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1841(五)朝廷自有羁縻策[3]

1845最新章节目录
   板,我们怎么应对?”
    伍秉鉴欲言又止,闭上了眼睛,慢慢的捋了捋胡子。
    “说吧,伍老板,大家都听您的。”
    伍秉鉴突然睁开双眼,说道:“要说也简单,我们二十七家同气连枝,帐不交,仓库不交,银子也不交。李颖修一个外来户,我看他怎么办?”
    “他可是官府啊。”有人担心。
    “官府?徐藩台可不愿他来插这一手。再说,李颖修后面靠着的,无非是那楚剑功的朱雀军,可现在仗打完了,狡兔死,走狗烹。没了朱雀军,李颖修就成了无根之木。”
    “朝廷要对付朱雀军?伍老板,这消息可靠吗?”张大富担心的问。他儿子还在朱雀军呢。
    “要什么消息,雍正朝大将军年羹尧,侍卫大臣隆科多,有拥立之功,最后结局如何。楚剑功算什么。我看朱雀军解散,也是迟早的事情。”
    “那我们怎么答复李颖修?”
    “不反对,不合作,拖。拖到朝廷处置楚剑功的圣旨到来,就万事大吉了。”
    “各位老板,”卢文锦说道,“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齐心,不能让人各个击破。来,各位老板,喝了这杯茶,同舟共济。”
    张大富犹豫了一下,伍秉鉴便看了过来,对他一笑。张大富心里一哆嗦,赶紧端起茶杯,干了。
    与此同时,朱雀军的白云山大营,陆达正在汇报:“您给曾国藩道台的信已经送出去了,估计五天内就有回话,那么两万多北返溃兵就可以分批北送。”
    “嗯,榜眼,这件事你一定要看好了,两万多人啊,乱起来不是开玩笑的。”
    楚剑功又问边上的翟晓琳:“补备兵的整编是你负责,怎么样了?”
    “报告均座,一万七千名补备兵,已经编成了五百个排,每排编制36名大兵,不够的,请均座从水师调人来不足。”
    “这我会和怡良抚台,和李廷钰总兵说的,继续汇报。”
    “每排的四名目长,一名把总,尚未任命。”
    “没有授勋的两千四百人,马上下放补备兵,还有的缺口,补备兵中原来做过目长兵目的,选拔一下。”
    “是!”
    陆达迟疑了一下,开口说道:“均座,我们当然是要吞下这些补备兵。但是,现在朝廷的圣旨还没到,我们这样妄动,只怕惹起朝廷的猜疑啊。”
    “我们不动,朝廷就不猜疑了?耆英耆部堂,怎么跟你说来着?”
    陆达一愣。
    楚剑功站起身来,走到陆达身边,拍了拍陆达的肩膀:“我今天给你交个底,我会以退为进,推荐陆达你为朱雀军总兵。”
    “均座……”
    “只要英国人还要在澳门驻军,朝廷就不敢解散朱雀军,也不敢割断我和朱雀军的实际联系。”
    “懂了,朱雀军真正的统领,还是均座。而且只有一个均座。”
    “呵呵,陆达,你别怕,我不会怀疑你。我、你、李颖修、张兴培,练兵都监杰肯斯凯,炮兵都监板甲大白兔,行军都监肯尼夫莱特,工程都监范中流。还有即将担任连长,必要时担任营管带的乐楚名、翟晓琳、陈日天、季退思等人,将组成一个新的机构——都督府。”
    “都督府?逾制啊,均座。”
    “所有都督府成员,都不能对外泄密。而朱雀军的一切行动,都要由都督府作出决议。”
    啊!陆达心里明白了,有了都督府这个机构,自己就别想把朱雀军拉走,楚剑功要保住自己的嫡系,自己要有什么对楚剑功不利的行动,具体指挥部队的乐楚名等人绝不会答应。
    这在陆达看来很正常。但是他又疑惑的想,这不是限制了楚剑功自己对朱雀军的指挥权吗?
    楚剑功接着说:“我建立都督府,倒不仅仅是为了继续掌握朱雀军,而是有了都督府,我就不用怀疑你陆达会把部队拉走,你陆达也不用疑神疑鬼,以为我不信任你。大家都可以开诚布公。”
    “刚才说到哪了?喔,两千四百名未授勋的朱雀军士兵到补备兵中代理目长,那么,一千七百名守阙锐士进入讲武堂。”
    “讲武堂设在哪?”乐楚名问。
    楚剑功和李颖修对视一眼,突然,两人忍俊不住笑了起来。
    其他人都愣了,不知道这有什么好笑。
    “黄埔,水师老营的黄埔。”
    “黄埔有什么好的?”
    “风水宝地啊。别问了,天机不可泄露。好了,军事上的事情今天就到这。你们先出去吧。”
    几个人敬礼出去,李颖修把凳子拉到楚剑功对面。
    “你看,部队还稳定,不如,我们直接派兵把十三行封了吧。”楚剑功说。
    “封了?这二十七个行商好对付,无非抓几百人,但是他们连接起来的贸易体系,那就全打碎了,一切要从头开始。”
    “贸易体系?”
    “你知道十三行连接着多少小手工场吗?运输、仓储、交易,你熟吗?我跑海贸跑了八年,现在也只是把自己一家船行的情况弄清楚。”
    “让张兴培去查?”
    “张兴培一个江湖人,懂这个吗?话说,人到用时方恨少,现在哪去找一个真正懂得统计、分析的人呢?”
    楚剑功伸了个懒腰,“那照你的意思,还是需要有人和我们合作,特别是中级行商。”
    “嗯,中级行商,只要能拉动一两个人,我们就可以打进去,把十三行的虚实摸清楚。”
    那中级行商在观望什么呢?
    “他们对我们没信心。十三行,特别是五大家,把持海贸几十上百年了,谁也不相信他们会这么容易的就被灭了。”
    “那我点了一队兵,把五大家抄了。怎么样?”
    “你会吓坏他们的。你今天可以抄了五大家,明天就可以抄了中级行商,你让他们怎么安心和我们合作呢?”
    “十三行中,最容易突破的是谁?”
    “我想,还是张大富。”
    “他儿子在朱雀军,他应该对我们还是有一点信心的。你再去找他谈谈。”
    李颖修点点头,出发了。过了大约半个时辰,他又转回来了。
    “怎么回事?”
    “别提了,十三行动作真快,今天二十七家行商全去伍秉鉴家里喝茶,摆明了就是商量怎么对付我们。说不得,真的要抄了他们,大不了另起炉灶。”
    “乐楚名!”楚剑功叫道,“你去找二十五连的张彪,让他请他的父亲,今天晚上到白云山大营来一趟。”
    楚剑功扭头对李颖修说:“我这里四千条枪,让他开开眼,壮壮胆。”
    7月11日恐吓
    张大富很晚才从白云山大营回到家,楚剑功对他说的话历历在目:“英夷已经打来了,以后的世道就要乱了。乱世之中,什么最重要?军力。放眼这大清,谁的军力最强?朱雀军。把宝押在朱雀军身上,绝不会错的。”
    听起来似乎有几分道理,但这广州城里,有巡抚、有藩台、有按察使,朱雀军又能怎么样呢?自己要是和五大家翻了脸,朱雀军又兜不住,那可怎么收拾?
    可要是不答应楚剑功和李颖修,死心塌地的和五大家站在一边,想想朱雀军的四千虎贲,五大家真的有胜算吗?即使楚剑功不秋后算账,可这机会就白白溜走了。
    张大富思来想去,直到天边发白,也没有睡着。正在他迷迷糊糊的时候,听见家人在边上叫他“老爷,老爷。”
    张大富被人吵了瞌睡,抄起枕头就扔了过去:“死性的,半夜吵什么?”
    “老爷,伍秉鉴和卢文锦两位老爷都来了,正在厅堂等着您呢,他们两位,不好不见啊。”
    听到伍秉鉴的名字,张大富一个机灵,惊醒了,下人已经打来了热水,张大富草草洗漱了一下,就迎了出去。
    请坐奉茶之后,伍秉鉴开门见山:“听说令郎容貌俊美,风流倜傥,张老板不妨请令郎出来,让我们这些伯父辈见见。张老板你的家业,迟早要交到令郎手上的嘛。”
    喔!张大富心下雪亮:这是摊牌来了,张彪在朱雀军又不是什么秘密,何必今天专程跑来。
    “犬子身在朱雀军,一般就住在大营里,很少回家。”
    “哎呦,在朱雀军呐。那可赶紧要他出来吧。朱雀军要倒霉了。”卢文锦说道。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张老板,直说了吧,我们今儿,就是专门来劝你的。十三行,身后站的可是徐藩台。徐藩台亲口告诉我,朱雀军要倒霉了。看在十三行同气连枝的份上,我们特来劝一劝你。”
    “徐藩台说的?朱雀军不是刚刚立了功吗?”
    “是啊,立了功,功高震主啊。朝廷怎么会让这样一支强军让楚剑功一个连功名都没有的人掌握呢?徐藩台说,他在朝中的密友,已经送了信来,楚剑功蹦跶不了几天了。楚剑功的老师林则徐也是自身难保。”
    “张老板,我劝你,还是赶快让令公子回来,不要和朱雀军裹在一起。”
    张大富以为自己听明白了,楚剑功、李颖修窜起太快,惹了朝廷猜忌。朝廷要拆散朱雀军。而且,林则徐还保不了他们。
    卢文锦说道:“张老板,你知道吧,当年你们这一批后起的行商,都是从我们五大家手里拿的单子,我们……也算是患难之交吧。”患难之交,言下之意,就是张大夫这一批中级行商就是他们五大家提起来的。
    伍秉鉴像说相声一样,接着话头:“其实李颖修也是一样,他的李氏船行,也是靠了卢老板的扶植,才发展起来,现在却是翻脸不认人了。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张老板,你可千万不能相信他啊。”
    总算说道正题了。伍秉鉴和卢文锦今天来的目的,就是要给张大富打气,让他完全割断和朱雀军的关系。
    “十三行,二十七家行商,只要同仇敌忾,就任谁也打不散,广州海贸,还是我们的天下。我听说,和洋人定的条约,海贸还要扩大。光靠我们五大家,怕是忙不过来啰。张老板你年富力强,想不想做大行商?”这是诱之以利。
    好说歹说,张大富总算送走了伍秉鉴和卢文锦。他现在越发犹豫了。如果朝廷要收拾朱雀军,那楚剑功抗得住吗?
    朝廷到底会怎么处置朱雀军?
    “有确切消息吗?”白云山大营里,李颖修关切的问。
    楚剑功说:“我们在京师的消息来源太少了。耆英、林大人、伊里布三人联袂回京面圣,现在走到哪了,我们都还不知道。”
    “如果耆英的想法不变,用提升陆达的方法来分化朱雀军,削你的兵权,我们用都督府的形式来约束陆达,应该是可行的。如果陆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