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领主》第二百三十九章迷雾重重的连弩

春秋小领主最新章节目录
   也许巫师们的祈祷真见效了。神灵倾听了他们的呼声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赵武也睁开了眼睛。
    他的脸色看不出异常,只是清醒之后,赵武叹了口气,自言自语说:“想当年,程婴藏在深山里教导我如何识别山林冉的危险,当程婴领我走出深山后,二十多年来。无论风雨,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晨跑,因为我知道,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不拼没命。但今天,我第一次无法晨跑了,真遗憾啊。”
    赵武这句话是向众人解释他苏醒的原因,这个原因大家接受了。 赵武失血太多,脸色有点苍白。好在他的皮肤一向白净,再加上他向来“弱不胜衣”所以当他躺在床上,自怜自爱的说这番话时,全大营没一人当真,大家都觉得,这位元帅未免太爱惜自己了。
    中行吴在军帐中代替赵武接见了沈国的劳军使者,他斜了眼睛看着沈国使者,睥睨地说:“昨天来得那三名楚国商人,已经被我们当场斩杀了,你们的国君呢?既然他已经决定投降,怎么不亲来我的帐篷请罪?”
    这次来的是沈国执政,他大礼参见晋国副将中行吴,恭敬地说:“寡君这是初次接触伯国上卿”我沈国与中原不通许多年了,寡君不知道该用什么礼节来迎接伯国的军队,所以,愿仿效过去的许国国君。光着膀子肉袒负荆请罪一 他现在正在城门口,等待伯国上卿莅临。”
    中行吴马上凑近沈国执政,亲手挽着沈国执政的胳膊,亲切地说:“既然如此,同去同去。”
    中行吴所说的“同去”不是他一个人与沈国执政共同前往一 他带了整整四个师的“随行人员”其中一个师是中行氏的领主武装,另外三个师则是曾经击败了楚王的晋国王牌军、职业军 武卫军三个师。
    武卫军虽然成立多年,但以前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战争场面。不过,也要看他们是谁练出来的,赵武被人称作“突击大师”这话按现在语言表示,就是说此人非常擅于乘火打劫。
    赵氏擅长抢劫,那在列国当中是著名的,人都说“贼不走空”而春秋人常说:跟赵武打仗,收益很大。
    中行吴入城的时候,都不用对武卫军暗示,人武卫军自发地开始行动起来,其中一个师的五个旅分头登上了城墙,开始控制沈国的几座城门,其余两个师则顺着沈国的大道散布开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警戒起来,布防的时候他们也在顺便寻找主要“战略目标”等沈国国君引领着中行吴进入自己的宫城。武卫军已经像一架机器一样非常协调地开始了他们的占后劫掠,,
    进入宫城之后,中行吴也变脸了。他不用装,只要表情严肃点就是一副狰恶的样子,只见他狞笑着对沈国国君说:“你刚才不觉得奇怪吗?按春秋礼仪,应该是我家元帅亲自出面受降,但现在,却由我这位小小下军佐出面接待君主,我晋国实在是失礼啊。
    不过,由我出面,那也是有原因的,比如我家元帅昨天遭到了难以置信的刺杀,你派来的三名楚国商人竟然是刺客,幸好我们防范周全。元帅只受了轻伤 然而,沈国必须受到惩罚。
    你不用跟我解释,也不用干巴巴叙说你的理由 刺杀就是刺杀,你派来劳军的人,竟然携带了一件罕见的武器,身为沈国县君,你难辞其咎,所以,就让沈国灭绝吧!这是晋国的最后决定:我们可以宽容战场上失败的勇士,但绝不允许卑劣的刺杀。”
    此时,赵武的军帐中,一堆工匠正忙着拆解刺客带来的武器,赵武在地下转着圈,满脸带着惊诧的表情,低声说道:“竟然是连发武器
    连弩》奇怪,我记得连弩应该是诸葛亮发明的,所以被后人称为“诸葛连弩。
    好神奇,春秋时代就有了连弩?似乎历史上从没有记载,这是真实的历史,还是又有人穿越了”嗯。黑色的木头制作的连弩弩匣。这木头似乎是铁檀或者是乌沉木,但铁檀木来自巴蜀,巴国蜀国现在似乎处于独立状态,秦国还没有把手伸入巴蜀。所以还没有“五丁开止”的传说,巴蜀道路难行,这木头怎么出现在楚国?
    更奇怪的是这乌木,乌木一般集自非州,春秋时代,我们就有乌木输入了吗?这意味着春秋时代我们就有人航行到了非洲。并运回了货物。比如乌木!
    究竟谁穿越了?这件武器不应该出现在这个时代!春秋时代的机械水平,不应该如此高超?一件青铜器时代的连发武器 这时空还是原来的时空吗?”
    正在这时,工匠回答:“元帅,我们已经把弹匣拆开了,这弹匣可以装二十支竹签箭,安装的时候从前面的小孔到着装入竹签,然后手左一晃,竹签会进入弹匣的左面导轨,右一晃则进入右面导轨两侧导轨各装十支竹箭。发射的时候也是这样,一武器向左旯,发射左面的箭孔里填装的竹箭;右引反
    这架弩弓原来带一个弓臂,可惜被人砍断了。我听说英触曾砍了对方一剑,砍坏了弩弓的弓臂,好在我们可以复原。而且这架弩弓的弓臂并不大,乍一看似乎察觉不到弓臂的存在,因为它太小了”所以。主上说的对,这完全是一件专门用来暗杀的武器。
    这个连弩没有扳机存在,弩弓全靠弩弦的松弛进行发射,每次拉开弓臂,弹匣内的弩箭自动进入弹匣的导轨,一旦弩弦拉满后松开弦,竹箭就会发射一次,再次拉满弦松开手,弩箭就会一左一右,从两个箭筒连续不断地射出。
    这弩箭非常奇妙,控制弩弦与挂机的只有两个青铜件,这两个青铜件形状很奇怪,我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巧妙的搭配 拉开弓弦,然后慢慢松弦,弩机自动挂住弓弦,任弩弓如何摇晃,弓弦都不会松开,唯有向后扯动弩弦让弩弦猛烈向前撞击,弦才能将匣内弩箭弹出”。
    赵武接过工匠递上来的弩机部件。他扫了一眼,立刻脱口而出:
    “居然是“渐开线齿轮”这年头有几何学吗?谁发现的“渐开线。奥秘?。
    弩机上只有两个青铜件,但这两个青铜物件尺寸非常精密,才能保证他们的神奇咬合。这种精确度似乎超越了当代技术水准 春秋时代的尺子,“寸。已经是百姓日常最精密的度量了,但那两个青铜物件精确度,已经达到了毫米的十分之一。
    拆解这件武器的人,已经是霸主国最有名的能工巧匠了,但他们将两个青铜件拆解下来后,一不小心,重新安装起来,几乎无法复原。摆弄了许久,才找到诀窍。
    这仅仅是原样重新组装,已经令工匠们愁得头发都白了,如果让人进行原创性设计,那该是什么样的智慧?
    赵武听了工匠的汇报,陷入沉思。
    与此同时,沈国国都寝丘城内,中行吴正得意洋洋地指挥士兵进行大搬迁。
    你还别说,这活让中行吴来干,还真合适。
    中行吴本来长得一副凶恶的相貌;而他的父亲一向以严厉著称,教导出的中行吴不芶言笑,他无需任何情绪酝酿,就是一副恶人模样,现在中行吴沉下脸来,脸已经阴的让沈国国君胆寒 其实中行吴是在笑。
    沈国是个小国,多年来受楚国的欺压,沈国国君委曲求全才换来君位的继承与延续,这样的国家能剩下什么财宝?
    但无论如何,沈国王室也有数百年的积累。百年的家族,无论怎么说都会有些东西沉淀下来。人家随便一个马桶,也许就是古董,随便一块毯子,没准就是收藏品。而他沉县国君还自以为那些东西日常见惯了,破破旧旧的很平常,唯有中行吴这样的贵族子弟看来,简直是无价之宝。
    一件件钟鼎乐器从宫城里搬出来,大街上不时的有晋国士兵押着沈国的百姓走过宫城门口。这些士兵次序井然,他们一条街道一条街道各自利分自己负责的范围,伞出了赵武搜刮其他国家的那种狠劲。连沈国百姓家里的针线都不放过,事无巨细将沈国百姓的收藏搬上马车,然后驱赶着这些百姓,输送自家的财富走出城外,进入晋**营”
    随着晋军的动作,寝丘城区一个接一个的街道变成一片死寂,在这些街道里,等百姓清理一空后,晋军只留下几个站岗放哨的监视人员,大队人马又转向了其他街区。
    沈国国君看着整个城甫逐渐变成一座死城,嚎嚎大哭起来,他的哭声孤寂而沧桑,听起来令人心酸。
    这个春秋乱世,没有扛国寡民生存的机会。
    中行吴斜着眼睛,安慰沈国国君:“哭什么,你在这里日日受楚国的煎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楚国灭亡。现在我们把你搬迁到晋国。还给你留下百余户百姓养活自己。至少你今后祖宗的祭祀可以保全了。还哭什么?”
    中行吴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人一个国君,把国家都丢失了沦落到去晋国做一个平民,能不嚎啕大哭吗? 傍晚时分,赵武入城。
    随行的有列国联军统帅,以及联军的高级将领,他们被准许入城。并住在沈国百姓空出来的房间里。而沈国国君的宫城成了赵武的指挥部,各国使臣们在沈国的大殿上开怀畅饮,那位昔日在此开怀畅饮的主人,如今已经成了阶下囚。
    赵武没有随后接见沈国国君。中行吴请示赵武之后,连夜将沈国国君押送往新田,于是,大殿上少了一群悲哀的亡国之人,在场的都是一群有份参与分赃的家伙。
    中行吴撇着嘴说:“沈国太穷。一国之君穷得没剩下几件乐器。可怜的,弄得我都不好意思清点他的府库。”
    沈国是子爵,现任国君名叫“逞”。真实的历史上,沈子逞在数年后追随楚国伐吴,兵败成为吴国的俘虏。沈国于是拥立公子嘉继任稍后。晋国指使蔡国出兵伐灭了讥口,并将浊子嘉押回蔡国杀掉,班国千是绝嗣。讲而灭国心※
    一位子爵,家中剩下的乐器,规格档次还比不上赵武家里的东西,难怪中行吴看不上眼了,他家可是老牌贵族。
    赵武随口问:“漆国的户口清点了吗?”
    中行吴砸了砸嘴,问:“南方的土地养育人啊,沈国这么小的国家。人口却不少,此外,城中还有一些各国的商人,,元帅把那件刺杀武器复制出来了吗?” 旁边的晏婴很好奇:“什么武器?。
    赵武遭到刺杀的洋情并没有公布,晏婴只是在各军统帅中入城的时候。接到了通报,说沈国国君派遣人刺杀赵武,为了表示惩罚,晋国决定将沈国国君押往新田城,择地安置。
    当时,各国统帅接到这个消息,表情各异,许多人甚至不相信晋国人找的这个理由,其中也包括晏婴与子产。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