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1915》第三十二章少壮派五大镇守使

国战1915最新章节目录
   第三十二章 少壮派五大镇守使
    徐邵文之所以不让镇守使兼任新37师军职,正是为了自己能够牢牢掌握军权,预防这些镇守使几年或者几十年后会因为私欲而背叛自己。
    当然就眼下而言,无论是林蔚、萧安国还是孙建业,他们都是对徐邵文忠心耿耿的人物。
    他们三个跟着徐邵文有三年的时间了,不仅仅屡次委任重任、受到信任,而且提拔的速度也是如同插上翅膀一般,由团长转眼到师长,又由师长飞升镇守使。这样的提拔,几乎在全国所有军队中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尤其他们三人在接到通知,知道自己被任命为镇守使后,心中更是感动万分。能够被任命为镇守使,就已经表明了他们在徐邵文心中是绝对信任的位置。
    而之前招募新兵多出来的2000多个兵额,正是用来平分派到泸州、宜宾和自贡三处警备司令部,算作第一批地方性防区军队,负责维护防区和组成预备役。
    对于三个镇守使各自麾下.的警备司令部,徐邵文是有明令要求的:地方警备司令部的总司令可由镇守使亲自兼任,但是副司令由光武上将军府委任,并且警备司令部的兵额最多只能达到团部级水平。
    当然在向萧安国、林蔚和孙建业.解释这个明令限制的时候,徐邵文是以节俭军费开支为理由。
    至此,上海镇守使李振宁、青岛.镇守使葛敬恩、自贡镇守使林蔚、宜宾镇守使孙建业以及泸州镇守使萧安国,这五股细分出来的小势力,秉承着以徐邵文为首的北洋少壮派系正式凝聚成型。
    这是一种标志,标志着徐邵文从一支少壮派军队.真正意义上发展为少壮派势力。
    3月1日,徐邵文正式把三大镇守使任命书发往了北.京,请中央政府批核。在这个时候中央政府已然只是一种形式而已了,就算政府批准也好不批准也罢,这三个镇守使都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如果是在袁世凯还没有死的时候,徐邵文或许.还会小心谨慎,提前征求政府的允许。可是袁世凯驾鹤西去之后,全国上下但凡有枪有兵、有钱有地盘的都能自封为王。
    就拿湘桂粤联.军总司令谭浩明来说,他自己这个总司令的称号甚至连陆荣廷、谭廷闿都没有批示,完全是个人自行主张而已。
    另外一方面,经过长江防线的战役之后,段祺瑞也看出了徐邵文的价值。而且在他眼里,徐邵文比曹锟要好用得多。曹锟出兵南征是要求一个副总统的位置,同时借此奠定自己在直系的二号位置;徐邵文比曹锟廉价多了,无非就是一片发展的土地和几个地方军政官员的职衔而已。
    更重要的一方面,段祺瑞始终对直系有芥蒂,就算曹锟与冯国璋并不是完全站在一个立场上的,但是只要挂上一个直系的头号,都会让自己心中不安稳。
    徐邵文就不一样了,这个小伙子拉了一大帮年轻的毛头小子,自立门户号称是北洋少壮派,虽然也是一个派系,但起码到目前为止这帮愣头青都只追求军事利益,而没有政治利益。放眼整个北方,没有那个政治人物是在代表少壮派的,就连徐世昌这个老头子现在都处于下野状态。
    所以当北京收到徐邵文的保任镇守使文书后,段祺瑞二话没说,立刻回电批准了保任书,同时在回电中还好言称赞了新37师前段时间的作战英勇。
    ——————————————————————————————————
    这段时间徐邵文暂时没有返回重庆光武上将军府,他让孙建业在宜宾为自己安置了一个将军府行辕,从2月下旬开始便一直在这里办公。
    这天中午,陈令先形色匆匆的从通讯室返回到将军办公室。
    “将军,林镇守将唐继尧亲笔的修好书送过来了,您要不要过目一下。”陈令先刚刚走进门就开口说了道。
    徐邵文正在与郝劭光、夏国桢、贺国光及几个参谋在研究新37师的安置问题,自从三个镇守使走马上任后,新37师的防区必定要适当的做出调整。一方面是为了把三个镇守使的旧部调换一下,另外一方面就是新37师的3个旅加3个炮兵团防区必须能覆盖到三大镇守使的防区。
    当然覆盖三大镇守使的防区并非是徐邵文小鸡肚肠要提这三个部下,而是因为泸州、自贡和宜宾三座城市辖下的县城繁多,而且三城的警备司令部兵员还为派到,自然需要新37师来提供军事保障。
    唐继尧虽然和徐邵文修好了,可是云南靖**两路大军依然还在沐川县,更何况贵州军要想入川还不是跟走自家后院那般容易?
    “是吗?拿过来让我看看。”徐邵文从地图台前走了出来。
    陈令先迎上前,从文件夹中取出了唐继尧的手书,递给了徐邵文。
    “哟,唐继尧的书法不错呀。”徐邵文看了看这三页纸的盟书,至于内容倒是没怎么细如的去看,反正无非是相互吹捧的话,没什么实际意义。
    夏国桢、郝劭光和贺国光听到徐邵文这么一说,倒是都有些好奇了,纷纷的凑了过来看了看这份修好书。
    “要说,蔚文这几天还真是有效率,和张子贞谈了才几天时间,就把唐继尧的手书给谈来了。”郝劭光乐呵呵的笑了笑说道。
    自从林蔚上次与张子贞进行第一次接洽后,他在这几天的时间里又跟进了与张子贞谈了好几次。不过一切总算是顺利的,而且唐继尧也急切需要得到徐邵文的表态,然后
    贺国光脸色有些疑惑,自从他升任了炮兵师师长之后,就听说了徐邵文要与唐继尧修好的事情。只不过他一直不太明白,徐邵文为什么要这么做。
    “文帅,您真打算与唐继尧修好?”他问了道。
    “难道你不觉得我们现在需要时间来休整吗?”徐邵文笑了笑,倒是反问了起来。
    贺国光是陆军大学的高材生,论智慧和学识都是很无可挑剔的尖子。他自然知道徐邵文是不会甘心与唐继尧结盟的,这样的结盟不仅对新37师不利,同时也会对整个四川大局不利。不过既然徐邵文没有打算解释,于是自己也不去多问了。
    “行了,这份墨宝我可要好好收起来,日后必定值大钱。”徐邵文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打开了自己上锁的抽屉,把手中的几页纸塞了进去。“老夏,我们还是继续探讨一下,该怎么分配37师的驻防吧。”
    “其实我觉得元璋的意见很不错了,”夏国桢重新走到了地图台前,拿起了一支指挥鞭在地图上点了点,说道,“以现在湖南的情况,刘显世在短时间不会在打四川的主意,虽然川南八县地域广阔,但是山路崎岖坎坷,已经是天然屏障了。让34旅以团部为单位,驻扎天仙镇、叙文县和古澜县,足以抵御来自贵州的威慑了。”
    徐邵文、郝劭光和贺国光都再次聚集在地图台周围。
    “现在34旅由张隶代管,老夏,你最近与张隶可有联系?”徐邵文沉默了一下,忽然说了一句题外话。
    夏国桢知道徐邵文是在问什么,只是这种话自然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直白了,所以他只是笑了笑,说道:“张隶是我的老部下了,这些日倒是有过书信往来,过几天等34旅安顿完毕了他会抽空来这边交流交流感情嘛。”
    徐邵文微微的点了点头,话题继续转向了37师的布防上,他说道:“按照元璋的意思,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防范四川境内的靖**以及其他川军军阀上。把33旅和101团放在叙州县、安边镇这一带,让35旅和102团、103团屯驻在自贡北边。”
    “没错,这样一来,不管是唐继尧要毁约袭击我们,还是我们要主动出击川中、川系地区,都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夏国桢点了点说道。
    徐邵文脸色陷入了沉思,没有立刻的做出回答。
    一旁的郝劭光提醒夏国桢说道:“老夏,你这么安排的前提是文帅一直在宜宾,可是文帅的将军府毕竟是在重庆,到时候文帅返回重庆的时候,身边总得把35旅给带上吧。”
    夏国桢微微笑了笑,说道:“这个我知道,元璋当然也知道了,所以元璋才说将102和103两个团安置在自贡。这两个炮团是重火力,摆在那里就足以吓死人了。而且到了今年6月的时候,自贡警备司令部的部队建立了,那就对于自贡有一个旅的保障。文帅若要返回重庆,35旅依然可以跟随您一起。”
    “好吧,新37师的驻防并不是什么复杂的事情,而且我段时间内可没打算返沪重庆。现在重庆什么势力都有,又是川军又是陕西军,还有湖北佬,那地方呆下去也闹心。”徐邵文缓缓的开口说了道。“就这么办吧,让各路按照元璋的方案先安顿下去。各地马上开始筹款筹丁修建新兵营。”
    贺国光听到自己的方案通过了,心中忍不住有些高兴了起来。他立刻先行告退,去与后勤部磋商新37师各地驻营的细节问题去了。
    这时,夏国桢忽然又说了道:“文帅,我觉得咱们现在还有几个问题没能解决。”
    “什么问题?”徐邵文问道。
    “在李场镇那边,韩玉国的14师屯驻在那里,看样子他不打算把地方让出来了。”夏国桢说了道,他手里拿着指挥鞭还煞有其事的在地图上李场镇的位置点了点。
    郝劭光想了想,抢在徐邵文开口之前说了道:“李场镇是沐川县的辖镇吧?以韩玉国的身份和立场,决计不会与云南军队勾结的。让他们留在李场镇,还能形成一面屏障挡住云南军队呢。”
    “这件事可不能这么看来,”徐邵文叹了一口气,神色显得微微有些严肃起来,他说道,“韩玉国现在因为南北大战才与我们结为同一阵营。现在韩玉国很聪明,懂得不占领我们37师的势力范围,而是占领云南军的一个小镇子,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我们产生错觉,以为他的14师是在帮我们看门。”
    郝劭光怔了怔,问道:“文帅,难道您认为韩玉国有野心?”
    “他如果没野心,早就跟着吴光新一起回湖北了。”徐邵文冷冷的笑了笑说道。
    吴光新在长江防线战斗结束后,原本打算留在宜宾,一方面多捞一些功劳,另外一方面还能看着徐邵文。可是他的内兄段祺瑞却在2月28日的时候,下令取消长江上游总司和四川招讨使的职位,改任吴光新为鄂南招讨使,迅速将其调回了湖北。
    段祺瑞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他早就预料到四川的局面会已经因为徐邵文而改变,徐邵文用不了多久就会陷入复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