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五百二十六章初见献帝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最新章节目录
   曹夫人走后,献帝瞧了瞧贾仁禄,冷冷的道:“这里不需要你了,你出去吧,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进来。”在他眼中何三是曹丕派来监视他日常生活的探子,自己的一举一动,乃至于和夫人行房帷之事,都逃不出他那双贼眼的窥视。献帝心中对其厌恶已极,实不想和他多说半句。
    贾仁禄应道:“是。”却不动地方。
    献帝皱起眉头道:“我让你出去,你没听见吗?”
    贾仁禄道:“听见了。”站在那,一动也不动。
    献帝脸色微微紫,正要作。那老者其实不是什么陈太医,而是杨彪,笑了笑,悄声道:“仁禄,你就别再逗皇上了。”
    献帝大为惊愕,道:“难道他不是何三?那他是?”
    杨彪悄声道:“他便是大汉骠骑将军贾福,是来救皇上的。”
    献帝吃了一惊,道:“什么,他便是贾……贾……”
    贾仁禄道:“嘘。”说着揭下面具,道:“当年在许田围场,在下曾有幸一睹芝颜,只不过那时在下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卒子,阁下肯定没什么映象。”
    献帝听他提到许田打围,往事历历,如在目前。那时他骑着逍遥马,带着宝雕弓、金鈚箭,驰骋于万众之中,耀武于三军之前,当真是威风凛凛,杀气腾腾。骑着爪黄飞电紧跟在他左手边的便是曹操。当时他恨曹操入骨,恨不得一箭将他射个透明。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曹操再有不是,也没将他撵下皇位,还给他一个好老婆,待他着实不错。而曹丕接位之后,变本加厉,不但将他赶下皇位,还不给他好日子过,将他幽于此间,形同囚犯,度日如年。曹丕登基之后,一应御用之物,都按造大魏的规矩重新造制。那把宝雕弓、连同几百枝金鈚箭曹丕是用不着了,便赐给献帝作个念想,如今这些东西都束之于库房的高阁之中,上面积满了灰尘。弓犹在,箭未失,而斯人已逝。献帝忍不住悲从中来,颊上流下两行清泪。
    正出神间,蓦地里一个影象在脑海中闪现,眼前仿佛见到一个马脸丑汉骑着一匹劣马,身背弯弓,腰挎腰刀,左手提着箭囊,右手拎着长枪,跟在曹操之后。他抬头向贾仁禄瞧去,满脸诧异的神色,低呼:“是你!”
    贾仁禄笑道:“想起来了?”
    献帝道:“嗯,想起来。当时你跟在曹公之后。没想到忽忽数年,你成了骠骑将军,而我却成了阶下之囚。”
    杨彪道:“皇上不必太过悲伤,仁禄此来就是为了营救皇上。”
    献帝摆了摆手,道:“我早已不是什么皇帝,昔日称谓再也休提。”
    杨彪道:“仁禄可是皇叔的人,皇叔忠于汉室,当年他误信人言,以为皇……您已经死了,为延续汉室,这才迫不得已而继帝位。一旦皇叔知悉皇上仍在世间,必会禅位于皇上。皇上此次不但能重获自由,更可重新登基为帝,执掌江山,子万姓,而统万民。老臣这些年来苟延残喘,盼来盼去,就是盼着这一天。只要能再次见到皇上穿上龙袍,坐上龙椅,老臣就算立即死了,心里也欢喜得紧。”
    贾仁禄心道:“老子只保证他不会死,可没担保他能再当皇帝。你这老小子,怎能当面瞎扯蛋,到时献帝当不成皇帝,岂不要怪我不讲信用?刘备苦心孤诣的筹划了这些年,为来为去,还不就是为了这个皇位。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东西,焉能拱手送人?献帝突然‘复活’,刘备说不定会高兴得神经病作,然后不管用什么办法也要除掉他。这小子这次能保住性命,已是前世翻烂几百本四十二章经,敲穿几百只大木鱼,这才修来的。若是得陇望蜀,还想上位,那连老子也保不住他了。”
    献帝显然也不信自己能再当皇帝,摇了摇头道:“我现在只想找个僻静所在隐居,了此残生。至于当皇帝什么的,我早就绝这个念头了。”
    杨彪跪倒在地,老泪涔涔而下,道:“皇上,您这一双肩头,挑着中兴汉室的万斤重担,可不能心灰意懒啊。”
    贾仁禄心想:“这老头还真是死脑筋,怪不得曹操死心踏地的想要杀你。要不是老子要靠你这把老骨头来打邺城,早就手起掌落,将你脑瓜打个稀烂。”说道:“当皇帝的事,慢慢再说也还不迟。而今当务之急就是赶紧想办法救长乐公逃出生天,至于以后的事,等长乐公脱险之后,咱再从长计议。”
    杨彪道:“老糊涂了,老糊涂了。眼下皇上的安危是第一要务,老朽竟舍本逐末,置皇上的安危于不顾,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真是该死。”
    献帝道:“老太尉赤心为国,我心里好生感激。可是……”
    贾仁禄接口道:“先别说这些没用的,这里正好三个人,咱们三个臭皮匠,刚好顶个诸葛亮。这该如何脱险,咱们好好合计合计。”
    杨彪道:“有你这个智计无双、神机妙算的军师在此,谁还敢乱出主意?这主意自然由你来出,老朽听由差遣。”
    献帝点点头,道:“此间戒备森严,仁禄竟有办法进来,履险如夷。这份本事令人好生佩服,我也听由差遣。”
    贾仁禄笑着对杨彪道:“当真?”
    杨彪道:“那还能有假?”
    贾仁禄道:“别人倒也罢了,就怕你这个老头子不听我号令。”
    杨彪道:“只要能救出皇上,你说什么,我便干什么,就算送了这把老骨头,也是无怨无悔。”
    贾仁禄道:“在长乐公面前,你可不能说话不算?”
    杨彪胀红了脸,道:“既便皇上不在,我又岂而言而无信?”
    贾仁禄道:“好,这一次咱们旨在救人,至于旧日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暂且搁在一旁。先生可不能再提帝位之事,待此间大事一了。你爱怎么劝便怎么劝,老子也管不着。不过咱丑话说在前头,我只保证长乐公安全,可从没保证他能再当皇帝,到时你可别拉老子淌这浑水。”
    杨彪一怔,微一沉吟,道:“好,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贾仁禄问献帝道:“在下见您面色苍白,像是病得不轻,不碍事吧?”
    献帝掀开锦被,翻身而起,道:“不碍事,不碍事。其实孤没什么病,只是被幽于此,不得自由,心里堵的慌,抑郁成疾。现在见到了你们,这病就好了一大半了。”
    贾仁禄笑道:“那就好,那就好。这几天内在下就要有所行动,到时您要是卧床不起,我们还得给您准备担架,太也麻烦,呵呵。”走到窗边,抬头望着屋顶,长叹一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阁下被逼禅位,身遭幽囚,这心中的愁闷,就如同一江春水一般流之难尽。郁郁成疾,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在下方才听丫环说您旧病复,略一凝思便知您得了什么病,于是便将杨老太尉请来,果然药到病除,着手成春,看来老子看病的本事也见长,哈哈。”
    想到自己没有经过望闻问切这四门医家必须功课,便诊断出献帝的病因,华佗扁鹊怕是没有这样的能耐,不禁有些得意洋洋。可过了良久,却不见二人拍他马屁,不由得微感诧异,回头一看,只见二人瞠目结舌,表情十分古怪。他知道自己又泄漏了天机,恨不得抬手给自己来三个大嘴巴。心想:“这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被俘后所作,现在李煜还没出生,难怪他们这副表情了。据说这词作成后不久,宋太宗听了‘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龙颜大怒,当即下旨将李煜毒死,这词可以算得上是他的绝命词了。李煜身为一国之君却酷爱写诗,又酷爱泡妞,史家评价他‘好声色,不恤政事。’好声色不爱干活,这点跟老子挺象,只可惜老子只会盗诗,不会写诗。其实他不会治理国家也就罢了,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唐太宗、康熙大帝那样过人天赋,既会写诗又会治国。可是他亡国被囚之后仍不老实,整日价尽写些酸诗来抒胸中郁闷,这不是找死么?”
    “同是亡国之君,刘阿斗就比他好多了,一句‘此间乐,不思蜀。’捡回了一条命。世人都说阿斗扶不起,也有人说阿斗其实很聪明,这话是故意说给司马昭听的,为的就是救自己一命。阿斗要真有这么聪明的话,如何会被黄皓耍得团团转,以至国家灭亡?依我看来,阿斗其实就是一个白痴,只不过傻人有傻福,这句话误打误撞竟说对了,他要是聪明点的话,怕就要横着被人抬回故乡埋了。郑板桥同志有一句话说的很好:‘难得糊涂。’有些事情回想起来很痛苦,忘记了也就快活不少。可是‘难得糊涂’还不是忘却烦忧最高境界,毕竟这糊涂是装出来的。像刘阿斗那样‘真正糊涂’那才没有烦扰呢。司马昭令人当着他和蜀中降官的面跳蜀舞,其他人在异国他乡陡然间见到正宗地道的蜀国舞蹈,不由得悲从中来,潸然泪下,衣襟尽湿。可他倒好,竟看得个口歪眼斜,哈拉子乱流。司马昭见他这副德性,便问他:‘颇思蜀否?’阿斗同志想也不想,脱口而出:‘此间乐,不思蜀。’可见他根本没把亡国当回事,心中哪来的烦扰?献帝这小子既不像李煜那样会吟诗作词,直抒胸臆,又不像阿斗那样傻头傻脑,无忧无虑。胸中郁闷得不到排遣,越积越多,不生病才怪呢,老子要是不来,估计用不了几天,他便两腿一挺死翘翘了。其实那样对他来说,倒是一种解脱,到了刘备那,对他来说,只不过是换一个地方囚禁而已。”
    献帝出了一会神,喃喃地道:“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月明中。说的多好,我昨夜独上层楼,遥望许都,回往事,心中虽有千言万语要讲,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以致郁郁成疾。将军只用了一句话,便道尽我心中所想,足见将军胸罗万有,此次定能救我脱困。”
    贾仁禄脸上一红道:“在下不识愁滋味,才会有这么多感慨。阁下识尽愁滋味,独上层楼,自然是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了。”
    献帝双眸一亮道:“对的,对的。我当时就是这个心情,将军实在说的太好了,脱险之后我一定要向将军好好请教诗词之道,俾使我可以写些诗词,抒心中苦闷,不然这些苦闷憋在心里,日子久了又怎会不生病?”
    贾仁禄虽说脸皮甚厚,但自知之明还是有的,自己肚子里有几斤墨水,他心中自然有数,道:“这个嘛,等脱险了之后,咱再从长计议,从长计议。不说这个了,这几天咱就要有大动作,阁下当提前作好准备,别要到时火烧眉毛,再这个没带,那个落了,那时老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