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卖未婚妻:半面新郎》(90)盂兰盆节[1]

出卖未婚妻:半面新郎最新章节目录
   谢胭寒与沈重阳在一起时,也会聊聊天。譬如,沈重阳会客气地问:“你喜欢在床上尖叫吗?”
    或者胭寒给沈重阳读书。沈重阳专注地倾听,举止舒缓优雅。
    有时他们还谈论一些高深的问题,比如沈重阳告诉胭寒,最早的通货膨胀和纸币,都是中国人发明的。这要追溯到元代,有一年忽必烈征战时,发不出军饷,便找来很多纸,直接盖上章,发给士兵。由于数量过大,造成了通货膨胀。
    这类典故,胭寒听得津津有味。
    沈重阳还告诉她:古罗马人曾用食盐来支付劳动者的工资,现在人们通常说的“薪水”——,便是从salt(食盐)一词演变而来的。
    胭寒由衷地赞叹:“你真是博学多才。”
    沈重阳语气平淡:“行了,把腿分开。”
    本以为沈重阳听到赞美,会露出飘飘然的神态,或者假装谦逊。可他的口气好像在说:别啰嗦了,把这些土豆搬走。
    沈重阳蒙住胭寒的头,把她压在床上,缓缓地刺了进去。
    胭寒紧咬牙关,愤然低语。
    “你说什么?”沈重阳问。
    “我说你是个……”
    后半句话,被重阳强有力的冲撞消融了。胭寒忍不住低吟起来。
    …………
    农历七月十五。盂兰盆节。
    谢胭寒对这个节日没什么概念,在大陆也从未纪念过。
    然而在沈宅,从晌午开始便忙碌起来。其实早几天就在准备了,郑碧月迷信至极,沈家上下谁敢怠慢?
    黄昏前后,宅前已经焚了香,香炷插在地上,密密麻麻一片,据说数量越多越好,在古代象征五谷丰登,也就是“布田”。
    院里的池塘也有了水灯——在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又名“水旱灯”。
    依照传统说法,水灯是用来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直至灯灭,水灯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冤死鬼便不会在家宅中作崇。
    据说这一天,华人聚居区的店铺也都关了门,以便把街道让给鬼魂。而街道正中,每隔百步,就摆一张香案,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子后边有道士唱“祭鬼歌”——凡人是听不懂的。这个仪式叫作“施歌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