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西秦帝国》第一百四十九章铁匠

中世纪西秦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百四十九章铁匠
    这不是二十世纪末期的中土,劳动力不仅廉价,还能无限期拖欠工钱。
    在这个年代的欧罗巴,虽然人命不怎么值钱,可劳动力还是相对缺乏的。以人为资本,人之所以可以成为资本,就在于只有人,才可以创造价值。
    瑞士境内,不算富饶的田地里绑着大批的农夫,这些农夫是无法离开土地的。先不说他们舍不得离开他们依赖了一辈子的土地,即便他们愿意,柏舟也不会让这些“农业人口”转换成“城市人口”。
    毕竟,粮食这种东西太宝贵了。以现阶段的农耕技术,哪怕有西秦人的精耕细作,也远远达不到后世的亩产随随便便就数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程度,平均亩产也就是百多斤的样子。如果再迁移走一部分农夫,那就意味着这部分粮食缺口需要用钱去买。
    和平时期,粮食还是有价的,甚至还是贱价,可一旦到了战乱时期,或者是遇到什么天灾,一枚金币都不一定能买来十斤粮食(正常情况下,一枚重约三两金币可以兑换重二十五两左右的银币,一两重的银币能买九十斤的粮食)。
    建筑方面更需要人手,这是个长期需要劳工的活计,现在的西秦青壮,包括在这次战争过后被解散的西秦兵士们,相当一部分都开始投入到兴建家园的建设中,短时间内,也无法抽调出,除非柏舟愿意以牺牲工程进度为代价。
    可是,柏舟现在要弄钱,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所以也就不可能本末倒置,为了钱反而去延误工期。
    士兵,也常常是占用青壮的一个大头。不过现在西秦的常备兵还只是千人左右(暂时不包括温克里德训练出来的兵士),其他的兵士,包括刚刚招募来的瑞士民兵,都是临时性质的,打完仗就会立马就地解散。
    说起来,现阶段的欧罗巴大陆,职业士兵很少很少,还都是各个贵族的私兵。职业士兵的任务就是打仗,不事生产,而不像一般临时招募来的士兵,根本就不能算是士兵。
    如果西秦日后常备兵多了,柏舟肯定还要考虑军屯——战时为兵,平时为民,可现在是考虑不上了,这个只能等日后的安排。
    那么,还能从哪搞来这么多人手呢?
    柏舟考虑了一下,说起来,尽管是人手紧张,但半个瑞士,再加上西秦十数万人,肯定是能抽调出几千人的“闲汉”的,这些人数,应该也就足够西秦制造军火、销售军火。
    不过,人口和地盘一样,是没有人会嫌多的。
    柏舟希望淘宝网女装 天猫淘宝商城 淘宝网女装冬装外套 淘宝网女装夏装新款 淘宝网女装夏款 淘宝网女装夏装新款裙子 淘宝网女装夏装新款淘宝网夏装新款裙子淘宝网女装2012商城淘宝网女装春装连衣裙淘宝网女装商城购物淘宝网女装冬装新款淘宝网女装冬装羽绒服淘宝网女装天猫商城 淘宝网天猫商城淘宝网女装秋装购物 淘宝网女装冬装新款 淘宝网女装冬款尽量不要再占用己方的人口,毕竟,即便是几千人,看起来不多,可真又要打起仗来,那就意味着西秦就得少招募几千名青壮兵士。
    从外地考虑?
    这倒是个好主意,特别是勃艮第境内。
    有战乱的地方就有流民,有流民的地方就有最廉价的人口。
    尽管在勃艮第,现在按照柏舟与贞德达成的协议来讲,不是西秦的直辖地,可想来,贞德目前还在和菲利普死磕,肯定有大批“无辜”难民会让交战双方都十分头疼,西秦现在提出要求,想来贞德的反对力度不会那么大。
    柏舟拍了一下脑门,自嘲式地笑了笑,自己空想了半天,说起来,连到底实际需要多少人都不清楚。
    不光如此,柏舟这个学计算机的柴废,可不知道锻造武器的具体流程,需要多少铁矿、煤矿,制造周期是多少等等等等,一概不知。
    光靠自己一个人,所能想到的东西肯定不全面,毕竟自己不是专业的,既不是专业打铁的,也不是专业做买卖的。
    想到这里,柏舟又意识到,自己似乎从来没有专门关注过西秦族人的兵工厂,西秦族人的武器从哪里出来,柏舟彻彻底底是两眼一抹黑。
    回想起自己刚来到松博特海伊时,那一千兵士都是武装到牙齿的,其后的兵器似乎也没有说是靠西秦族自己重新制造的。
    柏舟现在担心,别等到自己踌躇满志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有人告诉他说,西秦的匠人都已经在西迁的路上都死绝了。
    那柏舟就只能从头考虑考虑茶、丝绸、陶瓷的生产贸易了。
    中午时分,柏舟专门找到尉夫。尉夫刚刚处理完公务,正要接着准备去双子城,视察那里的工程进度,没有料到躺了个把月的柏舟,居然在今天来找自己。
    其实尉夫这么个严厉的老者,对于柏舟这种消极怠工的做法是有一点儿小小的不满的——军务交给蒙山、温克里德,政务交给自己。
    但毕竟这次公子偷懒的理由还算有道理,所以在柏舟躺在床上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尉夫难得的没有多唠叨什么。
    “公子,身体好点了么。”尉夫绷着个脸,不过话是在调侃着柏舟,毕竟,明知他身体没有什么状况。
    “呵呵,再躺下去身子就要生锈了。”柏舟和尉夫之间就不需要那么多客套了,现在尉夫赶时间,而自己也没多少闲功夫,所以就直奔主题:“尉先生,我们西秦的……武器作坊在哪里,是由谁负责的?”柏舟话到嘴边,考虑到现在这个时代似乎没有兵工厂这么一说,可这个年代,到底是什么一个称谓,他还真不清楚,不过在“全战”的系统中,他看到有武器作坊一词,想来这个是通用的。
    “嗯,武器作坊啊,公子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了。”尉夫有些疑惑地看着柏舟,难道是公子又想扩军了?这可不行,必须打断公子这个冲动的念头,不能因为打了两场胜仗就要考虑扩充常备兵。毕竟,西秦在瑞士好不容易获得了这么一段喘息的机会,现在扩军,不就意味着再次给西秦多背了一个包袱么:“公子,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任务是要休养生息。”
    “没错,”柏舟点点头,显然他还没有意识到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沟通出了点儿小小的问题:“我也是这么想的。”
    “我们西秦现在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是非常疲弱的,这个时候,所要做的第一要务,是休养。”尉夫捻了捻他的山羊胡子,又摆起了老师的模样。
    “是啊。”柏舟又点点头。
    “这个时候扩军,不是智者所为。须知,兵者……”
    “打住,打住,尉先生,错了,错了。”
    柏舟明白了,敢情是尉夫认为自己询问武器作坊的原因是以为要扩军,当即,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尉夫。
    正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柏舟原本就是要把这个想法告诉给所有西秦高层的,让大家都来合计合计,怎么样把利益最大化。
    “原来如此。”尉夫的脸色终于不是那么绷着的了。
    赚钱是好事,司马公说的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且尉夫也明白,这段时间西秦的银库确实要干涸了,再不想些办法,那可就真没办法了。
    尉夫不是老儒,没有什么“君子不言利”的顽固念头,相反,对柏舟的这项提议,他是十分赞同的。
    “不过,我们西秦现在可没有专门制作武器盔甲的作坊了。”
    尉夫的话,似乎在印证着柏舟刚才的担心,西秦现在连武器作坊都没有,还谈什么贸易。
    “不过,”今天尉夫说话似乎带着点过山车似的一波三折的味道,几个不过,“不过”的柏舟头疼不已:“我知道哪里有人可以帮你这个忙。”
    “您的意思是?”
    其实没有武器作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西秦没有把高超的匠艺给流传下来。想要卖出一个好价钱,就必须有能拿的出手的东西来撑撑台面,如果全都只是大路货,造也好造(瑞士本地都还有一些铁匠),卖倒是也能卖,不过就是卖不上什么价钱。
    (就比如的高端cpu比AMD牛b,所以很多人理所当然认为低端cpu,也比AMD牛b)
    而且更要命的是,如果日后西秦需要扩军,需要一大批工艺精良的武器、盔甲,柏舟从哪搞去,这种东西更不好买到。
    但是,只要有匠师,其他的一切都好说。
    “我知道哪里有您需要的匠师,而且,我敢保证,他和他的徒弟是整个西秦最好的武器匠师。”尉夫自信满满地说道。
    ……………………………………………………………………………………
    “您确定这就是您所说的西秦最好的武器匠师?”柏舟抱着严重怀疑的态度,看着尉夫,还有尉夫介绍的匠师——也是老熟人,送给西秦蜂弩机、火药、回回炮的赤足老者。
    当然,柏舟不是怀疑这个赤足老者是个滥竽充数的人,相反,能琢磨出这么多大威力玩意儿的匠师,放到哪里都是宝贝。
    但俗话说的好,隔行如隔山,冶炼、锻造这方面的技术毕竟不是什么可以一法通、万法通的技艺,随随便便就能触类旁通的。
    即便退一步讲,这个老者真的是西秦最好的武器匠师,可就凭借着他以往的作风——什么东西都只是拿出来一两个样品,柏舟很难想象,难道要让西秦去卖成千上万不同款式的武器么?
    话说回来,柏舟才刚刚知道这位三番两次拿出来让人吃惊不小的作品的老者,本名是墨羿,据说和墨翟有些血缘关系。
    既然如此,那柏舟也就知道这个老者的来历了,如果说初次见面时看着这个老者的着装——麻衣、赤足,还只是有些怀疑的话,那么现在听到了墨翟的名字,就能充分说明,这个老者,是墨家的后人,而且看样子,不仅仅是血统上的继承,连学术和规矩方面,也同样继承了下来。
    说起来,墨翟是一个科学家,墨家也是一个科学家集团。他们在数学、物理学、医学、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他的后人,涉猎广泛也在情理之中。
    墨家的机关术倒是挺出名的,但那是在小说、游戏、电影中,柏舟可不指望这个发明家能给西秦弄出来上百架机关鸟当轰炸机使唤,或者是整出一个师团的木质高达让柏舟横扫千军。
    所以,柏舟决定实际些,先把目前的问题解决。
    墨羿年近六十,是个不善言谈老者,除了在他所发明的或者“山寨”的作品面前,才能侃侃而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