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第八十九章决战来临(三)[2]

大汉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
    蒙恬在阴山中藏有秦弩一事。汉朝皇帝都不知道,要不是周阳意外遇到秦无悔他们,至今无人能知。中行说尽管才智不错,若是能猜出来,他就不是太监,是神仙了。
    “大单于,这事,奴才实是不知,实是不知。”中行说额头上渗出了冷汗。此事干系重大,他却偏偏一无所知,万一军臣单于怒他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然而,他的担心白费了,不仅军臣单于没有怒,就是那些一向讥嘲他的在臣也没有嘲笑他。因为他们心中的震惊至今仍在,哪有心情找中行说的不是。
    “大单于,我们现在怎么办?”
    一众大臣眼巴巴的望着军臣单于。
    若是没有秦弩,他们肯定愿与汉军大战一场。可是。秦弩是匈奴的恶梦,数十年没有忘掉的恶梦。大量的秦弩出现在战场上,他们哪敢与汉军交战。
    此时此刻,他们是巴不得军臣单于下达撤退的命令,有多远撤多远。最好是撤回草原去。
    军臣单于心念如电,转动不停。暗自庆幸,幸好没有仿效项羽,在最后一宏改变了主意,没把肉干烧掉。若是战事不利,还有吃的,还可以撤军。若是把肉干烧了,前有弩阵,没有食物,只有拼命,那将会是匈奴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大单于,周阳如此布阵的用意很明显了。”一直没有说话的伊稚斜开口了:“他是把弩阵放在正面,用来杀伤我们。
    他的两翼和后背是薄弱处,这才派车兵去保护。对于车阵,我们不是有破解之法么?”
    一句话提醒了军臣单于,军臣单于不住点头:“左谷蠢王说得对!弩阵虽然可怕,只要我们不与之对面交锋即可。右贤王,你率领你部本马,对弩阵起进攻,牵制住弩阵。”
    “大单于,你是知道的,我部兵马不如大单于本部兵马精锐,我破不了弩阵。大单于,还是派本部精锐攻打的好。”右贤王惧意顿生。
    开玩笑,攻打弩阵,那是攻打吗?那叫送死!
    “你部不够精锐才派你部去!”军臣单于毫无动摇之心:“你的任务就是牵制弩阵,不要让弩阵调到别处去。”
    “大单于,”右贤王仍是不愿意。
    “就是要你们去送死!用死,来拖住弩阵!”军臣单于火气有些上涌。声音很高,语气颇为不善了:“你拖住弩阵,我率领本部精锐,对汉军两翼和后背起强攻。只要你拖住了弩阵,就是大功!死一个勇士,我给你两个勇士!” 军臣单于这安排不错。与其把最精锐的本部兵马调去牵制弩阵 还不如派二流军队去送死,用本部精锐去攻打两翼与后背更划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再者,如此做,既可以攻破汉军的阵势,还可以保存精锐,一举两得。
    “若是你不愿,右贤王就换个人来做!”军臣单于的语气很是严厉。
    右贤王一万个不愿意,不得不接令:“大单于放心,我会拖住汉军的弩阵。”
    送死的人已经有了,接下来该是对汉军两翼与后背起进攻了。
    然而,匈奴的攻势并没有马上进行。而是有一今天大的难题摆在军臣单于面前,那就是调整阵势的问题了。
    军臣单于原本是想用本部精锐来对付汉军的中路,只要汉军中路一败。其余两翼的汉军油就败了。是以。他把本部精锐摆在中间。
    现在要调整阵势,就成了难题。十几万本部精锐调走,需要很大的空间,也需要不短的时间。而且,右贤王的兵马要来接管,这同样需要空间,需要时间。
    一个处置失误,会导致混乱。
    早知如此,把本部精锐摆在两翼。把其他的军队放在中间,这就不是问题了。
    军臣单于的想法很好,问题是周阳会给他机会实现吗?周阳对单于本部兵马可是念念不忘,只有把本部精锐给收拾了,匈奴才会大败,若是给军臣单于调整成功,那就是错过千载难逢的良机了。
    周阳根本就不给军臣单于这个机会。手中的令旗用力挥下,战鼓震天,汉军的巨型方阵开始动了。象海潮一样,对着匈奴压了上去。
    “汉军威武!”
    冲天的战号响起,直达九重天。
    弩手抬着强弩,阵势不乱,对着匈奴骑阵行去。
    云车上的周阳看得真切,上万架强弩行进,就象上万头蓄势待的凶兽,呲着獠牙,伸出利爪,随时会对着匈奴扑去。
    来到弩的射程内,周阳手中令旗一挥,汉军停了下来。弩手把弩放下,开始装弩矢。
    然后,就是万弩齐,对着匈奴的骑阵猛射!
    不计其数的弩矢,好象千条万条飞蛇。头尾相衔,织成一张巨大的矢网,对着匈奴骑阵当头罩下!
    士气可鼓不可泄,退,士气必势低落。汉军趁势掩杀,必然会导致大混乱,自相踩踏而死者,比起给弩阵射杀的损失还要大。
    变阵,根本不可能了,军臣单于心念如电,只得一咬牙,命令本部精锐扑了上去。
    大屠杀,开始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