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战士》第一百九十四章大时代

小战士最新章节目录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时代
    两年的时间,并不漫长。对于奥赛丁王国来说,过去的两年十分平静。自然,北边的归化民有过几次叛乱,但很快就被扑灭了;东边的海岸线上也来过许多大船,但登陆的敌人被驻军给冲散,偶尔有想进入村舍劫掠一番的海寇,也被村子里持械的老老少少给制服。要么当场砍了,要么扭送附近驻军。总之,席卷整个大陆的战火并没有波及这片寒冷的土地。
    奥赛丁人过着自己平静的生活。如果有谁想要寻求一些刺激,而军队又不肯收人的话,就可以去奥尔维萨堡。在那里,有一个据说非常靠谱的佣兵团在招收战士。因为团长是奥赛丁人,并且有传奇般的英雄史蒂芬.路德维希做为担保,所以丝毫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
    每一个前去报名的老兵或者没能加入军队而又不愿安心务农的年轻人都被告知,他们的目的地是维尔萨第二帝国的南方,位于查尔斯城附近的斯坦因纳子爵领。斯坦因纳这个姓氏在奥赛丁是很有一些份量的,所以大家都很放心。
    不过大多数的年轻人都被劝了回去。奥赛丁百废待兴,闲置土地不少,需要人去耕种。不过那些被军队清退的老兵倒是很受欢迎,除非身有残疾,不然一定会被录用,然后住进维希尔村边上的军营里,等待佣兵团的人来接待。
    前来迎接的佣兵都是奥赛丁人,所以战友或是同乡相认的事情时有发生,这进一步地增加了应征者的信心。传说斯坦因纳子爵领是奥赛丁人的乐园,有牧师,有老乡。他们可以对奥丁祈祷,也可以像在家乡一样,与战友们格斗比武。
    一般来说,愿意跑到维尔萨那种地方的都是单身汉——家庭会把一切向往战斗的热血男儿拴在土地上。
    单身汉们大多数的精力都会消耗在无尽的训练之中。他们当日因为无法适应军中战术的变化而黯然离去,此时却不得不在瓦尔特家的小姐手里接受地狱般的训练。如果在训练之后还有精神,那他们就会积攒起来,等到五日一次的休息时间前往查尔斯城。无论是喝酒还是找姑娘,钱就是用来挥霍的。
    奥达拉.路德维希,自由之翼佣兵团代理团长,指挥过很多场战斗。当坦尼亚斯人与维尔萨第二帝国南方领主联盟的和约到期之后,斯坦因纳子爵领就已经拥有了近一千名战士。森林中的小堡垒也在这一年的时间发展为一整个堡垒群,坚实无比,放到二十年战争那会儿也算易守难攻。就算是放火烧,也得烧上一会儿——放火措施什么的,烧过一次大地精老巢的达芙妮等人还是很重视的。
    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整个中土大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蛰伏在丛林深处的精灵与矮人,不知是因为尝到了外边世界的甜头,还是血脉深处某些热衷探险的因素被激发。在他们出兵报复齐利塞斯王国的半年后,第一批异族人走出了丛林。他们带着自己的武器,穿着精心打造的防具。和上次不同的是,这些类人种族并没有把自己的长官一同带来。
    齐利塞斯王国毫无压力地接纳了他们,并且礼遇有加,丝毫没有追究上一次侵略行为的意思。为了表示诚意,齐利塞斯王国的贵族们还一同出卖了几个躲过上一次搜捕的奴隶贩子,将他们公开处死——当着那些精灵或矮人的面。然后,重金厚禄,走出森林追求人类生活的异族们就被收进了军队。依然是高规格的待遇,只比贵族们的骑士稍差一些。
    人类贵族的行为不光是因为害怕精灵与矮人的武力威胁,更多的是出于现实的考量。坦尼亚斯的铁骑已经数次造访了王国的边关。一开始是单纯的士兵,后来渐渐有了能抛出巨大石块的投石车——这在以往都只是史书上才有的东西。再后来,当坦尼亚斯人用驽马拉来扭力弩炮之后,齐利塞斯王国的边关终于第一次失守了。
    边关之后是比维尔萨的南方更加茂密的森林。平坦的道路自然是有的,农田也欣欣向荣,但骑兵终究不是为了这种地形而生的兵种。而且,根据可靠消息,维尔萨第二帝国又和坦尼亚斯人开战了,而且还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这丝毫不能减少坦尼亚斯人的威胁。虽然以骑兵闻名,但戴瑞尼斯的信徒并非没有步兵。
    总之齐利塞斯贵族们在绝望中看见了走出森林穿越边境的精灵与矮人,自然十分高兴。在一些紧贴大森林的领地,贵族们甚至放出消息,征募一切可以参战的战士,“无论种族”。一些土生土长——当然,他们祖先的来路是很可疑的——大地精就真的响应了这个号召,带着自己驯养的巨魔,穿着锈蚀严重的古老铠甲,成群结队地从森林里走了出来。
    毫无疑问,那些领地首先受到了一番洗劫。不过在历史的大潮流下,可以放到一边。大地精懂得通用语,这是当地人都知道的。至于原因,没有人关心,连居住在齐利塞斯王国的法师都对此毫无兴趣。大地精有着惊人的纪律,并且力量过人,至少超过常人。所以当他们被投入到前线的时候,神殿军与晨曦军先是一惊,然后就被打了回去。王国的防线一下子就稳固了许多。
    越来越多的精灵与矮人从森林里出来了。没有人知道那广袤无边的密林生养了多少异族,但他们就是这么源源不断地出现。有些被齐利塞斯王国聘用了,有些则更加富有冒险精神。他们穿越密林,翻越高山,躲过前方交战的军队,绕开传说中充满敌意的戴瑞尼斯信徒,最终进入了维尔萨第二帝国的境内。
    自由的精灵与矮人。这实在是很刺激人的一件事情。
    当自由的异族们出现在帝国境内的时候,以安德尔侯爵为首,斯坦因纳子爵为主要战力的南方领主联盟正在边境线上与坦尼亚斯人拉锯着。晨曦军已经不再是那个民兵组织,而维尔萨贵族军也不复当年孱弱的形象。奥赛丁的士兵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习惯了深入敌后的袭扰,于是坦尼亚斯人的后勤路线越发紧张。不必再遮遮掩掩的奥赛丁人将袭扰的战术发挥到了极致,坦尼亚斯人甚至都不敢放心地集结自己的兵力。
    奥赛丁人的自由之翼佣兵团曾经放出过话来,愿意用雷耶克伯爵——现在是侯爵——来交换和平,但遭到了坦尼亚斯人的拒绝。而作为东部边境指挥官的雷耶克侯爵也曾出于好奇而参与了一次与维尔萨人的大会战。他远远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而那身影也在向他眺望。
    这一战打得非常惨烈。素来被视作珍宝而极力避免大规模损失的奥赛丁士兵在自己的代理团长的指挥下,前仆后继地冲入敌阵,就像他们曾经在二十年战争中做的那样,浴血奋战。而奥达拉.路德维希也冲锋在前,收割沿途敌人的性命,努力向雷耶克侯爵的方向靠近。至于雷耶克侯爵,他从一开始就悄悄地退后,隐入了人群中,再也没有出现。
    奥赛丁士兵死伤超过三百,晨曦军与神殿军全线崩溃,会战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果。不过奥达拉在事后的军议上做出了检讨,并保证不会再冲动行事。
    这些损失很快就补了回来。随着维尔萨第二帝国东部战线战况的持续,越来越多的难民开始寻求庇护。他们或者是因为不愿改变信仰而从被占领的家园逃离,或者是因为太重的税赋而不得不放弃那劳作一年也无法果腹的土地。这些逃跑的领民或者难民在大地上茫然四顾,不知该往何处去。最终,他们想起了奥赛丁,那个据说蛮荒而又不守礼教的野蛮国家。
    礼教是什么?能吃吗?只要那些蛮子不吃人,那就不会比在这里更差。
    奥赛丁王国没有奴隶,但可以雇人种地。原先安分种地的老兵这下不再安分了,而因为家中无人而只能老实耕耘的年轻人也不再老实。从南方涌入的平民缓解了奥赛丁王国的人口压力,解放了被束缚在土地上的战斗民族。
    奥芬巴赫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兵源的问题。
    东南方向的混战不仅让奥赛丁王国得益,也为另一个势力创造了机会。如果说南方领主联盟还只是一群长期游离于帝国权力中心之外的领主的自娱自乐的话,那伯斯林公国的诞生绝对算是一场惊天霹雳。
    伯斯林侯爵独立了。
    一众信仰夏洛特的领主以伯斯林侯爵为中心,宣布了自己重商的治国思想,拒绝再向无能的帝国赋税,正式独立了出来。数个大型佣兵团摇身一变,成为了公国的正规军。几十个中小型的佣兵团则在收取了一年的预付款后,成为公国的预备役。
    如果是短期内的军事冲突,伯斯林公国当真是谁也不怕。于是在最初的愤怒之后,三位公爵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伯斯林公爵也十分通情达理,许诺今后将每年向三位伯爵提供自己当年税收的百分之五为补偿,以感谢他们对自己的承认。
    比例虽小,但这并不是个小数目。维尔萨第二帝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少了一块,连仗都没有打上几场。
    这场变动曾经震撼过远在南方的斯坦因纳子爵领。嘉兰.诺德——或者说嘉兰.伯斯林收到了来自他父亲的信,信中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回到伯斯林城,为父亲做出一些贡献。而奥芬巴赫作为一个名义上的帝国贵族,对于伯斯林家族的背叛也表示非常不满。
    在打了一架之后,奥芬巴赫收起了他的不满,并承认父亲的过失与他的女儿无关。而嘉兰也写了一封长信给她的母亲,表达了自己坚决不回去的态度。
    后来这事儿就不了了之了。奥芬巴赫至今仍会惊叹嘉兰母亲在那个家庭中的地位。
    从沙漠的另一边过来的穆萨塔王国再也没有出现过,而从海的另一头过来的艾尼迪亚帝国则从未消停过。他们在维尔萨的东南方遭遇了一次惨败,又在奥赛丁王国的东部海岸遭遇了一次覆灭。不过在其他地方,混合了帝**与黎明军的艾尼迪亚军队无往不利,轻松写意。皇帝的宫殿已经造了起来,就在海边,拆了两座城堡才腾出了地方。艾尼迪亚的大神殿也在那片区域,随后是五座足足有八层的法师塔。当然,根据皇帝的许诺,自己的宫殿将是最后建造的。
    艾尼迪亚帝国的法师显然不是什么纯粹的奥法研究者。没有哪个奥法研究者会不停地送出战争机械的设计图来换取帝国皇室给予的奖励。有些战争机械卓有成效,有些则只能算是小孩子梦中的狂想。最早出现在对坦尼亚斯人的那一场大战中的,险些扭转战局的蒙铁木质多重床弩与弩炮战车被证明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尽管机动力不足,但其防护力与攻击力非常令人满意。
    就连艾尼迪亚帝国自己的投石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