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1915》第四十六章排挤[2]

国战1915最新章节目录
   驱逐孙中山。可见大风驶来的时候没有哪一份信仰是能够坚定的。同时吴景濂在历史上也真正应证了他的利益导向立场,第二次护法运动还没结束,他这个国民党党员就跳槽投靠了北洋直系。
    经过了3天时间的准备和筹划,以岑春渲为首的国会政学系和以吴景濂为首的益友社,发起了一个“军政府组织改革法案”,该法案的内容还算是给足了孙中山面子,主要是提议将军政府大元帅一长制更改为总裁合议制,这样一来倒可以让孙中山依然留在军政府担当一名总裁。
    只不过这个总裁也是有名无实,从而达到了架空孙中山的目的。
    孙中山听说了这个消息后,立刻气得要去找陆荣廷理论,可是最终被幕僚们劝阻了。秀才与兵理论那只是白费口舌而已。
    5月4日,非常国会以97票对27票通过了“军政府组织改革法案”。第二天孙中山就愤然的提出了辞呈,并且公开发表通电,斥责滇系和桂系“态度暧昧,置根本**于不顾”。
    对于孙中山的电报责备,桂系这边的军人更是非常不满,纷纷回电抨击孙中山这个光棍司令。至此,孙中山提倡的第一次护法运动标志为失败。
    不过孙中山也并非是陆荣廷这一派人所认为的那么无兵无勇,驻扎在广州众多军队当中,有两支部队还是坚持的拥护孙中山。一支是滇军第三师,其师长是张开儒。另外一支就是陈炯明的粤军。
    在孙中山被迫出走军政府后,张开儒和陈炯明都表现了极为愤慨的态度,积极通电呼吁支持孙中山。
    对于这两路军队依然支持孙中山的态度,让陆荣廷和所有反对孙中山的政客们都感到不安。滇军第三师和粤军加起来几乎等于两个龙继光的军队了,一旦他们闹起事来,恐怕会造成不小的动荡。更重要的这个时代有枪的人都是疯子,指不准哪一天他们就冲到家门口对着自己放两枪就完蛋了。
    最终陆荣廷决定不单单要挤走孙中山,还要消灭在他麾下的这两路军队。
    只不过因为粤军陈炯明现在离得太远,而且还在与福建方面的李厚基对峙,暂时不在陆荣廷下手的范围里,所以暂时没有拿陈炯明开刀。经过一番布置之后,陆荣廷指示自己的心腹莫荣新,开始向张开儒下手。
    5月10日的时候,新组织的军政府在岑春渲为首脑、陆荣廷为幕后的局面下,向陆军总部下达了一项命令。命令解散张开儒正在招募的陆军警备队,并且向张开儒发了一份电报,让其从防区返回来接洽军务。就在4天后,张开儒一行人的火车刚刚开到西村车站,即刻被早已经等候了莫荣新部逮捕了。
    连同逮捕的还有陆军部次长崔文藻。崔文藻在当天晚上就被莫荣新以通敌的罪名立刻枪毙处决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非常国会对于张开儒这个大元老不敢轻慢,决定成立一个专审小组来裁判张开儒的罪名。
    莫荣新向专审小组提出告状,数落张开儒私吞军饷、私通敌人、破坏大局、不服军令等四项罪名。私吞军饷之事,莫荣新仅仅是以张开儒自任陆军警备队总司令一职,然后大肆扩充陆军警备队为理由。至于私通敌人那是莫荣新让吴景濂伪造了几份假电报,以此定下罪名。
    至于不服从军令,那是因为张开儒自云南带兵来两广一带支持孙中山**之后,对于唐继尧从云南发出的命令一概不予置理。早在3月份的时候,唐继尧就觉得两广一带情况复杂,而自己对四川用兵也是紧急的时刻,于是命令张开儒把第三师给带回来。
    但是张开儒却以军务繁忙、无暇抽身为理由,草草的拒绝了唐继尧的命令,这让唐继尧本人都感到十分震怒。
    于是在3月底4月初的时候,唐继尧派遣另外一员大将郑开文从云南启程,来接替张开儒出任第三师师长。可是张开儒更为胆大,直接派人把郑开文的专车挡在了了广东外面,并且还出言恐吓郑开文。
    [w w w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