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第六十四章血染大漠

大汉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汉军驰骋的蹄声如雷,溅起的烟尘冲天而上。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杀气腾腾,汉军眼里闪着炽烈的战意,挥着汉剑,冲杀过来。好象一股狂风席卷而来。
    此时的匈奴大军,已经给马群冲得七零八落,结不成阵势,趁机掩杀便可,用不着使用手弩和长矛。
    望着煞神似的汉军,军臣单于吓得头皮发炸。不是他胆而是他身边只有为数不多几个亲兵,要是汉军冲过,不需要用汉剑砍杀。只用马蹄就能把他们踩成肉饼。他能不怕吗?
    打了一辈子的仗,就没有遇到今日这种情形,明明有十万大军,却是结不成阵势,收不拢军队,把自己暴露在汉军面前,别提他有多郁闷了。
    唯今之计,只有走为上策。一拍马背,军臣单于疾驰而去,他的亲兵从后跟上,把他护在中间。
    “那是单于!”李广眼力不错,远远就发现了军臣单于,兴奋得好象嘴馋的馋猫碰到咸鱼似的,吼声如雷:“交给我了!单于休走,李广来矣”。
    也不管周阳同不同意,也不管程不识愿不愿意,握着大黄弓,就冲了过去。
    李广的声音远远传了开去,军臣单于听得清清楚楚,却是惊在心头。扭头一瞧,只见李广宛若天神一般杀来,手中的大黄弓射出的箭矢一枝接一枝,好象雨点般射来。跑得慢的亲兵纷纷中箭落马。
    什么时候单于成了汉军的活靶子?军臣单于郁闷得有吐血的冲动,却是无可如何,只有拍马疾走的份。
    飞将军虽然勇猛过人,箭术精绝,夭下无双,可是他胯下战马却不见得比军臣单于的战马更快。只能紧紧追着。却是无法拉近距离。
    望着紧追不放的李广,军臣单于不由得叹口气,要是赤电宝驹还在,早就拍马逃到哪去了。可是。赤电宝驹在长安,成了景帝的坐骑,只能叹叹气。却没有办法。
    “休走!“
    李广一箭对准战马射去。射人先射马,这是高明之着。只要把战马射杀,军臣单于就能手到擒来。
    李广的箭术傲视千古,当世无人能敌。可是。距离太远,射到之时已是强弩之末,军臣单于的骑射不差,他是匈奴有名的勇士,有名的射手骑手,沉着应对,一拉马缰,闪了开去。
    一箭射空,李广哪会罢休,一弓四箭,对着战马射去。军臣单于沉着应对,不是闪开,就是用弓拨开,李广一轮狠射,竟然拿他没办法。这可很少遇到的事情。
    要是距离稍微近点,军臣单于纵然是匈奴有名的勇士,也不敢接李广的锋芒。可惜的是,战马脚程不相上下,要追近也不可能。
    就在李广追杀军臣单于之际,汉军以千人为队。分为七队,开始砍杀起来。
    此时此刻,匈奴的军队还沉浸在马蹄余生的惊惶之中。根本就没有清醒过来,更别说收拢军队,重整阵势了。
    汉军一冲来,他们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只有给屠杀的份,不是做了汉军的剑下亡魂,就是给箭矢射杀。
    只一会儿功夫,地上就多了很多尸体。空气中弥漫的血腥气更加浓烈。
    周阳趁着砍杀的空隙观察战场,只见到处都是惊奔逃命的匈奴,到处都是吼着战号。挥着汉剑的汉军在驰骋,在砍杀。
    以区区七千骑兵,杀得匈奴十集骑兵无还手之力,这绝对要算一个,壮举!
    之所以能有如此壮举,原因在于,军队靠的是阵势,阵势一旦散乱,要重新结成,需要很长时间。匈奴给惊马冲乱后,哪能在短时间内重整阵势。
    更别说,此时的军臣单于给李广追得象受惊的兔子一样惊惶逃蹿,没法下令,没法重新集结,这就成了无头之蛇,没法行动。
    李广的追杀,虽然没有擒住军臣单于,在压制匈奴,让匈奴不能重整阵势上,还是有莫大的贡献。
    如此良机,千载难逢,不需要什么言语,不需要军令,汉军也知道现在应该是大屠杀的时候。他们是越杀越勇,战号越吼越嘹亮。
    “汉军威武”。
    战号直上云霄,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杀戮在不断进行,每时每刻,都有匈奴给杀死。
    只需要再杀一阵,就能彻底击溃匈奴,让其在数日间不能重整阵势,这于汉军有莫大的好处,周阳不由得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要是周阳现在能用的骑兵不是七千。而是七万,这些匈奴早就杀得四散逃命了。毕竟这是十万大军,漫山遍野都是,就算是十万头猪,任由七千汉军去砍杀,也要费很大一番周章。要想彻底击溃他们,让他们在数日内不能重整阵势,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乌拉特”。
    就在这时,远远传来匈奴的吼声。
    周阳一瞧,是一支匈奴援军正疾驰而来。从狼旗的数量判断,应该有几千人。人数虽然不多,其破坏性却是极大,这是堂堂之师,阵阵之旗,一旦赶到,就会成为中心,到处乱蹿的匈奴很快就会聚在一起,重新结成阵势。
    “得赶快击破!”周阳马上就有决断,传下号令,三千建章军集结在一起,准备对付这支匈奴援军。
    建章军的动作很快,只一会儿功夫,阵势就品:。在周阳的指挥下,排着整齐的阵势时着匈奴援军小尔”
    两军开近,周阳看清了,领头的正是伊稚斜,这可是老熟人。在安陶城下,伊稚斜差点送命,再次相见,岂能让他走脱?
    “大帅,单于让飞将军盯上了,左谷蠢王就交给我们了!”公孙贺兴奋得象跳在屋梁上打鸣的公鸡,伸长脖子大吼:“上次让他在安陶城下逃掉,这次不能便宜他了”。
    要是把军臣单于抓住了,再把伊稚斜给收拾了。这仗不用打了。胜负已分。周阳脸一沉,大声下令道:“不论生死。除了他就好!”
    军臣单于是匈奴的首领。当然以活捉为上。伊稚斜,他不过是匈奴一大臣,生死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除掉他就行了。
    周阳手一挥,建章军吼着战号,手绰手弩,开始冲锋了。
    伊稚斜此番之所以能赶来,是因为他在附近搜索牧民,给马蹄声惊动赶来一瞧,只见不少匈奴兵士给马群裹胁而去,就知道大事不妙。军臣单于吃了大亏。
    他是明悟之人,通晓兵略,知道此时此友,军臣单于最需要的并不是援军,而是时间,让他重新集结军队,结成阵势的时间。他手里的军队只有五千,虽然不算多。只要能拖住汉军,让汉军不能穷追猛打,就能给军臣单于争取到时间。
    就算周阳不攻击他,他也会攻击汉军。他一瞧汉军阵势,竟然要与他正面硬撼,不由得笑了,笑得极是开心:“谁说周阳挺会用兵?也不过如此嘛!与大匈奴铁骑硬撼,那是找死!”
    一拍马背,率领匈奴骑兵冲了过去。
    华夏与匈奴从春秋战国一直打到现在,真正用骑兵打败匈奴的只有秦朝的飞骑。即使赵武灵大破匈奴于河套之地。那也是凭借强弩的优势,压制了匈奴的骑射,而不是靠骑兵。
    蒙恬指挥的河套之战,那可是投入飞骑,与匈奴硬撼,不光是凭借威力无穷的秦弩。
    秦朝的飞骑是厉害,可惜的是。秦朝已灭,飞骑绝迹。没有了秦朝的飞骑,谁还能与匈奴的铁骑正面硬撼呢?
    不要说汉朝的骑兵,就是同属游牧民族的东胡、月氏军队,遇到匈奴骑兵,也只有望风而溃的份。
    伊稚斜乍见之下,他能不兴奋吗?
    摘下硬弓,搭上劲矢,只要到了射程范围内,让汉人知道什么叫骑射了得。伊稚斜美美的想着,策马疾冲。
    然而,他大出意料的是,他还没有冲到射程范围内,只听一阵破空声响起,不计其数的弩矢出现在空中,对着他们罩了过来。
    空中飞行的弩矢。密密麻麻。好象一张大网。
    “手弩?”伊稚斜马上便明白原委。
    手弩是汉军的一大利器,就没听说过他们给骑兵使用,步兵倒是用得挺多。伊稚斜马上就知道不妙了,有不大少匈奴会成为箭下亡魂。
    果如他所料,弩矢射来,惨叫声响成一片,不少匈奴纷纷坠马。
    匈奴只会盘马弯弓,却没有发达的科技。不能炼铁,更不可能给军队装备铁甲。匈奴兵士全是皮甲,遇到手弩。等于没有防护能力,非死即伤。
    “冲!”
    伊稚斜久历战场。深知弩对匈奴的威胁有多大,唯今之计,只有快速冲近。和汉军搅在一起,凭借匈奴马上砍杀的优势,把汉军消灭。
    他的处置是对的,在经过数轮手弩射杀之后,匈奴终于冲进了射程内。只要到了射程内,那么,匈奴的骑射威力就会显现出来,那是匈奴的天下。
    “让汉人尝尝大匈奴勇士的骑射!”
    伊稚斜兴奋得脸上直冒红光,奋力挽弓。
    不仅他欢喜,匈奴兵士哪一个不欢喜异常?骑射功夫,是匈奴的看家本领,和汉朝打了数十年,还没有一支汉军能在骑射上占到便宜,哪怕是一丝一毫。
    匈奴的骑射是马奶子。羊肉喂出来的,汉人能比得了么?
    匈奴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挽弓。准备好好教刮一下汉军。
    “咻咻”。
    他们刚把弓挽成满月,还没有把箭放出去,只听破空之声响成一片。空中出现又粗又长的箭矢,好象毒蛇一般,对着他们飞来。
    “射雕者?”伊稚斜是何等眼力劲,一眼便看出来,如此箭矢、如此箭术,必是射雕者般的存在。惊讶得下巴都差点砸在马背上:“这么多的射雕者?”
    三千建章军,就是三千射雕者般的可怕存在。匈奴虽是号称骑射了得,就是把所有的射雕者集中起来,也不见得能有三千。
    更别说,还是一下子派出三千射雕者作战,就是匈奴也没有如此大手笔呀!
    与三千射雕者作战那是送死,伊稚科心惊胆跳,真想拨马便逃,要是可以的话。
    “噗噗”。
    箭矢入肉的声音响成一片,一团团血花闪现,匈奴纷纷坠马。摔在地上的匈奴,除了极少数走运的外,都是死。建章军那是何等的箭术,射你鼻子不会射你眼窝,都是一箭致命。
    现在伊稚斜犯难了,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要么逃,要么冲。
    逃的话,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的对手是建章军,他们的箭术了得,一旦进入他们的射程,逃走的代价会非常大。即使逃出龙心,工有弃弩,敌两重打击下能逃老的匈奴会有多少沁旧”
    若是预料准确的话,等他逃出去,他的五千军队,能活下来一千吗?谁也说准。
    冲的话,与三千射雕者般存在的建章军大战,战胜的可能性很
    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