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岳》居心叵测·乱局

新岳最新章节目录
   第二百七十一节
    岳震微微一笑,看着他问道:“如果任德敬愿意为他人作嫁衣裳,推举李安邦做皇帝呢?正乾将军认为没有这种可能吗?”
    “这!”李正乾顿时目瞪口呆,脸色煞白,颓然坐到凳子上一言不发。
    拓跋月和法刀对岳震的判断力,从来都是心悦诚服,再看到李正乾这付模样,他们很明白十有**是被说中了,两人一起皱起了眉头。
    面色如常笑嘻嘻的岳震,心里也是叫苦不迭。抽丝剥茧,种种迹象佐证之下,形势已经渐渐明朗。祁连各派的武林人士,针对打压天宁寺,不过是任德敬诸多行动中的一个环节,
    旨在叛乱之前,清理迦蓝叶和天宁寺这个障碍。
    李安邦拥兵自重,掌握着西夏的大半军队,任德敬为相多年,党羽如林。大国师凭什么扭转乾坤?
    师兄啊,师兄,这种局面之下,你把我召来又有何用呢?难道是想让我做一次搞暗杀的刺客,瞅机会干掉任德敬和李安邦?
    暗自胡思乱想了一通,岳震还是摇摇头否定了这个猜想。如果迦蓝叶师兄要采取这样非常手段,自己绝对不是最好的人选,再说就算师兄亲自出马,现今这种局势下,那两个人决不可能被人随意接近。莫非师兄还有什么神来之笔,能够反败为胜?
    正在他燃起一丝希望,准备继续往下推演时,颓然低头的李正乾打断了他的思绪。
    “该死的血统之争!该死的党汉之争!”
    看着这位西夏军人一脸愤慨,咬牙切齿,岳震突然灵光一闪,连忙追问道:“正乾将军息怒,你所说血统与党汉之争是怎么回事?”
    “唉!一言难尽,莫非是天意要我大夏多灾多难!”李正乾一声悲叹,垂头沉声道:“先皇在位之时,因为立储的人选,朝野上下的争斗就已经初现端倪。后来先皇迫于任相与李安邦的压力,才立了先太子为储君,但是满朝文武虽都心知肚明,太子的才德与当今万岁相去甚远,决不是一国之君的最好人选。”
    拓跋月顿时被他的什么‘先太子’‘当今万岁’搞的一头雾水,岳震看到妻子开口就要问,连忙摆手使使眼色拦住了她。却不料低头的李正乾接着说道:“至于万岁登基的前后离奇之事,师叔您是知道的···”
    “你知道?”难怪拓跋月要高声惊问,这本来就是和岳震八杆子也打不着的事。
    “呵呵···”对着妻子歉意的笑笑,岳震解释说:“因为师兄事后叮嘱,此事关系重大不宜泄露,而且与咱们无关,所以···”说着他给妻子送去一个会心的眼神,意思不言而喻,自己曾向迦蓝叶保证过,现在当着人家徒弟的面不好说。
    吐吐舌头,拓跋月给丈夫做了个鬼脸,算是为自己的唐突含蓄致歉。小妇人可爱的表情却被抬起头的李正乾看了个正着,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呵呵,师叔果然信人也。不过师婶也不是外人,说说倒也无妨。去年太子出门游历,就是在肃州城外遭遇了红毛鬼,不幸遇害。”
    岳震不想纠缠这些陈年往事,等他话音落下就马上追问道:“这件事就不用提了,我不明白的是,明知那位故去的太子不是最好的人选,任德敬用什么理由拥戴他呢?是因为他党羽众多,一手遮天?”
    李正乾尴尬的摇摇头,吞吞吐吐的说:“是因为···当今万岁的生母是汉人。”
    “就因为这个?”岳震不可思议的看着他,随即一想也就释然。这些异域部族远比汉人要注重血统的纯正,尊贵如完颜雍那样的身份,也曾因为母亲是契丹人,而饱受兄弟姐妹的歧视。
    “这只是其中之一吧。”李正乾眼看不该说的,已经说了,索性也就放开了顾忌道:“当今万岁是当年几位皇子中,唯一不愿以任相为师。而且任德敬当年在百官中曾经的预言,在万岁登基后,一一都变成了现实。”
    “万岁理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命各地修建孔圣庙宇,并御赐圣人为圣宣帝。紧跟着就是大量选拔汉人官吏,兴建汉化学堂,等等大兴汉风之措不胜枚举。”
    “哦,原来如此。”岳震点头之间这才恍然,再想到与任征见面时,那位阴阳脸相府大少爷的激烈言辞。他这才真正明白,激烈冲突的源头是,皇帝与西夏上层人物,有各自不同的民族情结。
    明白是明白了,岳震看着李正乾的眼神也就变得有些怪了,暗自腹议了片刻,也还是决定问问清楚。
    “吭吭,正乾将军也是党项人,你对皇上的这些举措有何看法呢?”
    只是微微楞了一下,李正乾就张口作答,看得出他曾经认真的想过。“如果正乾只是一个普通百姓,可能也会反对这样的国策,因为从表明上看,这对党项人没有半点好处,至少现在还看不到什么实际的好处。但我是军人,军人的天职是忠君爱国,听命与君保护国家安全才是我们的本份,这身铁鹞子军服不允许我去做分外的事情。”
    岳震眼睛一亮,自言自语道:“正乾将军这样的决定,是不是也可以代表,很多中下层将领的想法呢?我有些明白师兄在赌什么了。”
    一番简单的交谈,看到天色渐晚,李正乾就说出了他的行军计划。他打算昼伏夜行,这样可以避过很多人的耳目。
    出去准备的李正乾带着士兵,捧着两套铁鹞子制式盔甲回来的时候,不由愣了。小师叔夫妇不但顶盔披甲,而且他们身上的黑铁甲,样式也蛮怪怪的。不过岳震为了不在大队中惹人注目,还是留下了两套马甲,云彩和克拉也就披上了威风凛凛的战甲。
    法刀也和他们一样,身着骑兵的全套装备混在队伍里,夜幕将临时,在隆隆的马蹄声中,他们驶出了肃州城。
    白天休息,晚上急行军,这对马匹和军人来讲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夜晚要付出的体力和注意力要比白天多一倍。也正因为如此,李正乾对师叔夫妇也就有了全新的认识。一黑一白两匹马,让他这种见惯好马的人也由得十分眼馋,身披重甲,还要驮着两个同样重甲在身的骑手,这两匹各具神骏的马儿竟然游刃有余,备用的老黄马真正沦为了备用。
    岳震修为与辉煌战绩,迦蓝叶在信中对李正乾早就有过交代,所以他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可是那位年轻美丽的小师婶,却让他小吃了一惊,细微之处不经意间的流露,无不显示她已经是一位古瑜伽的高手。
    大队在第三个准备休息的凌晨,追上了提前出发的肃州骑兵,也不能说是赶上,是人家停下来刻意在等他们。
    李正乾给弟弟引见师叔夫妇,岳震看见李正坤非常难看的脸色,隐约明白他已经得到了什么消息,而且百分之百的是坏消息。
    “国都已经全城戒严,我们的斥候根本混不进去,只能远远的查探。在城门前盘查的是城卫军和没有旗号的铁鹞子。”与兄长有几分相像的李正坤,眉宇之间比哥哥多了些精明干练,却也是一脸的焦急无措。
    “还有一个可怕的传闻,我现在无法证实,只好停在这里等你们来商量商量。据说,大金国数万铁骑大军压境,东北边境上,大战一触即发!”
    “啊?!”
    “什么?!”
    众人表情各不相同,却无一例外惊呼出声。岳震猛然一阵头皮发麻,他忽然想起了一个人,想起了那个人曾经的言行。一直隐藏在心中的疑问,也终于有了答案。
    ‘富察所负使命,与大宋无关,也与震少的岳家军无关,震少也不必将我富察,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我们完全可以和平相处,井水不犯河水。’
    富察啊富察,我真的是小看你了。我也真够蠢的了,他跑到几国交界来,还言明与大宋无关,再与任征的关系不清不楚,我早就应该想到的!如今的西夏丞相任德敬,不但有国内军方撑腰,而且还得到了大金国的支持。换个思路想,这根本就是女真人早有预谋的计划,他们要把西夏变成第二个伪齐。
    一番让他遍体生寒的分析过后,岳震看着李氏兄弟说:“看来任相爷并没有打算弑君篡位,他这是要借女真人,逼西夏皇帝名正言顺的退位让贤。”
    正乾、正坤两兄弟面面相觑,一脸灰白的哥哥正乾突然皱眉道:“不对啊,师叔您的这个推断没有道理啊。金军压境,牵制的是李安邦的嫡系,他和任德敬就不怕我们调军强攻国都,他们真的敢把金军放进大夏!那就成了党项一族的千古罪人,他们处心积虑的一切计划也就成了泡影。”
    岳震闻听一愣,也不觉有些动摇。是啊,窝里反,内斗是一回事,大开国门把敌国的军队放进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任德敬、李安邦之流,虽说心怀叵测,但也绝不是昏庸短视之辈,他们敢,或者说他们愿意把大好江山拱手让人吗?
    “我认为正乾将军说得有理。”一直安静倾听的拓跋月,突然开口道:“家、国、部族虽说大小不同,但是道理一样。外敌来侵时,就算部族之中再有什么争执,也一定会先放下来,等赶走了敌人再说。”
    法刀和尚也点头表示同意说:“不管是谁想当家作主,他必须保证这个家还是自己的,国家真的亡了,皇帝做的还有什么意思?”
    “不错!东北边境上十二万铁鹞子将士,步军也十万有余,二十万大夏男儿决不会全部和乱党同流合污!”李家兄弟对望一眼,正坤紧握双拳好像宣誓一般,
    大家各抒己见,岳震一时也没了主张,默默的分析金军用意,就是想来想去也想不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一阵烦躁涌上心头,他甩甩头来回走动着说:“管不了那么多了,眼下最当今的是混进你们国都,确保大夏皇帝的安全。只要皇帝安然无恙,振臂一呼,内忧外患都可迎刃而解。”
    听他这样说,众人无不连连点点头。岳震自己却有些失神,暗自复杂交集,身为宋人,身为父兄还在与女真族浴血苦战的一个宋人,是不是更应该希望大金和西夏开战呢?
    又是没有答案的扪心自问。漫漫的历史长河,就好似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长剧,敌人和朋友的角色也像走马灯一样,不停的变幻着。或许这个年代里的男人觉得,只有战争这种最极端的方式,才能淋漓尽致的诠释生命的意义。
    漫无边际,一厢情愿的臆想,让他笑了起来。不管是完颜雍还是完颜亮,都是绝顶聪明的王者,他们或许想在西夏扶植一个傀儡,但是若要他们调动千军万马,与国势昌隆的西夏打一场,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说,女真人无论目的何在,集结大军只是一个虚张声势的手段而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