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1840(中)浙东之战慢争功[12]

1845最新章节目录
   车主是那些欧洲小商贩、理发匠,那些跟着军队的吸血虫。
    基恩上校带着a营的主力,加速行军,他虽然不知道斯科尔斯在具体在哪里,却可以肯定斯科尔斯就在自己的前方。
    长溪岭的地形并不复杂,顺着山势走就是了。基恩心急火燎的往前赶着,行进到中午的时候,后方有一个传令兵骑着马赶来、
    “报告,上校,我们的后勤车队遭到伏击了。”
    “是吗?那些黄猴子毕竟是在主场,对地形更熟悉,大部队运动到我们的后方也是可能的。”基恩上校这样想着,问道:“伏击的有多少人?”
    “不知道,上校,漫山遍野,都是清国人的鼓声。”
    “你们的连长怎么处理的?”
    “他把大车圈成圆阵,据阵而守。”
    “很好,他估计能守多久?”
    “守到您回去,上校。据我们的观察,对方没有炮兵。”
    “清国人有击发枪吗?”
    “有一些零散的枪声。”
    这样啊。基恩心里默默的想着。按照斯科尔斯的情报,清军至少有一千支击发枪和燧发枪,还有数量不定的火铳。在袭击自己的后勤车队的清兵中,没有大规模的使用击发枪,只能说明,这不是清国人的主力。
    “你回去。”基恩向传令兵下命令,“告诉你们的连长,坚守到我们回去。”
    “是!上校。”
    既然不是清军的主力,那么,清军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拖住自己,前方对斯科尔斯的围攻肯定很紧急。不能上当,继续前进。基恩这样判断。
    楚剑功站在山坡上,看着穿得龙虾般醒目的英国传令兵,骑着少见的阿拉伯大白马,回到后勤车队中。他的后方,没有援军。
    按照一般的军官,肯定会赶回来救援自己的后勤车队,朱雀军正好围点打援。看来自己失算了。那就顺其自然,先吃掉一个连队,并摧毁英国人的后勤吧。
    “两百人,只有六十个正规军,那些商贩有些枪……嗯,就算一共有一百支步枪吧。”楚剑功算给身边的浙江水师总兵葛云飞听。
    据楚剑功的观察,和广东水师一样,浙江水师也是浙江地面上精神状态最好,训练最正常的绿营,也可能是唯一能打仗的部队。他把骚扰,围困英军的任务交给了其他人,请浙江水师和朱雀军一起作战。
    “楚镇台有什么谋划?”虽然楚剑功是七品文官,但他手下有一镇精兵,浙东的大小武官都开始叫他镇台。
    “一百条枪,一拥而上就解决了。如果浙江水师真的够胆。”楚剑功心里想着,但话不能这么说。葛云飞是老行伍,激将法对他也不起作用。
    “葛镇台,您请看,这种圆阵,要打也容易,散开队伍,猛冲猛打,一鼓作气,便可拿下。只是……”
    “只是什么,楚镇台你不要卖关子嘛。”
    “英军刺刀凶悍,前几日一百多人,便赶得李廷杨大人满山跑。”
    “休得小看我浙江水师。若说英军火枪,我还顾忌三分,说到白刃接战,儿郎们,击鼓助威。”
    “镇台且慢,待我列出阵势,用排枪压住英军火力。”
    朱雀军现在混编着六个连,排枪轮放,这顿排枪一打,下头的英军就发现势头不妙。朱雀军居高临下,又隐蔽在树林里,滑膛枪的数量又是英军的十余倍。打得英军几乎抬不起头来。
    “小的们,给我冲上去。斩首一级,赏银一两,斩将夺旗报功。”
    唔……,清兵们沉闷的呐喊着,往前冲,只有数人被英军的火枪打倒。
    藤牌手在最前面,这些藤牌虽然挡不住子弹,却可以大大减弱子弹的威力,保住大家的性命。
    清兵冲到英军的车阵跟前,朱雀军怕误伤,停止了射击。
    英军都从掩体后面站了起来准备肉搏。浙江水师中,还有三百来杆火绳枪。这些火铳手也不用瞄准,就近放枪,当即打倒一片。
    藤牌手和长枪手跳上车阵,有几个被英军的刺刀挑了下来。
    在车阵的中央,有一个排的英军,站成双行横阵,连放三轮排枪,把冲上车阵的清兵都打了下去。清兵的势头为之一顿。
    这时,就听见后面有清兵齐声大喊:“镇台上阵了。”又听见喊声:“首入阵者赏银十两。”
    清兵士气一振,那车阵近在咫尺,几乎可以一跃而过。
    这么会功夫,火铳手又装填好了弹药,往着车阵里无差别射击,烟雾弥漫。
    几个清兵中的力士,手提大斧,几下砍断了一辆大车的侧板,再接着将这大车砍得粉碎。
    英军的排枪又响了,将这几个力士当胸击倒。这时候,英军的排枪对着这缺口射击。清兵一撮一撮的被打倒。
    可这时,清兵从另一个角度突入了,成百的清兵涌进了车阵里。
    英军倒也英勇,用刺刀和清兵展开肉搏。一个清兵用藤牌架开对手的刺刀,挥手就是一刀,结果了这个对手。不料侧面又有一把刺刀刺来。
    一个英军开枪打死一人,用刺刀挑翻一个,刺刀左摇右晃,三五个清兵近不得身。突然圈子外围火铳一响,将这个英军打死。
    两个清兵的长矛手对上了一个英军,这英军人高马大,左挡右刺,动作敏捷。先卖个破绽,将左手的清兵刺倒,来不及拔刀,右侧的清兵长矛就到了。这英军抛下自己的步枪,双手抓住长矛,一发力,夺了过来。正待结果那个清兵,又有几个人围了上来。
    有个清兵的火铳手,抛了火铳,捡了一柄钢刀,在阵中胡乱砍杀着,不久被人打倒。
    一个弓箭手,没射几箭,捡了个漏子,看到一个英军背对自己,猛的跳上去,用弓弦勒死了他。
    “我们下去。”楚剑功命令道。朱雀军排成不规整的队列,从山上走了下来。
    英军虽然骁勇,怎奈清兵实在太多,这时候,朱雀军又从山上下来,剩下的英军见势不妙,投降了。
    9月15日(三)徒劳
    “四十九分钟。”楚剑功合上自己的怀表,对陆达和张兴培说,“从朱雀军开第一枪,到现在,四十九分钟,解决了英军一个连。”
    “还有大约二十个连。”陆达说。
    这时候,葛云飞从山下慢慢走了上来:“楚镇台,小的们在打扫。我们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不知道贵部伤亡如何?”
    “尚好,折损了八十多人,还有一千人能战。”
    “取了死去兄弟的信物了吗?”
    “楚镇台真是仁义,小的们都交口称赞。”
    “两股英军,前面一股六百黑夷,两百白夷,没有炮兵,后面一股大约六百白夷,有炮兵。”
    “没错,余军门他们想必正和前面一股周旋呢。”
    “窦付,窦付。”楚剑功叫道,窦付这个谢朝恩的家人,是这栋本地人。
    “镇台,你有什么吩咐?”
    “你骑上马,顺着往前探,看看带着炮兵的英夷走到哪里了,注意,别和他们纠缠,弄清了位置就马上回来。”
    窦付骑马去了,楚剑功说:“英军失了补给,一定会原路折返,往奉化江靠近,我等便可沿途设伏。”
    葛云飞也无异议,他找来向导,仔细分说周边的地理,选择合适的设伏地点。
    基恩上校全然不知道自己的后勤车队已经被打掉,他仍旧在追索斯科尔斯上校的路径。虽然他相信在浙东没有清兵能吃掉十三个连的英军,但万事有例外。三万英军入侵阿富汗,被原始部落拖得筋疲力尽,还就是从去年到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
    “保罗,你在哪里?”
    “罗伊,你在哪里。”斯科尔斯上校也在念叨着基恩。在密林深处,小盆地的边缘,孟加拉营已经打退了不知道多少次清兵的进攻。
    不不不,不能叫进攻,叫骚扰更合适些,一通鼓响,那些留着辫子的黄猴子就往这边冲,等英军士兵们做好了射击准备,他们又一股脑儿退下去了。
    斯科尔斯上校也不是没动过派出连级的小分队沿密林搜索的念头,但自己就这么点兵,看势头,清兵只怕有三四千人,一个连撒出去,和扔在大海里一样。
    他是个谨慎的英格兰军人,目前的情况,最标准的办法,就是凭借面前的沙包工事,固守待援。当然,如果他要撤走,想来清兵也拦不住他,但这几天寻找清兵主力的努力就白费了。斯科尔斯上校还憋着一股劲报仇呢。
    一天已经过去大半,爱尔兰第十八团a营的士兵饥渴难耐,疲惫不堪,基恩命令他们到溪流边取水,吃干面包。
    在休息的时候,上校又犹疑了。他开始不放心后勤车队,这么久没有联系了。陌生而充满敌意的浙东对孤单的传令兵是很危险的,他也不敢派出传令兵去探消息。
    经过短暂的思考之后,基恩叫过来一名连长,让他带着一个连,回去增援后勤车队。基恩上校手中,仍旧控制着八个步兵连和一个炮兵连,够了。
    那个连队往回走了,基恩上校带着部队继续前进。在接近夜晚的时候,基恩上校终于到达了小盆地附近。
    “听,上校,枪声。”
    “是啊,我们到了,士兵们,打起精神来。”
    先期派出的散兵连很快找到了斯科尔斯上校和他的部队,基恩和斯科尔斯接上了头。
    “保罗,光荣的战斗,艰苦的战斗,说,你们打死了多少黄猴子?”
    “别提了,罗伊,我都没看清楚他们,都是些胆小鬼。”
    “你们损失大吗?”
    “没有损失,只是饥饿和疲惫,你们有吃的吗?”
    “干面包,士兵们,把你们的干面包和饮水给你们的同僚。”
    “我们的补给呢?”
    “后勤车队行进速度太慢。我让两个连队在后方看着。”
    “不好。”
    “怎么了?”
    “我在这里坚守了一天,他们没有使用步枪,你明白吗?”
    “那就是说,真正的主力不在这里。”
    斯科尔斯上校轻叹了一口气,靠在沙包上,喝了口水。
    “也许……”斯科尔斯在想着措辞,“我们丢掉了补给。”
    “火轮送补给来会是四天以后。”
    “太糟糕了,罗伊,我不会无用的抱怨,但我们现在怎么办?饿着肚子会慈溪吗?”
    “没别的办法了,饥饿的军队是没法打仗的。”
    “我没有想过,我们,整整一千四百人,要在野蛮人面前撤退。”
    “撤退,不,我们是准备下一次进攻。”
    夜晚,英军不敢行动,在沙包之中硬撑了着睡下。
    正当斯科尔斯上校迷迷糊糊的时候,哨兵放枪,然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