼。
    以往,一听提起匈奴,这些文臣就说匈奴如何如何了得,不可战胜,象今天这鸦雀无声,还是第一遭,景帝打压了他们的气焰,大是欣慰:“联意已决。要大肆封赏有功将士。传旨给周阳。要他两月后。率领有功将士返回长安受封!”
    虎目中精光闪烁二脸上泛着特有的光辉:“传旨给各郡国:各郡太守、各封国的刘姓王爷、彻侯、关内侯。务必在两月之内赶到长安。参与大汉盛事!”
    长城大捷,汉朝从未有过之事,景帝自然是要大操夫办了,把各地太守、王爷、侯召到长安,这是很大的手笔了。
    也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汉朝创建以来最大的胜仗!
    当然,汉朝幅员辽阔,各地郡守、王爷、侯赶到长安需要些时间,花费两个同时间筹备,那是必须的。(未完待续)为了方便访问,请牢记bxwx小说网,,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