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32妙计

1845最新章节目录
   吉林乌拉仅有的几家店铺终于又开始营业了。
    最开始,穆拉维约夫还想做出应邀勤王的样子来,让投顺的睿亲王仁寿等人自己管理吉林府,但过了三天,居然城里连水都没喝的了。实在没有办法,穆拉维约夫只好安排了几名殖民官员。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殖民机构:吉林总管府就这样成立了。
    王爷们把自家的收藏拿出来犒军,东西还不老少,有砂糖、冰糖、点心、面包、烧酒、高粱酒、蜡烛、火柴、鸡蛋等,烧酒最受俄军欢迎。仁寿称赞说:“喝了酒就不闹事,真王者之师也。”
    据托尔斯泰的著作《遥远之乡》中记载说,当地居民对俄军没有第一,愿当顺民者众多,
    为了预防传染病,穆拉维约夫在吉林乌拉修了一个公共浴池,这被传扬称俄军文明开化的例证。俄军缺乏驮马,雇当地居民搬货物,他们都很高兴,引以为荣,有争相来服务之状。
    睿亲王为俄军提供了一名熟悉当地情形的通译,这通译叫匪贼鸥,他按照托尔斯泰的草稿,翻译了一封给库勒那窝集(辽源)守将的劝降信:
    在库勒那窝集拱卫营统领黄姜程张诸军门久仰大名未得接见常以为遗憾
    睿亲王在燕京数年往返津沽之间亲与其驻在诸统领交吐露胸襟常以厚两国军队之交情为心今者不幸肃奸载贼等作乱情非得已借师勤王相见于兵马之间亦无可奈何也顷者我军一举拔金州吉林将督其众进逼四平
    阁下所统率兵数不多且概系新募以如是之兵当我训练素熟戎器精锐之大众假令以阁下之智勇督战胜败之数盖可知也向者贵国之师一败呼伦贝尔二败齐齐哈尔三败虎儿哈河乃未曾获一利是岂非天运乎大势所归可概见矣当此时阁下之智勇而取此败谓非战之罪也
    阁下固守无援之地徒困无辜苍生盖非良策也我军固以仁义动苟敌我者虽歼灭两不假借至旦弃兵器投我则毫不窘迫之其将卒皆各从其官级礼遇之无敢加不敬
    万幸信我言而自处之计则不独阁下之幸抑亦臣民之幸也
    时安
    同光三年八月四日
    “皇协军总司令仁寿亲王求见。”托尔斯泰向远东总督报告。
    仁寿今天是来向穆拉维约夫献计的,他现在身穿道袍,摇着手中的羽扇,给穆拉维约夫提了一个建议:
    “肃奸在河南,载贼在奉天。京师附近,只有一个善扑营,选三千哥萨克精骑,由豫亲王义道带路,走热河,入古北口,化妆入京师,解救太上皇复位,并将京师的逆贼一网打尽。肃奸载贼失了根基,不战自败。”
    “亲王殿下,真是好主意,您下去休息吧,我会考虑的。”
    “你觉得是个好主意吗?列夫!”穆拉维约夫问托尔斯泰。
    “我不知道,我说不上来。不过,三千骑兵日夜奔驰,匡扶皇位,肯定是一件传奇。如果这样做成功了,您一定会成为战争史上的……”托尔斯泰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例子。
    “你认为我想成为传奇吗?不,‘黄俄罗斯的缔造者’这一个称呼就够了。而判断一个战略是否合适,不是看它能否缔造传奇,而是是否符合我们的战略目的。”
    “阁下,这太高深了。”
    “假使我们顺利的将紫禁城里的太上皇,儿童皇帝等等都救了出来,情形会怎么样呢?”
    “也许当面的敌军就会溃散吧,毕竟他们的家眷都在首都周围。”
    “看来收益蛮高的,你认为这样的奇袭,有多大机会成功?”
    “我不知道,总督先生。”
    “三千哥萨克,要隐蔽,不露风声的通过蒙古草原和燕山山脉,仁寿亲王在直隶约定了接头人吗?”
    “应该有吧,他毕竟是亲王。”
    “从他管理吉林乌拉的水平看,他的话很不靠谱。”
    “是啊,连干净的水都没有。”
    “我们送到库勒那窝集去的劝降信有回答了吗?”
    “没有。”
    “好几天过去了,信到底有没有送到?”
    “我不知道,先生。”
    “我曾经问仁寿亲王,劝降信到底交给谁。他给了我四个人名,列夫,你认为我们能相信这样的情报水平吗?”
    “不能,我想。”
    “是的,仁寿亲王缺乏卖国的能力,我们不能相信他。况且,远东第二师和第三师已经到达了辽河畔,乌苏里斯克旅也在向安东稳步推进,我们为什么要拿两千哥萨克做毫无必要的冒险呢。我们有四万多人,完全可以用一场会战消灭前面的神机军。”
    按照穆拉维约夫的命令,第三师进攻哲尔木盟(通辽),第二师进攻郑家集(双辽),第一师占领库勒那窝集(辽源),乌苏里斯克旅取纳鲁窝集(通化),然后各自沿水路进军,在开原一带会和。
    当时东北尚未开发,只有沿着辽河流域的支流边上有一些集市。俄军就是要占领并抢掠这些集市,以补充给养。
    清军在这些集市附近也没有大规模的驻军,只有一些关外八旗的驻地。这些驻地还是后金年间流传下来的。
    载垣到了奉天以后,才发现自己所谓坚守奉天和吉林边境的设想有多么不切实际,自己设想的那些“城市”根本无法支撑大军到冬天。
    所以载垣以神机军全国领袖的名义下达命令,让散落在辽吉边境的集市坚壁清野。不管是老八旗的驻地,还是《铸犁令》以后新开辟的屯垦地,一律焚毁,屯垦人员到铁岭集中。
    铁岭位于辽河中游,在铁岭上游几十公里,辽河的各大支流已经汇合,如果俄军沿着水路推进,他们将在铁岭上游完全聚拢,这样载垣就只要防守辽河一个方向。
    “全国领袖阁下,”刚刚担任载垣的赞襄军务,克莱斯特不得不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在铁岭等待敌军汇合,我们应当主动出击,将各路俄军各个击破。”
    “我们比俄国人要强大得多,”曼斯坦因反驳,“我们有十六个旗队,五万人,还有两万屯垦民兵。俄国人才五万人,其中海军步兵师在南面的大连。”
    两位普鲁士军事顾问的侍应生也在争辩:
    “我们应当集中兵力,先击破西面的俄军第二师,然后快速转移到东面,消灭那个孤立的旅。”这是阿尔弗雷德-格拉夫-冯-瓦德西的意见。
    “但这样就会让穆拉维约夫停止进攻,我们就没办法打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取得完整的胜利。”阿尔弗雷德-格拉夫-冯-施里芬现在越来越痴迷“完全的胜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